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8篇】

发布时间: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倡议书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倡议书是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倡议书很难写吧,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8篇《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 篇一

致全旗广大人民群众: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鄂温克旗林业和草原局向全旗广大人民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恭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欢乐,同时向全旗广大人民群众倡议:

远离“野味”、保护野生动物、过文明年

1、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提高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法治观念和意识,坚持学法、守法、用法。向滥食、捕猎、猎杀、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坚决说不,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2、摈弃陋习,拒食“野味”。充分认识滥食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拒绝野生动物当“盘中餐”和“商品”,坚决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拒绝食用、使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3、保护野生动物,做守法的经营者。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必须按规定向林草部门申请取得相关许可证。

4、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当发现受伤、病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时,应当尽力救护,禁止捕杀,并及时向就近林场或林草局反映和处理。对滥食、猎捕、运输、销售、经营、加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劝说阻止、举报,争当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公民。

5、保护野生动物,远离疫源疫病。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生动物、不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降低人兽共患病传播风险。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野生动物时,在保护自身安全和避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要立即向林草部门报告。

请广大居牧民朋友们,遇到受伤、病饿、受困、迷途、死亡的野生动物时,遇到滥食、猎捕、运输、销售、经营、加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时,及时拨打以下举报电话:

倡议人:

日期:

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 篇二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们: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界中许多病源体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我们倡议:

一、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抵制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不打扰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活动环境,自觉远离野生动物。不在野生动物活动的重点区域从事郊游、文娱等活动,自觉爱护野生动物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二、坚决摒弃陋习。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饮食理念,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拒绝把野生动物当“盘中餐”和“商品”,坚决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拒绝食用、使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三、自觉学法守法。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严禁非法猎捕、收购、出售、运输、加工、经营、贮藏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未经审批,不得擅自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不得随意放生野生动物。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厦门市森林公安局

拒绝野味倡议书 篇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担忧的同时,也勾起我们对x年前SARS浩劫的惨痛记忆。病情出现时,它们有相似的开头:一个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回顾病源时,更有相似的起因:国家卫健委指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人都在关注开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们也应注意到疾病的由来,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源头上遏制病毒。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偿还。也许这一次“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后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后悔愚昧。

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 篇四

全县广大教师,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以及由此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巨大隐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源库”,是狂犬病、鼠疫、冠状病毒等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行为是多种致命病毒变异传播的重要途径。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黎川县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动物疾病的危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县教体局向全县广大教师、家长和同学们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相关知识,自觉抵制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积极配合协助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滥杀、出售、贩卖、收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要积极参与对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走私、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全方位监督,对非法捕猎、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请您及时制止并向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举报。您的每一个信息、每一条线索都能拯救野生动物的生命,都能够阻止一次致命病毒的传播,都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三、要坚决摒弃陋习,从自己做起,从餐桌做起,拒食野生动物。劝诫身边的亲朋好友,摒弃“野味滋补”的伪健康观念,做到禁食野生动物。您的每一次拒绝、每一次提醒、每一次劝阻,都是为人类生存和抗击致命病毒传播做出的巨大奉献!

四、对因伤病、受困、搁浅、迷途的野生动物,应尽力救护,如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野生动物,请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直接接触,出现上述情况并请立即向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报告。

五、要自觉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不人为干扰、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要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禁止污染野生动物生息环境,禁止破坏野生动物巢、穴、洞、索饵场和洄游通道,禁止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使用有毒有害药物。

全县广大教师、家长和同学们,“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县教体局再次向所有教师、家长和同学们倡议:坚决不参与猎捕野生动物!坚决不食用野生动物!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保护动物!对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司法机关将加大法律追责力度,对造成重大疫情、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损害的,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全县广大教师、同学和家长们,我们的命运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黎川的生态环境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野生动物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园,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地生活吧!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黎川县教育体育局

2020年4月3日

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 篇五

各位市民: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天然的“病源库”。滥食野生动物不仅是社会陋习,是造成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重要原因,更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险的潜在原因。为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实际行动珍爱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发出以下倡议:

一、遵纪守法 全面禁食

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的决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猎捕、交易、运输、利用、寄递、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做到不采购、不烹制、不食用。摒弃“野味滋补”伪科学、伪健康认识,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

二、加强自律 敬畏自然

自觉保持与野生动物的“安全距离”,不私自养殖各类野生动物,不到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养殖场所,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切断一切野生动物病源传播途径。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

三、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依法文明绿色上网,不网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在野外发现不明原因受伤、病危、死亡的野生动物及时向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报告;积极宣传推广法律法规,及时举报违法猎捕、交易、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并提供线索,全社会动员起来,配合相关执法部门一起织密“法网”,共同维护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维护人与自然和谐,遵纪守法,共建生态文明,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为此,我们倡议:依法保护野生动物,拒食、拒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阿巴嘎旗林业和草原局宣

2021年9月23日

拒绝野味倡议书 篇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各方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的同时,对新型病毒源头的追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已被锁定,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来自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最终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但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

这样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x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时至今日,惨痛的经历并没能唤起所有人的重视。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礼遇”。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从大家比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一个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近年来,许多传染病在一个地区爆发后,很短时间就会传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甚至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的保障基础之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集样品以粪便粒和拭子为主,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必须严厉打击、惩处。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补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够辨别万千滋味,但对于“危险”同样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种各样聚餐必然纷至沓来。无论我们是一家人在家中围坐一桌,还是外出到饭店品尝珍馐美馔,都切莫忘记做好自己和亲友间的疫病防护,更要坚定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病从口入”。俗话讲新年新气象,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家乡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何不从今天起、从下一餐开始,共同涵养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的饮食文明,过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年!

拒绝野味倡议书 篇七

近日,我们的生活环境十分安静,从高空拍摄的种种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街道冷清,很少有行人。这些场景犹如灾难电影一般,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电影,这是我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动物终于把人类关在房子里了,人类和动物互换了一下角色。

造成这种原因的就是此次疫情,可疫情又是谁造成的呢?是蝙蝠或是其他动物,还是将各种野生动物端上餐桌的人类自己?十几年来,野生动物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的礼品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人们冰冷的枪口下,许多弱小而无助的野生动物都没逃过被杀的命运,成为人类的食物。数以万计的动物濒临灭绝,大自然正叫苦连天,可人们却毫不在乎,终于得到了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疫情严重,全国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待在家里,社会停止了运转。

十几年前,非典造成了几百人死亡,无数家庭被非典后遗症阴影笼罩。如今,人们早已忘记那次教训,重新杀进与野生动物的“三八线”。大家都知道非典的元凶是果子狸,此次疫情的原凶可能是穿山甲或蝙蝠。这两次病毒有一个共同点,元凶都是野生动物。试想一下,如果人们不去扑杀,食用这些所谓的野味。疫情怎会发生,造成目前的现状,不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

野生动物都是属于大自然的,不是人类的食物。几百年来,人类总是贪婪的吸吮着大自然的一切,可大自然没有丝毫吝啬,无条件的为人们提供一切。这确实使人类越来越贪得无厌,不断开发矿产资源,砍伐树木、捕杀各种动物。在人类的改造下,大自然变得越来越脆弱。各种自然灾害此起彼伏:沙漠化、洪水、泥石流等等。醒一醒吧,人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要善待自然,敬畏自然。此次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的严厉的警告,让我们重新保持与野生动物的距离。这种疫情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发生。让我们携起手来,维护大自然,共同创造一片蓝天。这样,等疫情消失的时候,我们走进自然的怀抱里,看草长莺飞,赏云卷云舒,合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 篇八

各地文明办、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当前,全省上下正处于严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农村、社区是新春佳节亲朋好友团圆汇聚的重点区域,也是病毒传播、疫情易发的敏感地区。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对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出如下倡议:

科学安排中心活动。春节期间,暂停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任何形式的文艺演出、宣讲培训、广场服务、电影放映等活动。疫情结束后,各地要围绕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创作一批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展现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生动事迹和宝贵经验。

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引导农村社区群众自觉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不聚餐不吃野味,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居家通风透气,保持环境卫生;微信电话拜年,不随意走村串户;少打麻将多看书,暂停春节期间传统年例等群聚活动,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祥和的春节。

宣传防控科普知识。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实践阵地作用,依托农村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车、滚动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平台,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公益宣传、疫情动态信息宣传、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卫生行为习惯宣传等,引导基层群众科学理性对待疫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配合开展志愿服务。发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作用,鼓励有医学、心理辅导、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在相关专业机构的统筹调配下,配合参与卫生防疫、心理咨询、救助防护等专业服务,做好疫情防控配合工作。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和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人员隔离、秩序维护及公共卫生等工作。

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及时挖掘在疫情防控中的先进典型、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大力宣扬他们先进事迹,特别是对冲在疫情救治第一线的基层医护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的基层干部,听从指挥服从大局的普通群众等先进典型,要及时发现宣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文明是一种习惯,防控是一份责任。各地文明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遍布城乡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文明办

2020年1月30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关于拒绝野味的倡议书》,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61 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