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王xx,来自xx三中。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能够在我县教育最高规格的大会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站在这里,我想说的有很多很多。我初中从三中毕业,现在又在三中工作,我亲眼见证了三中这所地处农村的老牌县直中学经历的起伏,从辉煌到低谷,再到今天的进步,心里感慨万千。

20xx年11月26日,我校正式加入一中教育集团,成为xx一中南校区,与一中本部教研模式一体化,本部多次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在教育集团一体化模式下,我校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每大周进行校本教研培训。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培训,内容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职业道德,要终身读书学习。

此后,一次次的培训,都在刷新着我的认知,从有效教学到个人修养,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到集体备课,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每一次培训,有每一次的收获,我和同事们的思想在慢慢的转变。就是从那时起,我坚定了“要努力做一个心中有责任,脑中有办法,行动有激情,做事有效率的教师”的信念。

跟我同一个办公室的杨xx老师,已经年逾五十,还奋战在教学一线,她从不喊苦,不叫累,每天按时到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还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去年年底,因为疫情,学生的学习被迫转为线上。杨老师家在外地,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住在了学校。由于年龄的原因,杨老师对网上教学不太熟悉,掌握网上授课技巧比较慢,但她从未退缩,除了上课,每天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研究怎么能把网课上的更好。

在我身边,跟杨老师一样积极工作的同事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例子也很多。

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生源比较差,基础薄弱,面对这样的现状,是不是就任由他们放任自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我们只能想更多的(www.chayi5.com)办法,去帮助他们成长,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全体教师做了德育管理培训,实施一年多来,孩子们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变得文明礼貌,上课没有迟到的学生,课堂上,学生的坐姿变得端正,跑操时,每个班级的口号都是那么的嘹亮。

我校杨xx老师,让自己的孩子在我校就读,安排孩子住集体宿舍,在食堂跟同学一起就餐。别人问她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到外地?她回答: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谁还会相信我们?

有时候,我去街上买东西,别人会主动跟我谈起三中的变化,从他们的语气神态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家门口的学校变得越来越好感到开心。

在这一年多里,三中能从低谷向上迈出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今天在这里,我不想说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因为这就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只想说付出有了收获,累并快乐着。

最后,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向每一位潜心做教育的工作者表达深深的敬意,并衷心祝愿xx教育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 篇二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积极倡导幸福教育理念,践行阳光德育,让有温度的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在温度教育管理探索上重点坚持“四个抓手”:

——以平台创建为抓手,培育温雅的洪中学子。一是搭建自主管理平台。聘任学生校长助理和设立年级段学生自管会,学生校长助理每月参与学校的行政工作例会,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年级段学生自管会协助段长加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监督等工作。二是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开展校园科技文化体艺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诵读、十佳歌手、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篮球联赛、科技竞赛等活动中展示科技、文艺、体育等才能;运动会创意表演、校园景点学生题字、学生艺术展等,充分展现学生风采。三是搭建兴趣发展平台。学校先后组建了史学社、天文社、鸿源社、文学社、心理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通过活动开展助推学生个性化成长。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搭建温暖的管理团队。一是助推班主任管理专业化。以班主任读书会、研训学习、班会公开课等形式,促进班主任管理专业成长;二是树立优秀班主任榜样化。开展班主任节系列活动,以学生给班主任过生日的形式,营造尊敬、热爱班主任的良好氛围;以给班主任送鲜花、开表彰会等形式,推选十佳班主任、特色型班主任,让榜样的力量领航。三是做好班主任引领传帮带。成立“王震敏班主任工作坊”“陈杨友班主任工作坊”,通过开展师徒结对、教育管理论坛、教育案例分析、教育经典阅读、管理专题讲座、班会课展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教育管理的情怀。

——以人文关爱为抓手,建立温厚的发展自信。一是在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迎春写对联、新春包饺子、清明祭扫、端午包粽子等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在传承中坚定历史自信。通过举行“守好红色根脉培育时代新人”启动仪式、重走“长征路”、参观一江山岛纪念馆、走进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纪念馆等活动,弘扬、传承红色精神和伟大的建党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三是在感受中坚定发展自信。通过走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星星集团产业园区、酷车小镇、农村文化礼堂等,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伟大变革,坚定发展自信;四是在体悟中坚定成长自信。开展情感需求体验活动,通过开展校园微型马拉松、励志报告会、毕业典礼感恩仪式、5·25心理节系列活动等,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增强内驱力,坚定成长自信。

——以环境建设为抓手,营造温馨的育人校园。一是营造能“生长”的生命环境。在每个教室布置花架,种植花草,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让农具进校园,让每个师生参与种植油菜花、玉米、向日葵等,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劳动生命的教育。二是营造会“说话”的育人环境。将党的教育方针、洪中精神价值、校风、学风、学子格言上墙,打造墙文化、石文化、树文化、亭文化、桥文化,让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座亭、每一座桥都能成为校园育人工作的“代言人”。三是营造多“功能”的文化环境。构建学习与文化相融合的馨园木屋、长廊书吧、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构建生活与景观相融合的知行亭、知行桥、耕读园,构建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教学活动中心、教学信息中心,处处彰显学校精神之魂,事事熔铸于学校文化之印,最终达成濡染、熏陶之效。

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 篇三

春风十里书香远,怡心雅性气韵长

一、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的生活方式

人为什么需要读书?

人总是在局限中,肉体和精神受到时间、空间、见闻的束缚。而书有着一切丰富、深沉和琐碎,有着一切温暖和光明。所以读书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和束缚,使我们走向自由。读书扩张生命,打下精神的底子,垫高灵魂的高度。读书的时候,我们就在过另一种生活,读书让我们从无趣和庸常中超拔出来。读完一本书,比如《论语》《史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有了不同,好比登过高山、看过大海,即便还做日常的事,也有了不同。

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最好的自我栽培和成全。

刚刚李局长讲座中提到xxx就过着一种读书生活,读书是xxx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张中行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那就要读书写作。读书立人,在与文本世界的对话中,发现自己,建设自己,成全自己。朱xx先生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发育的历史。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生命由单调走向丰富,由狭隘走向开阔,由局促走向自由,由呆板走向鲜活,由无聊走向有趣。读书让我们过一种有头脑的学术生活,一种高贵的、有尊严的、有底气的、有力量的生活,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栽培和成全。

二、建设书香校园,是立德树人最自然、最深沉的方式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育即生活,即读书生活。我们经常问朋友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啊”,而不说在哪里接受教育啊。老百姓直觉到读书就是育人。建设书香校园是立德树人最自然最深沉的方式。所谓自然,就是朴素的、浸润的、感染的,润物无声,实现不言之教。所谓深沉,就是可以给予学生最全面、最根本、最久远的影响。

1、立德

师生读书就是最美最好的德育。一本伟大的书,洋溢着知识的美、情感的美、价值的美。一本书就是一棵美的树,一朵美的云,一种美的生命,于是推动、触碰、摇曳、召唤。这样,才有刘维朝校长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所追求的生命气象之美,才有雅礼学子的“语言文雅、行为优雅、气质高雅”,才有怡雅学子的“怡心雅行,厚德乐善”。

2、启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英国实证研究也表明“一年级或更早大量阅读的孩子比三年级才开始阅读的孩子学习数理化的潜力更大。”据我们的观察,一个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一般有更全面、更快的心智发展。读一本书,实在是系统、复杂的智力训练。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分科教学自然是主阵地,但如果我们承认人和核心素养是整全的、圆通的,那么建设书香校园就是必须的,因为读书就是一种更整全的育人形态。

三、系统推进,形成氛围,全域、全天、全员读书

下面,具体谈谈我们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1、阅读课程化

阅读课程化是建设书香校园的中心工作。

就宏观来说,建设书香校园,实质是整体的阅读课程设计。

就中观来说,我们推出了“一书四读”的基本课程。导读,老师通过语言、图片或视频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教一些基本的方法;自读,就是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展读,就是阅读后的展示交流和实践。研读,是围绕一个作家、一本书或几本书的研究性阅读。在研读的基础上,还应该开发校本课程。

就微观上看,就是某一具体的阅读活动,某一具体的阅读行为,都蕴含了教育期待,是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教育。

2、书目结构化

选择什么书来读,是人的设计的问题,是知识设计、情感设计、价值设计的问题。最初,我们依据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学技术、人生修养四维来设计书目,现阶段,我们考虑依据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维来设计书目,也考虑依据雅礼中学课程模块即科学创造、社会人生、国学精粹、西方文明、生活百科、国家素养等来设计书目。当然书目必须凝聚爱好读书的怡雅师生的智慧和经验,吻合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

设计结构化的书目,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多选经典。经典常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二是突出人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其中的温暖和光明,更容易陶冶性灵,鼓舞人心。三是书涉及的内容,要兼顾超越性和贴近性。

3、读书全域化

我们的举措是建立班级图书馆,建设开放式“读吧”。

让学生“无处不逢书”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教室里布置出一个舒适的读书角落,甚至一个独特的班级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手翻阅,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图书世界;老师也可以随着上课教材与内容,信手拈来用书籍引导学生讨论。

除了建立班级图书馆,同时学校也将在靠近教学区楼梯口并安静的一间教室别出心裁的建设一个“开放式书吧”,让读书有了固定场域。要建设更多这样的开放式书吧,让学生随处可以读书。

4、展示常态化

展示交流,可以内化读书成果,并形成氛围,持续激发热情和动力。一方面评选优秀阅读班级、阅读达人、阅读笔记,给予表彰。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师生读而能说、能讲、能写、能演、能唱。

(1)“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由师生推荐自己喜爱的书,说明理由,在校园屏幕上展示。推荐者可以组织主持相应的读书沙龙活动。

(2)“聊吧”活动,专指师生就感兴趣的书,开展人员不定、形式不拘的课内外“聊书”活动。就老师层面而言,每学期,我校读书社会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提前将每期主题发布在公共平台上,以便老师们围绕主题做准备。活动结束后组织者还会将老师们发言整理印发。就学生层面而言,可以全班聊、三五人聊;可以演说、笔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了读书热情,深化了读书理解。

(3)建“朗读亭”,开展朗读活动,做朗读者。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者”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计划提升这一活动的品质,一是建设朗读亭,二是评选“朗读之星”,通过海选-初选-终选的方式,最终选取20名学生入围赛事总决赛,授予前三名“怡雅朗读之星”的荣誉称号。

5、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

不朽的作品,是人类精神深沉的共鸣。我们强调“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以形成怡雅人共同的精神印记、文化文化留存。

老师同读,学生同读,师生同读,家人同读,是“同读一本书”的几种形式。“同读”的形式,非止为了检查、指导的方便,更是共同的生活话题,是思想的碰撞交互,情感的同频共振,更是一份共同的精神印记、文化留存。适当的时候,我们将评选“怡雅人最喜爱的10本书”。同读一本书,形成怡雅共同的文化记忆。

构建“书香校园”承载了我们怡雅人的教育梦想,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书香”熏染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读书,让怡雅的孩子阳光健康而文雅有礼,温和宽厚兼具诗书气质。读书能够引领尚学之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大家一起努力,怡雅校园,春风十里书香远,怡雅师生,怡心雅性气韵长!

谢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6 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