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的是历史课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范文,希望对老师们备考有帮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一

以下是关于八年级的历史课《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综合组赵老师的这节课,算的上是践行“生命课堂”理念的示范课,“好”从“简约”二字体现出来:

1、教学设计——简约

仅仅16页的PPT,包含了课前引入、走进历史、走出历史、巩固提高四个环节。去除了不必要的图片、文字、音视频等资料的修饰,使课堂条理更加清晰,易于学生整体感知的形成。

2、教学风格——简约

整个课堂让我们感觉听课轻松,老师上课也很轻松。听课轻松,与老师的天然的亲和力、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阵见血的问题设计、易放易收的课堂掌控能力等等,是分不开的。老师上课轻松,与她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的教学研究分不开,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赵老师的精彩呈现,是她辛勤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她称得上是三尺讲台上的“资深舞者”。

3、新授课程——简约

第一环节:自学成才——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对学生提出了问题由其它同学帮助解答;

第二环节:知识通关——同桌相互提问,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走进历史——黑板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甲午中日战胜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学生小组群学交流之后,老师问题层层引导,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的语言,更多的是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对问题分析的精彩的呈现。

4、教学风格——简约

看得出她对课堂的追求,不在“全面”二字,而是一个“精”字,因此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能清晰抓住重难点,让学生去深入探究,让学生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抽象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这节课堂上,学生通过《南京条鱼》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对比,推论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精彩纷呈,听课的老师们也都赞叹不已,一方面对学生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赞叹一位好老师对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发挥着多么大的作用,赵老师做到了!

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价都用到了“简约”这个词,简约除了能让学生容易形成整体感知,还可以消除学生由于大量信息涉入而担心应接不暇或者无法吸收的焦虑情绪,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同时学生对自己经过深入探究深入加工过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容易形成长久的记忆,减轻课后充电的负担。这个“简约”我想也与学校的生命课堂理念相融合,追求朴素的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小组合作交流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环境安全有序,学生个个想争做小老师,学生的学习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了解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2、通过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英勇表现,学习他顽强抗敌、维护祖国利益的爱国精神,并能对他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3、通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异同,培养我们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主要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回肠寸断、动魂精心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自学指导】

一、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这次战争为什么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阅读课文了解黄海大战的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英雄是谁?

4、结果: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二、《马关条约》

1、北洋舰队是如何全军覆灭的?(能口述即可)

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各是什么?

3、《马关条约》的影响

4、阅读了解“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内容。

精讲透析

【思维拓展】

1、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当堂训练】

1、完成同步训练p11典型例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完成能力测试。

【学习心得】

(略)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部分,自主学习5分钟,解决基础知识,疑惑问题组内讨论释疑解惑。

【走进黄海,感受悲壮】

看影片《黄海大战》片段,设计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为邓世昌写出颁奖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去感受历史事件,激发自身的探究精神,积极思考。 通过为邓世昌写颁奖词让学生更切身的去体会他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角色扮演,体验屈辱】

学生活动:分角色扮演谈判中的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更直观形象的展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恶之情。

旁白:1895年4月10日,李鸿章一行再次登上春帆楼。

伊藤:停战很多天了,期限很紧,议和条款应赶快签订,我已经准备好修改的粗略条款。中堂你看一看,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句话。

李:  难道不允许分辩吗?

伊藤:只管辩论,但是条款不能减少。

李:  贵国既然知道我国为难的情形,那你们的要求应该衡量我们能否达到。

伊藤:日期太紧,所以把我要做的事毫无隐瞒的告诉你,免得引起辩论。

李: “核计贵国的开销数目,远不到二万万两。我国负担这样的巨款,必定要借洋人的钱。洋人的借款利息很重,中国实在没有偿还这种债务的能力。”

伊藤:“借债还款,那是中国的责任。”

李: “赔款还希望再减五千万,中国台湾不能割让呀。”

伊藤:“如果这样,立即派兵到中国台湾。”

李:无语。

旁白:1895年李鸿章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请政府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学生讨论: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一史实。

知识卡片: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中国台湾。

——丘逢甲《春愁》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中国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中国台湾》

教师导学:今天中国台湾岛内有一小股势力兴风作浪,妄图将中国台湾分裂出中国,你能用我们学过史实对他们加以抨击吗?

【解读史料,感悟历史】

材料一: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陆、海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补充造船费用。

材料二: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讨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什么教训?

【反思完善,巩固落实】

联想游戏:由……我想到了……,以此来小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寄语】

国人犹记百年前, 甲午海战败师还;屈辱历史已铸成, 落后腐朽是必然;年少仍然需努力,国家富强立新功。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篇四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黄海海战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已是在所难免。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 特权。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汹汹破门而来。与俄国一样,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

(2)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 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黄海大战

1894年9月16日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17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北洋舰队缺乏准备,匆忙迎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旗舰定远号居中,其他各舰分列左右,整个舰队共10艘战舰,呈一字形排开,全队官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战斗开始不久,丁汝昌受伤,旗舰定远号受损,失去指挥能力,北洋舰队处境不利。这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沉着应战,决不后退。在弹药用尽、舰体受损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冲向日军主力舰“吉野”号,决心与日舰同沉,但不幸被敌人施放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250多人壮烈牺牲。

黄海之战从下午战至傍晚,共五个多小时,中方损失五艘战舰,日方旗舰松岛号中弹起火,弹药仓爆炸,吉野号失去战斗力。日方首先退出战场,转航逃跑。北洋舰队在李鸿章“避战保船”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此失去了主动出击的机会,日军由此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威海卫溃败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方法点拨 利用《甲午中日战争形势 图》了解清军进军路线、日军进军路线及主要战役。

要点提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的结局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是清朝政府的彻底失败,是向日本割地赔款的开始。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

二、《马关条约》

军事上的胜利为谋取政治上的利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利用在军事上的胜利,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1.签订

日军攻陷威海后,扬言要进攻北京,清王朝惊恐万状。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到达日本 的马关,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条约内容早已拟订,只允许李鸿章表态签还是不签。在日本的威逼之下,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的和谈代 表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

(1)割中国台湾等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 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70多个,与福建省隔中国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中国台湾,不仅是掠夺资源的宝库,而且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2) 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列强通过贷款不仅控制了中国的财政,而且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空前的赔款数目,要求清王朝三年内还清,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 年不足9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而这笔巨额赔款,使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3)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进入到中国最富裕地区。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4)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开设工厂一条是第一次提出,虽然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已经出现,但并无条约依据,《马关条约》使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合法化”,其他国家依据“片面最惠国”条款,享有“利益均沾”的特权,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要点提示 列强榨取的利润不仅远远超出在本国设厂,而且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难点剖析 《马关条约》带给中国的新变化

开放的四口岸的位置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已经由东南沿海地区沿长江深入到中国的腹地,反映出列强实力的步步深入;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其他条约中没有出现的,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国对中国在侵略方式上的变化,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

记忆要诀  《马关条约》歌诀:

辽台澎给日本,白银两亿拱手送,

沙重苏杭再通商,开设工厂。

民族危机加剧,殖民掠夺升级,

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民族觉醒开始。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与国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突出的特点;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瓜分中国狂潮开始的标志。沙俄邀请德、法两国就辽东半岛问题 对日本进行干涉,德、法出于本国在远东和欧洲利益的考虑,立即接受邀请,决定联合干涉。日本考虑到对三国还不具备开战的实力,本着“对三国即使最终不得不完全让步,但对清帝国则一步不让”的精神,同意退还辽东半岛,并向中国索取3 000万两“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结束。

2.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甲午中日战争后,德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提出索租胶州湾的要求,未获同意。1897年11月1日,德籍传教士能方济、韩•理加略由于作恶多端,被山东曹州巨野县大刀会群众杀死(史称“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于1897年11月14 日悍然出兵强占了胶州湾。从此,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腐败进一步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贪欲,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知识拓展 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保卫”之中,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

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的影子,难道说是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了吗?不是的。美国由于陷入美西战争等原因,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争夺,战争结束后,鉴于中国的现状,美国提出了不再追随西方的“门户开放”政策。在“门户开放”政策的掩护下,美国要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侵略的触角伸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思路:通过回顾《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从割地、赔款数额、开放口岸的数量和位置等方面去对比而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各项内容比较,得出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历史事实中得出历史结论。

探究:第一,《南京条约》使中国领土开始遭到破坏,《马关条约》中有关领土割占的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第二,《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巨大,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第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则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第四,《马关条约》肯定了资本输出的合法性,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题•热题•新题

例1黄海海战时的清朝海军提督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李鸿章  d.左宗棠

解析: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人物,但他是致远舰的管带不是海军提督;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中央级的权利人物;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将领,不是黄海海战中的海军将领。

答案:a

深化升华 历史中的人物总与一定的事件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起记忆。

例2 1896年一旅行者在杭州发现了一家日本纺纱厂,《马关条约》的规定与此有关的是(  )

a.清政府割让中国台湾等地给日本

b.向日本赔偿军费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四处通商口岸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从反方向的角度考查了《马关条约》的内容。题目中的地点“杭州”十分的重要,因为它正是《马关条约》中开放的四处通商口岸之一。

答案:c

例3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强行占领胶州湾的国家是(  )

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在当时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因此并未直接参与瓜分,但后来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凭借经济实力扩大自己的在华势力;日本割占的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将广东、广西和云南划分为自己 的势力范围。

答案: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