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7》心得体会通用8篇

发布时间:

《榜样7》于3月25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重点宣传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的典型事迹。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榜样7》心得体会》,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榜样7》心得体会 篇一

观看了《榜样7》,片中榜样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作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在一个个榜样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正如国家航天员王亚平说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民奉献,而不是享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以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学习他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爱。我们的责任就是坚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立德树人,为学生的未来谋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

《榜样7》人物事迹及个人评价武大靖简介 篇二

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为梦想努力奋斗,即便在寒冷冬天,坚持训练!坚持自己的梦想!用行动,实力,证明中国冰雪体育的强大!

《榜样7》观后感范文 篇三

3月25日晚,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7》首播,再次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烈反响。《榜样7》不仅展现了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的典型事迹,更折射出党的组织建设的三方面实践成果。

从《榜样7》看大抓基层党建的实践成果。__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农村、城市、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一个都不能少”,激发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基层涌现出许多先进党员和党组织,在《榜样7》中就有生动体现:廷·巴特尔是“草原之子,牧民英雄”,魏德友是戍边巡边“活界碑”,“贴心书记”孙金娣在南京市仙林街道为群众化解纠纷,“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苦干36年建成“生命渠”,“燃灯校长”张桂梅坚持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基层各地的榜样人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等高尚品质,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各自的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必将涌现更多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必将续写更多榜样故事。

从《榜样7》看制度治党的实践成果。《榜样7》中人物都受到了以中共中央名义的党内表彰,在新时代,党内表彰严格遵循党内法规和具体制度,是制度治党的一种体现。2017年时,中共中央批准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构建起了严谨严密的党内功勋荣誉表彰体系,不论是“__”和荣誉称号还是“两优一先”表彰,都要严格遵循表彰条例,更加彰显了党内表彰的严肃性与权威性。__以来,通过制度治党的新实践,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党内表彰和选树榜样以严格的党内制度固定下来,《榜样7》正是新时代坚持制度治党的体现之一。

从《榜7》看党员教育创新的实践成果。《榜样7》不仅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同时在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微信等网络平台集中展播。2012年时,要求“哪里有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网就要努力覆盖到哪里”,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员网等网络平台更加完善,切实提高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党员培训教育,正是对过去电视教育片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再具体到《榜样7》本身,综合运用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经播出就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在网络媒体上许多网友纷纷用“泪目”“致敬”等留言表达了感动之情。进入新时代,党员培训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就必须注重创新方式方法,特别是采取宣传典型这种方式,既不能失真失实,又要引人入胜。《榜样7》乃至整个《榜样》系列专题节目就是创新成果之一,也为各地各部门做出了良好示范。

干部观看榜样7心得体会 篇四

《榜样7》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观看节目后,我备受鼓舞,以令率人、不若身先,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我将以党中央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立足本职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将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贡献力量。

干部观看榜样7心得体会 篇五

收看《榜样7》,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点草成金”的农业专家林占熺,他用“以草代木”的方式解决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开辟了菌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创建了菌草食药用菌和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在他夜以继日的研究下,这些菌草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角色,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林占禧教授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着我,激励我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青春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干部观看榜样7心得体会 篇六

专题节目《榜样7》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榜样群体,一个个故事诠释着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基层党员,内心汹涌激荡,深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舞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无上光荣,也坚定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庄子言,意之作 文 吧所随者,不可言传也。“榜样力量”光靠媒体宣传、会议动员、口头说教,普通群众可以感同身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党员干部要用行动说话,用事迹证明,才能自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塑造典型榜样形象。我们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锻炼自己,以实际行动学习先进,把内心的感动化为追随的心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

《榜样7》心得体会范文 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7》,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我们要学“榜样”、溯初心、担使命,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永葆“奋进三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前进。

感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如磐信念,振奋奋勇前行的“状态”。在“生命的禁区”,祁发宝坚守了20多年,十三次与死神擦肩;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50多年来,“活界碑”魏德友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当代愚公”黄大发历时36年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如今,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我们要常怀“国之大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往前排”,个人荣辱得失“靠后放”,将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进行“再萃取”“再结晶”“再升华”。在新征程中融入大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感悟“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实干精神,锤炼知重负重的“姿态”。中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陈定昌古稀之年,在重大项目进行时,依旧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住小土院、吃馒头、熬夜搞试验;会拄着拐杖,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大漠,冒着大雪到现场指导工作。七连屿党工委一班人默默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短短七八年的时间,让七连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无论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还是伟大复兴的道路,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等待征服,需要我们迈开腿子、撸起袖子、躬下身子,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啃几次“硬骨头”,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朝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奋蹄疾行。

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高尚情怀,保持真挚为民的“常态”。“燃灯校长”张桂梅十几年如一日牺牲所有休息时间,竭尽全力地帮助学生,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作为仙林街道的“大家长”,孙金娣的办公室设在职工食堂,她把有限的精力和热情都献给了基层工作,献给了仙林街道这个大家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年轻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时刻牢记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小事”中锤炼心性,砥砺为民情怀,当好“老百姓的官”。用心用情用力把事关老百姓大事小情的每件事都做实做好,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干部观看榜样7心得体会 篇八

观看《榜样7》,让我认识了78岁的优秀共产党员路生梅,她扎根黄土高原50多年,足迹踏遍24个乡镇,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病人,就有她的身影。从她身上,让我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将始终满怀为民服务的热情和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岗位工作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榜样7》心得体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62 2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