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5篇《小班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小班教案 篇一

活动目的:

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加深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

培养幼儿与老师之间和睦相处并懂得珍惜。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辅导一名幼儿先讲述。

活动过程:

1、请出被辅导的那一位幼儿讲述:“我的老师姓*,她长得很好看,皮肤白白的,眼睛亮亮的,头发又直又长。每天她都早早来到教室,把活动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她的脾气特别好,特别爱笑……。”

2、幼儿分组,5人一组,讲述“我的老师”。

3、游戏“我给老师打电话”,让每位幼儿跟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增强对老师的感情。

4、欣赏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

总结分享:

唱歌《我的老师像妈妈》,进行表演。

活动评价:

能讲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一日工作和对自己的关怀。

能用一些词汇进行讲述。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关心宝宝的、老师教会了宝宝什么本领等等。

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我在活动的开端,通过老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积极联想,打开思路,做好准备。

小百科:老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

小班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名称。

四、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

小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弱拍起唱的方法。

2、能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律动,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将动作做的优美、舒展。

师:“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蝴蝶飞的动作吧!看看谁的动作最好看!”

二、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1、倾听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性质。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用敲击小铃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每句句末拍手两次。

师:“小朋友自己试一试跟着老师唱一唱,看看老师是怎么唱的。”

3.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重点掌握弱拍起唱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可以拿起手里的铃鼓、响板进行拍一拍,有节奏、好听地拍哦。”

三、创编歌曲《幸福拍手歌》。

1、师:“我们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什么?用歌来唱一唱好不好?”

2、师:“我们试试看一起换一换歌词,看看怎么唱。”

3、师:“我们一起为新的歌词做点别的动作吧!看看谁的动作最漂亮!”

四、表演歌曲《幸福拍手歌》。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气氛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快乐。音乐活动的教学,常常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新的歌曲,也能进行表演,整个活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进行学唱的时候,没有我的提醒,孩子已经知道在句末要进行拍手,因此在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好的配合我。虽然在进行器乐的演奏时孩子会忍不住多摇几下铃鼓,对敲几下响板,但是在整个活动中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非常准确地唱准弱起的重点,也能对句末的拍手进行一个较好的节奏掐点。创编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展开了翅膀。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小百科: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

小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比较水果的不同。

2、尝试制作水果宝宝,乐意用简单的语言与老师、同伴交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水果

2、各类水果切成小块以供幼儿品尝用

3、制作水果宝宝的各种辅助材料(糨糊、色纸、牙签等)

活动过程:

一。比较不同将水果放于桌上,请幼儿自由的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然后说说这些是什么水果?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从外形、颜色等出发引导幼儿讨论)

二。制作水果宝宝

1、欣赏老师的作品:“瞧,变魔术啦!”师边说边逐一给水果贴上五官,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说贴上去的是什么,分辨位置)

2、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水果宝宝。

三。展示

水果宝宝坐火车啦!(把作好的水果放入积木搭成的火车上)

数数坐了几个水果宝宝?它们都是谁?鼓励没完成的孩子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1、开展本活动之前应该有一个情感铺垫,调动起孩子们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2、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再多些。

3、应该让孩子们涂颜色数数,把美术知识更多地溶入数学课堂,对提高孩子的兴趣更有利。

4、做个“找朋友”游戏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官,运用对应的方法感知1和许多;

2、 在游戏和亲自操作中发展辨别力。

活动准备:

娃娃1个,1袋糖(其中1粒糖纸为黄色,其余为红色),1盒珠珠(糖和珠珠的`数量各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送糖

1、 摸糖。请2—3位幼儿上来摸一摸。

2、 看糖。请大家看看有多少糖?一样吗?

3、 分糖。请每位幼儿拿一粒糖。

(二)送珠珠

1、 摸珠珠。摸摸有什么?听听有多少?

2、 猜珠珠。幼儿相互玩猜珠珠的游戏。

3、 找珠珠。一粒粒的珠珠合起来又变得怎样?

(三)在自己身上寻找

哪些东西有许多,哪些东西只有1个?

(四)在教室内寻找

教室里哪些东西有“许多”?哪些东西只有“1”?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班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2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