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最新8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灰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2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

例:

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

(三)检查自学。

1 .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 hu4 ,学生会误读为 hu2 ,因此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例:

2 .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 6 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

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3 .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郊(     )     渣(     )     坚(     )

效(     )     楂(     )     竖(     )

(三)理解词语。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3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

4 .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5 .检查词语认读的情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二)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 .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教师提问题,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 1 )初读课文,你知道本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吗?这时教师可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宁和男孩。

( 2 )初次见到题目你们有哪些疑问?

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这时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灰雀是什么样儿的?”“谁喜欢灰雀?”“怎样喜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围绕学生质疑,抓住重点开展教学。

1 .灰雀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2 .教师指名读所画出的句子。

3 .出示重点句: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 1 )指名读句子。

( 2 )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两句话中你怎么看出它们惹人喜爱?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外形色彩艳丽,胸脯是粉红的和深红的。②它们“欢蹦乱跳”,动态活泼可爱。③在枝头唱歌,说明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 3 )让学生把灰雀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教师可采用指名读和齐读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

(三)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下文。

“正因为灰雀这样美丽,又这样活泼可爱,所以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这时教师让学生听老师读一段话,想一想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 .教师读重点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这三个词语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情感。从“经常”一词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

2 .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小声读 2 ~ 13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 .指名回答问题后出示重点句: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让学生讨论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心情怎样?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教师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在“树林中找遍了”这一点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那种焦虑、担心和惋惜的心情。

2 .让学生从课文 3 ~ 10 自然段中找一找列宁和小男孩有几次对话?

( 1 )让学生用伸手指示意的方法回答。

( 2 )指名读各次对话。

(五)逐段阅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

1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2 .这时列宁的心情怎样?应该怎样朗读?

3 .再次指名读,要求学生读出列宁着急的心情。

4 .然后让学生评议。

5 .男孩怎样回答列宁的话?当你读到小男孩这句话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以此启发学生围绕重点句质疑思考展开讨论。

6 .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可出示三种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是真是假。

( 1 )没看见。

( 2 )我没看见。

( 3 )没看见,我没看见。

经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前两种回答的句式语气是肯定的,第三种是文中原句。小男孩两次强调没看见,用这种语气反复说,表面看似真实则虚假,明显是在为自己推托。这就暴露出小男孩在说没看见时内心是慌乱的。

7 .再次指名读这段对话,要求学生把男孩心虚、慌乱的心情读出来。

(六)读第二次对话,想一想列宁说了什么?他此时心情怎样?

1 .指名读列宁说的话。要求学生把列宁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情读出来。

2 .讨论:列宁此时担心什么?小男孩这时说话了没有?他为什么不敢讲话了?

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小男孩这时不敢讲话了,是因为他怕列宁知道他把灰雀抓走了。明知不对却又没有勇气说出来,内心很矛盾。

(七)教师让学生依照学习前两次对话的思路自己学习三、四次对话。

1 .出示问题:

2 .让学生读问题后,自读对话,同〖www.chayi5.com〗学之间讨论。

3 .在学生自己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讨论第三次对话的结果。

4 .讨论第四次对话。

通过讨论让学生从小男孩回答列宁的话中悟出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而且他已下决心改正错误,要把灰雀放回来。列宁的一句追问“会飞回来?”虽是问话,但充满希望,既是希望马上见到灰雀,又希望抓走灰雀的人能认识到错误及时纠正把它放回来。这时列宁的心情是急切的,“一定会飞回来!”小男孩最后的回答是坚定的,表明小男孩已下定决心要放回灰雀,改正错误。

5 .指名读男孩的话。

文中小男孩在与列宁的对话中三次提到“会飞回来!”但标点不同,语气自然也不相同,要注意提示学生朗读中区别语气,读出情感。

6 .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带走?

讨论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小男孩带走灰雀也是出于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7 .让学生分角色读第四次对话。

(八)第二天列宁再次来到白桦树下结果如何呢?

1 .让学生快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2 .让学生讨论小男孩这时为什么“低着头”,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从中体味到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知道自己错了,感到惭愧。

3 .这时列宁微笑着说了些什么?为什么微笑着呢?

文中列宁“微笑着说”有两层含义:

( 1 )灰雀又飞回来了,列宁看见后心里很高兴。

( 2 )列宁知道小男孩用行动改正了错误更喜欢他了,心里更加高兴,所以是微笑着说。

4 .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

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你应该是属于大家的。”

5 .这时老师可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     )对灰雀说:“对不起灰雀,我不该把你带走,请原谅。”

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怎样对灰雀说。出示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态,并会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如:惭愧、不好意思。

6 .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男孩对列宁说什么?

7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可再次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     )对列宁说:“列宁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谢谢您。”

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是怎样对列宁说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真诚地说,真心真意地说等等。

8 .教师小结。

经过这样的讨论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通过这件事情,小男孩受到了教育,列宁也更加喜欢小男孩了。

灰雀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3周2节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灰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这一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很好!

二、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你们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来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事。

师板书:

灰雀

列宁男孩

师:是呀,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小鸟又重新放回树林的故事。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美丽的灰雀)

师:孩子们,灰雀美吗?(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灰雀的呢?谁来告诉老师?

生:

电脑出示:

三只灰雀颜色(),

动作(),歌声(),

真()。

电脑出示:请同学们再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划。

生1:每次都要经常

师:这三个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无比喜爱。

生2:一天,列宁……也没有找到。

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说明列宁怎么样?(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列宁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欢快的灰雀,这,当他抬头仰望这三只灰雀时,他发现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师: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宁才这样说:电脑出示: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试读,师指导。

师:字里行间充满了列宁对灰雀的担心之情,列宁还自言自语的说:电脑出示:生读

师: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列宁自言自语的目的是什么?(列宁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体现了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于灰雀的丢失,列宁充满了可惜、充满了担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生:没……我没看见。

师:这里有一个省略号,从这个省略号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说话吞吞吐吐。

师:那他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从他吞吞吐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他有关。

师: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独自欣赏,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后来经过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小男孩后来是怎么说的?

电脑出示: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男孩连说了两次“会飞回来的。”说明了什么?“一定”又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说明男孩这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来。

师:“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的说。“肯定”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男孩已经决心改正错误。

师:那么,灰雀真的会飞回来吗?

生:会。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第二天……低着头。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师:“果然”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老师?

师:和我们想的一样就叫果然。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一起来说一说吧。

电脑出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师:是呀,男孩听了列宁的话,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惭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该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红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决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样?

生:送回去。

师:正象大家说的那样,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树林,此时,列宁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

师:灰雀真的会回答他吗?

生:不会。

师:那列宁为什么还要问那只灰雀,而不直接问小男孩呢?

生:因为他认为男孩是诚实的。

师:“没……我没看见。”很显然男孩最初是撒谎了,那为什么大家和列宁还是认为男孩是诚实的呢?

生:因为男孩知错就改,所以我们都认为他是诚实的。

师:哎呀,你还用到了“因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师:小男孩虽然开始犯了错误,但他后来在列宁的影响下改正了错误,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诚实的。

师:围绕着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宁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列宁是爱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爱灰雀。

师:他们同时爱灰雀,那老师问你们,他们的爱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

生:列宁给他吃的,给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生:列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师:板书“爱”,列宁爱它,是给它吃的,当发现灰雀不见时,他的内心是着急的,是担心的,而男孩爱灰雀,却把它捉回家,这里边我们看到了列宁和男孩对灰雀的爱,还看到了谁对谁的爱呢?

生:列宁对男孩的爱。

师:是呀,列宁这样做既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让男孩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这种默默的。教育,也是对男孩的爱呀,一个简单的事理,却写出了动物和人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爱。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来体会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爱。

三、课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设计:

5麻雀

(惹人喜爱)

不见捉走

担心爱放回

列宁男孩(知错就改、诚实)

(循循善诱)

《灰雀》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词,继续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必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而有必定难度。

课前准备

1、配乐感情朗读磁带、录音机等。

2、灰雀鸟的插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意,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课题《灰雀》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谁能猜猜它可能是写什么内容的?

(学生可能答出:写灰雀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它怎么可爱;也可能答出写与灰雀鸟有关的故事等等。)

你们谁说的对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后就全明白了。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是:在自己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老师提出的预习内容。

二、自读课文,完成预习

(一)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生字字音读准确,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

(3)按五步识字法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可用齐读,个别读,互相读多种形式检查读书是否正确、流利。生字读音是否准确。

(2)检查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学生查字典对词语理解情况。

坚定:不动摇。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4)了解学生如何记忆生字的:

郊、惹、渣三字可用旧字加偏旁方法记。

散:注意右边是四笔“攵”。

或:偏旁是“戈”字旁。第五笔是“”不要写成“一”。坚:上下结构,下边是“土”。

(5)练习用生字组词。

要求先组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再组其他词语。可指出“散”是多音字:(sǎn)

郊外,(郊区;郊游)散步,(散心;零散)

惹人喜爱,(惹怒)面包渣,(土渣,渣土……)

或者,坚定,(坚强,坚实,坚固)

(6)指导书写:本课生字较少,又学过自学生字方法,因而本课可先把生字词学会。

(7)作业:①写生字词。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围绕灰雀发生的故事,教育我们学习小男孩的什么品质,还要通过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你们必定很喜欢这个故事,这节课我们看谁学的好,理解的深入。

一、逐段学习,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1、2两句什么意思?与下文是什么联系?

2、列宁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鸟?这鸟为什么惹人喜爱?从哪儿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它们?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读读。

(共有6句话。第1、2两句写列宁养病期间每天去公园散步,这是交待事情的起因。)

(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因为它长的美: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②它们活泼可爱,叫声动听。)

3、理解:“欢蹦乱跳”,“非常”各是什么意思?

(欢蹦乱跳:又蹦又跳,很活泼好动;非常:特别的意思。)

4、比较句子;把上边两个词语去掉再读读这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书中原句好,因为“欢蹦乱跳”把灰雀活泼可爱的样子写活了,“非常”一词写出可爱的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这三只灰雀引人注目,惹人爱。)

从哪儿看出列宁很喜欢它们呢?读出这样的句子,画出表现喜爱的词语。说说你对加黑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视这三只欢乐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前面提到列宁每天都要来公园散步而且每天都来看鸟。这里的“每次”,实际就是“每天”,“都要”:没有一次不停下来的,起强调作用。仰视:抬头而且是带着喜爱心情观看。经常:多次,常常。这句话意思:列宁每天都来看鸟,而且都仔细地,怀着喜爱的心情抬头观看着,还常常带面包渣和谷粒喂它们。可见列宁对这些鸟爱之切,爱之深。

以上是训练学生先会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而且会先在理解重点词语基础上再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临时这样训练下去可提高学生爱动脑习惯,提高他们分析理解能力。

(二)我们接着往下学,看看列宁这样喜欢的鸟发生了什么变化?

接着指名读2~10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哪只灰雀不见了?

2、列宁当时什么态度?从哪儿可以看出?

3、列宁与小男孩有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列宁与小男孩的思想感情是怎么变化的?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这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焦急:从“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可以看出,在“周围的树木中”说明列宁走了很多地方,“找遍”,说明列宁找的很仔细,找了很长时间。列宁与小男孩有四次对话。第一次列宁问小男孩看见过那只灰雀吗?小男孩说没看见。第二次,列宁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小男孩说,从中小男孩感到列宁对这只灰雀很担心,也很关心,列宁的爱鸟之心对小男孩是有触动的,因而第二次小男孩没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小男孩内心思想活动是很活跃的,他此时态度已有所变化,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还没有勇气。当列宁第三次自言自语时,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小声说,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小男孩被列宁爱鸟之心深深打动了。“多好的灰雀呀”,表达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深,“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如果把“自言自语”“可惜”两词去掉,与原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两词,只是说他知道这鸟丢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课文原句却表达了列宁对于灰雀的丢失无限惋惜之情,心里总放不下,因而自言自语。列宁虽然此时是自己对自己说,可小男孩听见了,被列宁爱鸟心切深深打动,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就看看列宁说:“会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但此时从小男孩说话时的神态:“看看列宁”,说明他说话时还有点心虚,胆怯,但必定是说出了鸟的下落。但列宁没亲眼所见,也不知是真是假,因而紧紧追问了一句,这时小男孩完全觉悟了,并已说出鸟没有死,因而坚定地回答:“必定会飞回来!”,“坚定”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原意是:坚决、不动摇。在课文中是讲小男孩说话时态度是肯定的,不含糊的。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鸟是被小男孩捉去了。我们怎么知道的:是小男孩自己说话时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断定他知道鸟的下落。

以上是在老师引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对四次对话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在分析理解过程中可再适当围绕重点句,重点词增加一些问题。这是的重点部分,是表现小男孩思想品质变化过程,要抓住这一点认真分析。

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读。谁能说说读出什么语气?

(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情,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同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也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分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形式进行。

(三)小男孩说的是不是事实呢?接着往下学。最后齐读11~13自然段。思考:

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

(这只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看到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旁,低着头。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

3、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

(说明他是诚实的。)

4、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你认为列宁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联系上下文想想。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

从三方面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一是从他坚定的态度,二是第二天果然又看到了灰雀,三是看到他低着头。)

5、“果然”是什么意思?(和预料的一样。)

6、列宁什么时候已预料到这鸟在小男孩那儿?(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预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7、列宁为什么会和灰雀说话?

(看到他喜爱的鸟又回来而高兴,也是为小男孩能知错就改而欣慰,他表面是在和鸟说话,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

教师: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听不懂人话的,他这样做一方面像同学们刚才说的,表达了他为鸟飞回而高兴,为小男孩知错就改感到欣慰。同时也表现了列宁很幽默,很注意教育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维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不至于使他很难堪。

8、读出列宁的幽默感及高兴的心情;再把11~13自然段读一读。

9、开始小男孩不是说“没看见”吗?为什么你们说小男孩是诚实的。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见解。)

感情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列宁怀着深深的爱鸟之情去寻找丢失的鸟。这爱鸟情感动了捉走鸟的小男孩,小男孩自觉改正了过失,可双方都不公开说出,这种双方相互理解,又很幽默的感情,应通过感情朗读深刻地表达出来。小男孩从不承认到认错又到改错的一系列语言、神态的变化,反映小男孩还是单纯,可爱,诚实的,要引导学生读出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灰雀》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与动物间的友好与真诚。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收集有关列宁的材料,了解列宁的一生及他的贡献。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重点难点、关键】

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列宁的一生及他的贡献。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学习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让学生收集列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材料,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课文一定是写什么的?

3、听录音朗读,对照课文。

4、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5、谁愿意说一说你收集到有关列宁的资料?

二、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3、着重理解:自言自语:自己与自己说话。郊外:城市周围的`地方。

4、开火车拼读生字词。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考题:(1)列宁在公园里的大树上看到了什么?(2)这三只灰雀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他们?

3、读本段,动手找出相关的句子讨论。

4、联系理解:惹人喜爱:指灰雀非常逗人喜爱。

5、指导朗读,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四、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讲读2—1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列宁怎样喜爱小麻雀,以及在他爱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自觉纠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实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就改,诚实的孩子。3、能把自己喜欢小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配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部分生字新词。2、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10自然段

1、听朗读录音。

2、讨论作答。(1)当列宁发现深红色的灰雀不见时,是怎么问小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从中说明什么?(2)分角色朗读二人对话,从中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心情。

3、小结:列宁的爱鸟之心感染了小男孩使他纠正了错误。

4、再听录音,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考题,作答。(1)文中“果然”一词是什么含义?(2)这里用上“果然”可与前文哪些照应?(3)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他在想什么?(4)分角色扮演小男孩,进行内心独白。(5)列宁此时怎么说的?读一读列宁的话,从中你知道列宁明白了什么?(6)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3、小结:列宁看到那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时,知道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变化,读出高兴之情。

四、总结全文

在学习这篇课文中,你受到什么教育?

五、作业

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列宁

小男孩

灰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理清事件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积累背诵描写灰雀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读懂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第26课《灰雀》。

一、复习导入,理清事件要素(5分钟)

1、听写词语:灰雀 郊外 男孩 唱歌

2、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自行订正。

3、言语训练:请用这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我们在讲述或者记叙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还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怎么样及结果如何。

二、感悟喜爱,了解故事起因(3分钟)

过渡语:三只灰雀是整个故事的线索,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呢?

1、出示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课文中谁喜欢灰雀?)

出示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感受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还有谁喜爱灰雀)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感受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三、体悟对话,揣摩人物内心(15分钟)

过渡语:其中有一只灰雀跟我说它们好好的在枝头唱歌,不知道为什么有个小男孩把它的一个同伴捉走了,第二天却又主动地把它的同伴给放了回来,它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很厉害的本领——“读心术”。怎样才能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呢?(察言观色)

1、自由读课文2—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他们对话时各自心里想的可能是什么。

2、教师指导补白。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3、自主填空补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4、师生承接读。

5、评读:梳理人物心理。

四、走进内心,升华文章主旨(10分钟)

1、探究: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他们爱的方式相同吗?你比较赞同哪种方式,为什么?

语言训练:

爱一只鸟儿,不是,而是。

爱一朵花儿,不是,而是。

过渡语:好在小男孩在列宁的引导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决心改过。

2、出示文章结尾,师配乐范读。

3、思考: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在男孩心中列宁又是怎样的呢?

4、表达训练:假如你是小男孩,会对列宁说什么呢?

《灰雀》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这一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很好!

二、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你们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来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事。

师板书:

灰雀

列宁男孩

师:是呀,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小鸟又重新放回树林的故事。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美丽的灰雀)

师:孩子们,灰雀美吗?(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灰雀的呢?谁来告诉老师?

生:

电脑出示:

三只灰雀颜色(),

动作(),歌声(),

真()。

电脑出示:请同学们再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划。

生1:每次都要经常

师:这三个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无比喜爱。

生2:一天,列宁……也没有找到。

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说明列宁怎么样?(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列宁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欢快的灰雀,这,当他抬头仰望这三只灰雀时,他发现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师: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宁才这样说:电脑出示: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试读,师指导。

师:字里行间充满了列宁对灰雀的担心之情,列宁还自言自语的说:电脑出示:生读

师: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列宁自言自语的目的是什么?(列宁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体现了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于灰雀的丢失,列宁充满了可惜、充满了担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生:没……我没看见。

师:这里有一个省略号,从这个省略号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说话吞吞吐吐。

师:那他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从他吞吞吐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他有关。

师: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独自欣赏,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后来经过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小男孩后来是怎么说的?

电脑出示: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男孩连说了两次“会飞回来的。”说明了什么?“一定”又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说明男孩这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来。

师:“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的说。“肯定”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男孩已经决心改正错误。

师:那么,灰雀真的会飞回来吗?

生:会。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第二天……低着头。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师:“果然”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老师?

师:和我们想的一样就叫果然。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一起来说一说吧。

电脑出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师:是呀,男孩听了列宁的话,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惭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该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红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决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样?

生:送回去。

师:正象大家说的那样,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树林,此时,列宁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

师:灰雀真的会回答他吗?

生:不会。

师:那列宁为什么还要问那只灰雀,而不直接问小男孩呢?

生:因为他认为男孩是诚实的。

师:“没……我没看见。”很显然男孩最初是撒谎了,那为什么大家和列宁还是认为男孩是诚实的呢?

生:因为男孩知错就改,所以我们都认为他是诚实的。

师:哎呀,你还用到了“因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师:小男孩虽然开始犯了错误,但他后来在列宁的影响下改正了错误,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诚实的。

师:围绕着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宁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列宁是爱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爱灰雀。

师:他们同时爱灰雀,那老师问你们,他们的爱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

生:列宁给他吃的,给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生:列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师:板书“爱”,列宁爱它,是给它吃的,当发现灰雀不见时,他的内心是着急的,是担心的,而男孩爱灰雀,却把它捉回家,这里边我们看到了列宁和男孩对灰雀的爱,还看到了谁对谁的爱呢?

生:列宁对男孩的爱。

师:是呀,列宁这样做既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让男孩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这种默默的教育,也是对男孩的爱呀,一个简单的事理,却写出了动物和人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爱。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来体会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爱。

三、课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设计:

5麻雀

(惹人喜爱)

不见捉走

担心爱放回

列宁男孩(知错就改、诚实)

(循循善诱)

《灰雀》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1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