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 篇一

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各位老师,这是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一书中的一段话。是啊,人生本来就如梦。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注定了我们的人生是“教师人生”。

“教师人生”要求教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门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

“教师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当然,“教师人生”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此刻,我站在这里,站在“做学生喜爱、家长满意教师”的演讲台上,我内心诚惶诚恐,我不敢亮嗓高喊:我是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的教师!我的耳旁萦绕着一串串的问号(?),你是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吗?你是一位家长满意的教师吗?前日翻开王蒙主编的《吾爱吾师》一书,我的心一下子就紧缩了,手在不知不觉中颤抖。我有些害怕,与书中的这些教师比起来,我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为师者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冰心先生回忆叶圣陶先生时,说他总是“谦和慈蔼,淳朴热情,一股纯正诚恳之气扑面而来”;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师沈从文对学生“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这一份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对学生真诚的喜欢、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也出自他们很高的学识与修养。正是有了这份真诚的笑容,学生们先“亲其师”而后自然会“信其道”。

我,一个选择“教师人生”的我,难道不应该在学生的回忆里留下一点什么?不应该在家长的口碑中树立点什么?感谢这次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我的题目是:享受教育,我的教育之梦。希望通过对自我和“眼中的我”认识的四点反思,来阐述我的享受之乐,理想之道。

做一个有习惯的教师

有人说,习惯成就人生;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一个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如何处理和同事的关系,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当这种行为方式延伸到各种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续到各种教育环节中,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学校组织大部分教师共有习惯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教师一种自在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

教师的习惯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的老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在家长会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数落学生的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危言耸听,习惯于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单打独斗,习惯于竞争,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当一种教育改革来临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质疑,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师习惯于抱怨、伤感、忧愁,习惯于放弃心中的目标、追求、理想,习惯于远离与逃避……毫无疑问,此等习惯是坏习惯。

有的教师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习惯于尊重与关怀学生,习惯于帮助与激励学生;有的教师习惯于与同事相互理解与支持,习惯于与同事交流与合作,习惯于与同事研究与探究;有的教师习惯于拓展教材,习惯于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展探究、体验、交往、实践等学习活动;有的教师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这无疑是教师的好习惯。

老师们,如果在我们刻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们也能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教育行为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那么,教育每天都会充满阳光!

做一个会微笑的教师

有一种面部肌肉的轻微运动叫做微笑,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动力。微笑是关注,使人觉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赞许,能给人以不夸张的肯定;微笑是友好,预示着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心理距离;微笑是激励,表达着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微笑是关心,似乎在对人说“你好吗”;微笑是宽容,好像在对人说“没关系”。微笑是微微的一颦,是轻轻的一笑。微微一颦,使人顿觉放松,远离紧张,远离心虚;轻轻一笑,使人倍感动力,走进悦纳,走进理喻。微笑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心境。微笑不只是纤纤女子的含蓄,也是粗犷男人的细腻。善于微笑的女子惹人怜爱,善于微笑的男人招人喜爱。

作为教师,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无奈的。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

做一个有信念的教师

教育是一种需要信念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的信念是教育场景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人们通常所说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实质是指去除或消解教师误以为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去信奉并坚守正确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教师的信念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它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其次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它包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信任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再次是教育本质观,它涉及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即关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看法。在教育本质观上,教育即解放儿童个性,教育即培育儿童生命价值。这些信念是教师信念的内核。当然,教师的信念可以分成若干层次,新课程中强调的体验观、建构观、生成观,都是其内核的具体化。对每个教师而言,其信念可能是非常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命题。在《教师的思想》一书中袁继庆老师提及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也就是一位语文教师的信念。

老师们,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许就是教师的信念。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做个有思想的教师,何其难啊!有人说,教育的理想与梦想是天使,而教育的现实与困境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分数崇拜、知识授受主义的混血儿手持魔棒,折磨着教师的意志,讥讽着教师的良知,压抑着教师的创造。魔鬼当道,天使避难了!我想,在极易出现“教师职业倦怠”、浮躁不安且教育功利主义盛行、呈现出“教育悲情时代”的今天,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因为,做个有思想的教师,需要心中有梦想,胸中怀信念,需要坚守教育的良知与底线,需要与现实和困境抗争。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仅成为“传声筒”,不会仅仅教给学生“一碗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

你想成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吗?那就让我们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反思,赶快去总结,赶快去提炼,赶快去合作,赶快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赶快去找回梦想和理想、信念和信心,赶快去成为你自己!

我衷心的祝愿我们的老师一生幸福,去享受“教师人生”的快乐,去追寻心中的教育之梦!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 篇二

说到谁是你心中最美丽的老师,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她。

仔细想想,她 笑起来的时候,像女版的林俊杰,可爱又迷人。

仔细想想,爱笑的她,工作细心、认真而温柔。

记得有一天,我拿着两桶沉沉的午餐刚到教室门口,一个踉跄,眼看着餐桶要脱离出来,而她马上就从教室里跑出来,毫不计较的接过我的两桶沉沉的午餐,还挂心的询问我:有没有事啊?还好吗?那一刻我默然心里感觉暖暖的。

记得有一次,我经过她身边闻到一股苦浓苦浓的中药味,我以为是窗外哪里飘进来的,不曾多想地说到:好苦的味儿啊!然后她不好意思的解释说:是我喝的中药。原来她不得已要及时调理失衡的身体了。

我后知后觉,她总是心系班级、心系身边的人的,仔细想想,却不曾听她说过 自己的劳累。

仔细想想,工作细心又温柔的她,周末休息时喜欢去看花,喜欢去爬山,热爱运动,热爱着生活。对比自己没事总宅在家里捧着看手机的我,我也开始放下手机,像她一样出去走走,感觉真的不错。

我在此要讲的人儿,我心中最美的老师——我们一幼小七班班主任谭晓艺老师。她真是美丽的形象里面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我很高心认识了她,并要借此机会感谢这些日子她对我的照顾,谢谢大家!

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 篇三

最美教师王柯芦,王柯芦20xx年考入乐山师院,20xx年到四川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三年后回归母校成为专任教师,两年后她又考取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修英语教学法,并以优异成绩获新加坡教育部全额奖学金,再次攻读硕士学位,成为乐山师院获得外国政府奖学金的第一人。

20xx年,她放弃条件优厚的工作机会,带着第二个硕士学位回到乐山师院继续任教。求学于母校,深造在名校,奉献给母校,是王柯芦这只小陀螺转出的人生轨迹。

王柯芦感恩母校给了她走出去的机会,想帮助更多的乐山师院学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和学生分享异国求学和旅行的体验,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和探索世界的欲望。20xx级英本4班的李思敏说:“王老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也想去看看!”

如同陀螺的旋转有各种花式,王柯芦的教学总有层出不穷的“花式”教学法。求新求变是王柯芦教学的追求。

“我画的那座山,比喻造成阅读阻碍的生词,”“我画砌砖是表示阅读的成功需要日积月累。”王柯芦的课堂,学生们手拿彩笔,一边作画一边用英语讨论,这就是她独树一帜的《英语阅读》课。

学生们评价说:“王老师的阅读课充满了创意!我们可以画画、自由表达想法,这样的阅读教学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思考中领悟,在合作中交流,在动手中创造。”

亦师亦友,是王柯芦与学生关系的最好注解。在她看来,“情不通则礼不达”,教育的魅力并不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

静悄悄的夜晚早已响起家人轻微的鼾声,王柯芦还坐在电脑前修改20xx级英本2班学生李代国的演讲稿,而这已经是第三稿了。李代国大一时参加CCTV英语风采大赛,因为成绩不理想他找到当评委的王柯芦:“王老师,我今天的表现有什么不足啊?”王柯芦笑了笑:“你站上去就是成功的,只是经验还不足,缺乏演讲的技巧。”以后每次的英语演讲比赛,王柯芦都是李代国的专职导师,帮他逐词逐句改演讲稿,一遍遍排练。师生的共同努力让李代国在“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四川赛区三等奖,在“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中斩获川渝地区一等奖。李代国说,是王柯芦老师帮助他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介绍最美教师演讲稿》,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6 9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