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精选6篇

发布时间: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篇一

《老人与海鸥》是选自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这是我第二次教学,每次,都是心灵的洗炼,老人朴素却有着博大的爱,深深震撼着我。在教学环节中,为了更好展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做了很大调整,尤其注重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由教学设计理念,到教学实施过程,我做了深刻反思:

1、听说读写贯穿整个教学实施中

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整体理念,在这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体现。导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落实本单元教学中难点:体会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透过配乐朗读,感受单元主题:人与动物,动与动物的美好情感;通过写话练习来升华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美好,进而深刻的了解到动物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并让学生学习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说感想,让学生的用自己语言概括能力得到提高;认真聆听,锻炼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聆听中,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巩固已学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2、每个环节的过渡,细细打磨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体现知识点的衔接最好平台,体现单元重难点和精讲课文课后练习的教学落实。知识点构架由导学——揣摩——感受——表达,一环紧扣一环,并以螺旋阶梯状教学技巧体现:复习——提升——巩固;如:(1)复习导入,渲染情感;(2)自学感悟、入情入境;(3)配乐引读、情感升华;(4)写话训练、体验情感;(5)总结延伸、布置作业;由这五个环节,体现教学重视知识结构,很好落实广州市各科教学质量评估要求。

3、教学预设与不同班级学生学习生成,反映教师的驾驭能力

这堂课,我深有体会。在六年(3)班进行试讲中,发现很多的地方跟预设有着很大距离,对于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回到自己班上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课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感受,怎样感受?如何表达?作了一系列的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中训练。如:有关语句的批注,如何体会,抓住“叫声、动作”等关键词、重点词语切入,也为下面教学难点写话练习(教学目标之一),做一个铺垫:并让学生学习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真正实现读写不分的教学理念。

4、教学跟艺术创作过程,同样有很多的遗憾

这次让我真正体会到教学过程中,有生命的课堂是灵动的,会因学生的灵动,形成的“态势”而改变很多预设的东西,有时只有几秒的时间,你必须作出反应,“痛心”地改变已定的方案。一个完美的课堂设计,也考验教学老师,注重精讲课文文本的课后练习教学没有?真正落实指导学生学会书面练习。每次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老人与海鸥,都是那么感动,都是心灵的洗礼,我们向这位平凡伟大、慈祥博爱的老父亲敬礼!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篇二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今天就着重让学生理解老人对海鸥的爱,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运用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

因为面对的是陌生的孩子,课前我准备了一个视频,视频没有直接介绍海鸥老人,而是由他人的视角讲说故事的背景,这样给孩子直观的感受,对海鸥老人有了初步认识。接着再让孩子谈感受,同时衍生到他们自己平时与小宠物之间的亲密接触的事。最后将孩子与宠物情和老人与海鸥情做类比,提出海鸥与宠物大不一样,它虽不是时时陪伴身边的宠物,却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

由于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因此,开篇伊始,我就对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做了检测,通过孩子自主学习词语,当堂检测认读情况。接着我引导着孩子从单元导读、单元结构入手,去体会本单元要求达成的目标,再在两组词语的对比下,引导孩子找出本文结构。

进入新授课后,我是围绕一大问题开展教学:那就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老人爱海鸥?由学生读——汇报——教师点评入手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展开想象,丰富文本内容,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如在品味描写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中抓住三个“褪了色”体会老人的无私,适时让学生补充课前查找的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故事;在品味老人动作时,着重体会重点词句,指导朗读。在这个引导过程中,学生基本都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在语言描写部分,则抓住关键词,主动品味。我想只有第一部分的感悟深刻具体,那么第二节课中,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感情,以及体会本文的写法,这两个部分才能迎刃而解。最后在朗读、感受都达到的时候,指导孩子通过摘录好词佳句去掌握读书方法。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纵使设想了许多,仍有不少令人遗憾之处:

首先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有些词句学生体会的不够到位,理解不够深刻,我没有及时给予深层挖掘,而是停留在当前的语句中。回想一下,应该在孩子回答的答案中,找到闪光点加以引导。有时候给予孩子评价,不仅要鼓励孩子,还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更多孩子的指导,我想这才达到了评价的目的。其次,本课中,我对孩子的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上课时,由于紧张,情感的渲染和烘托做的不够,特别是没有给一些中等偏下的孩子充裕的时间去体会,影响了孩子的理解。最后在合作学习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回头想想,在品读文段的时候,其实评价权可以交给孩子,让孩子生生互评,孩子互评的过程,又是一种理解与再创造的过程,这部分我没有注意到。当然文中许多体会的过程除了让孩子自读自悟,也可以抓准合作学习的点,让孩子们互相创造,生成自己的感悟,这是这节课的又一不足之处。

除了这些,最最让我惭愧的就是自己的粉笔字,本来写字就不太好看,一紧张写在黑板上的板书简直不忍直视,我想这是警示自己,之后要更加加紧的训练书写,这也会成为以后自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想来做一名赛课老师是痛苦的,因为备课的过程无比煎熬。可是做一名赛课老师又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既能跟许多优秀的教师同台竞技,学到好的教学方法。又能够零距离的听到名师的点评,提升教学理念,这又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不禁感叹,能来赛课真是赚到了!

通过这次赛课,我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次的经历使我明白,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将学生装在心里,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不仅要大胆放手,还要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因为能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才是最快乐的事!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篇三

《老人与海鸥》是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1篇课文。本组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名字,与海鸥亲切的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文虽然结构清楚,但如何通过对老人和海鸥的描写来体会出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呢?我刚看到这篇课文时,心里确实没底,加上本班学生品字品句的兴趣不浓,更是无从着手。有幸带着疑问到南岛河小学参加了思茅六小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观摩了段卫红老师教学《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的公开课,主要完成以上提到的教学重点。也许是考虑到公开课要上完整课,在加上如个别老师说的此课在重点教学时不宜将二部分内容分开教学,段老师按教学设计在一课时中完成了教学。因时间关系整节课除了指明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出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读。既然是教学研究,要对平常教学有可借鉴之处,要是段老师用2节课来完成教学就好了。带着这份遗憾,我回到学校给本校教师上了2节公开课。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以下二点改进:一是读熟读好。听录音轻声跟读,自由读,读重点句(指各读、齐读、比读)。二是细化提问。找到最能体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和海鸥对老人深厚情感的句子后,问你从哪个字、哪个词和怎样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而品字品词品句。

教学下来,虽然算不上非常成功,但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如果平常教学课课都能这样上,那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归纳其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有所突破。特别是把读很好的整合到教学中有了新突破,做到了既读熟读好又理解内容,品词品句。教学下来学生已经熟悉课文了,而一些重点句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了,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是品字品词品句到位。很多情感蕴含在字词中,如体会第二自然段的2、3句,学生很容易从“褪色”、“步行二十余里”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如三个“褪色”说明了什么?“步行二十余里”又说明了什么?有些不足是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每学一个部分都是按照读通读顺、找句子、提问、回答、点拨的程序来进行。对读的指导也不到位,农村学生最大的不足是读不好、读不出感情,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没有及时给予纠正。

总之,农村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寻求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和感情朗读的场面。我们总认为,只要学生能读好一点,能理解深一点,教学也就算获得了成功。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篇四

12月5日,我上了一节市区级语文公开课,下面把我的教学反思简述如下:

第一,充分的让学生读:

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所以我以读代讲,让学生以读悟情。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析疑、评价、研讨、感悟,同时让学生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

第三,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课文学完后,我布置学生进行创编,给老人撰写碑文。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情况设计的课文练习。特别拓展延伸阅读,贯穿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超文本阅读,这也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我感觉对学情把握不足。新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熟悉,胆怯害羞不敢发言;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

其次是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没有时间展开,只得从此带过。

再就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教学的深度和生成的效度。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篇五

周xx老师用八十分钟时间讲授了《老人与海鸥》完整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老人喂食海鸥和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的感人情景。听完以后,有以下收获:

首先,在指导写字环节,周老师指导的是“抑”和“昂”两个生字,这两个字有相同部分,但是写法不相同,“抑”的右半部分要写的窄,而“昂”的下半部分要写的宽,对比写字,可见周老师有心之处。

第二,讲授新课时,周老师没像传统做法那样: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你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汇报交流,而是默读课文后,就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有哪些了解,有哪些感受,或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老师在一旁指导。而周老师只细讲了“喂海鸥”环节,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更是抓住了三个“褪色”,理解老人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十几年来坚持喂食海鸥,更深切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无私关爱。第二课时学习开始,周老师先对学生生字进行检测,这也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了解,再用“老人去世后,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深义重。整篇课文老师讲的不多,给了学生更多时间自己去感去悟。

最后,正是学生之前深切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无私关爱,海鸥对老人的情深义重,在小练笔环节:假如你是老人曾照看过的一直海鸥,看到老人的塑像,会对老人说什么?学生才能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例:一名学生以老沙角度写自己因为瘸腿,争食不过其他海鸥,老人劝慰自己要好好吃饭,这样才不会被嘲笑为瘸子;还有一名学生也是以老沙的角度写自己因为瘸腿饱受其他海鸥欺凌,而老人对自己的关爱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学生写的都很动情,只有真正读透了文章,才有这样的体会,正所谓“动笔正是情浓时”。

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篇六

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节:“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然后,从1-13节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9 2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