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事迹【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杨利伟事迹》,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篇一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杨利伟小档案(来源:解放军报)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的心声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激情为记者写下这句话。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

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驾歼击机叱咤风云十年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杨利伟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父亲先当教师,后在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母亲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5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学尖子班,并多次参加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从800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19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隆冬时节,北京的气候特别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聆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秘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始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几千年来,

此文章共有7页 1 2 3 4 5 6 7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杨利伟的励志故事 篇二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美丽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杨利伟人物经历 篇三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分配至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获中央军委批复,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4月中旬,他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达到了优秀,成为其中的一员。

1月,他和其它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由于航天员大队隶属总装备部,在当时改为陆军,由空军少校军衔改为陆军少校。晋升中校军衔,认真努力,孜孜不倦。

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0月15日,晋升上校军衔。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春节前后,晋升大校军衔。12月09日,杨利伟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杨利伟出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07月22日,晋升少将军衔。11月17日在海南省文昌中学的百年庆典上担任文昌中学荣誉校长。

2月3日,宿州学院聘请他为名誉教授,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5月15日,他被吉林大学聘请为大学生人生导师。

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3月24日,杨利伟获澳门科技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杨利伟的故事》读后感 篇四

杨利伟叔叔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员。杨利伟叔叔爱国,他小时候也爱国。杨利伟叔叔一生一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奇事。我最喜欢他儿时和他几个小伙伴有过的一次探险经历。故事讲述了杨利伟和另外两个好伙伴一起去烽火台,走了几个小时,其他小朋友都放弃了,可唯独他没有,杨利伟劝说了各个小伙伴,让他们不要半途而废,在互相鼓励之下。他们决定一起动身,终于来到了烽火台的下面。每当我读到:“后来,听大人们说才知道,我们出发的地方距离那个烽火台有三十多里路程…… ”我就对杨利伟叔叔从心底萌发了一种无比的敬佩之情,儿时的杨利伟叔叔就是靠着这股求知欲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看见烽火台的,然而,杨利伟叔叔有靠着这一种令人学习的精神撰写了一个又一个另中华民族自豪的奇迹。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所作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每一次体能训练时一定很痛苦,当自己的身体被挤的不成人形时,您可曾想过放弃,可曾想过要打退堂鼓?不!您没有,您顽强的克服了他。

杨利伟,中国的骄傲。

杨利伟的励志故事 篇五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回到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我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此刻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带给信息:哪个地方不适宜,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回到舱分离,然后立刻切换到回到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务必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能够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时刻,杨利伟情绪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期望去迎接挑战。"当然,从最坏的角度思考,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我到那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杨利伟事迹 篇六

20香港《大公报》发表社评《杨利伟旋风热动全城》,社评:杨利伟是这次“神舟”5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质素、智慧和表现,看到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的前景和希望。

战友评价杨利伟:爱钻研肯奉献。

媒体评“没看到长城”的杨利伟的另一种勇气: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

杨利伟叔叔作文 篇七

杨利伟叔叔,他是

杨利伟叔叔我为你骄傲!

关于杨利伟的简介英文 篇八

杨利伟简介

Yang Liwei is the first person to enter China into space. Male, Han nationality,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Suizhong County,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ajor rank, super astronauts. He served as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a Astrona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deputy director of the manned space flight astronaut system, the incumbent China's manned space project office deputy director. He w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stronauts trained in China and was elected as an alternate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t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Yang Liwei in the original air force safe flight 1,350 hours. October 15, 20xx Beijing time 9:00, Yang Liwei by the Long March II rocket carrying Shenzhou V spacecraft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space, a symbol of China's space career a big step forward, played a milestone role.

September 15, 20xx, the Space Explorer Association 27th annual meeting in Beijing, Yang Liwei was awarded the Leonon Prize.

杨利伟人物经历

In 1983, Yang Liwei admitted to the Air Force Eighth Flight Academy.

In 1987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University,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Assigned to the Air Force Fighter Air Force Force as a pilot. In 1988 was awarded the rank of Air Force lieutenant,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1988.

In September 1995, manned space engineering headquarters by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approved, from the Air Force active pilots in the selection of preparatory astronauts. In mid-April 1997, he was in the clinical medicine, aerospac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dicato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ests have achieved excellent, as one of them.

In January 1998, he and other 13 Air Force outstanding pilots together to become China's first generation of astronauts. As the astronauts brigade under the General Armament Department, at the time to the army, by the Air Force Major to Army Major. 20xx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lieutenant colonel, serious efforts, tirelessly.

July 20xx, the manned aerospace engineering astronauts evaluation committee assessment, with the ability to independently perform space flight, was awarded the three astronauts qualifications. When the rank of lieutenant colonel. October 15 Beijing time 9:00, Yang Liwei by the Long March II rocket carrying Shenzhou V spacecraft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space. He and technical experts make China the third master of manned space technology in the country. On October 15th,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Colonel. October 16, Yang Liwei became the national people in the eyes of the national hero.

Before and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in 20xx, promoted the rank of Colonel. On December 09, Yang Liwei received a doctorate degree in honor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xx, Yang Liwei as the Chinese astronauts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deputy director, manned space flight astronauts system deputy commander.

In October 20xx, he was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July 22, 20xx, promoted to major rank. November 17 in Wenchang Middle School in Hainan Province,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 as Wenchang Middle School honorary president.

February 3, 20xx, Suzhou College hired him as honorary professor, in March China's manned space project office deputy director, May 15, he was hired by Jilin Univers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life instructor.

In 20xx, he was elected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On March 24, 20xx, Yang Liwei was awarded the honorary doctorate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cau.

杨利伟个人生活

June 21, 1965, Yang Liwei was born in Suizhong County, Suizhong County Sui town, grew up living in the sea, childhood he has a dream, hope that one day, like a seagull, flew toward the blue sky.

Yang Liwei childhood very much love reading, he wrote an essay “I saw Premier Zhou” was selected essays. Father Yang Deyuan, mother Wei Guilan with a middle school in the town when the teacher (father after the transfer to the county native company). Xiao Li Wei relatively weak since childhood, introverted, lack of courag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haracter of small Li Wei, the annual summer vacation, my father consciously took him to climb the mountain, to the county six river to swim. Fall, take him to the mountains to climb trees to pick fruit. Since then, Xiao Liwei actually interested in adventure and sports, often with the partners Bashanshe wandering, Deng Fox Sin Dongshan visit Fox hole, to find the ruins of the temple, looking for the legendary “chain to wells.” After watching the “glittering red star”, “soldier Zhang Ga”, “feathers letter” and other war scenes, he begged his father to help the same class of small partners to fight the Hong Ying gun, volunteered as a child head. And saw the “railway guerrillas”, he has been dreaming of train drivers, but did not expect to become the first person in China's space.

In June 1983, in his third year of high school, the Air Force recruit personnel in the local graduates in the selection of pilots, and childhood from the military dream of Yang Liwei first election to the election newspaper reported on his own name, After a rigorous selection, inspection, physical examination, surface measurement and other procedures, 18-year-old Yang Liwei officially became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Flight Academy of a student.

假如我杨利伟 篇九

宇宙的美景令我应接不暇,叹为观止。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拿出微型摄影机,拍下了这些美丽景致。 此刻,我思绪万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给我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想到这儿,我不禁提起笔,记下了我所有的感受。我把中国和联合国的国旗升起来了,它代表了我们13亿中国人的美好希冀。我想,这次飞行,是一次给我国争气的飞行,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好这项神圣的使命,因为它可以拉短了我们和美国之间的距离。这次飞行一旦成功。那么中国在世界可以出人头地了…… 不知不觉,飞船返航了,走出船航的那一刻,我笑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杨利伟事迹》,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65 6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