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制度(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财务会计制度》,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财务会计制度 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新会计制度的出台给企业、政府以及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工作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财务部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探索,不断提高会计部门的信息交流质量,保证会计工作能够符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模式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财务决策工作的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有密切联系。我国自20xx年颁布新会计制度以来,明确了会计行为相关规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更新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工作。

一、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理念的影响

财务管理工作在新会计制度下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财务工作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是我国财务管理理念的体现。我国出台的新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列表、中期财务报告以及财务分期报告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且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工作,通过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能够协调职工薪金福利、政府补贴等多种财务信息,为企业、政府等主体的正当利益提供保障。新会计制度促使企业、政府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理念改革,在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证。

(二)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从理论角度来讲,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财务工作价值最大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价值,对研发费用资本等多种财务信息进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新会计制度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计提及可转换债券等进行了规定,保证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新会计制度下的风险防范质量。实施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还包含了债务重组、房地产投资以及衍生工具等具体财务工作的公允价值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会计制度正在向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当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使用公允价值时,就需要确认企业、政府的实际收益和损失,明确不产生实际收益和损失的哪部分没有现金流作为支持,继而会增加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账面利润增加,超分配的情况发生频率会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确定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企事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知识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对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质量

在新会计制度下,会计账务和财务报表结构的调整能够对财务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同时,需要有大规模的财务数据、财务信息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也可以通过自主完善的方式进行财务功能的转换和升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企业、政府的资金公开化程度,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财务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更新企业、政府的财务信息系统。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变

(一)会计主体发生了改变

从前的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区分会计主体,而是将会计主体作为简单的资金预算行为,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财务制度管理工作,其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淡薄。但是新会计制度下会计主体被明确划分,明确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应该从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业务入手,准确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多项经济活动,将事业单位看做一个会计主体。确定了事业单位的主体地位后,就会促使事业单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当中树立起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二)记账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的记账有纪录账目、计算账目、上报账目等多个环节,但是记账内容仅仅是在事后进行账目管理,并不是事前就进行资金使用安排,没有真正将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作用发挥出来。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事业单位的记账功能不仅仅在传统的记账内容上有所体现,而且在事业单位资金的调用方面也有所体现。事业单位是国家上级拨款单位,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数量较大,其财务会计需要在账户上登记规划使用资金,明确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

四、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快企业内部各个机构的财务管理模式变革,将资金配置使用管理转变为资金费用和使用效果共同管理,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自己企业的收入联系起来,并且实现与宏观经济的连接。事业单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采取措施协调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内部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且采取措施将该机制落实到工作当中,实现规范、科学地管理事业单位内部的跨级工作,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财务管理意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促使事业单位改变财务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从财务管理人员入手,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事业单位往往包含多个工作部门,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多个工作部门的收支状况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资源的配置最优化,指导单位的发展。不仅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管理意识,其他员工也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单位员工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观念,保证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能够适合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中事业单位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改进自己的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意识,不能用以往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积极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观念,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加快事业单位财会职能的转变

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从报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记账、算账和保障工作,还应该采取措施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和资金配置计划,在事业单位中做好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工作,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放在参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上来,从而实现控制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四)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发生了改变

会计等式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施行新会计制度后会计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会计等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计要素规定了会计对象构成部分,是将会计核算对象更加具体化。会计要素能够将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清晰反映出来。新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从单式记账方法演变为复式记账方法。在旧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是资金寄存的总额就是资金来源的总额减去运用的资金。此种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具有多样性,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多个种类。在过去事业单位当中资金来源通道单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大大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施行了新会计制度之后,形成了新型负债、资产构成的会计等式,随着会计制度的更新,旧会计制度也进行了更新,改变为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方法和会计记账等式能够适应当今时代下的事业单位采购的需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新会计制度为我国的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工作依据,并且新会计制度能够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工作目标以及工作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会计质量信息的提升,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财务部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探索,保证会计工作能够符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姗。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xx,(36):197-198.

[2]韩爱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研究,20xx,(6):45-46,65.

[3]夏莉。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1):188-189.

[4]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8):136-137.

[5]刘洪茵。试论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商,20xx,(16):104.

[6]胡佳。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J]。中国商论,20xx,(1):21-23.

财务会计制度 篇二

摘要: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财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国家的新会计制度,改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本文基于此对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在新会计制度的大趋势情况下,如何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立有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成为重中之重,其建立将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公司的新管理体系。

一、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还有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比较分散,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大,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是分开管理的,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不统一的情况。这会增加企业发展的风险,给企业带了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统一企业的财务管理。

2、不能及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新会计制度规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有很多较为先进、较为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没有被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很多财务会计人员还是被一些较为守旧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所左右。因此,新会计制度还是没能充分发挥效能,还需要继续加大落实力度,需要及时更新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促使企业更高效地发展。

3、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待更新。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不够科学和合理,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财务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提高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探讨

1、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在创新新制度的同时,对于会计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为了使得会计作业人员更加快速的适应新的会计制度,提升其作业效率,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其素质。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使其了解新制度与以往制度的区别之处,加深其对新制度的理解,达到提升会计作业人员的素质的目的;其次,要注重会计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的宣导与培训,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最后,建立健全岗位培训体制,摒弃以往的工作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提升作业效率,提高会计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2、加强财务管理的集权模式。在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框架下,其特点就是权利集中于总公司其处于强势地位,子公司的权利很小处于弱势地位。即总公司拥有财务的管理权与决策权,子公司只有很小的财务权限,这样子公司的财务以及人力的管理都受制于总公司,以达到总公司对于子公司的控制目的。此种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有着其自身的优点,第一,其有利于总公司从公司经营大局出发,采取统一的财务管理,执行统一的财务政策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第二,可统一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第三,在此财务管理模式下,总公司的财务资金更加的充盈,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更容易统一调度,从而降低了资金的成本,利于从大局出发进行有效统一的战略投资。最后,采用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子公司的财务风险,为财务管理的安全与稳定保驾护航。

3、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新的会计制度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要匹配新的会计账户以及报表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信息数据作为公允市价在计量或减值过程中的重要支撑,通过软件升级人员改善等方法可以达到转换的目的。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采用正规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能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能统一财务管理的标准,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化,对于促进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新的会计制度大趋势下,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整合财务管理信息资源,实现高效、共享、便捷的财务管理功能,增强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把控能力,从而降低企业因为会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5、优化企业的财务制度。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企业应改革其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逐步改善优化财务制度,量身打造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公司的生产、经营、销售提供更为便捷、透明、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服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财务管理缺乏整体性的了解,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新会计制度的形势下,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优化其财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总体来讲,新的会计制度更加明确了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完善优化了以往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了效率,打破了以往的财务制度理念,加强了对于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平稳有序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唯有不断的优化完善改革新的会计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活动,才能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秀丽。浅议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观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0)。

[2]张平,陈迎梅。新会计准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金山企业管理,20xx,(3)。

财务会计制度 篇三

一、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建议

1、完善企业现有财务管理部门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分层管理,并且在新会计制度下,每个部门的财务管理都要严格有序,并且不能和新会计制度相冲突。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中职能比较小,且又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在财务管理时,对于资金流向一定要特别注意,要保证资金的流通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效合理,让财务的管理模式得到完善和优化,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财务管理的优化,可以让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更加规范,企业的优势也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都随着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财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仅要求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转变,财务管理的方法也要创新,以适应新会计制度下的业务要求。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将新会计制度得到落实,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联系企业现状,结合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有针对性的编制培训课程,提升业务技术的同时,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使其能够迅速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发挥作用。

3、建立预算管理机制,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各部门全力配合,全员重视,全员参与。所以要转变企业员工的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使全员对新会计制度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的自身发展。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收入和开支的合理性,让企业的不合理投入和支出更加规范,正是由于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严格控制企业流动资金,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所以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4、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快速的升级才能对系统中财务报表和会计账户更好的支持,才能更好的适应新会计制度,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系统的升级中,财务信息要准确无误,这是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并且给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5、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全面适应新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中要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确保管理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结语

要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兼具时代性和实用性。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把握,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带动企业创造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提高,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发展。

财务会计制度 篇四

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形势下出台了,细读觉得新制度亮点纷呈,带来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者面临新任务,要抓住新机遇,用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企业化管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财务工作中,积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上新台阶。

比较旧《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新制度的出台体现了医院财务理念的更新,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学习研究,认为新制度中体现了五个方面的财务新理念,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预算管理的理念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旧医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确规定,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在明确医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对医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医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制度具体还要求,部分会计科目要按预算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科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并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规定了国家和地方可实施不同的预算管理办法。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是新制度中非常大的亮点。新医院财会制度强调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勾稽关系,预算管理内容渗入到日常会计核算当中,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就大大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做到了事前控制、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事后控制。新制度强调医院的“公益”属性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需要,医改的目标是逐步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助,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预算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作用。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说:“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医疗机构财务管理,规范业务活动,完善运行机制,有利于推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新制度推行预算管理还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会计部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医院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其整体资金利用水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引导医院更重视财务精细化管理,比如对于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核算,能够帮助医院更为准确的管理其资产,核算相关的成本;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将积极促使医院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预算制定和执行制度;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将有利于医院更全面的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更科学的进行财务分析,发现财务活动中的问题;新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为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提供口径一致、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两部委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并推出了五项制度,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也是深化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体现。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旨在降低全民的医疗负担,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核心是确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通过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社会医疗体制,使全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公立医院,在这一改革中将发挥主要作用,这就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即更加注重其公益性,而淡化盈利的重要性,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也将随之调整,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由创造收入转向更为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尤其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医疗成本。精细化管理将渗透到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各个环节,使财务管理过程更科学严谨,管理成效更显著。

三、企业化管理的理念

医院财务管理一直被界定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模式下,新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给财务管理注入新的理念。新制度中要求,三级医院须设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医院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医院院长工作,直接对医院院长负责;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医院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医院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此项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改变了一贯只注重医院创收而忽视医疗成本管理的现象,提升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新制度中细化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结合医院医疗行业的特点,为医院原来的准成本核算成为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数据共享。新制度中做出“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规定,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制度中的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等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都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医院企业化管理是时代趋势,不论是国有医院、外资医院还是商业医院,企业化管理是根本之道。

四、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中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

(1)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2)在资产核算方面,新制度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来确定医院坏账计提比例,能更真实的反应医院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实际价值。

(3)新增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具体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体现了对医疗纠纷风险防范、预警与控制。

(4)《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先进审计理念,体现了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5)新制度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要求医院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按月提取折旧,真实准确反映医院资产的价值,夯实资产负债信息,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全面、真实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为严格规范医院筹资和投资行为提供有力政策依据。

(6)新设现金流量表,防范财务风险,加强医院资金监管。

(7)新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定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不得从事风险项目投资,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新医院财会制度的 ww www.chayi5.com w.chayi5.com 实施,不是简单的将新财会制度运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新会计制度中所包含的理念来推动财会人员观念的转变,引入更多新的财务管理思想,并渗透到医院日常的财务活动中,推动医院财务活动从核算向管理转型,使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达到既能真实、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又能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服务的目标,有利于推动医疗机制改革的进程。

财务会计制度 篇五

财务会计制度是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得以顺利的保障。从当前医院发展总要求出发,制定更加符合卫生事业发展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各大医院未来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从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情况来看,其中医院财务会计固定资产以及固定基金核算办法不科学,资产减值的问题十分普遍,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必须要强化财务会计管理力度,克服现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完善改进措施,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在我国已经历整整二十年的历史,因此在成本、费用计算方法以及会计要素方面已经显得落后,与当前医院经济发展需求极度不符,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院管理者必须要相互配合,在原有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完善核算方法,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其能够客观展现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而有效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有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一些漏洞,导致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管理无法有效开展,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掌握和了解这些缺陷,改进医院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效力。

(一)虚增固定资产总量

现有财务会计制度在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内容存在不足,医院购置资产主要是指医院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但是不会引起医院食物资产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在调整的时候,只不过是针对净资产内部基金的调整。现行的制度中固定基金实际上就是一种净资产的虚增,这样一来,医院原本所涉及的医院净资产转移,就不够完善,它只是对一部分固定资产进行反映,所体现的只是部分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医院当期的收支结余不够真实。

(二)资产减值

在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医院固定资产减值的问题是必须要关注的。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过去购进的医疗设备已经不具备当初的价值,甚至有的设备已经报废,但是由于这些贬值或者报废的设备没有被上报,因此医院固定资产会逐渐增加,这样一来账面固定资产与医院实际固定资产的数量就会存在十分严重的分歧。另外在药品招标以及国家药品价格不断下调的形势下,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药品价格波动很大,药品、卫生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物资在存放的过程中也存在减值的风险,医院不可能像其他行业一样施行零库存,因为那些货物和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因此必须要常年保持一定数量以保障物资周转灵活,这些物资中有很多是平时需要使用,但是有效期却很短的物资,非常容易失去效用而导致价值流失,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依旧是成本的价值,并没有客观的对医院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凸显,进而导致库存减值风险加剧。

三、完善与改进现行医院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医院必须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下面具体提出几点措施: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自身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也在于对人才管理能力的提高,把人力资源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与发展的重点,定期开展人才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医院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要充分的掌握会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进财务会计信息的流通与分享,确保信息时效性。

(二)建立费用控制体系,强化资金管理

为了能够实现资金管理的合理性,首先,要在院内建立聘任制度,将资金管理作为医院领导者的政绩考核内容,提升管理的强制性,同时医院内部费用管理控制也要作为科室考核的内容之一,提升科室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上级部门进行宏观管控的时候,有意识的对医院的资金管理施加压力,增强院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对于费用控制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彻底解决费用控制以及资金优化配置的问题。

(三)加强内、外部监督控制力度

面对目前医院财务监督控制力度不足的情况,我们应该从根源下手,利用内部改善、外部监管的手段,有效加强监督控制力度。内部改善,主要是指以院长为代表的领导层形成财务管理意识。外部监管,主要是指上级部门要定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提升监管力度的方式。在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内、外部的监督控制力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这样才能将各科室资金利用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全部人员费用管控的意识,摒弃不良风气,创造出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当前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现状,为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相应、平等的激励机制,安排会计人员的晋升培训,让他们在职称上和待遇上都有所提升,切实调动起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由于环境及业务受限,可以针对医院中的财务从业人员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考核制度,这种考核制度可以是全省范围或者全市范围的形式,以《会计法》作为考核依据,从业务能力上、法律规范上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一定比例的予以考核认证,并且制定待遇提升的标准,让财务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五)加强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医院的领导也需要通过参加定期的财务管理培训,让他们逐步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医院发展的方方面面、这种认识不仅是在上级考核压力下产生的,更应该是领导发自内心的认可和需求、除了财务管理培训外,还可以让责任制院长的制度与财务直接挂钩,真正将财务管理变为医院院长的工作职责,只有做好财务管控工作,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六)注重科学,建立评价制度和财务分析

医院财务管理在医院整体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做到财务管理上的科学与合理,首先考虑的是医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医院经营与市场发展状况必须要分析财务数据,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所以要建立科学的分析机制。通过分析认识医院财务管理活动规律,可以有效掌握医院管理中的不足,了解医院收支、资产运用能力,通过分析也可以总结医药费用控制能力、质量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和建立评价机制,综合了医院财务管理能力。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要从资本保全的前提下所产生的医院发展后劲,医疗资金占用的使用效率,社会效益以及对营运能力、医院的偿债能力、社会贡献进行分析以保证目标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但是现行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都存在显著制约,本文首先针对这些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管理措施,以此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会计制度 篇六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路径创新

引言:

当前,“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全国各个行业、部门都在深化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尤其是高等院校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1]。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经费来源、学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基于此,为了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解决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xx年,财政部在试行制度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发,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

近年来,高校在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体制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三点变化:(一)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以外,还增加了校外捐助、校友捐助以及其他来源。(二)由于教育体制的深化,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涉及金额数目较大。(三)由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在逐年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却存在着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经费结余管理方面缺失等相关问题。由以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可以看出,原有的高校会计工作中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主体、资产类核算方法以及会计科目分类等相关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在基建投资、科研投入、固定资产采购等相关方面做出有效规划的关键举措,是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和教育体制改革必然要求[3]。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改进内容

根据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为基准,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加强和改进的主要内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将单一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方式,其中,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等特殊资金来源依旧采取原有的收付实现制,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二)将高校日常教育事业活动和基础建设投资活动统一纳入高校的财务管理,统一会计核算主体,使得财务报表可以真实完整的反应高校真实财务状况,精准的衡量高校教育成本。(三)在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面采用计提资产折耗的方法,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相关会计科目,精准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以及高校固定资产实际情况[4]。(四)高校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反应高校日常教育、基建投资等相关工作的现金流情况,为高校管理、投资等活动提供决策信息。

三、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具体措施

面对已经实施的《高校会计改革制度》和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制度对接是其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为进一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建设:(一)建立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由于高校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扩张,其原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系统的涵括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预算编制准则、执行准则、考评标准等相关在内的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创新的制度保障。(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是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创新的基础。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储备更新和会计制度、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进行深入了解,使之做到培训系统化,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三)构建“执行-预警-反馈-调整”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机制:设立高校财务管理日常管理机构,对财务部门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对高校在基建、教育工作中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对出现偏差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

[1]田建中,高惠凤,魏春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浅析———兼议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7(01):85-89.

[2]赵阳。浅议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优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xx(33):145-146.

[3]黄敏新。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理念探析[J]。会计之友,20xx(30):86-88.

[4]刘晓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06):31-32+63.

财务会计制度 篇七

在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中,通过有效的信息特征分析,并对整体的记录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规律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介于此,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新制度建立时,就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新会计制度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目标,应当是将以原有的货币计量单位进行有效的信息分析,并从事业单位的运行方式出发来进行有效的经济活动状况分析,从根本的相关性系统统计来实现对整体经济活动的最优化管理。对于这样的制度管理环境,遵循法律规范是其运行的标准指标。新制度下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管理活动,并保证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有效的约束以及合理的管理形态来实现对整体的工作的监督。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时,需要建立在有效的依法秩序之上,并依据相应的法律政策监理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通过对行政单位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整体策略上的正确指导。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的运营管理目的,在现有的社会发展目的上来看,建设有效的补充机制,从原有政府补贴形式上跳脱出来,并以自身的运行模式来实现整体的影响力。在市场的经济体系改革中,通过有效的事业单位对现有国有资产上的全面建设,并通过内部的建设,从根本的行政模式上完成对整体风险上的分析,然而对于企业内部的风险,则还难以完成有效的承担。

( 二) 缺乏相应的财务预测管理能力

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过去主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直接管理,而在现代经济化的发展中,其独立的进行管理后,就缺乏了对合理性财务预测管理的有效建设,对于财政资金的支配形式,也不能够有效的应用到有关部门,这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资金的使用,都会超出预算的评估等级。现阶段,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部门虽然全面实施预算编制零基预算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零基预算法短期内难以推广,再加上各地区单位各部门领导观念意识过于落后,其执行力度也大打折扣。同时,在财政预算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对于项目资金的安排极其不合理,许多不应当安排的项目经常性的人为安排,而对于那些急需资金的项目,其预算也不足,严重影响着单位财政预算编报的准确性。

( 三) 资金管理工作不够严谨

在进行资金的预算过程中,控制力度不够严谨,从而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浪费现象。最明显的使用问题出现就是在公款吃喝、高消费、旅游等多个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超额制服,这样就大大的加重了在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运算上的预算标准。当这些单位进行单独的管理过程中,就会直接的产生较大的事业影响。从一方面来看,单位内部的信息是从使用者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内部的行政事业管理形式来看,对资产内部的管理形态,还需要站在资金的管理效率上进行国有资金的现象展示,从有效的管理行政形式来进行全面的资金管理,从而实现对资金闲置问题的有效处理,以及实现实际的操作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难以达到相应的实际标准。在进行年终盘点时,常出现资产账务不够完整,出账纳入不符合标准。

( 四) 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的未到位

虽然在进行整体管理方面已经逐步的实现范围内的有效性,但是其在专项的资金管理上,还不够完整, 这都严重影响了自身管理的有效性现象,对于资金的使用管理,也产生了考核问题上的监督缺陷。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监督管理上,针对于所从事的检查形态上,还未真正做到位,这是导致管理缺陷的根本所在。

( 五) 单位内部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与会计制度不配套

事业单位内部所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制度不配套,进而影响并造成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漏洞。许多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重缺失纪律性,对于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不重视,完全凭借着自身经验、习惯来工作。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大额开支的项目则使用现金支付的方式,但是在一些基层单位,白条抵库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就加剧了单位内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程度,进而造成出现了设备不齐全、资产闲置等不良现象。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善对策

( 一) 树立全面的科学性规划管理

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操作,并依据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今后的主要管理任务。在管理中,应当做到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这样对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二) 建立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科学化的、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全面的推进财务管理体系的革新,其革新的方法可以有:(1) 集中化管理。全国事业单位制定统一的采取管理办法,全国统一标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从而有效的实现集中化财务管理,降低损耗。(2)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认知。严格的区分开信息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在思想观念里,提升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地位,创设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并且以信息化财务管理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管理理念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认知度。总之,建立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打好管理基础,在软件、硬件上实现双重强化。

( 三) 加强对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中,应当加强对基本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有效的提高其运行的秩序,从而完善对整体运营成本上的缩减。这样不仅完善了对审计审批工作的有效管理,同时对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都有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依照原有的计划制度进行相应管理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执行标准来进行岗位内部的分离管理,对于提升会计的核算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落实效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不断加大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约束力,包括各部门、各科室工作人员职权的规范。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等三个阶段的并重原则,有层次、有目的的彻底根除传统陋习中的“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强化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单位内部逐步形成一套完备化的相互约束与监督机制。包括对项目资金的管理、项目财产的审批、以及各部门职权与项目审批权限的合理分配等,进而构建健康、科学、规范化的资金筹集、使用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与评价机制。

( 四) 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

在进行财务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审计管理的有效监督。只有对采购、出纳等部门的财务进出项目进行了有效监督,才能够真正的确保管理的合理有效性进展,通过有效的采购形态加强对会计制度的强硬管理,这对于其今后的合理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好的资产总结管理。而加强了在监督管理工作上的有效完善,也能够从工作的有效性上,真正的做到依法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所出现的不科学、不合理监督管理任务,应当进行及时的取缔,纠正不良形态,最终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管理。通过监督管理,落实依法执行的力度,对于整体的行政事业管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五)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多注重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以及知识技能的更新教育。包括职业素质、道德素质、自身修养的建设,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逐步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专业化素质水平。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水平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出党员新形象、新面貌,带领着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财政、财务以及会计核算方面的业务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以此全面提升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以及依法理财的业务能力水平。只有全员做到认识并重视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功用,才能有效的确保整个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下去。

( 六) 加强基础设置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功能,要求财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因此事业单位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中需要充分把握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完善财务分配制度,尤其是事业单位内部之间的管理和控制,优化现有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资金统一归集。目前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财务软件呈现多样性,信息资料可比性很差,因此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中,需要遵循统一原则,注意原有采取软件的升级或者更换,实时处理单位工作,及时了解资金动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实时共享是重要的步骤,因此在更新软件基础上,需要建议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实现管理网络化,形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在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中心设定发展策略,采取管理部门有必要合理配置有效资源。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中,以往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往往涉及事业单位机会,在开展电子商务推广营销中,需要注意保护自身价值机会,避免单位机会泄露,影响单位发展。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管理上,也逐渐需要从新的管理模式上来进行改革,以此来建设更为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伴随着现代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信息化建设,也更需要从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行情来决定最终的实际管理形式,从根本上来解决这样的一个现实问题。最终在结构的监督管理上,实现对新会计管理制度的落实。在事业的调整上,也是对现有事业单位的已有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完善。

财务会计制度 篇八

为了加强学校会计管理,使财务会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卓有成效,学校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加强法制观念,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各种法律财政法规,树立为学校当家理财的思想,严格财务制度,堵塞漏洞,协助学校领导管理好财务开支。

2、规范经费开支,做到用款有计划,专款专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内部稽核制度,各用款部门严格执行经费定额指标。凡超定额指标者,不得报支。

3、严格报销手续,报销人员必须提供合法、完整、手续齐全的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后予以办理。

4、私人一律不得借用公款,凡因公外参观、学习、外调、购物,需要预支车旅费及临时借款者,必须填写预付款凭证,经校长批示方可借款,办事结束后三天内来会计处报销,结清原欠,前借未清原则上不办理第二次预借。

5、凡到外地购买物品需要汇款者,应先填写请汇单,由校长批准汇款,一旦发票、单据收到后立即前来报销,不得拖延。

6、加强支票管理,严格领用支票审批制度,坚决不开空头支票。

7、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收缴的学杂费、书簿代办费必须及时送交银行,不得坐支。

8、规范收费工作,杜绝乱收费现象。

9、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格管理好支票、印章,确保资金安全。

财务公司会计制度 篇九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并做到准确、及时地核算公司的资金运作和效益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管理法规的规定。

2、在公司经理层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加强经营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监督各部门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3、积极为经营管理服务,促进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协助并参与公司经理层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对高效地调度、使用公司资产提出合理的意见。

5、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要求,准确核算公司的收入和成本,及时缴纳应缴的各项税费。

第三条 公司财务部的人事组成:财务经理、会计、出纳。

财务经理由公司的一名董事或副总经理以上(包括副总经理)的人员兼任,财务经理是公司的会计主管。

担任会计、出纳岗位的人员的基本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会计、出纳岗位人数的具体设置视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而定。

第四条 为了便于公司的管理,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在现阶段不单独设置会计、出纳岗位,其相关职能由公司财务部门统一进行管理。

第五条 公司各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办理财会事务,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基本要求

第六条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七条 公司工作人员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财务会计人员根据经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财务会计人员记账,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第八条 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财务清查和资产盘点,保证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相符。在清查盘点中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及时向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书面报告,并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财务会计人员对上述事项无权自行作出处理。

第九条 财务会计人员应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并按公司制度的规定报送相关信息需求方。公司内部使用的管理分析性报表,须经编制工作人员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发出;公司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须经编制人、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方可发出。

第十条 财务会计人员对公司内部各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

财务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第十一条 财务部门必须建立内部牵制稽核制度。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会计,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

会计人员不得将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事项的处理、登记帐簿等会计工作事项交予出纳人员完成。

第十二条 财务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一般财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财务经理监交。

财务经理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监交。

三、主要会计政策

第十三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第十四条 以每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第十五条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十六条 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借贷记账法进行核算;资产计价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第十七条 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第十八条 坏账核算方法:直接转销法。

第十九条 存货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低值易耗品。以实际成本入帐。 原材料的成本由买价加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等构成。在产品和产成品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产成品(包括半成品)的发出以品种法[即:个别计价法]计价。 原材料以加权平均法计价。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成本。

第二十条 长期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投资(即债券、股票等)。

股权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20%以下(含20%)或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无重大影响的,采用成本法核算。

股权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20%以上且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

股权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50%以上的按权益法核算,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及折旧

固定资产的标准: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物品。 固定资产按实际取得的成本计价。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法,从其投入使用之次月起按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率确定折旧率;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如下: 类 别

房屋及建筑物 机器设备 电子设备 运输工具 办公设备

残值率 5% 5% 3% 5% 3%

使用年限 20年 5—10年 3—5年 5—8年 3年

第二十二条 在建工程是指兴建中的厂房、待安装或正安装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按实际成本入帐。在建工程成本包括直接建造成本以及用于新建、安装及试生产期间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和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在实质上已经完成、并实际投入使用时转入固定资产,并停止相关费用及利息的资本化。

第二十三条 无形资产

公司外购的土地使用权以实际成本入帐,按土地使用期限平均摊销。

投资方投入的土地使用权以评估值入帐,按“土地使用期限与公司存续期孰短”的原则确定摊销年限并在期限内平均摊销。

其他无形资产,以实际成本入帐,按受益期分期平均摊销。

第二十四条 收入的实现

销售产品的收入以企业已将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即作为收入的实现。

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提供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为营业收入。

利息和使用费收入在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为营业收入。

第二十五条 其他会计政策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财务会计制度 篇十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

财政拨款及支付方式是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宏观因素,国内高校70%以上的收入依靠政府拨款。专项拨款成为高校政府拨款的主要拨款方式,专项项目的经费收入远远高于普通日常经费的收入,由于专项拨款“专款专用”的特点,导致高校无法进行自由调配,所以现行政府拨款制度下,对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高效规模扩张及改革,收入来源中出现营业收入及捐赠收入等,使得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是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另一因素,改革的推行让高校自主权越来越大,为高校的分级管理以及提高学院的积极主动性创造了一定条件。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常发生经济违规事件,都跟内控不健全有着很大关系。首先,内部控制的内容不健全,缺乏财务内部监督机制,使得高校在投资上容易迷失方向。其次,内控机制的形式大于实质。很多高校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实际运作中却没有严格执行。最后,内控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过于片面。某些高校虽然在财政资金上监控较为严密,但是忽略资金预算外的控制。

2、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政府拨款为主的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对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要求也较低。因此,高校经常会为解决教职工家属就业问题而将其选择为财务人员,造成财务部门整体素质较低的现状。非财会专业人员无法运用财务知识及新的技术对高校财务风险加以预测及判断,更无法成为高校领导决策的好参谋。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必须造就一批高技能的高校财务人员。

3、运行机制不健全

无论何种财务管理模式,都无法完全避免财务权力集中及分散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是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过于强调权力集中,影响决策民主化,而且缺乏完整可控的经济责任追究机制,导致积极性不高,相互推诿现象频发。

4、高校财务管理所有者考核缺位

国家是高校所有资产的所有者及控制人,国家将高校资金委托给高校领导进行管理和经营,但是在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方面并没有相关考核指标或流程,于是出现了责权利不统一的现象,引发财务问题甚至是财务危机。

三、构建“三维一体”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

1、以“绩效预算”为桥梁

在分级管理管理中,以绩效预算为纽带,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对二级学院及负责人在完成绩效目标时给予相应奖励,不能完成绩效目标时惩罚。能够鼓励各院在追求自身绩效利益的同时实现学校整体目标。绩效预算的关键在于对成本和收益的确认,有效的将目标管理及分级管理箱结合,能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2、以“分级管理”为中心

为了进一步挖掘二级学院及部门的积极主动性,财务管理应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本学院和部门具体情况实行分级管理,既包含集权也包含分权,保证高效在财务权利的完整与统一,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各二级学院和部门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合理使用资源调动积极性。分级管理是高校资源配置发展的主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道。

3、以“目标管理”为手段

在分级管理实践中,由于层次委托的关系,学校战略需要层层分解,推进一套完整的战略方案,很难避免出现真空运行。此时,高校此时应该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进行执行安排,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将资金使用、资源配置与战略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避免目标分散;逐步加强目标管理系统的责任体制建设,有利于保证责权利的有效结合,充分展示分级管理的优势。

四、结论

高校可以根据其办学规模及层次的不同,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对办学规模、现金流较小的高校选择集中管理模式,统一财务核算;对中等办学规模、现金流稍大的高校选择“分级管理、一级核算”的模式;对办学规模、现金流较大的高校,需制定出一整套财务管理系统,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模式。高校构建“三维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杜海燕 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财务会计制度》,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44 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