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计划模板(最新8篇)

发布时间: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单元计划模板》,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单元计划模板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九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任教九年级的1—4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这就需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本期将世界历史上册、《中国历史》上下册部分课程授完,新课授完,旧课复习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合计40课,这其中有16周上课时间,还有4周补课时间。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历史教学是世界历史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记忆,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中国古代历史上下册要引导学生复习知识纲要,努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学会答题。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学习世界历史上,23课内容,复习《中国古代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8课,每课教学1课时,每周两课时,很紧张的争取完成教学计划。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2、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以此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具体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试能顺利通过。

七、教学进度

体育教案-单元计划 篇二

体育教案-单元计划

2005~20上学期初一年级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

初一年级                                                    武汉市新华下路中学  杨彩华

教学

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了解进行器械投掷练习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及其锻炼价值,懂得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和全身协调用力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刻苦锻炼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

内容

投掷实心球

课次

目 标 及 内 容

教 学 手 段

评  价

1

熟悉球性练习,了解实心球单、双手握球及用力方法,培养学生边学边练边思考的学习习惯与交流学习能力。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学习抛接实心球方法。

对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作出区分和评价。

2

抛掷实心球游戏。让学生体会集体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投掷活动,探讨实心球投掷多种方法的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

运用已掌握的投掷方法与学生共同创编抛掷游戏,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1、注意力集中;

2、小组协作、竞争;

3、气氛融洽,心情愉悦。

3

多种形式的投准练习。通过投掷目标的变化来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将学生了解的实心球抛掷动作串联运用,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思维能力和开朗的心境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创设变化的投掷目标(投高与掷远),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与改进实心球单手、双手向前、侧、后,推、抛、掷等技能要领。

1、参与次数;

2、实现目标跨度体验成功次数(小组及组员所获红旗数)

3、能说出不同的投掷目标时怎样调整出手角度及力量大小的控制,了解体育活动中运动情绪的`作用。

4

双手抛掷实心球,体会自下而上、协调和爆发用力方法,改进动作质量,提高投掷的远度,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分小组反复练习,练习与评价相结合。

1、懂得发力顺序;

2、懂得安全运动的方法;

5

自主决定实心球投掷方法进行练习并熟练掌握一种投掷实心球的技能,为学生进一步锻炼提供方法。

反复练习,学生选择并掌握某一种投掷方法进行练习。

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学会一种常见的轻器械(实心球)投掷方法。

6

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依次对其进行自定实心球投掷方法进行互评互议及各种方法的展示。

集体依次进行评价与展示,用投掷距离的跨度显示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正确评价自己的投掷能力。

单元计划模板 篇三

根据市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改革课题组实验工作实际,制定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改革实验计划。

一、重视学习

1、尽量搜集、提供有关实验工作材料,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为实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结合实验工作实际,安排好形式多样、有实效的集体学习、讨论活动。尝试利用网络沟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二、突出重点

1、改进语文教学设计,整合语文单元教学过程,减轻教师书写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2、改进语文教学评价,凸显课标实验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健全教学过程资料,使材料为教学工作服务,师生书写负担合理,教学效率提高。

三、改进设计

1、标注课本教案。结合年段教学要求标注易读错字音,需了解、理解的字词,自然段、段落序号,学段、学篇主要方法,读写(说)结合内容等。

2、按要求撰写目录教案、阅读教案、活动教案和口语交际、习作指导教案。

四、改进评价

1、期末测试,随学校安排进行。单项测试,视学校实际安排进行补充。

2、重视学生成长记录,保管好有关学习过程资料,为学生学习服务。

五、随堂听评

1、本学期尽量多听每位课题实验教师的课。

2、对所听的课力求进行逐一评课,及时交换意见,促进实验教师提高平时课堂教学质量。

六、展示交流

1、参与实验的教师每人讲一节课,并交流有关课节的实验经验。

2、提供有关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验过程性材料,交流有关使用材料经验。

七、经验总结

1、参与实验的有关领导、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份实验经验材料(论文、随笔均可)

2、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单元计划模板 篇四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回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重点难点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教学准备课件、尺子、手电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从情境图中感知,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建立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模型

教师板书: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列表格)

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

二、合作探究,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小组交流完成表格(略)

3、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读法

注意: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教师板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并掌握读法

活动三

三、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

3、展示汇报。

教师巡视、评讲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课堂练习

17页“试一试”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内容

平移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在生活中找平行线的实例。

3、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重点难点认识平行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直尺,长方形的纸,方格纸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看一看、想一想

观察图中的车轮印痕,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让学生想一想,车轮印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引出互相平行。活动二

二、移一移、摆一摆。

1、用两支小棒或铅笔,按P18的图移一移、摆一摆,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2、让学生思考,只用一支小棒或铅笔,能得到平行线吗?

3、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线。

4、找出小鱼平移后的平行线。观察P18的小鱼图,小鱼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几格?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平行线。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感受并理解平行线。活动三

三、折一折

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1、自己折一折。

2、讨论:你折的是平行线吗?

3、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活动二

四、画一画

1、观察老师如何画一组平行线。

2、自己尝试着画一画。

3、相互交流画平行线的心得。

4、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平行线。教师演示画平行线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并能画一组平行线

课堂练习

第19-20页的练习。

课堂小结

平行线有什么特点?怎样画平行线?

作业布置

课外实践。20页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重点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教学准备课件、铅笔或小棒,三角尺,正方形的纸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摆小棒活动,用两根小棒摆出平行图形。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

教师引导

板书课题:相交引出相交

活动二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摆一摆,说一说

用小棒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出垂直

比较相交与垂直

1)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么角?

2)用三角尺验证直角时引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并画图表示。

3)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标出垂足。

2、折一折

1)学生用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吗?

3)介绍你是怎么折的?

4)用三角尺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两条折痕的关系。

3、说一说。完成P22的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垂直的线段。

4、练一练。按P22要求完成。

5、画一画,学习画垂线。

1)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垂线。

2)完成P23“画一画”的第二

教师引导

补充课题:相交与垂直

教师指导画垂线

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并理解垂直

学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活动三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P23的小实验,小组合作讨论,集体汇报交流。教师引导体会垂线的特征。

课堂练习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3、我说你摆,同桌互相练习摆小棒。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线,在生活中它们有什么用途?

教学内容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子、三角板、点子图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动手操作,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再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教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教师引导、组织

让学生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引出平角和周角。

活动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形成过程,得出什么叫做角?

2、旋转,认识各种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平角、周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5)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6)说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平角、周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平角和周角。

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堂练习

1、用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估算角度)

2、说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

3、在点子图上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再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交流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作业布置

练一练1、2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准备量角器、尺子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问题导入

1、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2、(指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你知道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两个角相差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表示它吗?

教师引出课题:角的度量,并板书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求知欲

活动二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2、认识1度角的概念,让学生在量角器找出1度角,同桌互相检查。

3、学习量角的方法。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量角器

教师板书小组交流后概括出的方法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活动三

三、实践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的各角度数。

2、量出钟面时针、分针的夹角,再让学生思考,不用度量,你能知道钟面时针、分针的夹角吗?教师指导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学生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堂练习

练一练:

第1题,分组讨论

第2题,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全班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作业布置

做28页的数学游戏。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

教学内容

画角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重点难点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让学生说说一副三角板各角的度数。

2、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有几度?同桌互说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画角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求知欲

活动二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让学生猜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让学生用三角板拼出一些特殊的角,再用量角器验证。小组合作

3、让学生归纳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如30°、45°、60°、75°、90°、105°、150°等

4、尝试画其他度数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学生提出自己在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5、让学生自己看书上29页画角的步骤。

6、让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一副三角板的度数。

并组织学生讨论用三角板可以拼出哪些特殊的角,再用量角器验证。

让学生尝试画其他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活动三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讨论:画角时,读内圈数还是外圈数?

3、用量角器画55°、140°的角,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4、学会判断所画角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

师板书画角的步骤。

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堂练习

1、画出15°35°80°165°105°

2、用纸折出45°135°的角,并演示折角的方法。

3、用学具画150°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试一试1、2、3

跨栏跑单元教学训练计划 篇五

手倒立与前滚翻单元训练计划_体育教学计划总结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技巧练习,有效地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为形成良好的动作姿态和身体形态创造条件,积极发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掌握技能,发展身体的前提下,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二、单元教材分析

技巧中的基本动作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发展灵敏、协调、柔韧、力量等素质。手倒立前滚翻是手倒立和前滚翻两个动作的组合。两个动作的连接是掌握该动作的技术关键。屈臂缓冲和变前倒为向前滚动是两个技术要点。练习过程中,姿态要求由低到高,而作为实用技能练习时,侧重于自我保护,强调缓冲技术,这是这一动作的两重性。

三、学情分析

高中三年级的男生,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而身体各方面素质又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关键时期。本单元教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阶梯性地设计了每次课的内容、方法及要求,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取得最佳效果。

四、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滚翻动作的反复练习,锻炼学生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平衡能力,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在生活、运动中能运用滚翻动作化险为夷。另外,也要改进各种滚翻动作的完成质量,符合体操的特殊要求。通过技巧练习,培养学生机敏、勇敢等优良品质和应变能力。

五、每次课中教与学的主要策略

本单元每次课采取的`主要有引导提示法、激励法、竞赛和游戏法等。前两次课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将给予恰当的引导、提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层次的学练,合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恰当的时候,教师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的作用以此来影响其他同学的行为习惯。在学练过程中,学生尝试性练习,根据学练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形式,在老师提示下,自主合作进行技能性游戏的设计,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手倒立与前滚翻技术的连接是重点,手倒立的缓冲技术和前滚翻的圆滑、顺畅是难点。

七、教学顺序

课次

教学目标

学练内容与方法

(1)初步建立正确的手倒立前滚翻技术概念,在助力下完成完整动作。

1、练习手倒立法

2、练习前滚翻

3、双人练习

4、独立完成练习

5、迎面滚翻接力

(2)进一步学习手倒立前滚翻技术,在轻微助力下完成完整动作。

1、单人练习

2、手倒立比赛

3、双人练习

4、迎面滚翻练习

(3)复习巩固熟练手倒立,前滚翻技术,能够自己完成完整动作。

1、双人练习

2、手倒立比赛

3、腰部健美锻炼

(4)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手倒立前滚翻动作

1、分组练习

2、单人完成动作练习

3、腰部健美练习

(5)力争90%的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掌握技术动作并达到优良成绩

1、反应练习

2、技评手倒立前滚翻

3、自选“菜单”练习

八年级体育耐力跑单元计划 篇六

跨栏跑单元教学训练计划

教学目标 :

1、熟悉了解跨栏跑的技术动作,区分摆动腿和起跨腿

2、蹲踞式起跑后能较顺利的跨过四个栏,然后冲过终点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一)

1、结合示范,讲解跨栏各项技术

2、学习跨栏步技术

3、利用小垫子练习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技术动作

(二)

1、栏侧摆动腿攻栏练习

2、栏侧起跨腿过栏练习

3、进距离慢跑过一个栏练习

(三)

1、连续过栏练习,先连续过两个,后连续过四个,不要求栏间跑动作

2、站立式起跑过第一栏练习

(四)

1、站立式起跑过第一栏练习

2、蹲踞式起跑后过第一栏练习

3、蹲踞式起跑后连续过两到三个栏的练习,纠正栏间跑动作

(五)

1、复习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2、全程练习,蹲踞式起跑50米跨过4个低栏,巩固提高

(六)

1、复习全程跨栏跑

2、讲解考核标准及技术要求

3、考核

跨栏跑单元教学训练计划2

教学内容

跨栏跑

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单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后过栏的腿是起跨腿。知道跨栏步和栏间跑的区别。

2.技能目标:学会起跑到过第一栏的方法,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50M跨过5个低栏,提高跑与跨的能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护。

3.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弹跳、柔韧性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不断进取、勇于挑战的信心,善于与同伴合作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在练习中注意安全,避免鲁莽动作,享受运动中获得的愉悦心情。

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教法、学法

(一)

1.结合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概念。

2.学习跨栏步技术。

1.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概念,知道跨栏步,并分清楚摆动腿和起跨腿。

2.通过跨栏坐、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等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跨栏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栏”的运动感觉。

3.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跨栏跑的求知欲。

1) 跨栏步

摆动腿和起跨腿的区别

1) 1.辅助练习:行进间高抬腿练习(30—40M)。

2) 2.教师出示跨栏跑的技术图解挂图。

3.教师讲解跨栏跑的技术概念以及跨栏步。

4.教师示范跨栏跑全程动作。

5.原地跨栏坐练习。

6.原地将摆动腿踏上“山羊”,摆动腿的“攻栏”练习。

7.行进间摆动腿“鞭打”练习。

8.两人一组的起跨腿的提拉练习。

9.走动中迈过倒置的折叠垫。

10.慢跑中做有“栏”(栏侧)跨栏步练习。

(二)

1.在30--40M中速跑中,跨过2—3个低栏的`栏侧。

2.改进跨栏步技术。

3.身体素质:俯卧撑。

1.学生能分清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后过栏的腿是起跨腿,进一步明确跨栏步技术要点。

2.多数学生能借助栏侧做出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过栏动作,并跨过2--3个低栏。

3.发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消除对栏的心理恐惧,树立自信心,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而带来的喜悦。

2) 栏侧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过栏动作

起跨攻栏、腾空过栏

3) 1.辅助练习:“跨栏坐”。

4) 2.垫步提拉摆动腿和起跨腿练习。

3.栏侧起跨腿过“栏”练习。

4.慢跑中栏侧过“栏”。

5.30--40M中速跑中,跨过2—3个低栏的栏侧。

6.改进跨栏步技术。

7.身体素质:俯卧撑。

(三)

1.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2.半蹲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3.身体素质:立卧撑。

1.知道起跑到跨过第一栏哪只脚在前?跑几步?

2.绝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跨过第一栏技术。

3.发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柔韧性。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攻栏”的心理素质,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敢干面对新的目标。

起跑至跨过第1栏

直腿攻栏、腾空过栏

1.辅助练习:体前屈。

2.行进间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3.行进间起跨腿栏侧过“栏”练习。

5) 4.学习起跑至跨过第一栏技术。

5.站立式起跑至第一栏。

6.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侧。

7.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8.教师纠正“跳栏”的错误动作。

9.半蹲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10.身体素质:立卧撑。

(四)

1.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2.在30—40M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3.身体素质:单脚跳。

1.建立“栏间跑”的概念,知道自己“栏间跑”是用三步、四步还是五步完成。

2.90%的学生能做出在慢跑至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栏侧);80%的学生能连续跨过1--3个低栏。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弹跳力。

4.培养学生勇于拼搏进取、刻苦练习的良好精神品质。

栏间跑

栏间跑的节奏

6) 1.辅助练习:行进间高抬腿练习(30—40M)。

7) 2.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3.讲解“栏间跑”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要点。

4.跑过(栏间距8.0M/男;7.5M/女)放置的小哑铃,体会栏间跑的节奏。

5.跑动中栏侧过3 –4个低栏(栏板用竹条代替)。

6.跑动中跨过3 –4个倒置的栏架

7.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8.蹲踞式起跑至跨过1--3个低栏(栏高0.70M;0.76M;0.80M);(栏板用竹条代替)。

9.教师纠正学生栏间“跳栏”动作。

10.身体素质:单脚跳。

(五)

1.在慢跑至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2.蹲踞式起跑,连续跨过1--4个低栏。

3.身体素质:双脚跳。

1.知道自己从起跑至第一栏能几步上栏。

2.90%的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能连续跨过1--4个低栏,跑与跨动作连贯。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弹跳力。

4.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栏间跑

栏间跑的节奏

1.辅助练习:后蹬跑练习(15M)。

2.跑过间距为(8.0M/男 ;7.5M/女)放置的实心球,体会栏间跑的节奏。

3.跑动中连续过3 –4个低栏栏侧(竹条代替栏板)。

4.在30--40M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5.蹲踞式起跑,连续跨过1—4个低栏(栏高0.70M /女;0.76M /男)。

8) 6.教师纠正学生栏间“跨步跳”动作。

7.身体素质:双脚跳。

(六)

1.在中速跑中,连续跨过4—5个低栏。

2.蹲踞式起跑,50M跨过5个低栏。

3.游戏:“跳栏架”。

1.知道50M全程跨栏跑跨几个栏?起跑至第一栏多少米?

2.95%的学生能完成50米跨过5个低栏,克服胆怯和恐惧的心理,使全程动作连贯、节奏鲜明,跑与跨动作衔接自如。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下肢肌肉力量。

4.培养学生对栏架的适应能力,面对栏架毫不退缩,敢于正视,增强学生自信心,向困难挑战,体验成功的愉悦。

栏间跑

全程跨栏跑

1.辅助练习:加速跑30—40M。

2.蹲踞式起跑,慢跑中过第一栏。

3.蹲踞式起跑过1—4低栏,栏间步跑三、四步或五步。

4.中速跑中,连续跨过4—5个低栏(0.76M /男;栏间距8.0M) ;(0.70M/女;栏间距7.5M)。

5.蹲踞式起跑,50M跨过5个低栏。

6.游戏:“跳栏架”。

(七)

1.50M跨过5个低栏(技评)。

2.篮球教学比赛。

1.学生能记住技评的标准和方法。

2.多数学生能达到良好以上等级,检验单元学习效果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学会自评和互评。

3.克服胆怯和恐惧的心理,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和成功。

栏间跑

全程跨栏跑

1.老师宣布技评标准及考核办法。

2.自练从起跑到第一栏技术。

3.自练从起跑到跨过第一栏技术。

4.50M跨过5个低栏技评。

5.教师进行技评。

6.学生自评与互评。

7.考核完成的学生,进行篮球比赛。

考核评价标准

跨栏跑单元的成绩评定由学习态度(30%)(见表l)、自我评价(10%)(见表2)、技评评价(60%)(见表3)三部分组成。

安全保障措施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注意练习中间隔的时间;

3.不要逆向跨越栏架;

4.采用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不蛮干。

体育教案-单元计划 篇七

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课本P35~44页。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难点: (1)、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学具操作,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 (2)、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中加深线和脚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目标。 本套教材把角的认识分成三段编排,每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前后也有连贯性,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课本上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的步骤等都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这样的操作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中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等这里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验证的方法等,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单元课时安排: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2、角的度量…………………………………………………………………………………1课时 3、角的分类…………………………………………………………………………………1课时 4、画角………………………………………………………………………………………1课时 5、练习………………………………………………………………………………………2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 5、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6、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23)学生尝试画直线。(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 图形 端点个数 延伸方式 能否测量 直线         射线         线段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三、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四、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五、课后作业:P40、8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两个角(大小明显可看),你觉得哪个角大?学生很肯定能知道。师:那你知道角1比角2到底大了多少呢?学生说要用量角器测量出它的度数。(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四、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六、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七、课后作业:P40、5、7     角的分类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计划 篇八

八年级体育耐力跑单元计划

八年级体育耐力跑单元计划

学习内容说明:

耐力跑是一项简单易练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本年级主要学习的耐力项目有变速跑、定时跑、定向越野跑等。通过参加耐力跑的锻炼,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技术、能够理解速度和耐力的关系;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水平,促进身体的均衡发展。

单元学习目标:

1、身体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水平。

2、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改进耐力跑的动作姿势、呼吸节奏,学会和掌握自测心率和控制强度的方法。

3、心理发展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相互激励、合作学习、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和探究学习的意识。

课次

教学内容

6’—8’自然地形跑(6-1)

重点难点

正确的跑的姿势

学习目标

1、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水平。

2、提高学生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自锻能力和习惯。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德及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跑的专门性练习。

2、中速跑50M*2。

3、教师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利用设制和现场的标志物)。

4、分四组组长带领下练习。

课次

教学内容

变速跑1200-1500M(6-2)

重点难点

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学习目标

1、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2、学会脉搏测定方法,通过心率测定调节自己的运动强度。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自锻、自保能力。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跑的专门性练习。

2、变速跑(快50M+慢50M)×6-8次。

3、教师讲解自测心率的方法。

4、变速跑(800M-1500M×1)直道快,弯道慢。

课次

教学内容

1000-1200米跑

重点难点

跑动速度和呼吸方法

学习目标

1、学会把握个人跑动速度、掌握耐久跑呼吸的方法;

2、发展心肺耐力,提高速度耐力及柔韧性。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体验跑

2、变速跑(按跑的能力分成六人组)

3、团队竞赛跑

课次

教学内容

计时跑(6-4)

重点难点

竞争意识的培养

学习目标

1、发展学生的耐力跑水平,克服极点,了解合理的体力分配。

2、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发展心肺功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跑的专门练习。

2、站立式起跑30×4。

3、加速跑直道进入弯道:50×2。

4、女800M、男1000M记时跑。

课次

教学内容

校内定向跑(6-5)

重点难点

合理的体力分配

学习目标

1、改进耐力跑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和方法,提高学生耐力跑的兴趣及有氧代谢能力。

2、掌握定向跑的有关识图方法与要点。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教师讲解定向越野跑简单的识图方法。

2、将学生分成四组,(教案 ) 由组长带领进行练习。

3、教师讲评。

课次

教学内容

男1000M、女800M测验(6-6)

重点难点

合理的体力分配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耐力跑提高情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2、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信。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

1、跑的专门性练习。

2、加速跑50M×2。

3、教师讲解测验标准与要求。

4、男1000M、女800M测验。

5、教师公布测试成绩,指出加强自我锻炼的要求。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单元计划模板》,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4 1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