2022年农村好支书先进事迹(最新8篇)

发布时间:

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2022年农村好支书先进事迹》,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村支书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篇一

7月2日,走进王秀一的办公室,她刚刚送走一位来缴纳材料的居民,记者一问才得知,她要给这位在外地的居民办理一项很重要的证明。“王书记啥事都亲力亲为,我们进她办公室反映啥问题心里都有底。”临走时,这位居民给记者留下这样一句话。的确,作为一名社区女书记,从接手管理难度大、环境脏乱差的职工宿舍区,到带领社区班子成员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让珑山社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社区,王秀一一干就是17年,她早已深深扎根进居民的心中,无可代替。

首抓基层党建,“1+N”网格管理让人称赞

记者走进珑山社区良西片区时,干净硬化的路面、熙熙攘攘的超市、温馨舒适的活动家园让人印象深刻,摇着蒲扇坐在树下乘凉的居民三三两两,和刚买完菜回家的邻居热情地打招呼,温暖自在、舒服惬意。但在社区刚刚成立时,却不是这样的。王秀一说,刚到社区的时候,感觉头皮发麻,很担心自己不能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我到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每天想的都是这些问题。”

2003年8月,淄博矿务局夏庄煤矿政策性关闭破产后,依托原企业职工生活区成立了珑山社区。新社区成立后,由于住户多,居住分散,原企业对职工家属宿舍管理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致使社区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无人愿意担任社区负责人。2004年8月,夏家庄镇党委成立了珑山社区党总支委员会,派镇纪委副书记王秀一到珑山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7个年头。

“当时原企业移交社区时移交党员近500人,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博山区外,管理难度大。”于是,王秀一从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和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着手,制定完善了社区两委例会制度、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党员学习、节假日值班、错时值班及居规民约等20多项规章制度。根据党员的分布,因地制宜分片整合成立了5个支部,22个党小组。根据社区党员队伍状况,实行党员积分量化信用管理制度,在党员管理中融入守信加分因素和失信减分因素,对区内区外党员实行分类管理。“我们还建立了‘积分超市’,让党员以积分赢好评,利用积分到‘积分超市’内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不断提高党员积极性。”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珑山社区率先推行党建网格“1+N”工程,完善“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网络组织体系。由支部书记、网格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等每月走访网格内单位、企业、工商业户和居民等,对居民诉求、群众建议等一一进行登记。对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及时解决。

心系群众冷暖,老旧小区终于旧貌换新颜

当时,王秀一上任不久,便花费大量时间跑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社区的双山、良东、良西、二井新村、大众二村、卫星二宿舍等几片宿舍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与居民群众促膝谈心,摸清群众对社区各项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她手里总是拿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回去后逐一梳理,分类研究解决的措施和方法,而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你必须用真心和真情去和居民沟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样才能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社区工作的最大动力。”

采访中,有的居民不止一次提到,要不是秀一书记,大家连水都没得喝。原来企业用的是自备井的水,后来自备井的水污染了,为了让职工家属喝上自来水,原企业投上几十万重新铺设架空管路,作文吧每到冬天管路一冻一挤就四处漏水,北山片居民喝不上自来水,只能到附近村买水喝。了解情况后,2005年12月,王秀一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冒严寒奋战13天先后将良西片、二井新村、卫星二宿舍、良东片架空生活用水管道全部改为落地管道,为居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为了保证用电安全,社区还更换了双山、良东、良西、二井新村、大众二村五片生活区的用电电缆,大幅度降低了亏损,解决了居民用电矛盾。

从老照片上不难看出,社区原来的环境卫生非常差,主街道、楼胡同、单元院内到处是乱搭乱建的小屋、小棚子、炭池子,楼梯道乱堆乱放,严重影响社区面貌和消防安全。社区道路坑洼不平存积水,宿舍区内下水道近三十年没清理过一次,造成堵塞,污水反流,居民叫苦不迭。王秀一带领社区两委多方调查,听取意见,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想办法定措施,全力以赴做工作。2005年以来,先后对双山、二井新村、良西进行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对各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种乱栽进行了清理。经过多方协凋,为双山、二井新村、良西开通了暖气、天然气。2008年通过多方争取政策,立项建设博山区首批经济适用住房,现在的珑山社区焕然一新,早已看不出过去的老旧样子。

开拓工作思路,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社区环境改善了、居民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王秀一又开始为大家的精神生活操心了。“我们现在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文化家园、妇女儿童家园、关爱家园三个群众活动服务园地,重新装修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道德讲堂等功能室。”珑山社区离退休人员多,社区还建立了日间照料服务站,设立棋牌室、书画室、健身室等,目的就是为了让社区居民闲暇之余有个好去处,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老有所乐。”

为帮助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医、老有所依,2006年4月,社区在良西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了居民就近就医问题。2007年4月,在二井新村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公寓,可容纳100人居住,解决了老人身边无人照顾和子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20XX年,社区又建立了博山康德老年人养护院,专业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需求档次高的老年人,为老人晚年生活营造温馨的环境。

在社区居民看来,是王秀一的努力让社区旧貌换新颜,每一个与王秀一接触过的人,都被她敬业、认真、创新的工作精神所打动。采访中,良西片区5号楼的住户李乐霞告诉记者,秀一书记让大家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这10几年的改变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关系我们群众生活的水电暖全部解决,还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这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书记啊。”从出生起就住在这里的曹业峰更是感慨良多,他是8号楼的住户,也是一名老党员,同时也是社区网格党支部的一名负责人,曹业峰告诉记者,“王书记虽是女人,但做事有魄力、干事有决心,只要她认定的能为社区居民谋福利的事,一定是迎难而上全力解决,这才有了现在健康活力、和谐繁荣的珑山社区。”

王秀一说,自己有两个习惯一直改不了,“一个是拿着本本记录大家的诉求,另外一个就是晚上睡觉前规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每一天都不能虚度,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家的信任。信任这个词,在我心里的分量特别重,所以,我必须干好,责无旁贷。”

面对记者的镜头,她习惯性地整理着胸前的党徽,她说,为民解难,才对得起这枚党徽。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篇二

张俊民,男,19xx年7月出生,1999年5月入党,果树学硕士,现任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科技推广科科长,20xx年11月被派到平谷区大华山镇梯子峪村任第一书记

小张家乡也在农村,考上大学后学农业,毕业后在市园林绿化局林业站干农业,是真“农人”。听说市里要选派第一书记支援农村建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周围有人说,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千头万绪、扶贫任务那么重,你怎么还那么兴奋?张书记微微地笑着没说什么,他心里想,这正是我要的舞台,看我的!

20xx年11月中旬,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报到后要先在镇里熟悉一周工作,可是张书记为了抓紧时间,盘算着利用晚上住在镇里时间与值班干部聊天来“补课”,报到当天下午就入村与村两委班子见了面。晚上回到镇里的宿舍他才发现,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幅被子和一个垃圾桶,没桌子,没椅子,没水壶,最为关键的是因为煤改气还没完工,没暖气!当晚张书记就被冻感冒了,由于不适应环境,感冒又发展为肺炎,将近一个月才好。但张书记把这一切都当作农村工作的考验,反而更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近一年来,他俯下身子,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认真调研做规划,调整结构谋发展,整理土地增资产,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精神践行着第一书记的使命,堪称第一书记的楷模。

完成使命,有机融入是前提

对于“第一书记”这个上面派来的干部,村民、村干部既充满期待、又满怀“戒心”,既期待第一书记能切实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水平、又担忧第一书记空有名头、流于形式,甚至有人认为第一书记工作不过是沽名钓誉、捞取政治资本的作秀。针对这种情况,到村后,张书记先从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起,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田间地头唠家常等方式,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很快融入了村子。同时,以自己的真诚、热情、务实、肯干的作风点燃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赢得了村两委的信任,带给了村民“发展的希望”。

科学发展,做好规划是基础

张书记任职的梯子峪村是平谷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由梯子峪、卧龙峪东西两条山沟组成。目前能浇上水的土地仅160亩;同时受地形地势限制发展空间局限,与周边村比较没有突出资源优势;与多数农村一样,存在着老龄化、空心化的问题。正所谓:有山山不秀、有水水不流;有绿不出彩、有人老残多;粮田百余亩,产品销路愁!

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张书记一入村就马不停蹄展开调研。曾经一周内爬了5次山,村书记王玉海感慨地说,“张书记一来,我把几年的山都爬了”。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勘察,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弄明白区、镇的发展定位与支持方向,分析该村的发展瓶颈和相对优势,邀请有关专家出谋划策,制定了“梯子峪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将大桃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乡村旅游作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让地生“金”、让“柴”变“金”、用“绿”引“金”的三“金”战术,制定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谋定后动,产业发展是关键

种好“一棵树”

大桃产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还一直沿用传统的“大冠稀植”种植模式,存在桃园密闭、通风不良易发生病虫害;机械难进入,人工需求量大等弊病,作为来自市园林绿化局的专家,张书记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曾劝导打算更新的村民采用“高效密植”新技术,但村民对这项技术心存疑虑,积极性不高。今年春季,了解到区里出台了补贴政策,张书记抓住这个机遇请专家到村讲课,并亲自带领村民到周边做的好的村去参观,最终村里计划改造的农户全部采用了此项技术,改造面积占全村果园的三分之一。改造的桃园两年后亩产将翻一番,达到8000-10000斤,且便于于机械化,为村民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迈开“两条腿”

翻开张书记办公桌上的日历,隔三差五就会看到“卖鸡蛋135斤”、“卖鸡蛋50箱”的记录。这是张书记关心村里养殖产业的真实记录。

利用山地散养柴鸡是村里的传统产业。村里2003年成立了北京满山找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满山找”牌柴鸡蛋商标;2006年,合作社的柴鸡蛋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但如何进一步扩大销售,提高养殖效益是村两委班子一直在琢磨的事。张书记到任后,积极与市科委联系,最后在科委农村中心的帮助下从中国农大引进了吃得少、产蛋率高的“节粮型蛋鸡”,品种的更新,起到了开源节流的作用,养殖效益增加10%。张书记会利用各种场合、线上线下等各种手段推介、推销村里的柴鸡蛋,于是就有了今天50箱,明天135斤的记录。

挖好“三池水”

盘活村里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张书记一直在琢磨的事。经过反复调研,多次与村两委班子研讨,张书记把目光锁定在村口的两个水池子上,决定再挖一个水池,利用山沟的高差以收集雨水为主发展循环水系,同时利用村里的山地打造“梯田桃林花海”、 “桃花流水”、“桃花倒影”的特色景观,发展旅游产业。张书记想法得到了镇政府、区农委的支持,“梯子峪桃花溪休闲农庄建设”(投资额452万)在区农委立项,目前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将于10月份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实施除了形成特色景观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基础外,二可整理出100亩梯田,有效增加村里桃园面积;同时给村里增加一个休闲垂钓的新产业,对促进村民增收意义重大。

多方筹措,村民“获得”是目标

打造花园式村庄,让村民生活在花园里一直是张书记的一个梦想。春季,张书记联系派出单位捐赠了8000株月季,500棵海棠,镇里给支持了一些油菜花籽。其中5000株藤本月季种在了村民的房前屋后;3000株大花月季种在了村里的小广场,道路边;海棠花、油菜花种在了村口。如今,效果初显,特别是藤本月季,已在村里形成了一道道靓丽花墙。现在,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张书记邀请了一家甲级园林绿化设计公司正在给村里做整体绿化美化改造设计,相信在明年春天,梯子峪将有另外一番美景。

张书记联系市林业保护站将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示范点放在了村里,这样村里不仅可获赠16000根驱虫的迷向丝,还能掌握新技术;联系市农林科学院赠送村民8个优良品种枣树接穗3500根,5个鲜杏品种接穗500根等;联系市科委农村中心赠送村里5000只鸡苗;联系中科院植物所对村里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提供帮助。张书记一直在努力争取各方资源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抓好培训,社会和谐是根本

张书记认为精神文明才能社会和谐,提高素质才可持续发展,村民的素质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大事。首先是做村民急需的技术培训,根据农事需要,邀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区果办的果树专家、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花卉专家来村开展培训近20次,指导村民学习新技术,近期还要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

下一步张书记的计划是在村委会开设农民夜校,将国学、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党的富民政策纳入培训范围,将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纳入学习内容,逐步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篇三

在苏北明珠----xx县xx镇,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一提到他,方圆十里八村的百姓都禁不住津津乐道,他不仅自己在迈向小康的道路上走在了全镇的前列,而且致富不忘群众,近几年来,在他的帮助下,已经有200余户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逐步摆脱了贫困,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他就是xx镇xx村地支部书记xx。

xx年逾半百,可在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个年头。从他任村干部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要让每一家、每个人都能成为大户商家,都能成为老板,正是基于这一信念,引着他脚踏实地的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一、脚下的路是人走出来的

xx早期经常走南闯北,他到过新缰、内蒙、广州等大中城市做过生意,建过木材板厂,也搞过种植和养殖,就是凭着这一股韧劲,他积累了xx富的商场经验。后来,他靠多年的积蓄开了颇具规模的批发部,买了挖掘机、推土机、12米长的载重货车、小轿车等。在群众的眼里,他可是个能人,干一样成一样,做啥啥赚钱,老百姓打心眼里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他家不仅是个商家,更象是一个“机械货运公司”。

二、大家、小家都是我的家

现在的xx村是由原来的xx村、范庄村和新庄村合并而成,合并后他当之无愧的被选为新村任支部书记。他常说,我是农民选出来的干部,群众信任我,给我前进的力量,我不仅要当好一名新型农民,还要当好一名模范干部。作为一名新领导理论联系实际的班长,xx不仅要经常与班子成员一起共同学习新时期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表率,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村级合作医疗,扩大劳动力转移等,还要做好村里其他工作,他带领班子成员一起走访困难户、五保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他经常召集那些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鼓励他们搞个体经营、兴办产业,让他们谋求发展,很多时候忙的一天只吃一顿饭,往往深夜才回家,每当家人埋怨的时侯,他就是一句话,大家、小家其实都是我的家。

三、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果

xx村多年来一直是靠果树作为主要经济收入,而近几年来果品市场低迷,果品贱、卖果难成了困扰,广大果农的心头之痛。xx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多次自费上海,深圳等城市了解果品市场行情,为果品寻找销路,在经过几次考察后,了解到了果品质量是影响果品销售的关键所在。他心想,多年来全村户户种是树,但多数果农属于粗放式管理,导致果品质量不高,以至出现了果品难销售,价格低,针对这一情况,他几次开自己的车把果树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召集村民到果园听取专家剪枝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讲座,分析国内外果品市场行情,并提供质果品销售信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70%的农户都实行了果品套袋等优质果生产技术,全村优质果率达到了80%,果品价格了一路上扬,20xx年红富士苹果卖到每公斤4元,果农点着大把大把的钞票,不禁喜上眉梢。

四、要想富,先修路

受季节变化影响,每年到了果品成熟期,也正是雨水不断时侯,虽然省、市、县拨款为农村主要干道都铺设了水泥路,可一到下雨的时侯,果树地、村庄普遍积极严重,人们出行十分困难,收购果品的车辆也无法进村。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朝敬选自费用自己的挖掘机疏通村庄的污水河沟,并带头捐款铺垫村内道路。村民们纷纷被韩书记这种舍己为人、造福一方百姓的精神所感动,很多村民也自愿加入了铺垫村庄道路的义务劳动。忙了几天几夜,村内道路彻底变了样,一条条整齐、平坦的路呈现在广大村民面前,群众亲切地称新铺的路叫“爱民”路。

五、放手发展养殖业,致富一方百姓

xx经常对村班子成员说,群众既然选举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光自己要带头富,而且还要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xx年他投资20多万元扩建了一个大型肉鸭场,面积达560 平方米,年出栏量 212万 只,利润 10 万元。xx年他又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恒”温饲料加工厂,如今他们企业因为产品质量好,信誉高,货源一直供不应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养鸭业有关一定的市场风险,大多数群众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他们想干却不敢干。针对这一情况,他又向村民作出五个统一承诺:

1、统一种苗供应;

2、统一饲料供应;

3、统一防疫注射;

4、统一技术指导;

5、统一产品收购,这一下让广大村民打消了疑虑,心里吃下定心丸,不长的时间他们村访问演出发展养鸭户50余家,养鸡、养猪20多户。xx年平均每户净利润都都达到了3万元。其中对他们当中经济确实困难,无力创办的,xx自己拿出5万余元借给他们,另外又帮助协调货款,积极扶持他们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他们都感激地说:“韩书记,是你给我们编制了一条致富的蓝图”。

乡村振兴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篇四

时全,男,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王西章镇西洨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XX年“两委”换届时当选,换届以后,他牢固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日常村务相结合,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

作为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他迅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落实“开门一件事”,以最快速度、最好氛围、最佳状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迅速打开西洨洋村换届新局面。

抓党建、提服务、惠民生。上任后,他先从阵地建设入手,整修村委会院内水井及变压器,修建“为人民服务”党建文化墙,打造90平米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增添党员桌牌、电子屏、音箱等硬件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动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及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村民代表考勤制管理,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增强,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组织阵地在建强,党员干部管理逐步完善,下一步就是变管理为服务。坚持坐班制,搭建村民议事厅,收集村情民意,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落实“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完善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实践在西洨洋村深入推行,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和谐善治水平不断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拆除危旧房屋及私搭乱建6处,治理坑塘1个,安装200余平米围挡及5个垃圾点监控,清理小广告50余处,清运垃圾587方,粉刷主街道外墙3000余平米,绘制文化墙5幅,修建小花园1个,全村卫生厕所率达90%,气代煤改造率93%,村级综合服务站功能优化,实现了小事不出门,人居环境有了质的变化,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立足于乡村振兴,他一方面带领“两委”干部对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摸排,重新发包,使集体经济增收1万余元;另一方面,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引导发展特色种植,鼓励承包大户实验性种植药材150余亩、蔬菜100余亩,建姜窖2个,计划种植生姜30余亩,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致富。

同时,他还积极谋划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化,帮助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中药材、生姜、露天蔬菜等特色种植,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同有关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合作,在为农户提供化肥、农药、种子销售等便利服务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争取落实惠民超市建设项目,实现村集体直接增收。

“我做好了迎接考验、战胜困难的准备,一定会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这是时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心中所想,也是他对西洨洋村全体村民的一份承诺。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篇五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

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

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村支书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篇六

54岁的王生龙是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党总支书记,23年前,31岁的王生龙从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接力棒”,挑起担子,秉承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扛起“小康旗”,快速进入“新角色”,铆足干劲为村民干实事、干好事。

在长峪铺村见到王生龙时,他带着党徽,正坐在村部的便民服务大厅值班值守,为村民解疑答惑。每周,王生龙都会到便民服务大厅坐班值守,为群众服务,化解困难,用行动回馈村民的信任。

23年前,王生龙在村里开着一家百货超市,当着小老板,过着滋润的小日子。因为年轻,为人勤恳,1999年被选举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王生龙关掉自己的百货超市,转换角色,开启长达二十多年的“奔跑”生活。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上任后,王生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问题。历史上的长峪铺村是一个交通堵塞、严重缺水的地方,在这里流传着一句“滴水贵如油”的俗语。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王生龙带领支村两委跑项目,找资金,寻求上级部门支持,最终引进了山泉水,完成了道路硬化,解决了村民的心头“愁”。

只要肯干,就穷不到饿不着。解决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问题后,王生龙开始挖空心思,想点子、找路子,利用现有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提升老百姓收入。

20XX年,王生龙依托红色资源,利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峪铺人建造红旗渠、千亩梯田等感人事迹,开始建设村史馆,开发打造红色旅游休闲基地,成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在村党总支书记王生龙的带领下,现在的长峪铺村青山绿水、楼房林立,村民富裕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20XX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5万元,开启了一方新天地。

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党总支书记王生龙: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党,有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说我们好,才是真的好,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人生价值。

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篇七

20xx年4月10日,崇左市公安局黎源同志派驻凭祥市上石镇油隘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驻村工作以来,第一书记深入村屯调研、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的先进事迹例举如下:

一、 深入村屯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后,首先通过村干了解油隘村的基本情况和村中比较贫困的农户情况。在村干的带领下,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对村中12个屯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户、村干部、致富能手户和本村学习、驻军、派出所等单位进行走访,并到叫册互市点了解了互市点的一些基本情况,熟悉了本村各个屯的具体位置和本村的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第一书记除回崇左或凭祥向领导汇报工作外,坚持每日必到村屯开展工作,双休日经常都在村里开展工作,把上级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驻村的6个100%要求做到位。

二、 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

1、到村委工作的第一天,村团支部书记就反映油隘村那浦屯的水利渠道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冲垮,致使那浦屯下游的村民农田不能灌溉,无法进行春耕,如果不及时把水利渠道维修好,过了春耕的最佳时期,秧苗很难成活。因事情比较紧急,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后,第二天第一书记自己出资到凭祥市购买了16条内孔20cm的水管,还请了凭祥市交警大队的车辆把水管运送到田头,并安排该屯村民小组长组织群众立即对被毁坏的水利渠道进行临时的维修。因维修及时,水利渠道水路恢复畅通,保证了村民的灌溉用水供应,顺利进行春耕生产,此举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2、第一书记在到礼那屯进行走访调研时,礼那屯的村民反映屯内的道路现状很差,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村民行走也比较困难,黎源书记得知这个信息后,立即组织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召开了屯内的小型会议,决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由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对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并拟定在施工时联系后盾单位进行资金或原材料的投入,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目前该项目已在村民中进行筹集资金。

3、叫册屯是油隘村离越南边境最近的一个屯,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村民饮用的水源都来自越南境内上游的一条小河,第一书记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村民们都很希望能够饮用上安全、卫生的水源。为此,第一书记协同镇党委书记和市扶贫办的领导深入叫册屯实地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并召开了屯内的过半村民的会议,镇领导和市扶贫办的领导当场拟定联系油隘村的各挂点单位投入资金在叫册屯修建一座可供全村饮水的水井,并把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叫册屯的屯容屯貌,此举也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三、 走访农户,解决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定隐患

1、在油隘村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时,在公告贫困人口名单后,因谣言的原因(民间谣传列入贫困人口后每月每人可领很多现金补贴),未列入贫困人口的群众就到村委、镇政府、市信访办反映情况。期间,每日到村委和镇政府反映问题的群众过百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造成了不安定的隐患。问题发生后,第一书记每日坚持在村委、镇政府或凭祥市信访办对反映情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给群众答疑解惑,并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分双休日,冒着酷暑连续几个星期下到村屯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宣传,期间第一书记走访了油隘村12个屯所有的农户,并进行了登记造册。经过走访和宣传,现在村民们情绪比较稳定,已经没有到村委或镇政府反映情况的现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隐患,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礼那屯有位村民把自己家的山头承包给外地老板进行药材的种植,应老板的要求,修建一条可供车辆行走的道路,该村民在修建道路时,因未和本屯的村民协调好,就把路修过其他村民的山地,毁坏50多株树木,并在修路开挖土方时有大量的山石滑落山脚村民的农田,影响了其他村民的耕种,此事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经自行协商无果后,村民们就到村委找到了第一书记解决这个难题,并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就准备用暴力进行解决。第一书记在听了村民们的讲述后,次日顶着烈日就召集了村干和当事人各方到现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发现村民们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当即对把山地承包给外地老板的村民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宣讲,该村民经第一书记动员后,当即表示愿意进行赔偿和恢复被损坏的农田,之后第一书记又和村民们说明了修建道路对村民们今后进山进行耕种和运输农作物时的`便利之处,村民们听了第一书记的劝说后也当即表示接受这次调解,只要能恢复农田的耕作,只需要适当的赔偿即可。得到各方当事人的认可后,第一书记就组织各方到村委签订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使得此次村民纠纷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避免了更加恶性的事件发生。

四、传递政府关怀,警民结对全力帮扶贫困户

第一书记本人认为,此次组织干部驻村扶贫攻坚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干部不能脱离群众,干部要帮助群众,干部要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群众,让群众体会到温暖,感觉到希望。在深刻理解此次驻村活动意义的基础上,第一书记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则询问疾苦,致富户则倾听经验,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则帮忙筹划,让村中的农户都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形成“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让群众觉得,政府尊重他们的愿望,政府会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增加了他们对自己脱贫计划的信心。

第一书记通过和入农户走访和谈心后,在本村12个屯中选出23户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意愿的农户进行全面的帮扶,并联系后盾单位崇左市公安局的各个党支部对这23户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崇左市公安局各党支部在深入到结对农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后,根据各个农户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帮扶计划,并投入了适当的致富启动资金或物资,使得各农户致富的思路得到了开阔,提升了农户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2022优秀村支书事迹材料 篇八

苏增宾,男,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赵县北王里镇大琉璃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从海军部队退伍的苏增宾,在部队就是一名“精兵”。他多次在专业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先后担任军级单位新兵连组训排长、专业集训队队长。20XX年,服役十六年的苏增宾退伍返乡,一头扎进村委会,为发展农村生产、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奔忙。多年来,他关心慰问、走访孤寡老人,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产业,帮助种地大户联系外地资源,引进农业新品种,改良种地方法。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提高了收入,大琉璃村渐渐走上兴旺之路。

20XX年换届后,苏增宾高票当选大琉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他带领村“两委”,筹措资金,争取项目,集中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在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清理大街小巷,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硬化道路,美化墙体,悬挂国旗,大力推进厕改,积极创建美丽庭院,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当好班长,不仅仅是改善村容村貌,还要想办法搞活资源、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直以来,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路,实现强村富民成为了苏增宾追求的目标。

他所在的“赵县宝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领办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组织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入股合作社,引入现代化和市场化管理体系,以合作社为纽带,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农田联结起来,通过“五统一”,降低经营成本。积极引进技术和项目,与多个农业公司签订小麦育种合同,与乐源牧业签订的青储合同,实现玉米的订单种植和小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目前,合作社共计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3000多户,节本增收600多万元,为村集体年均增收13万元,初步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产业发展有思路,致富增收有门路。2022年,合作社计划开展以大田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计划服务面积达8万亩,助农增收200元/亩;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努力实现入股农民增收1600多万元;与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共同建设集小麦种子、繁育、仓储、加工、物流一体化的加工基地,帮助农民每亩增收100元,整体创收50多万元;谋划建设一个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加工中心,扩大小麦秸秆、玉米青储等加工产品与养殖企业的订单量,确保收益持续增加。

“我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从部队到农村,环境变了,角色变了,但军人本色不能改,党员初心不能变,尤其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得树好红旗、建强堡垒,争当推动发展‘排头兵’、乡村振兴‘领头羊’。”这就是苏增宾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名“兵支书”的履职承诺。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2022年农村好支书先进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65 5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