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心得体会7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7篇《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家长育儿心得 篇一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也不例外,平时我非常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我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知道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以身作则的重要,也知道多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动,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感,还知道要培养孩子的耐挫折能力,更知道让孩子……。但我觉得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走入“书的世界”,因为这将为教育孩子铺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去引导孩子走入“书的世界”呢?

一、家长对书要有兴趣。

对书有兴趣,不仅表现在舍得花钱买书,更重要的是对阅读有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对书的浓厚兴趣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那时,我的孩子刚学会讲话,而我经常在夜晚伏案写作,于是孩子经常伏在我的背上,看我在那写字,不知不觉地,孩子也经常拿着我的书在那翻,虽然他看不懂。这时,我意识到孩子可能对书发生了兴趣,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去买一些适合儿童看的书,并经常带他去新华书店,久而久之,儿子把去书店看书看成是一大乐事。

二、家长要与孩子共读。

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成人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走入“书的世界”,光靠家长的表率作用是不行的。孩子还小的时候,认的字不多,往往对书的内容不理解,于是他往往寻求父母的帮助,这时,家长要对孩子的书感兴趣,并与孩子同读共乐,而不能简简单单地把书中文字读出来了事。我认为亲子共读是一种美妙的育儿方式,因此,以前每晚儿子睡前,既使我们再忙,也会放下手头工作,和儿子共读一、二篇小短文。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和我们俩的感情日趋笃厚,对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到现在,六年级的儿子已阅读了较多的书籍,一有空就想去书店和图书馆。每逢暑假时,我总是把一学期以来的《报刊文摘》拿出来整理,认为有保存价值的文章就把它剪下来,于是,我一边看一边剪,同时还让儿子在边上看,并随时交换看后的感受,可以说,母子俩更有共同的话题了,平时纠正儿子的错误也就更容易了。所以,我要说亲子共读确实是引导孩子走入“书的世界”的绝妙方式,也是增进母子父子感情的方式,更是为教育孩子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让孩子从小养成“有问题到书中找答案”的习惯。

孩子老爱问“为什么”,而家长不是“万事通”,此时,我决不搪塞,如果家里有这方面的书,那么我就和儿子一起去找答案;如果家里没有,我和儿子就先把问题记下来,然后在节假日带儿子上书店去找或者上网查找。再如有些字,我把握不住它的读音,我就去查字典,还小的儿子就很奇怪,于是我就告诉他:“字典就象是我们的老师,它会告诉我们字的读音和意思。”儿子稍大一点时,虽然还不会查字典,但他经常学我的样子在那翻查字典。日子久了,孩子就懂得从书本中可以获得知识,书本可以帮助解决困难,自然就乐意靠近书本,走入“书的世界”,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有时,到了晚上我们还在家里忙着自己的工作,儿子则会很自觉地拿出故事书等,自己静静地坐到一边去看,见我们停下手头工作了,就又跑过来问问题了。有时,我儿子中午不午睡,他总要看一会儿书,或画一会儿画。

我觉得孩子爱上读书之后,心自然而然会静下来,注意力容易集中,通过书中的故事,他知道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知道要尊敬老师、尊重父母、体贴父母,不乱买东西等等。我觉得孩子爱上书之后,一切都好说了,好多棘手的教育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特别是减负之后,更应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一来可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思考问题时就会更有深度;二来减负之后孩子的双休日不再是一片空白。

家长育儿心得 篇二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离开我们,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

但要怎样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我们每位父母的难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与深远。以下便是我平时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问,注重智力的培养。

我们一直没有刻意的去教她学习什么,只是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在她喜欢看的书上面教她认一些字,给她一些她喜欢的书与碟子,让她自己学会放,怎样讲故事,平时在我讲一次故事,然后让她自己再讲一次给我听,使她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第二,尊重并引导孩子的思想的培养。

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家里,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做过激行为。在孩子发现父母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引导她在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

第三,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平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必须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父母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是会像孩子那样做吗?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观念、模式、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长的威严去压制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独立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涮牙、洗脸、穿衣等,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有自己的能力与知识。

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幼儿教育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渐知的过程,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庭环境的区别,造就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出类拔萃,值得骄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们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篇三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已为人www.差异网chayi5差异网.com父母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想起孩子出生后的点点滴滴,有辛苦、有烦恼,但更多的是他带给我们的欢乐和幸福!初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我孩子的特点,摸索着走过来的,恰逢幼儿园要求交流育儿心得,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简单的谈一下这几年天天成长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有公德心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深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和天天爸爸都很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并且在具体的时候会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和孩子在一齐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在别的地方,争取做到礼貌礼貌、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此刻带孩子外出,天天懂得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乱扔垃圾,有垃圾了会主动扔进垃圾桶;在公园里玩耍时,会大步跑过去扶起跌倒的小朋友;出门在路上碰到和我搭话的亲朋好友,会选用恰当的称呼问好;在公共场合不乱跑乱闹、说话要轻声;不管是坐车还是步行,明白“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平时和孩子交谈时我也有意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在家里做家务时孩子的劳动热情也很高,虽然有时有点“帮倒忙”,但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孩子帮我做事情后我总是满脸欣喜的为孩子竖起大拇指:“宝贝儿,你真能干!多谢你!”每当这时,儿子总是喜滋滋的仰起小脸,满是自豪:“妈妈,不用谢!我长大了!”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孩子做事情时我注重让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比如在家里,每次吃饭或者吃水果前我都会带孩子一齐去卫生间洗手,让孩子从小杜绝“病从口入”,吃饭时不看电视不说笑,我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得专心,仅有专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吃饭也是这样。专心了才不会被食物噎住、呛住,才有利于消化。天天小时候不爱吃饭,为了好喂饭,爷爷奶奶开饭前总是先打开电视,让他在动画片的吸引下边看边吃,此刻上了幼儿园,儿子每次饭前总会主动关掉电视,边关边认真地说:“教师说了,吃饭时不能够看电视!”在家里,儿子此刻上了厕所明白自我冲水、洗手,睡觉前会把地上的鞋子摆整齐、起床后会自我穿好鞋,还对我说在幼儿园哪个小朋友的鞋子穿对了教师会奖励小红花自从上了幼儿园,儿子学会了许多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变得更懂事更听话了,真心感激幼儿园三位教师们的耐心教育、辛勤付出!

三、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

在这个电子产品充斥的信息时代,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了社会的一大病态,在每一个家庭,也夺走了很多孩子应有的来自父母亲的陪伴。很惭愧,我也是这其中一员,平时手机各种信息提示一响,我就不自觉地沦为了手机的“奴隶”,查看、回复消息忙个不停,每当这时,孩子就会不停地央求我:“妈妈,你把手机关了,陪我玩会儿吧!”有时还会模仿电视里的公益广告郑重其事的对我说:“爱孩子,就多陪陪孩子!”听到孩子的提醒,我也觉得很愧疚,觉得很愧对孩子,所以此刻带孩子时我一般除了接打电话不再玩手机,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好教师,一齐感知这个奇妙多多的世界,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样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亲密融洽,又提高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本事。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相信在二幼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天天会和所有小朋友一齐健康欢乐地成长,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优秀!以上是我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相信在二幼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天天会和所有小朋友一齐健康欢乐地成长,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优秀!

家长育儿心得 篇四

傍晚,带着好好上街逛,走到小镇上的联通营业厅门前,看到了老朋友王某也在那里玩,里面还有小孩子,于是我也带着孩子进去了。

走进店里,我看到了不太和谐的一幕:朋友正坐在电脑前,屏幕盯着电脑,听着声音,我知道她在玩纸牌,而电脑的对面,她的孩子正在做作业,看看孩子的作业,不是学校配套的暑假作业,估计是父母额外布置的,我走近看了看,是一套数学口算题,一页纸上大约有30题的口算题。

玩了一会儿,因为是教师,因为对孩子的关注,我留意了一下孩子的表现,在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不是在那里东张西望,就是在那里玩手玩尺,经过两三分钟的时间,我看到孩子一条题目也没有做,而且嘴里嘟囔了几句,这些话被孩子的妈妈听到了,大声叫到:“你干什么?把作业拿过来给我看看?”

在妈妈的吆喝下,孩子慢吞吞地拿起作业本走到妈妈的旁边,妈妈接过作业本,瞄了一眼,然后就“啪”的一声把作业本劈到孩子的脸上,怒吼一声:“你才做了这一点,干什么的?”

在妈妈的训斥下,在那么多人面前,孩子流下了痛苦的泪水,然后又一次无可奈何地走到座位下做作业。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孩子的作业效果好了一点,但我不知道这种痛苦下的坚持能坚持到何时?

离开了那家店,我感到有些悲哀:作为一名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一、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我想这位妈妈为什么选择了让孩子把作业带到一个公开场所做作业,也许是因为这样自己可以在这里和人家聊天、打打电脑,而又便于不让孩子乱疯吧。如果在家里,孩子是可以拥有一个更适合于学习的环境,可是那时妈妈又会倍感无聊,而自己出去,又不放心。于是她找到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可是殊不知这个环境能让一个十岁的男孩子安心吗?作为公开场所,里面不停地有人进进出出,难道你要求孩子对这些进进出出的人视而不见吗?再说,旁边还有三四个人在聊着天,孩子也许还会时不时想了解一点信息,掺合进去了。

二、做好孩子的榜样。

小孩子是最需要榜样的,这个榜样可以来自于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我知道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受到父母影响的。再看看当时的情形:孩子在做作业,母亲在打电脑游戏。那么这种情况下,孩子心里极有可能形成的想法时:为什么你能玩游戏,而我不能玩呢?

听着一些父母向我请教:为什么我家七岁的好好不爱看电视,而他们家同样差不多大小的宝宝却离不开电视时。我说,这就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好好七岁了,我们很少看电视连续剧,只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看固定的电视。以至于当现在奥运会来临,当我打开电视时,好好总是说:“爸爸现在不看电视,到晚上再看天气预报。”呵呵,这也是父母榜样作用下的结果吧!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篇五

说真的,虽然自己身为冬冬的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我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种工作,但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却常会束手无策。因为我工作的性质,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亲,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深感愧对孩子和老婆,我也很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龄家长朋友一起探讨。我家冬冬在家一向是自由发展,没有特别对他严格的要求,但是我每天都在反思如何教育儿子。我相信孩子在自由、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会对父母说谢谢,并以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成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少不了必要的规则。身为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温暖的港湾,也要为孩子设定清楚的家规,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这些规则定得很明确,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父母也应该解释清楚如此要求的原因所在,让孩子了解遵守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好处。但是规矩的拿捏,并非易事。过于刻板,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长大后走向逆反;过于放任,又少了引导,让孩子走向任性。

有一次,全家吃完饭就9点了,本来让儿子在床上酝酿睡意,答应得好好的他,不知怎地,发现我在看电视,电脑没关,他立刻睡意全无地定坐在电脑前,自己打开游戏玩上了。我马上走到他跟前,先晓之以理:“只有放假才能玩电脑呀!你忘记和妈妈的约定了吗?”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央求地说:“就玩一次好不好?就一次!”我再动之以情:“不行哦,再不睡觉,明天就不愿意起床的哦!”他屁股都没动一下,嘴巴就说:“爸爸,就一下,我玩半个小时就不玩了。”“好吧,你就再玩一会吧”我说,“不行,你答应过妈妈的,我们一定要守约定啊。现在就要关掉电脑去睡觉。”妈妈数数了,“1、2……”儿子虽说不愿意,孩子很听话,就关了电脑,但是很不高兴。这时,我灵机一动,马上对孩子说:“冬冬,爸爸知道你很想玩,但是你跟妈妈约好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放假的时候才能玩。如果你现在玩,放假就不能玩了。而且今天已经很晚了,如果你选择今天玩,只能玩一会。如果你选择周末玩,可以玩半个小时。你是选择现在睡觉呢还是玩电脑呢?”他听了后,想了想,就问:“爸爸,放假真的可以玩半个小时?”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立刻高兴的去睡觉了。作为父母,我认为应该灵活而又有原则地执行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我们是要以引导来代替控制。因为所有规则的遵守,要让孩子发乎内心才是真正有约束力的。

孩子从小就有虚荣心,喜欢争第一。开始玩五子棋时,他看到自已不能得第一就赖皮,说我没让他,有时还哭闹。这时我就教育他:第一是要靠自已努力争取才能获得的,而不是靠别人让给你白得的。在幼儿园也是一样,学习要认真,讲求方法,反之就失败,别人得第一也为人家而高兴,我们也不要气馁!

还有就是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学会耐心教育孩子。老婆常因儿子做事太拖太慢,把她说的话装作没听见,而对他大发脾气。例如做作业,放学回家还未完成作业就玩,晚上读书没兴趣,有时不太愿意去读,甚至教了好几次还不会读,有时要求他做的课外作业还讨价还价等等。这时候老婆就会更加严厉的教育儿子,虽然很快就让儿子听话,作业完成了,但每次都让他很不高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我一直劝老婆不要对孩子那么大声说话,要心平气和的,不要一味去强求,命令孩子,对于顽皮的儿子,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要耐心的教导。

其实,我并没有要他有多聪明,多能干,顺其自然,希望告诉他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这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地方,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知道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健康就够了。我知道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会努力不会放弃的!

总之,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非常感谢幼儿园,特别是老师们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教会了他许多我所欠缺的知识,从而使我的儿子成为一个健康,可爱,阳光,善良的孩子!

家长育儿心得 篇六

一、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经过六次《指南》培训,暂且不说培训内容有多实用与深刻,单单看给我们培训各个领域的每一位老师,我已经深感荣幸,更多的是敬仰!是的,敬仰!他们基本都是各个名园的园长,年轻时同我们一样都是带班的老师,从一线做起,不断实践与探索对幼儿教育的见解,并且不断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和延伸直到与我们分享经验和成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了一名幼师应有的踏实从容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以及对幼儿教育事业执着探索的专业精神。这也是他们能够成为幼教界乃至教育界精英的主要原因。

而当代社会的年轻一代很多都是眼高手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目标和实干态度,从而也就失去了上进的精神,不知不觉中消磨了青春和意志。这几位老师让我再一次警醒:该踏踏实实做点儿什么了!

二、细节决定成败,专业成就未来

老师们的每一次讲课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他们对每一个幼儿学习领域都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分析。他们讲授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结合案例深刻剖析了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年龄段所应达到的目标,给我们在坐的老师一个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纲领,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好的参照。

老师们主要从《指南》所倡导的理念,所倡导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及落实《指南》应注意的问题这几方面进行讲解,通过老师们的解读,我知道了《指南》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儿童。所倡导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是家园共育,促成合力;一日生活,自然渗透;直接体验,积极活动;主动游戏,兴趣学习;环境创设,提供材料;人际关系,榜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指南》所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坏的标尺,不能简单地测量和对照,要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指南》各领域的目标及要求;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提高育儿信心和能力,重视和珍惜与孩子的沟通等等。

老师们的解读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完了《指南》,这样在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起来就更为方便。而且老师们的讲解中都结合了身边的案例,他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真正的深入到孩子中间,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正确的给予启发与引导,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他们能够从细节出发,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生理和心理需要,根据不同层次需要制定相应的层次目标,正是这样的研究型教师给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教育不仅仅存在于课堂,生活本身就是大课堂,专业的教育在于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晨间接待、晨间谈话、教学活动、户内外游戏活动、离园活动,甚至洗手、入厕、进餐、午睡、穿戴、梳头等等,只要足够细致足够专业都可以做到有教无痕,做到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专业的育人!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通过这段时间的《指南》培训和学习,从几位老师身上以及他们对《指南》的解读我确实获益匪浅。想想自己刚刚从教的时候制定的远大目标和计划在一天天的工作中早已被自己丢弃得无影无踪直至迷茫,到现在还不知道在这个行业里应该如何做好一名教师。现在我明白了作为了一名幼教一线教师,除了要组织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更要多学习,多思考如何才能保证每一个生活环节的教学效果。而《指南》的出现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切切实实的参照和引导,同时我们要知道《指南》的各个目标和内容及其教育建议虽然足够细致,但是我们要明白孩子就像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孩子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措施,做到真正的儿童本位教育,这条路看似简单却很艰难而漫长,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篇七

我看过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把握最关键的几年:从出生到八岁。其实很多家长都不会关心这个阶段,任由他们在这个时间段虚度。其实男孩和女孩在4岁前都可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定智力的50%,4岁至8岁间,发展另外30%,最后20%在8岁至17岁间完成。这个关键时期建好了就可以通向未来学习的成功之路。”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家长不仅要有良好的育儿心态,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

1、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与优缺点。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即使自己工作了一天,很累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有情绪。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等。每天坚持在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养成睡前一定要听故事。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现在我的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都会开口跟我说:“妈妈,我要做作业。”

3、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4、多鼓励,少训斥。每个孩子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教育,在孩子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孩子多点赞扬,在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给孩子多些鼓励。孩子稚嫩的心灵是有自尊自爱的,在呵斥下,也许会阻碍孩子进取的心,在表扬与鼓励下,孩子的心儿会快乐地飞扬。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都会受益无穷。我和许多妈妈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能拥有一切做人的良好品质,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知道: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专注,而且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样他无论将来学习还是工作,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大。

6、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做好榜样,带好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说粗话脏话等等。

7、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交换”。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大人都会依着他,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方法是,孩子要我依他一件事情,同时我也会让他依我一件事情。比如看电视,他说要看《爱探险的朵拉》,我会答应他。但是,我会限制他看几集,看完以后做什么事情。

8、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我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问他:“今天老师教了你什么本领呀?可否为我们表演一下呀?”

9、多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关键是沟通。比如让孩子帮忙拿拖鞋的时候,应该跟孩子说:“请帮我拿一双拖鞋好吗?”切勿用命令式的口语。

10、把每一次外出都变成学习的经验。如公园里的跷跷板,灯的开与关,门的启与合,黑夜变成白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62 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