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优秀6篇)

发布时间:

(2)指导性。总结以回顾思考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6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三、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

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色的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六、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 H2O NH3 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一、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 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

CuSO4 5H2O;⑨石膏:CaSO4 2H2O;⑩明矾:KAl(SO4)2 12H2O

十二、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 H2O=Al(OH)3↓+3NH4+

十三、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十四、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十五、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剂)

乙酸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又叫碳水化合物

单糖C6H12O6葡萄糖多羟基醛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果糖多羟基

双糖C12H22O11蔗糖无醛基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麦芽糖有醛基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多糖(C6H10O5)n淀粉无醛基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遇碘变蓝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纤维素无醛基

油脂: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是产生能量的营养物质

植物油C17H33-较多,不饱和液态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脂肪C17H35、C15H31较多固态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非必需的氨基酸有12种

蛋白质的性质

盐析:提纯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显色反应:加浓显灼烧:呈焦羽毛味

误服重金属盐:服用含丰富蛋白质的新鲜牛奶或豆浆

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11.

10.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1.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13.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14.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氯气的性质: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能溶于水(1∶2);比空气重;有毒;

2Na+Cl2==2NaCl(黄色火焰,白烟)2Fe+3Cl2==2FeCl3(棕黄色烟,溶于水显黄色)Cu+Cl2==CuCl2(棕黄色烟溶于水显蓝色)

H2+Cl2==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

氯水的成分:分子有:Cl2、H2O、HClO;离子有:H+、Cl—、ClO—、OH—

1、表现Cl2的性质:将氯水滴加到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Cl2+2KI==I2+2KCl。)

2、表现HClO的性质:用氯水漂白有色物质或消毒杀菌时,就是利用氯水中HClO的强氧化性,氧化色素或杀死水中病菌。

3、表现H+的性质: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水,有大量气体产生,这是因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4、表现Cl—性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氯水,产生白色沉淀,再滴人稀HNO3,沉淀不溶解。

AgNO3+HCl=AgCl↓+HNO3。

5、体现H+和HClO的性质:在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先变成红色,但红色迅速褪去。变红是因为氧水中H+表现的酸性,而褪色则是因为氯水中HClO具有的强氧化性。

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

漂白粉的制取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起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的物质:HClO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次氯酸(HClO)的性质:。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漂白作用

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弱酸性:酸性H2CO3﹥HClO证明事实Ca(ClO)2+H2O+CO2==CaCO3↓+2HClO

13、二氧化硫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酸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SO2+H2O==H2SO3可逆反应H2SO3的不稳定性2H2SO3+O2==2H2SO4

还原性2SO2+O22SO3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使紫色溶液褪色

漂白性: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与有色物质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不稳定,加热恢复到原来颜色。

与氯水区别:氯水为永久性漂白原理:HClO具有强氧化性

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如H2S

酸雨:PH〈5。6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原因:SO2

来源:(主要)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次要)含硫金属矿物的冶炼、硫酸生产产生的废气

防治: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酸雨:SO2温室效应:CO2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

臭氧层空洞:氯氟烃(或氟里昂)白色垃圾:塑料垃圾等不可降解性物质

假酒(工业酒精):CH3OH室内污染:甲醛赤潮:含磷洗衣粉(造成水藻富营养化)

电池:重金属离子污染

14、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是液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等。可以干燥的气体有H2,O2,HCl,Cl2,CO2,SO2,CO,NO2,NO等

⑵脱水性:蔗糖的炭化(将浓硫酸加入到蔗糖中,既表现脱水性又表现氧化性);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处理:用大量的水冲洗。(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3)强氧化性

2H2SO4(浓)+Cu==CuSO4+SO2↑+2H2OC+2H2SO4(浓)==SO2↑+C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15、氮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

N2→NO→NO2→HNO3→NH4NO3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NH3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可做制冷剂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形成一水合氨,NH3·H2O不稳定,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水

NH3+H2ONH3·H2ONH4++OH—NH3·H2O==NH3↑+H2O

氨水成分有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少量H+。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区别:氨水为混合物;液氨是氨气的液体状态,为纯净物,无自由移动的OH,—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NH3+H+==NH4+

4NH3+5O24NO+6H2O

铵盐铵盐易溶解于水受热易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4Cl+NaOH==NaCl+NH3↑+H2O注意: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制取氨气的方法

①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注意:试管要向下倾斜,收集气体的试管要塞有棉花(防与空气对流)

检验是否收集满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检验。如果试纸变蓝,则试管中已经集满氨气。

②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③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

★NH4+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NO3的强氧化性: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Cu(NO3)2+2NO↑+4H2OC+4HNO3(浓)===CO2↑+2N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铝钝化,所以可以用铁铝来盛装浓硫酸、浓硝酸。(利用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17、离子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减少。

可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b、强碱:KOH、NaOH、Ba(OH)2。C、多数盐KClNaCl(NH4)2SO4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单质:H2、Na、I2等b、气体:H2S、CO2、SO2等

c、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d、难电离的物质:弱酸(H2CO3、HAcH2S、弱碱(NH3·H2O)、水。e、氧化物:Na2O、Fe2O3等

离子共存是指在同一溶液中离子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有下列情况之一则不能共存:(1)生成沉淀,如CaCO3,BaSO4,Fe(OH)3,Fe(OH)2,Mg(OH)2等;(2)生成气体,如H+与CO32—,HCO3—,SO32—,NH4+与OH—;(3)生成水,如H+与OH—(4)发生氧化还原,如H+,NO3—与Fe2+(5)生成难电离物质:H+与CH3COO—,ClO—,SiO32—

溶液为无色透明时,则肯定没有有色离子的存在,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

18、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

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六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3、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

5、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元素:f>o>cl>br>n>i>s>p>c>si>h

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

(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

f2>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f—

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的判断: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

2、离子共存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生成难溶物

常见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

(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常见的有nh3、co2、so2、hcl等

(3)生成难电离物质

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3+与s2-、clo—与s2-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注意注意:(1)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家记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

(2(2)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查(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三、原子结构

1、关系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z)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2、所代表的意义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运动的特征:

(2)描述电子运动的方法: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符号klmnopq

层序1234567

(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4、同位素

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注意:

(1)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单质或化合物

(2)一定是指同一种元素

(3)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什么是原子序数?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

2、元素性质的判断依据

跟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金属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跟氢气反应的难易

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注意:上述依据反过也成立。

3、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2)记住“七横行七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主副各七族还有零和八”。

(3)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

元素的种数:288181832

(4)各族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排)

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o

注意:ⅱa和ⅲa同周期元素不一定定相邻

4、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注意:金属性(即失电子的性质,具有还原性),非金属性(即得电子的性质,具有氧化

(2)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先分析电子层数,再分析原子序数(一般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5、化合价

价电子是指外围电子(主族元素是指最外层电子)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负价|+最高正价目=8

注意:原子序数、族序数、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数关系

6、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位、构、性”三者关系

五、分子结构

要求掌握“一力、二键、三晶体”

1、离子键

(1)记住定义

(2)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元素(ⅰa、ⅱa)和活泼非金属元素(ⅵa、ⅶa)之间化合(3)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电子层与某稀有元素相同的离子半径比较)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减小

2、化学键

注意记住概念,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3、共价键

(1)定义

(2)共价键的类型:非极性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共价键极性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3)共价键的几个参数(键长、键能、键角):

4、晶体

(1)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2)三晶体的比较(成键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理性质)

5、电子式

(1)定义

(2)含共价键和含离子键电子式的异同点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1 2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