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为了加强对于小学体育器材的有效管理,保证器材的完整与安全,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一

一、体育器材验收入库

1、对新进的器材要核对凭证。

2、检查器材的数量与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领导联系。

3、登记入册。

二、体育器材帐务管理

1、做到入库登记,帐物相符。

2、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3、经常清点与定期清点相结合。学期结束清点器材,做好帐面记录。

三、器材的保管与维护

1、合理分类、存放整齐,便于器材计算清点与借还。

2、每月检查器材,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3、要进行维护与保养。(海面垫的防潮、器械的防诱)

四、体育器材的出借与回收

1、借用者必须填写登记单,使用人签名,才可发放器材。

2、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有任课教师和带队教师负责借还,做好使用记录。

3、班团活动课,有带班教师确定使用器材的数量到器材室填写登记单并签名,才可领取。

4、课后立即收回清帐。

5、如本校教师使用,须有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必须收回。

6、发放班销售额的器材必须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前收回。

五、保管员岗位职现

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2、器材室要有专人管理,进出必须随手关好门窗。

3、严格按照出借制度借、收器材。

4、定期检查器材,保证教学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率。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5、做好器材室管理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每学期要与财产保管员核对帐物。

六、对大型设施及场地的管理

1、体育设施及场地,如篮球架(场)、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等场地、器材、要由器材保管员、体育教研组长和后勤负责人共同管理。如发现有损坏、破坏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以便立即进行维修或置换,不能让安全隐患过夜。

2、学校每学期都要对活动使用频繁的设施(如球架、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浪桥、秋千等)进行检查维护;每一学年要对学校所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师生生命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二

1、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2、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原数归还,放回原处。未经体育室管理人员的同意,不准任何人进入室内拿取体育器材。

3、课余时间需使用体育器材时,应办理借用手续,并按时送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并按价赔偿。

4、体育器材及场地设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违者,一经发现,追究赔偿责任。

5、每学期应对体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查点、维修。逐年购置和自制体育器材,保证达到上级规定的器材标准。

6、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7、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火、防盗工作。

8、体育器材室应悬挂《体育器材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器材借用登记制度》,建立《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三

1、体育器材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

2、体育器材及设备入库,要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帐册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3、体育器材及设备原则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4、日常管理中,保管人员要做到器材的防盗、防火、防潮、防鼠等工作。

5、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体育器材及设备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6、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若有无故损坏、丢失者,要追究责任,照价赔偿。对破损的器材,要随时维修。

7、班级活动所需借用的。器材由班主任或任课体育老师办理,否则管理员拒绝借器材。

8、根据教学安排,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师生借用,做好借用记录。

9、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四

体育器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和课余活动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活跃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根据学院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及相关规定,结合体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体育器材的借取适用范围

1、学院体育器材仅对我院学生进行开放免费借用,非我院师生不得借用学院体育器材。

2、体育器材的借用活动范围仅限于学院范围内,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借用体育器材在校外进行使用。

3、体育器材的借用仅适用于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活动,一经发现,取消借用人的借取资格。

4、学院体育器材由器材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体育部为体育器材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单位。

二、课内体育器材借取管理办法

1、体育器材借还登记程序

在学院进行的体育课程,上课前由任课教师将所需器材数量告知文体委员,文体委员或其他同学持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到器材室借取并登记,下课10分钟内进行归还、核消。归还时,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验收。

2、体育器材损毁丢失处理程序

对于遗失器材,体育器材管理员出具赔偿单,经体育器材管理员和任课教师签字后,自体育器材遗失一周内,由器材借用人持赔偿单到学院财务处办理赔偿手续,并将体育器材赔偿缴费单原件交付体育器材管理员处,换回借用人的证件。原则上遗失的体育器材按照购置价赔偿。

如在借用期间,发生体育器材损坏,由体育器材管理员根据损坏程度,开具器材损坏单,赔偿流程和体育器材遗失流程相同。

3、业余运动队领用器材程序

学期初由教练员签署意见并经所在教研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借用,学期底归还。对于丢失器材一律按购置价赔偿。

4、器材、器械等设施的维护统一由管理员负责。小范围内维护(如:更换篮环、挂篮排网)由管理员负责,如需大范围维护,由体育部领导提出申请并报告学院主管领导,按照学院有关财务、国资规定执行。

三、课外体育器材借取管理办法

1、采用“先到先借、借完为止”的数量控制借用原则。

2、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借取器材:

(1)借还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夏季作息时间(5月1日至9月30日):16:20—16:50

冬季作息时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15:50—16:20

上午归还时间:9:50——10:00

(2)星期一至星期四借取的器材,归还时间不得晚于次日上午;周五下午借取的器材,归还时间不得晚于下周一上午;

3、借取程序

(1)个人借取器材时,须持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方可借取(两证缺一不可);

(2)单位借取器材时,因开展活动需要较长时间、较大数量借取器材,需出具借条,并由班主任、辅导员(或二级学院院长、书记)和体育部负责人签字后借取;

3、安全

(1)采用“谁借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在体育器材借取时间段内,发生的任何意外伤、亡事件,由借取单位和个人自行责任。

(2)危险及特殊器材只向集体提供。

4、归还和管理

(1)对于未按时归还器材的学生,在一学期之内取消其借取权利。

(2)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损坏,免于赔偿。因故意损坏或不按规范使用器材的,且造成器材损坏或丢失的,将按照购置价赔偿。

(3)赔偿流程:

管理员出具赔偿单→财务处交赔款→管理员处换取证件。

四、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五、本制度由学院体育部负责解释权。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五

1、认真执行学校有关体育器材室的工作计划,负责体育器材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对所管的全部财产有负直接责任。

2、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了解各类体育器材的规格、构造和用途,并掌握其性能、原理、使用与维修知识。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及一般修理工作,使体育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课外训练活动的正常进行。

3、采购和领取上级配发的体育器材设备,认真做好器材入库、清点检验、登记造册等工作,做到帐物相符。每学期应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并征求任课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意见,做好下学期的申购计划。

4、严格遵守和执行体育器材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保管器材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做好体育器材室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易损、易丢和危险器材的管理,确保器材设备和人身安全。

5、做好体育器材的发放工作,收回器材时,应清点数量,检查有无损坏,如有损坏、丢失,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六

一、体育器材由专人保管,器材购入和报损报废需入账登记。

二、体育器材都要做到分门别类,登记入帐,固定位置,排列整齐。体育活动场地做到每天清扫,保持整洁。每周检查一次体育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三、凡属保管员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器材短缺和霉烂变质,应追究保管员的责任,酌情赔偿。

四、夜间使用健身房,必须经教务处、总务处同意,方可开灯。

五、体育器材出借制度:

1、教师上课所需器材,课前向保管员领取,下课后清点交回。

2、学生课外活动所需的器材一律凭学生证借用,活动结束当天归还。

3、贵重和易损器材一般要有教师在场方可使用。

4、运动服装管理员保管,比赛前须体育教研组长同意,由各队指导教师向总务处借领。比赛结束后,由运动员洗净晒干,及时收齐归还。

5、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由体育教研组、教务处统一管理使用,外单位向本校借用场地、设施、器材等要严格控制,由教务处审核。报校长批准,并收取租金。如有损坏,应给予修理或赔偿。

6、发给班里使用的体育器材由班级体育委员保管,以破调新,丢失赔偿。

7、对无故损坏和遗失运动器材的。学生,除批评教育外,要照价赔偿。

学校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篇七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账,做好账物相符。

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正气。

三、注意器材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物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

对丢失物品及时登记、报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是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害。

三、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

四、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是要予以注销。

赔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得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体育器材造成损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害成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界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映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八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二、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内器材,应由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小组长借取、存放,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损坏的,管理者可根据损坏程度、性质作出赔偿决定。

五、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室内器材完好情况,及时修补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须经管理人员同意。管理人员根据省器材标准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时补充器材。

六、室内保持干燥,经常清扫,做到器材摆放有序,整齐、整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40 89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