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东省高考分数线(最新8篇)

发布时间:

每年高考的试题难易程度不一样,所以每年的高考分数线也略有偏差,特别是新高考实施后,大家比较关心政策实施后的高考分数是怎样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2022广东省高考分数线》,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高考前注意事项 篇一

1、必带物品

证件类物品

1、准考证

《准考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建议考生复印一份准考证,正反面都要复印,由家长随身保管,可供家长随时查看考试时间,注意事项,用来提醒孩子。

2、身份证

提前准备好二代身份证,考生须凭二代身份证参加考试。

注意:准考证和身份证是进入考场的唯一有效证件,千万不要出现遗忘或者丢失的现象,如果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不要慌张,立即与监考老师沟通,通知家长老师回去拿。

文具类物品

1.2B铅笔或2B自动铅笔

一定要去正规的店里买正规的2B铅笔或2B自动铅笔。建议使用2B自动铅笔,简单方便,不需要削,就算铅断了也可以继续用或者换一个新的铅芯继续用,可以省很多时间。

2.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多带几支备用,或者每考完一科记得及时更换笔油。

3、无封套橡皮

建议使用4B橡皮,涂改的时候擦的会比2B橡皮干净。

4、作图工具

整套的尺子(直尺、三角尺、半圆)、圆规,这些都是作图会用到的,一定不要忘记携带。

5、铅笔刀

针对使用2B铅笔的考生,建议带上铅笔刀,以防万一带的铅笔都出问题了,还可以及时削一下。

6、指针式手表

考试时最好戴一块手表,合理安排时间。不用挑剔,只要时间准确就行。但是智能手环、电子手表严禁携带。

防疫&生活用品:

1、口罩

大家一定要记得带上口罩哦!日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防疫工作指引提出,所有考生要求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另外有发热的考生或没能按照规定连续14天进行健康申报的考生记得带上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纸巾

有一些同学在考试期间感冒或者有鼻炎等问题等一定要记得带上纸巾,并且可以多带两包,其他同学可以带一包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3、免洗消毒液或消毒湿巾

同学们应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虽然各个考场应该备有消毒液,但是不一定会有消毒湿巾,同学们可以携带一小包消毒的湿纸巾,在进考场时咨询一下监考老师是否能带进去考场,如果可以的话在考试过程中手心出汗等也能擦一下。

2、选带物品

1、考试透明文件袋

将考试需要的证件、文具等都放到透明文具袋里,东西不容易丢,拿着也方便,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东西,而且老师检查考试物品也会比较方便,一目了然。

2、水

矿泉水、保温杯瓶身要完全透明,如果有外标签,要将其撕掉;平时没有喝水习惯的考生也尽量带一瓶。考试时遇到卡壳时,喝口水,可以让自己放松;或部分考生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格外容易口渴。

3、雨具

考试前两天考生应注意天气预报,了解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如果天气炎热,建议带上阳伞或者遮阳帽,避免身体出汗过多造成考前不适。

4、其他

除了必备文具,携带的物品并非越多越好,比如清凉油、眼药水等物品。不习惯使用就不必携带,删繁就简,轻装上阵也是好的。

3、严禁携带物品

1、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产品

带有电子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手表及其他录无线通讯工具、电子储存设备都不可以携带进入考场。省考试院发布的通知并未明确,进考场需用手机展示健康码!如有携带,应在开考前交由监考老师处理,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2、涂改工具

包括修正液、修正带。建议同学们在日常训练中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卷面整洁,如果需要涂改,应使用高考规定的改法(不要涂圈,在错字上划1-2个斜杠就可以了)。

3、其他

金属物品及穿戴含有金属饰品的衣物、信息传输设备、不透明文具盒(袋、盒)等。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考前,整理好自己的高考物品;普通高考的考场纪律是一种刚性约束。凡参加者必须遵守,没有特殊和例外;凡违规者必受查处,没有商量和妥协。

常见问题解答

1、可以戴手表吗?

可以携带普通的机械式或石英手表,但目前流行的智能手表、智能腕带等明确禁止带入考场。考场内有配备标准时钟提供时间参考的。

2、天气太热了怎么办?

考点均设有空调,建议大家可以带件薄外套到考场,以备不时之需。

3、可以携带水杯、面巾纸进入考场吗?

考生只能带透明水杯、透明包装的饮料进考场,金属罐等不透明饮料不允许带入。

如果考生感冒需要带纸巾进考场,一定要先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经检查后才能带入。

4、可以带个包子或者饼干、巧克力进考场吗?

考试时间紧迫,建议吃饱再进入考场,保持最佳状态!

5、对着装有要求吗?有字的的衣服可以穿进去吗?

只有个别一两个字母的衣服应该是可以,穿校服是最为稳妥的。

6、可以用0.35mm或者0.2mm的笔吗?平时写惯了。

建议用0.5mm的笔作答,这样答卷扫描进电脑能达到较好的阅卷效果。如果怕到时候写不惯,建议这几天改用0.5mm的笔写字,提前适应一下。

7、带没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可以吗?

不可以,计算器属于违规物品,不可带入考场。

8、小米手环可以带进考场吗?

小米手环属于智能手表,不得带入考场。

9、可以带止痛药、风油精吗?

可以。

10、可以戴金属框眼镜吗?

可以,进教室前先给老师检查一下就可以。

11、可以戴配饰吗?项链或者手绳之类的。

可以的,跟监考老师说一下就行。如果老师实在不让就摘下来放在书包里面,或者让老师帮忙保管一下。

12、赴考途中遇突发情况怎么办?

如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立即主动向家长、班主任或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13、考试过程中可以互相传递考试物品吗?

考生遇特殊情况需借用考试用品或需要帮助时,应及时向监考老师举手示意,让监考老师帮助你,而不是直接向周边考生寻求帮助,否则既影响其他考生正常答题,又可能造成其他考生违规。

14、考试过程中,是否一直需要佩戴口罩?

考生在候考室、备考室等候考期间应佩戴口罩。按照考点指引,沿体温检测通道,分散有序入场,保持间隔。进入考场前须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

15、考试过程中能不能上厕所?

今年高考提早60分钟进入考场,难免有同学会想上厕所。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由工作人员陪同上厕所。建议大家考前提前上厕所、少喝水,避免因上厕所而耽误考试的时间。

16、草稿纸能带走?

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所以要切记:自己从外面带了什么进来,就只能把那些物品带走,其他的都不要拿出考场。

17、没有按时间要求进行答题

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所以一定要听清指令。考试期间多注意考场的时间语音提示,提前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掌控填涂进程,从容应答就不会有闪失。

18、高考坐错位置

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要按规定要求对号入座,考点内有考生的考试编号、场内有座位号,考试前仔细看清楚。

19、答题卡可以折叠吗?

答题卡不能折叠。考生在考试时要保护好答题卡,保持答题卡卷面整洁、清楚,不能折叠答题卡或在书写过程中造成答题卡破损,以免影响答题卡的扫描。

20、什么时候可以去考场踩点?

一般是在6月6号下午,也就是开考前一天(各地区具体的踩点时间请留意最新通知),考生可以根据准考证上的考点名称和地址熟悉考点。

此外,考前踩点目的是让考生提前熟悉赴考路线,测算出赴考所需时间以及最佳赴考路线和交通工具,同时也了解考点环境和考场位置。

最后,如果大家实在想带某样东西赴考,那可以带着,进入教室前跟老师确认下能否带入考场。如果不能带的话就放入书包,或者交由监考老师或者班主任代为保管。

21、女生痛经可以带暖宝宝进去吗?

女生高考恰逢生理期不要试图通过吃避孕药等方式扰乱生理期,对身体伤害极大。女生要正确面对生理期高考的现实,不必过于紧张。家长可以准备新鲜姜末、红糖,用开水冲泡,微热时喝下,缓解疼痛。考前一晚,在牛奶温热时加一勺蜂蜜,睡前趁热喝下。

如果担心考试期间疼痛影响发挥,可提前准备暖宝宝,贴在腹部,可得到缓解。但由于天气炎热,千万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温度过高会干扰考试心情。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将暖宝宝拿出来冷却一小段时间,温度合适时使用。

22、可以带咖啡进去考场吗?

建议不要。脑缺水特别影响脑细胞活性,特别是在空调环境。不要带茶饮,咖啡,或其它饮料进考场,因为这些都含脱水因子,时不时喝口优质天然矿泉水,对保持大脑清醒有帮助。

无意违规有多严重?

普通高考的考场纪律是一种刚性约束,也就是说凡参加者必须遵守,没有特殊和例外;凡违规者必受查处,没有商量和妥协。

依规惩处违规考生无可争议,但同有意违规、作弊等明知故犯的情况比较起来,本来可以避免的考生无意违规而被处罚,实在让人惋惜。

2022广东省高考分数线(全新公布 篇二

鉴于2022年广东省高考成绩尚未公布,公布后会及时更新,则以下是往年的高考分数线,大家可进行参考及借鉴!

高考填报志愿要看什么 篇三

1、批次

高考录取有很多院校,为录取方便,认为把院校分类,划分录取顺序,也叫批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有些省份还设置了“农村专项计划”批次、自主招生批。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2017年,22个省份取消了本科第三批次,2018年,本科一、二、三批全部合并的省(市)已有7个。2019年,北京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根据目前其他省份已公布的政策,2020年黑龙江将合并二三本,河北、福建合并本科批;2021年,江苏、湖北、湖南、重庆等新高考改革省份将一二本合并。

2、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院校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

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虽说是平行志愿,但是录取也分先后,如果张三填报的平行志愿志愿为

1)北京大学专业组A(假设最终录取线650分)

2)湖南大学专业组C(假设最终录取线620分)

3)浙江大学专业组B(假设最终录取线630分)

张三考了640分,本来可以上浙江大学专业组B,但由于它的第二志愿是湖南大学专业组C,张三最终被湖南大学录取。

3、投档、调档和进档

省招办或考试院按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算出投档数,对批次线上报考该校考生由高分到低分达到投档数的考生档案投送到学校。这一过程,对省招办称之为“投档”,对学校称之为“调档”,对考生称之为“进档”。三者是一回事。

4、录取线差

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在某地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地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例如北京大学2017年在北京的文科平均录取分数为670分,北京2017年一本线为555,因此北京大学2017年录取线差为115分。

一般而言,因为试卷难度不同,各高校录取分数每年是不一样的,但在某地的录取线差变化幅度不会特别大。

5、模拟投档线

平行志愿模式下,为保证院校有一个准确的调档比例,使正式投档有的方矢,在第一次集中批量投档之前,很多省份会先试投2—3次。

第一次试投会固定一个比例向各招生院校提供学生档案,院校阅览档案后根据考生情况和可以使用的全国机动计划提出自己的调档比例,再进行1—2次试投后,最终确定各院校投档比例,并正式投档。

每次模拟投档都会形成一个模拟投档线,其中,第一次模拟投档线最有意义,因为很多省份在这个时候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很多院校就在这个线的基础上形成自主招生的优惠幅度。

模拟投档一般只提供考生分数、填报专业、体检记录等信息,但不会有考生身份信息。

6、提前批

提前批即“零批次”,考生可以在分数线允许的情况下填报提前批次录取机会,这个批次的填报时间在普通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之前。如果录取成功,可以在成功录取学校就学;如果没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这样为学生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7、专业调剂

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

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若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的行为。

对于考生而言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在所报专业已录满额的情况下,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8、一次投档

即同批次平行院校只进行一次投档,一旦投档,其他志愿院校自动作废。

正是因为一次投档的原则,如果你所报考的一所第一批次本科院校调取了你的档案,而所报考的该校专业正好都满额了,你又勾选了不可调剂,那么等待你的就只有征集志愿或第二批次本科学校的录取了。

正是为了避免这类事件,考生如果没有十足被录取的把握,都需要勾选“专业可调剂”。如果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那么可以在选择时就选一个其所有开设专业都可以接受的院校。

9、征集志愿

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如果在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有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各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将公布高校招生缺额计划,并进行再次填报。

征集志愿分数一定比常规分数低?

不一定,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分数不降反升。

征集志愿都是“差”学校?

不一定,但参与征集志愿的专业一般都不是该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另外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中。如对考生性别、单科成绩等的要求。

10、补录

很多省份规定,高职高专在9月份开学后,如果新生报到率低于某个数值,院校可以提出申请,在9月底左右,面向社会有当年高考成绩没有被任何院校录取的学生进行补充录取。补录一般没有本科层次。

11、什么是“一分一段表”?

它显示每一个分数全省考生有多少名,能让你计算出自己的排位。

一分一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档案分(高考各科成绩+优惠加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每1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数”相加,则为“累计人数”。

建议你下载一份官方公布的一分一段表,便于随时分析、使用。一分一段表上显示出每一个分数全省的考生有多少名,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

12、院校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史类或理工类)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考生志愿对招生院校投放考生档案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招生院校在不同类别不同批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对招生院校而言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13、院校录取分数线

招生院校在不同科类、不同批次按招生计划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中的最低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不同专业录取考生中的最低分数即为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一般来说,除降分录取外,录取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录取控制分数线。

填写高考志愿方法 篇四

一、填报志愿的时间

从各地报考志愿来看,报考时间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考前填报,如上海和北京。第二种为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如黑龙江、山西等省(区市)。第三种方式是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这是大部分省(区市)采取的志愿填报方式,如河北、广东、安徽、浙江等省(区市)。

作为考生要对自己所属省(区市)填报志愿的方式及特点要准确把握。如果是北京或上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准确定位,即根据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在学校或所在区里的名次来找准自己的位置。这里还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年的招生录取比例和往年相比的变化,二是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还有半个多月的提分空间做一个大体的估计。而作为家长,应在填报志愿前做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一起设计出两到三套志愿方案,最后由孩子做出决断。家长的准备工作要细致,但当孩子确定志愿时要快速决断,因为在备考复习关键阶段不能犹豫不决,以免影响孩子正常复习。同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帮忙不添乱,既要服务到位但也不能越位,谨防家庭成员因志愿方面的分歧,造成孩子情绪波动,从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复习。

而对那些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就要了解估分填报志愿的特点,科学准确估对分数就是填报好志愿的关键。在估分时除了要进行专项训练、把握技巧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情绪的影响。感觉自己考得比较顺,当自己情绪好时要谨防估高,因为人在得意时往往容易“马失前蹄”,当自己感觉发挥不理想、情绪低落时,易人为压低自己的分数。一般来说,男孩外向,感觉考得比较顺的考生易把分估高,而性格内向的女生则容易把分数估低。因此,对于感觉自己估分不准的考生在估分时可以请教相关科目老师,老师们对高考试卷的判卷和得分点比较熟悉,估分相对比较客观、准确,从而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而对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知道了自己的分数,甚至知道了自己在全省(区市)考生中的排名,省去了估分环节,但也要看到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容易造成考生志愿填报扎堆、撞车。因此,考生填报志愿参考分数时就不要参考学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而应是平均分。参考学校录取数据时也不能只看某一年的,而要至少参考院校连续三年的数据,是五年,因为你参考院校录取数据的年份越多越能发现院校的录取规律。

二、是否实行平行志愿

从填报方式上来讲,主要有平行志愿和传统顺序志愿两种方式,平行志愿又分为完全平行志愿和不完全平行志愿。完全实行平行志愿的主要有湖南、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等22个省(区市);实行不完全平行志愿的主要有北京、山西等7个省(区市)。仍然实行传统顺序志愿的主要有黑龙江等省(区市)。由于各省(区市)在填报志愿上的方式差异性,就决定了各地填报志愿的规律性也有所差异,考生必须要把握好自己所在地的填报方式,熟悉该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规避志愿风险。以四川考生为例,在本科一批共有五个平行一志愿,这样就会使本科一批的院校满足率提高,降低了考生的风险。由于高分段考生落榜率降低,同时由于高分段考生落入本科二批的人数减少,会使二批一些学校分数很高的现象也随之减少,招生录取中的“大小年”现象大为降低,因此考生只要按照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律,平行A“冲一冲”、平行B“稳一稳”,平行C“保一保”,平行D“垫一垫”,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按照考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校的专业,就能填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志愿。

而采取传统顺序志愿填报方式的考生,要重点填好第一志愿,兼顾第二志愿,关注征集志愿。相对于那些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考生而言,这些考生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因此这个一志愿就格外重要,它是填报志愿成败的关键,必须给予格外的重视。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的院校时,必须认真分析拟报考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比自己的高考分数或者高考估分略低的院校,并服从专业调剂。这样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相对比较稳妥。而如果想保证专业,所报的院校层次就要稍微降一点,以达到自己上心仪专业的愿望。报考第二志愿时,考生就选择那些往年录取分数比第一志愿院校录取分数低并且往年招收过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合理拉开梯度,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也会降到最低。

填报前须了解的五项基本内容 篇五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为了知己知彼,在填报志愿前,考试需要搜集一些官方的文件和数据等,了解规定规则、学校招生计划等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数与排名做好准确定位,进行合理的填报。

首先,要阅读政策文件了解规定规则。《广东省2022年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是2022年招生录取的依据,对投保规则录取要求等各项招生政策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广东省2022年网上填报志愿的通知》则包含有2022年网上填报志愿的详细安排,包括各批次各科类考生填报时间填报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查看文件可以清楚地了解广东省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和工作安排。

其次看成绩排位,考生可通过了解自己成绩的排位帮助准确定位。为帮助考生更好地知悉自己的排位,2022年广东省公布分数线时,会继续公布一分一段人数的统计表,考生可以通过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获悉,从而根据自己的成绩排位合理填报。

第三是通过招生目录了解招生计划和专业情况,《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简称《招生专业目录》里包含了所有在粤招生高等院校专业组和专业、招生计划、办学地点和收费标准等。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了解到招生专业,招生计划等的变化情况,知晓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里未包含的院校专业不能填报。

填报志愿的一个主要参考,那就是往年的投档情况。《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指南》内刊登了2022年在粤招生高校本、专科批次的各专业投档录取分数、最低排位。

最后考生还要关注的是心仪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要求。该章程是高校招生更为权威和详尽的政策解读,内容包括院校名称、校址、办学层次和办学性质等,对录取规则等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考生在查阅时应要仔细查看自己是否符合拟报考专业的要求,以防填报了自身条件明显与院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合的院校专业志愿,导致投档后被院校退档。

广东2022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新出炉 篇六

鉴于2022年广东高考分数线尚未公布,后续会及时更新,小伙伴们敬请期待呀!

高考志愿填报的五个基本思路 篇七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不要只看眼前。

一般来说,教育总是滞后于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也是如此。所以,只看专业当前热不热、火不火,显然不大合适。不仅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

二、要注意了解专业的内涵,不要只看名字好听与否。

许多大学都十分重视包装,这是好事,但也会给人造成某种假象。所以不能只看叫什么名字,还要看其所学的课程、培养的目标。同一个名称的专业。设在不同的大学里,或许有很大的差别。

三、要全面衡量,不要单一片面。

和志愿有关的要素,起码有三个:一是大学所在的地点;二是大学本身的实力;三是专业的具体情况。报考时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还是将三者综合起来权衡为宜。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也要考虑大学的各种资源和办学条件,还要考虑所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具体情况。

四、要量体裁衣,不要好高骛远。

谁都想上好一些的大学、好一些的专业,但考大学毕竟是一场竞争,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能只是一厢情愿地“攀高枝”。要依据平时的成绩以及考试的成绩,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选择自己够得着的目标,填报与自己实力基本吻合的志愿。

五、要独立思考和分析,不要人云亦云。

填报高考志愿,说法很多,虽然都有理,但要自己拿主意,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看重什么。既要吸收他人的意见,更要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做出最后的抉择。

高考哪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 篇八

手机“携带”入场,取消所有考试科目

我国关于高考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考生不准携带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比如手机、手表等这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考生可能会说,带手机关机过着静音不就行了。考生可能对“携带”二字了解得不充分,就是不能随身带着。所以考生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可以在进考场前将手机交给陪考家长或带队老师保管。也可以带进考场后,主动送到指定位置,千万不要随身带着。

不准自备口罩带入考场和将考场提供的口罩带离

由于仍然处于疫情期间,外出行走仍然需要佩戴口罩。但是考生进入考场前,需要摘掉口罩,并且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将其装起来,写好自己的名字,放到指定位置,等离场时再拿走。如果考生感冒或者咳嗽,需要佩戴口罩,可向监考老师申请,考场会为考生提供口罩,等到结束时,不能将口罩带走,需将其放置在座位上。

考试进程严格按照监考老师的安排

考生进入考场后,监考老师会进行考试前期的准备流程,考生只需要安排监考老师说的做即可,不要做多余的动作。比如,听力考试期间不能做其它的试题。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自己听力不好,就直接放弃想先做后面自己会得,这是被允许的,监考老师也会多次强调并且监督大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2022广东省高考分数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5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