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10篇)

发布时间: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心理健康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心理健康毕业论文 篇一

一、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

2.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差异网·www.chayi5.com》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差异性,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已从本科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多数研究生经历一帆风顺,受到社会厚爱和同龄羡慕,更易形成较强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减弱。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心理特点是实施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方法的基础。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形成适合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完整、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提高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自我应对能力。

心理健康论文 篇二

一、校园创业环境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学生兼职的市场非常广阔。

学生兼职是学生减轻自己经济负担的需要;学以致用的需要;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增加社会经历的需要;为走向工作岗位大基础的需要。

团体消费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已经开始流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必然。

团体消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团体消费使人们节约金钱,节约时间,用尽量小的投入获的最大的消费实惠,学生团体消费就更有市场,学生是纯消费者,品牌意识和品牌忠诚度非常高,学生消费也是走在社会的最前沿。团体消费是个性。品牌。实惠最佳消费方式。

打造高校团体消费终端市场,其商业市场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二、校园创业宗旨

着力于高校市场的开发,建立校园兼职平台,学生实践平台,校园商业平台,服务学生,服务高校。

三、创业主题

关系学生成长: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边学习边实践,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市场,由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经营自己维护。

四、创业目标

占领高校消费终端市场以及以高校为中心的周边消费市场,打造高校创业的品牌联合舰队。

五、市场需求点

1、学生减轻自己经济负担的需要

2、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需要

3、学生个性消费,品牌消费。实惠消费。安全消费的需要。

4、高校提高学生就业的需要

5、响应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需要

7、商家要求打开校园市场的需要

8、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

六、项目商业潜力

此项目的长远目标是占领高校消费终端市场,以及以高校为中心的终端消费市场,其商业前景不可估量!

公共关系与网络相遇的论文四

项目:零售服装店,20平方米左右,走平民化路线,店址位于东莞工业区。

财务情况:准备投入5万元资金,目前拥有2万元闲余创业资金,服装店计划面积20平方米,店面租金1200元/月,店面转让费1万元,装修6000元,员工一名,试用期两月,试用期间工资1300元/月,期满加提成。剩下的资金用来进货。此外,蔡先生还开有一家补习班,每月可以提供资金6000元投入到服装店,如果服装店前期资金还有缺口,计划用补缺。

针对蔡先生的情况,记者采访了成功创业人伍小姐,伍小姐认为,开服装店无非从铺租、装修、进货环节和人力成本来省钱。

租金支出并不大

包括店面租金和转让费,从蔡先生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东莞工业区,店面租金仅1200元每月,两按一揭,前期也只需要一次性支付3600元,所以,租金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转让费才是应该重点考虑之处,不过,无论是铺租还是转让费,都可以通过和原租客进行商讨,争取分期付款,不过,分期付款往往要付利息,对于有能力一次性付清铺租和转让费的经营者,伍小姐不建议进行分期付款。

装修要亲力亲为

蔡先生的服装店目标客户是普通老百姓,且店面只有20平方米,因此只需简单的货架、醒目的招牌即可。普通的招牌只需100到200元/块。从店内的整体规划上,到石灰、地砖、灯泡、货架等装修的材料的购买、到店内的装修过程等,最好是亲力亲为、亲自监工,这样既可以降低装修成本,又可避免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另外,地板、墙壁、货架等各个装修部分要分别请不同的团队做,比一家装修队一条龙服务能省钱。伍小姐算了一笔账,假设店面需要10盏摄灯,自己配备好灯的话,只需装修团队花上一天的时间或一次性就可以搞定,费用大概只需要100元。

进货要多款少量

经过初步计算,由于店面只需要简单货架,每月有6000元的资金可以补充,转让费平摊下来按每月20xx元计,蔡先生首月尚有13000元左右的剩余资金,在前期投入上并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如果用1万元的资金用来进货,按每件衣服20元的进货成本来计算,可以一次性进货500件,支撑一个20平方米的店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建议,对于没有经验的经营者,首次进货最好拿多几款,每款少拿货,这样虽然拿货的成本可能高一点,但不用承担滞销的风险。经营一段时间后,确定哪个款式比较热销再补货。等经营到比较成熟之时,再拓展业务,比如通过低价倾销等手段促销,或通过购买次品进行再加工来降低进货成本。

招人要有试用期

开店初期,应尽量节约人力成本,20平方米店面,一名店员就足够了,最好规定一个约2个月的试用期,不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也可方便店主和劳工双向选择。东莞的劳力成本比起广州等大城市低,且工资月底结算,可以用每月的营业收入补给,试用期间每月1300元对蔡先生来说,应该不会构成负担。

心理健康论文 篇三

【摘要】本文章是写关于大学生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的环境下,对社会心理这块“晴雨表”的反映,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先从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然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后的意义。还有现在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原因分析,对这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让这些祖国的栋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将来能够对我们祖国的发展、富强做出自己贡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正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心理健康论文 篇四

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着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 理学 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 艺术 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 治疗 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 现代 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 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老师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12.9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5.12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

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 治疗 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心理健康论文 篇五

一、关注水电施工野外作业人员心理问题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并没有能够注意到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野外施工作业的人员,这方面的关注就更少。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癌症的人类健康第二大杀手。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xx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心理健康形式不容乐观。在水电施工单位中,野外作业人员很多都有不良情绪,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焦虑、内疚、嫉妒等多种不良情绪。对于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疏解,那么很容易让野外作业人员长期的被各种不良情绪所困扰,这样不仅仅是不利于身心健康,还对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在现实情况中,让员工产生了心理问题时,往往是将这些问题闷在心里,或者是因为碍于面子等其他原因,不主动的去想组织进行求助,也不主动的去找同事、朋友、家人诉说,最后使得他们的病情日益加重,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公司与单位应该给予积极关注并帮助野外作业人员化解这些问题。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够和谐相处,而人的内心是和谐的基础。只有达到了心理的真正的和谐,才会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更好的回报社会,进一步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在单位中员工普遍感到不开心、压抑、顾虑重重,这个单位就没有和谐的基础了。

二、水电单位野外施工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员工产生各种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单位本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压力过大引起的心理问题

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要求超过了一个人的能力与资源范围时,就会感到紧张,这一种精神和心理状况,其产生的原因是人从意识上感觉了潜在的危险(身体或精神上)以及潜意识中思考如何消除危险。有研究表明,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症状,并导致人体的免疫能力随之下降。压力过大容易导致野外作业人员的体力衰竭、精神恍惚,这种精神状态不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最终影响到工作进程,严重的甚至是会离职、发生事故。然而上级单位却基本都没有能够注意到保持野外作业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到野外作业人员是否面临较大的压力,例如各种惩罚措施、改制等等一些列的有可能为野外施工人员带来压力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得野外作业人员产生很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进而诱发他们的心理不健康因素。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在学习与家庭中基本就没有受过什么苦,当参加到野外作业施工的过程中时,很难适应这种十分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此时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矛盾和郁闷,如果这种矛盾和郁闷不能够得到好、疏解,那么就有可能诱发一些心理疾病。还有一些技术员因为学历不高,缺少晋升机会,不能够回到城市上班,长期的与家人分开,缺少家庭亲情的温暖,长期下去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进而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原因

水电施工单位因为常年在偏僻的地方工作,故而都是远离家庭,这样很容易引发一些家庭矛盾,例如中年人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和父母,进而让自己的家人疏远自己,有些严重的还会导致夫妻因感情淡化而导致感情破裂,最终离异。而那些年轻的、还没有结婚的则又必须要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婚恋问题,进而可能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而且野外施工的地方往往都是十分偏僻的地方,因此生活方式单调,放松方式较少,容易造成心理的闭塞。同时社会上的人对野外施工的行业往往都带有一定的偏见和不理解,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些文化素养不高的人。而且因为往往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使得一些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很难解决,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发展成自暴自弃,导致心理疾病。

三、单位必须要重视野外施工人员的心理问题疏导工作

(一)可以专门的员工心理辅导机构

在我国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同时,社会上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更加广泛,在社会上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医疗机构,例如中央电视台就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访谈”,为人们排解各种心理障碍问题,这表明了人们对心理问题的重视。那么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水电施工单位野外作业员工队伍,也应该得到良好的、专业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为国际的水电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在项目部单独设立,或者是由几个项目共同设立,或者是有单位与医院、高校的心理专家进行合作,定期的为野外作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服务,这些都需要看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能够为野外作业人员的心理疏导开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有助于为他们开展心理治疗,及时的调节他们的心理,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丰富野外作业人员的业余生活

在一些路桥施工单位中开展了职工之家建设来丰富野外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我们水电施工单位也可进行借鉴这种方式。为野外作业的人员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工作之余得到放松,打发闲余时间,缓解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对于野外作业的人员,我们可以在他们施工的地方开辟出一个固定的场所来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例如:下棋、打牌、唱歌、跳舞等等,这些活动所需要的硬件与场地都不是十分的严格,完全有条件做到。

(三)单位应该多关爱员工

野外施工人员为水电施工单位创造了很多的利润,因此单位上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例如对于中年的职工,可以为他们多提供与家人相聚的机会,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自己的双亲和孩子,对于那些年轻的还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结婚的,则可以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婚恋问题,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单位还应该在逢年过节派人到工地上进行慰问、发各种扬信、感谢信等,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得到自我满足,促进心理健康。

(四)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尊重他们的权益

通过沟通能够获得许多信息,同时能够促进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通过沟通能够能有效的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并维持心理平衡。在某一个群体内通过沟通能有效的协调群体内行动,提高效率并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于水电施工单位的管理者,特别是在深处野外施工的第一线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还必须要积极的发挥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个工会与政工干部必须要努力的提高沟通能力。要善于与不同的职工进行交流,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且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利,保障他们的休假、休息的权益,提高他们对单位的满意度。

(五)推行轮休制度

对于野外作业的人员,之所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都是因为长期得不到家庭亲情的温暖。而且野外施工项目又大都是工期紧、任务重,这就使得他们的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状态,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轮休制度,在让他们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能够和家人有更多相处的时间,有助于他们放松身心。而对那些实在不能够离开工地的则应该安排家属的探视。总之,水电施工单位野外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在分析清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后,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对他们进行疏导,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论文 篇六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荆门市城区内随机抽取老年人样本,此次调查共计240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根据基本情况调查的项目具体包括:

(1)居住地:城市150人,农村71人;性别:女性115人,男性106人。

(2)婚姻:有配偶148人,丧偶73人。

(3)是否与子女同住:有111人,无110人。

(4)年龄:64以下57人,65岁~69岁之间73人,70岁~79岁之间68人,80岁以上23人。

(5)学历:无47人,小学83人,初中53人,高中18人,大专9人,本科及以上11人。其中在婚姻状况这一项目上,还有未婚与离异两项,因为调查中这两项人数所占比例太少,就只保留了有配偶与丧偶两项。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括2部分。

(1)采用一套基本资料问卷,包括10道小题,涉及年龄、婚姻、学历、职业、业余爱好等内容。

(2)SCL-90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测试者可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1]。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个体。测验目的: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测试结果评定: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此外还有附加项目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评分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

2.调查方法对荆楚理工学院参加公选课《老年心理学》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统一培训,于20xx年3~5月在荆门市城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调查与指导,问卷当场收回,对于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现场询问答卷并予以记录。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整理并剔除缺失资料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p<0.05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

二、结果

(一)总分与因子分的分析

按全国常模结果[3],总分超过70分,或任一因子超过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说明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本次调查荆门市221名老年人的总分均值达到了94分,超过70分。各因子分中有5项因子的分数均分超过1分,属于阳性,他们是: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其它,还有人际关系这项因子的均分也达到了0.96的分值,接近1。从总分与阳性因子分来看,荆门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与全国老年人相比较,荆门市老年人普遍存在躯体疾病,在心理层面存在一些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还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同时伴有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扰也比较明显。

(二)老年人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1.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这三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基本无差异,这些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四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这四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与老年人躯体化、抑郁、偏执、恐怖和敌对这些因素之间有高相关。

(1)不同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住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在躯体化及抑郁两个因子上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F(躯体化)=10.032,P=0.002;F(抑郁)=7.503,P=0.007),p<0.01,两项因子平均分都大于1分,属于阳性水平。数据表明老年人都有明显的躯体化和抑郁问题,躯体不适,疾病多发,在心理层面上很容易产生抑郁、无希望、无助和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些身体不适和心理的抑郁感农村老年人要比城市老年人更严重,差异显著。在偏执因子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5.389,P=0.021),p<0.05,城市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能比较全面地分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想法,而农村的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更易表现出片面、固执,或倾向于钻牛角尖的状态。

(2)不同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历老年人在偏执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2.548,P=0.029),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随着学历的提高,心理健康指数也在逐步地提高,学历越低,心理健康问题越明显,如无学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最多,平均分大于1,属于阳性,同时大专学历的老年人在这个社会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心理困扰,但并未影响其心理健康。

(3)不同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老年人在抑郁、恐怖、偏执这三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抑郁)=3.500,P=0.016;F(恐怖)=3.837,P=0.010;F(偏执)=2.910,P=0.035),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年龄段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年龄越大,抑郁分数就越高,更多地表现出无望、无助和无能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恐怖因子的分数也在逐渐提高,怕外出、怕去公共场所、怕人际交往、怕乘坐交通工具等,而70岁~79岁老年人的心理恐惧感在四个年龄段中是最强的,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恐怖因子分数相比于70岁~79岁老年人的得分有所降低,但总趋势还是在上升(见图6)。偏执因子得分在老年人中也随年龄的增长有提高的趋势,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多的会表现出固执、片面。(4)不同兴趣广度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因兴趣广泛度不同老年人在敌对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敌对)=3.262,P=0.022),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兴趣越广泛,心理就越健康,而没有任何兴趣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反而要高于只有单一兴趣的老年人

三、讨论

荆门市老年人的量表总均分为94分,超过全国常模24分,说明荆门市老年人的健康存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进入老年期,很多躯体功能会有明显的减退,而躯体功能的减退导致老年人更易受各种疾病的困扰,思维和行动也会有明显不如年轻时的感受,此时更容易觉得自己无用,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形成抑郁的状态;老年期生活中发生严重生活事件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阶段都高,老年人会因为恐惧疾病和死亡而产生焦虑。退休后收入减少,意识到经济的窘迫也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的焦虑会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和饮食,进而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不同地区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城市老年人在躯体化、抑郁、偏执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这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与医疗水平和保健机制有关。城市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机制比较健全,医疗水平较高、看病方便、确诊率高,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普遍了解,由此带来的疾病困扰相比于农村老年人就少很多;而农村医疗和保健机制不健全,易导致农村老年人躯体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2)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关。城市老年人在这两方面的生活都比较丰富,大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城区中的社区活动、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外界和人的交流也较多,接受的信息多,生活水平较高;农村的老年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明显的要低,易导致抑郁、偏执。

(二)学历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历的高低对老年人偏执心理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笔者所列的学历分为6种状态:无、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总体上说,心理状况中的偏执因素随着学历的增高而越来越低,学历越高的老年人看问题做事情更倾向于全面综合的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高。学历越低,老年人思想行为越偏执,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学历低也即受教育程度低,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增进健康,躯体疾病进而诱发心理困扰。

(2)学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进而也易因此产生片面的判断思维。

(3)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农村老年人获取资源的途径很少,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当面对问题的出现时会倾向于较为偏执。

(三)年龄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恐惧、偏执三个心理特征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在刚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上述的负性心理增加明显,其精神活动有一定波动,以后随年龄增加,除恐惧性在79岁之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之外,波动趋势趋于平缓。这可能与老年人逐渐适应角色和环境,对生活的要求降低满足现状有关。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患病数目和种类增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从而使老年人开始退出角色或丧失角色,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恐惧、偏执等心理改变,使老年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和患病后得到的医疗照顾日趋下降,也是老年人心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兴趣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兴趣的广泛度对老年人产生敌对情绪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兴趣越广泛,敌对情绪就越少。到了老年阶段,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主体角色转变成了依赖角色,工作角色转变成了家庭角色,重心已经不是工作,很容易产生衰退感,而此时能顺利适应这种角色转变的老年人大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兴趣类活动可以继续让老年人有成就感,情绪状态比较平和。还有一些老年人则完全回归家庭,虽然没有具体的兴趣,但是他们大都帮子女操持家务、投身于家庭、带儿孙,由此也能让一些老年人顺利适应老年期的角色转化,这种传统的中国老人的生活状态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无兴趣的老年人敌对情绪反而要低于只有单一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原因。还有很多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兴趣又很少,社会角色的转变没有相应的衔接,就很容易出现不适应老年生活现象,进而出现敌对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这就需要老年人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激发老年人的多种爱好和兴趣,避免负性心理的产生。

四、结论与建议

荆门市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扰,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同时兴趣的多与少也成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尺度,兴趣越广泛,心理健康状况越佳。前文的研究结论,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依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老年心理健康,强化为老年人服务,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充分运用市财政建设资金的同时,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与社区、农村老年心理救助等特殊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加强老年工作人才培养,如社区心理指导师,仿照大中小学每个学校都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模式,在社区按一定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心理指导师,统一培训上岗,保证专业水准,继而保障服务质量。其二,以社区或老年服务站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以教育为主的讲座,以解决共性问题为主的团体咨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实施心理安慰的个体咨询等。也可开展面向更多老年人的心理热线,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情感护理中心等。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正确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观念,从社会到家庭,从子女到自身,使老年心理保健成为常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主动适应能力,学会求助。不仅追求“健康老龄化”,还要追求“积极老龄化”。其四,丰富社区、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满足老年人高层次需求。在社区和老年服务站,开设书法、绘画、音乐等培训班,丰富老年生活情趣;组织老年人学习养生知识、老龄知识等;让一些高素质的老人参与社区青少年德育教育,在与下一代互动的过程中,真正发挥社区满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和老有所为等需求的作用。一个社会懂得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老年人的世纪,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心理卫生工作,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心理健康论文 篇七

一、强化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1.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学生缺少心理健康常识。因此,为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机率,学校应积极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实践活动,主要应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应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基础转变为实践应用,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应依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调适方法,以免学生心理产生偏差。因此,要想确保心理健康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合作、努力,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并且给予心理咨询室大力的支持。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并且教会学生如何缓解学习压力,使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2.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现阶段,伴随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完善教学方法。在以往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强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

3.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现阶段,在高中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质较差,这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认知水平,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方式可以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例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交流会等等。此外,学校还应不断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师,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以使教师能够全新的投入到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

4.重视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受学校教育因素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制约,因此,为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和社会方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家庭因素分析,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这会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因此,家长应依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孩子制定学习目标,以免孩子产生心理压力。此外,为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为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2)从社会因素分析,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会受社会风气影响。在高中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在此阶段,很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家应为高中生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应当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遏制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二、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新时期如何强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我们能够看出,高中阶段,学生存在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确保学生心理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合作。国家应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社会环境,消除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学校应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还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论文 篇八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母亲或她的代理人的喂养和照料,新生儿便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促使婴儿对母亲产生依恋。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它通常在五六个月至九十个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在一岁半至两岁半达到高峰。如果不是孩子大脑或身体发育有缺陷或障碍,不出现依恋的原因便是亲子关系出问题,例如,母亲或她的代理人并不爱孩子,很少接触孩子,不爱抚孩子,不跟孩子交流情感等。代理人更换频繁也使孩子无法产生依恋。从来没有过依恋感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为只顾自己而对别人毫无感情的人,也可能成为缺乏安全感或对人过分猜疑而不信任的人,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如此等等。

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结构,是在学龄前即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大体上定型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亲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人生开始的几年里就已经存在。如果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满足,精神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人格的发展也会出现障碍。

对婴幼儿来说,父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应具有前后一贯性,这样,他们才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也才会有安全感。儿童基于昨天什么行为被允许或得到赞许,他们便能推断今天的什么行为也会得到允许或赞许,他们对自己和未来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们必须明确,对儿童造成威胁的,并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自然灾变,而是周围的人尤其是负有养育责任的人的行为疏忽或失误。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为得到赞许,什么行为受到制止,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此刻是否头痛或消化不良,取决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牌的输赢,那么,儿童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很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一位大学毕业生已23岁的女孩子问医生:"我现在该不该谈男朋友呢?"交谈得知,她的父母亲一直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学习好,自然就有人来找你,用不着发愁找不到对象。这位姑娘在大学四年之中,几乎从来不跟男同学交往,参加工作近一年来,一遇男同事跟她交谈,她就觉得不知说什么好,感到无话可说,十分尴尬。这位姑娘虽然年龄早已成年,可她的社交能力和性格还不如一位健康的初中生成熟。

前面提到了幼儿依恋情感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就必须逐渐"放权",鼓励孩子在家庭外同龄人交往,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依恋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独立自主精神的发展,一是转变为对父母的依赖,依赖是一种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或性格特点,神经症病人的很多苦恼、困难和心理冲突的根源就是依赖。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人从小到大,只有在与同龄人经常的交往中,心理才能走向成熟,一直在父母、长辈羽翼的保护下长大的人,既缺乏社交能力,也学不会平等待人的精神。这一点在独生子女身上尤其突出,孩子只有通过人际关系交往的实际经验才能学会待人接物,而不可能单纯靠父母的说教学会这些。在家中,如果有个苹果或一块蛋糕父母照例让给孩子吃,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特权观念,似乎一切好东西理应由他一个人独享。倒是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学到许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幼儿园的老师是懂得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使孩子学会人人平等的道理。吃饼干,每人四片,谁也不多谁也不小;分苹果,每人一个,大小一个样。正是这种生活实践,使孩子们逐渐懂得,所有小朋友都一样,大家平等。其实,父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进行同样的教育,产生同样的效果。母亲可以有意选购一个大苹果,回家与孩子分享,这不仅可以避免孩子产生特权观念,还可以增添情趣和加深亲密感。这样,孩子从小便会有"独乐乐不若与人"这种社会情感的萌芽,而不会成为自私或自我中心的人。

有些父母大惑不解:我们对孩子确实是一片真心,关怀爱护备至,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变得自私?其实,父母只要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言行,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例如,父母二人在谈论机关里分奖金评级别时流露出来的自私心理,无意中却感染了孩子。又例如,某次来客,父母用较次的糖果招待客人,把较好的留给自己家里人吃,孩子会一点儿也不懂这个"道理"么?父母亲本人庸俗不堪,买架钢琴就想培养出孩子高尚的情操,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

有些成人感到这个世界是友好的,他们的心胸开阔,与人相处一般不存什么戒心,也乐意对别人投入情感。有些成人则相反,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敌视他们的,他们经常提心吊胆,或心存戒备,与人交往时从不敢敞开胸怀,怕上当受骗,好猜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往往根植于童年时代,是跟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相联系的。一般来说,父母是否善于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是否善于与孩子沟通,即同时也敞开胸怀让孩子理解他们,是决定性的因素。

孩子想吃巧克力母亲说:"不行,马上就要吃饭了。吃了巧克力,你还吃饭不?光吃零食不吃饭,对身体不好。"

孩子玩得正欢,父亲说:"吵死了,真讨厌,到外边去玩去!"

即使用耐心说理的办法,态度也比较温和,性质并没有变,还是说服。任何两个人,只要互相企图说服对方,就会有一个胜利,一个失败(一个成为有理者,一个成为无理者)。当然也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总之,没有沟通。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不是说服,而是沟通。

孩子想吃巧克力,父母亲首先要理解他有这种需要,也肯定他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权利,父母亲甚至可以表达自己也喜欢吃巧克力(如果确实如此),这便是沟通。有了沟通,便有可能通过商量就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共识。

如果没有沟通而采取说服的方式,不论父母说服成功或失败,总有一方感受挫折,而挫折感的积累,必然导致亲子关系不健康。

要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惩罚和过分保护是两个最重要问题,必须妥善处理。

对于个人来说,与父母亲关系对于将来走出家庭后能否与其他重要关系人发展健康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也许,一切人际关系无不打上亲子关系的烙印,这就是人类学家为什么特别重视亲子关系之研究的缘故。

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上下级等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重要关系人是个人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柱,如果我们善于与他们发展亲密的关系的话。

当一位亲密的重要关系人发生变故(如生离死别、关系剧变等)时,人际交往能力对维持健康的作用就容易看出来。如果人际交往能力强,通常就会有另外的重要关系人来填补空缺,也就是说当事人会迅速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把亲密程度提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人际交往能力低下,当事人便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而无法补偿,很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由此可见,人际沟通的能力直接决定一个人对精神打击的承受能力。

心理健康论文 篇九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家庭观念转变。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研究和预防青少年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

1、 自私。当前,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溺爱,使他们没有约束,只知接受,不知赋予,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利益。顶撞父母,自私狭隘,斤斤计较,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自卑。一部分学生待人冷漠,常有厌烦、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内心苦闷、忧心忡忡。

3、 骄傲。一部分学生经常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之中,爱炫耀自己,表现出一副洋洋得意、目中无人的神态。总是喜欢指出别人身上的毛病,流露出对他人的不屑,却看不出自己的缺点,听不得别人的善意批评,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人或指挥人。

4、 享乐。一部分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逸恶劳,行为懒散,学习上怕吃苦,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爱追新求异。

5、 嫉妒。一部分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时,羡慕、恼怒,习惯冷嘲热讽,整天为别人的幸运而烦恼,想法诋毁他人。

二、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1、 学校教育的缺失。当前,很多学校用学生的考试分数评价教师,教师用分数评价学生,导致学习好的学生一味地追求分数,学习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悲观失望。同时,部分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讽刺、挖苦,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情绪对立,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自己不良品行的认识和纠正,贻误了教育时机。

2、 家庭教育不当。家长的过高期望,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家长的过分溺爱,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发展;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倔强、任性,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只求别人照顾,不知关心他人,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

3、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使成人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缺失,这也使得部分学生思想上混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他们常感到困惑、迷茫。

三、初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1、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2、 培养抗挫折的能力。挫折感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明显,由于考试的失败、恋情的中断、社交的障碍、成人的不解等原因,他们常感到失望、压抑、沮丧。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使学生认识到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遭受挫折是人生旅途中的正常现象,要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让他们深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的内在含义。

3、 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与人交往是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必由之路。学生在通过与父母、教师和同龄人的相互交往中,认识社会、获取经验、调适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因为,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交往。通过语言、技能、态度等交往实现心灵的沟通,促进个性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好为人师的习性。学会倾听,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会宽容,只有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才有宽广的胸怀,敞开心扉与人以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心理健康论文 篇十

摘要: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科教学不仅要完成基本的知识传授任务,还要发挥其更多的功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

当前,高中生受社会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到冲击,面临着很多的挫折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借助数学中的文化因素陶冶学生性情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数学的发展伴随着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可以有意地收集一些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一些重大发现的典故,或者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等。在这些资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价值,启发学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阻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的数学家,他们身残志坚,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钻研数学知识,百折不挠,这本身就给了学生努力奋进的精神力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欧拉,他在失明之后,凭着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在数学上做出来大量重要的研究突破,还陆续出版了400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来自于兴趣,来自于使命感,来自于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

二、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子,开展德育教育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心理和异常行为问题的出现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生对祖国、对政府、对家人失去信心,就容易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虚无和冷漠的态度。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感到归属感,其它的社会需要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开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良好的心态展现给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精于专业,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也才能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把兢兢业业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相反,如果教师对于一些数学知识没有做到非常精通,在学生请教的时候,教师对知识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和对学业的态度。其次,虽然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强,但其中有很多等待挖掘的教育因素。例如,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源,能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数学课中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开,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尤其在当前这个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数学,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也离不开数学。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孜孜以求,奋发图强。

三、纠正学生异常心理行为有

些高中生会有一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看课外书,甚至睡觉,还有的学生考试时候作弊,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单独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所在,帮助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之前的基础没打好,很可能会在之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就退缩,认为是自己的智力不行,便放弃努力,消极懈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其识别原因,把以前落下的课程补回来,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他们的成绩就会提高上来。

四、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开心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只要教师的心态积极,对各位学生平等相待,营造出一种鼓励、互帮互助的局面,学生自然会受到这种正能量的影响,提高突破困难的勇气。有的教师不注意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很多学生也因为讨厌这种气氛,而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更可怕的是,这种消极气氛会较长时间地影响学生的心情,甚至波及到旁人。从现实情况看来,课堂气氛差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有时教学过于严厉,出现过讥讽学生的错误,而学生本性是积极的,追求进步的,一次受挫的心理因素很可能导致他们怕出差错,而不敢于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积极思维的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内省,注意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忧虑情绪

在应试教育重压之下,很多学校的课业任务繁重,这使得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高三学生,其产生焦虑异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些学生更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不注意休息,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情绪波动大,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过度焦虑会让学生产生不自信,由此带来考试怯场,从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教师要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消除忧虑情绪。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好数学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设计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取得学习的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元庆,冯娟。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10):773~774.

[2]李瑞久。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才智,20xx(27):13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