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 篇一

1.5.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篇二

一、1,A;2,D;3,D;4,C;5,A;6,C;7,D;8,C;9,C;10,D.

二、11,亏损80元;12,评析:负数的意义,升高和降低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借助数轴可以准确无误地得出正确结果-1℃,数无数不形象,形无数难入微,数形结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新课标中有重要体现,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多以综合高档题出现,占分比例较大;13,评析:利用逆向思维可知本题应填;14,满足条件-1.3

所以分别有下列运算结果:输入499→1352→169→522→261→788→197→598→149→452→

133→344→17→56→77→26→13→44→11→36→9→32→1→8→1→8→1→8→…,由此我们还发现:当进行第奇数次运算时,其结果是偶数,当进行到第偶数次运算时其结果为奇数。所以第449次“F运算”的结果是8.

三、21,(1)-1.(2)。(3)-2.(4)2;22,因为│a│=2,所以a=±2,c是最大的负整数,所以c=-1,当a=2时,a+b-c=2-3-(-1)=0;当a=-2时,a+b-c=-2-3-(-1)=-4;23,(1)3(km)。(2)8(km);24,173(万元);25,150(kg);26,总计超过11分,总分为491分;27,:(1)A和B之间的距离为3-1=2=,(2)C和D之间的距离为-1-(-2)=1=,(3)A和D之间的距离为3-(-2)=5=,(4)B和C之间的距离为1-(-1)=2=,(5)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28,(1)因为8-9+4+7-2+10+18-3+7+5=8+4+7+18+7+5-9-10-2-3=25,所以在A处的东边25米处。(2)因为│8│+│-9│+│4│+│7│+│-2│+│-10│+│18│+│-3│+│7│+│5│=73千米,而73×0.3=21.9升,所以从出发到收工共耗油21.9升。

四、29,(1)4、7,(2)1、2,(3)-92、88,(4)(m+n-p)、│n-p│;30,(1)1,

因为组成此平行四边形的小圆圈共有n行,每行有[(2n-1)+1]个,即2n个,所以组成此平行四边形的小圆圈共有(n×2n)个,即2n2个。所以1+3+5+7+…+(2n-1)==n2.(2)2.因为组成此正方形的小圆圈共有n行,每行有n个,所以共有(n×n)个,即n2个。所以1+3+5+7+…+(2n-1)=n×n=n2.……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 篇三

正数 小学学过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

将小学中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⑦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负数 利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

有理数

数轴 为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做准备;数形结合的初步认识及应用 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并让学生通过温度计加深对数轴的认识,进而具体讲述

绝对值 借助数轴

相反数 借助数轴。分别利用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让学生理解

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 把倒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范围内 小学知识迁移

有理数加法法则 将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 初中阶段运算的基础 首先通过实例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接着举例说明小学阶段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同样适用。在此基础上,从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进一步根据减法法则,可以把加减法运算统一成加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 借助数轴研究有理数的乘法,引入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通过例子说明,如何利用法则进行计算。然后从具体运算的例子出发,指出乘法的运算律对有理数同样适用。在乘法之后,从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出发,结合具体例子引入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并通过例子说明如何利用法则进行计算。

有理数除法法则

乘方 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平方、立方 幂的运算的基础 幂函数的基础 结合计算正方形面积、正方体体积的实例引出乘方的概念

有理数混合运算 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基础 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其他运算的基础,初中有理数运算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增加了乘方的运算。也是后面有关整式运算的基础。 在复习小学阶段数的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结合新学习的乘方,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

科学计数法 为较大数字和较小的数据的表示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的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