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 篇一

一元二次方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x+m)2=0的形式>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把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两边开方求其根。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②公式法 (注意在找abc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①根与系数的关系: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②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

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作用:

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1、x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

已知方程的两根x1、x2,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x2-(x1+x2)x+x1x2=0

已知两数x1、x2的和与积,求此两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x2-(x1+x2)x+x1x2=0的根

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①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

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②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 篇二

图形的相似

1、成比例线段

①线段的比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②注意点:

a:b=k,说明a是b的k倍

由于线段 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

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除了a=b之外,a:b≠b:a

比例的基本性质:若

则ad=bc; 若ad=bc, 则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2, l1 // l2 // l3 ,则

3、 黄金分割

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4、相似多边形

① 含义:

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②注意点: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

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②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④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⑤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⑥图形的位似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三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

(1)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

【考察内容】复数以及混合运算(期中、期末必考计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选择、填空)。

(2)整式的加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内容】

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

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③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3)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学习重点内容,主要学习内容有(归纳、总结、延伸)应用题思维、步骤、文字题,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中考分值约为1-3分,题型主要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极少出现简答题,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方程及方程解的概念

②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题型:追击、相遇、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打折销售、利润公式。

(4)几何:角和线段,为下册学三角形打基础

相交线和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和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历年中考中常见的考点。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为3-4分,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②平行线的判别方法

③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4分,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内容】

①考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球函数的值

③考察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分值约为3-6分,题型主要以选择,解答为主,难易度为中。

【考察内容】

①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

②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经济问题。

(4)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8分,选择,填空,解答题为主。

【考察内容:】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②列不等式(组)解决经济问题,调配问题等,主要以解答题为主。

③留意不等式(组)和函数图像的结合问题。

(5)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分值一般在6-10分,题型近几年主要以解答题出现,偶尔以选择填空出现。难易度为中。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7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