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阅读答案精选8篇

发布时间: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8篇《花灯阅读答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花灯》阅读答案 篇一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1)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4)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5花灯阅读答案 篇二

《花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团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 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______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在________历________月,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答题技巧 篇三

1、标题的含义/作用

含义:可能会有表层义和深层义,要注意联系中心。

作用:(1)线索(2)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3)感情的触发点(4)揭示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5)概括文章内容(6)用修辞,新颖,吸引读者

2、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

3、在记叙顺序上设题

常考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

倒叙的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的作用: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

4、在词语上设题

思路: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5、在文章内容(中心)设题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花灯谜语及答案 篇四

1. 谜题:观赏元宵灯谜(打人名二)谜底:张节文虎

2. 谜题:欢欢喜喜做元宵(音乐词语)谜底:快节奏

3. 春节二日(字谜)大

4. 春节二日人已去(字谜)一

5. 春节放假三天(字谜)人

6. 春节后大扫除(字谜)二

7. 春节后干劲冲天(字谜)奉

8. 春节后面貌一新(字谜)众

9. 春节前,秋分后,总念乡音(字谜)香

10. 春节前到广西(字谜)旷

11. 春节三日,人人团聚(字谜)众

12. 春节三日,天天放工(字谜)众

13. 春节一日(字谜)夫

14. 春节一日有人来(字谜)夫

15. 过春节(字谜)时

16. 立春春节同一日(字谜)音

17. 无字天书(打一教育用语)——谜底:白卷

18. 前后背景(打一城市名)——谜底:北京

19. 六一的活动(打一字)——谜底:韵

20. 单刀赴会(打一《水浒传》人名)——谜底:关胜

21. 大可不必害怕(打一节气名)——谜底:小寒

22. 怎么变成灰了(打一成语)——谜底:混淆黑白

23. 连日多玄奥,一定要解开。(打一字)——谜底:蓄

24. 五角钱(打一数学名词)——谜底:半圆

25. 春节前调休(字谜)茶

26. 春节前有心创意(字谜)立

27. 春节三人又聚首(字谜)最

28. 春节三日(字谜)人

29. 清明前一天(打一节日)——谜底:元旦

30. 三十六中抓重点(打一《水浒传》人名)——谜底:林冲

31. 人造卫星(打一成语)——谜底:不翼而飞

32. 宝玉出走要分开(打一陕西地名)——谜底:西安

33. 彩调剧(打一成语)。谜底:声色俱厉

34. 飞鸣镝(打一成语)。谜底:弦外之音

35. 垃圾箱(打一成语)。谜底:藏垢纳污

36. 纸老虎(打一成语)。谜底:外强中干

37. 八十八(打一成语)。谜底:入木三分

38. 笑死人(打一成语)。谜底:乐极生悲

39. 黑板报(打一成语)。谜底:白字连篇

40. 飞行员(打一成语)。谜底:有机可乘

41. 清除(猜一成语)--满不在乎

42. 楷隶皆融尚朴为先(猜一种花名)--棣棠

43. 下棋落子无俗手(猜一国内家电品牌)--步步高

44. 拜访孟尝君遭拒(猜一灯谜用语)--面不成文

45. 心犹未死杯中物(猜一灯谜用语)--生活用品

46. 卧轨自杀(猜一灯谜用语)--轮到我了

47. 岳父大人(猜一字谜)--仗

48. 千古疑案(猜一灯谜用语)--故事谜

49. 黄昏(猜一大陆地名)--洛阳

50. 聚餐(猜一金融名词)--进口合同

花灯现代文阅读答案 篇五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了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是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子,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是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1、词语连线。

五月 中秋节 放莲花灯

七月 端午节 吃月饼

八月 灯节(元宵节)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樱桃和粽子

正月 重阳节 观灯

2、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端午节是“雅”的节日?

(2)作者为什么要写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

3、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_”。

(1)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

(2)八月节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为伤感。( )

(3)春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 )

(4)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所有花灯中最好玩 的是“气死风”。( )

(5)北京的花灯其实也缺少文化内容。( )

阅读答案:

1、五月一端午节一吃樱桃和粽子

七月一七夕一放莲花灯

八月一中秋节一吃月饼

九月一重阳节一登高吃花糕

正月一灯节一观灯

2、(1)端午节和诗人屈原相关。

(2)用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来衬托北京花灯的文化内容。

3、(1)_ (2)_ (3)√(4)_ (5)_

花灯谜语及答案 篇六

1. 拜访孟尝君遭拒(猜一灯谜用语)——面不成文

2. 心犹未死杯中物(猜一灯谜用语)——生活用品

3. 池塘亮底(打一字)。汗

4. 内里有人(打一字)。肉

5. 谢绝参观(打一字)。企

6.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旷

7. 对影成三人(打一字)。奏

8. 总是玉关情(打一字)。国

9. 柴门闻犬吠(打一字)。润

10. 我独不得出(打一字)。圄

11. 三点河旁落(打一字)。可

12. 二十四小时(打一字)。旧

13. 两点天上来(打一字)。关

14. 入门无犬吠(打一字)。问

15. 一人背张弓(打一字)。夷

16. 说话的技术(打一字)。团

17. 第二次握手(打一字)。观

18. 开门日正中(打一字)。间

19. 李时珍所著(打一字)。苯

20. 一口咬破衣(打一字)。哀

21. 非正式协定(打一字)。药

22. 内外兼修(外足球教练)里皮

23. 分开孤立(食品)瓜子

24. 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名)黄蜂

25. 两眼如灯盏,一尾如只钉。半天云里过,湖面过光阴。(打一动物名)蜻蜓

26. 播种(打一动物名)布谷

27.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28. 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29. 一只八宝袋,样样都能装。能装棉和纱,能装铁和钢(打一日常用品)——针线包

30. 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镜

31. 尚鲁智深(打四川一地名)——色达

32. 刘邦登基诏书(打四川一地名)——宣汉

33. 南人不复反矣(打四川一地名)——南充

34. 举起鞭儿又紧缰(打新疆一地名)——策勒

35. 介胄之士(打湖北一地名)——武汉

36. 全面整顿(打云南一地名)——大理

37. 美哉嘉陵(打云南一地名)——丽江

38. 惩恶扬善(打云南一地名)——楚雄

39. 山花红烂漫(打内蒙古一地名)——赤峰

40. 驿外断桥边(打一字)。骄

41. 桁(打一成语)。行将就木

42. 皇(打一成语)。白玉无瑕

43. 忘(打一成语)。死心塌地

44. 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

45. 无脚也无手,身穿鸡皮皱。谁若碰着它,吓得连忙走。(打一动物名)蛇

46. 两点天上来(打一字)。关

47. 入门无犬吠(打一字)。问

48. 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谜底:元宵

49. 赶制元宵闲不住(五字口语)谜底:忙得团团转

50. 元宵节前后(现代小说)谜底:二月

51. 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节日纪念日)谜底:元宵节

52. 此时此地(剧目)谜底:元宵谜

53. 一夜鱼龙舞(民俗风俗词语)谜底:元宵灯会

54. 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谜底:半月谈

55. 婚期定在元宵后(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56. 煤球和元宵一样(打一成语)谜底:混淆黑白

57. 元宵(打一成语)谜底:一朝一夕

58. 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59. 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谜底:节外生枝

60. 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花灯》阅读答案 篇七

花灯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了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是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子,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是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1.词语连线。

五月 中秋节 放莲花灯

七月 端午节 吃月饼

八月 灯节(元宵节)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樱桃和粽子

正月 重阳节 观灯

2.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端午节是“雅”的节日?

(2)作者为什么要写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

3.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2)八月节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为伤感。()

(3)春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

(4)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所有花灯中最好玩的是“气死风”。()

(5)北京的花灯其实也缺少文化内容。()?

参考答案:

?1.五月一端午节一吃樱桃和粽子

七月一七夕一放莲花灯

八月一中秋节一吃月饼

九月一重阳节一登高吃花糕

正月一灯节一观灯

2.(1)端午节和诗人屈原相关。

(2)用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来衬托北京花灯的文化内容。

3.(1)×(2)×(3)√(4)×(5)×

《花灯》阅读答案 篇八

1、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______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在________历________月,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灯阅读答案:

1、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2、提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3、端午吃花糕

4、通过对比,突出我国春节的热闹气氛和民族特色。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答案不唯一)

拓展:元宵节闹花灯的故事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市中心的人群更热闹,花灯更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看那漂亮的兔灯,粉红色的身子,长长的耳朵,圆圆的小脸上挂着一副甜美的笑容,摆动的手臂,好像在跟大家说:“祝你们元宵节快乐!”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儿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还有那红艳艳的“五角星”、会动的“小鸡”……

在看花灯时,我们突然发现在路东边有许多人,于是,我和爸妈就走过去看了看。哦!原来是猜灯谜!灯上写着“一双长耳朵,眼睛红又红,不吃肉和鱼,吃菜和萝卜”打一动物。我想:谜底一定是“兔子”,因为今年是兔年嘛!果然,我猜对了!

看完花灯,我们又来到龙山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真是漂亮极啦!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花灯阅读答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6 7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