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陶罐和铁罐》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一

1、同学们,今天颜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词语朋友,这一定都难不倒大家,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荒凉、朴素、谦虚、恼怒)

2、咦,屏幕上哪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荒)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真是老师的知心朋友。那剩下的生字中,你想把红笔加在哪个字的哪个笔画上,提醒大家注意?(真是认真、不错,你提醒得对、这也是大家容易错的地方、老师也觉得这个地方大家需要注意)看来,这都是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的地方。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国王的御厨,去会会我们的两个罐子朋友。(指板书)他们一个是(陶罐子)陶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尤其是右边半包围里的缶字容易错,跟着老师书空一遍。另外一个是(铁罐子)他们相处得愉快吗?现在就请大家翻开书本,自由放声读一读,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文中陶罐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开始。

4、看!(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是文中谁说的话?(铁罐子)你想读哪句?你之所以这样读,(手举铁罐图)一定是没注意到它的表情。大家觉得他的脸上什么地方最神气?(眼睛斜斜的)真是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那该怎么读?其他同学还观察到什么?(嘴巴翘着)你也撅着嘴读一读吧!还有吗?

(眉毛扬着)你能模仿他的神情读一读吗?那大家就读一读铁罐的三句话吧,记得加上表情,还可以加上动作! 真神气!

5、是啊,铁罐总是这样傲慢、轻蔑地看不起铁罐,(出示陶罐图)还常常(奚落)陶罐。(板书奚落)

6、来给奚落换个词,你会怎么换?(嘲笑、讽刺)看来大家已经明白奚落的意思了。

7、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怎么说?(出示“不敢,铁罐兄弟”)不敢碰?难道就真的怕了铁罐了?(不是)那为什么不敢碰呢?原来啊,读懂陶罐的这三句话是理解陶罐内心的关键。(出示“我确实不敢碰你…..并不比你差”)你读懂了什么?(陶罐并不是懦弱)不懦弱那就来碰一碰啊(不能碰,一碰就碎了)可见啊,陶罐明白自己的短处,(板书:易碎)但也绝不示弱,那该怎么读?真好,读出了内心的坚强。其他同学读明白了什么?

(他发现自己并不比铁罐差)是的,很自信。那你能当当自信的陶罐吗?你还明白了什么?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哦,明白了自己的作用。那   能读一读这句话吗?

8、是的,陶罐很自信,他明白自己的长处,所以总是那么谦虚,那么心平气和,让我们带着陶罐的自信读一读这3句话吧!

9、可是,一向瞧不起陶罐的铁罐,听到陶罐竟然敢争辩,他十分恼火,喊道:“住嘴!”(出示“住嘴!”)

他再也听不下去了,恼怒地吼道:“住嘴!!!”(出示“住嘴”!!!)

他是铁做的,比一碰就碎,弱不禁风的陶罐强百倍,他认为:“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出示“你怎么敢和…”)

他恨不得现在就把陶罐碰成碎片,他咬牙切齿地说:“你等着吧……”(出示“你等着吧!”)

10、面对铁罐的恼怒,陶罐表现出他的绅士风度,他说:“何必…有什么可吵的呢?”(出示“何必….有什么可吵的呢?”)这里文章给我们留了个空白,陶罐既没有表情又没有动作,让你来填,你想填什么?(亲切、温和、心平气和)那你能不能“亲切、温和、心平气和”地读一读呢?

11、现在呀,老师有个想法,请坐在左边的同学扮演陶罐,坐在右边的同学也别闲着,来扮演扮演恼怒的铁罐,要想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台词,那现在就请大家练习一下,把自己的台词记熟,读一读吧!

12、准备好了吗?铁罐子在那里呢?齐。

13、老国王采访:怎么这么吵啊?都把我这个老国王给惊动了。铁罐子你为什么生气,你能不能告诉我?(因为陶罐敢和我相提并论)你觉得你比他强在哪?(板书:坚硬)

陶罐子,你能不能告诉国王,面对铁罐的奚落,你怎么还这么沉得住气啊?(因为我想和他和睦相处)原来你是这样认为的。

别吵啦,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14、(连接动画)配乐读:时光在流逝,宫殿倒塌了,王朝覆灭了,两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两只罐子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请你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话说结局。(板书:有价值、被氧化)

15、是啊,不可一世的铁罐最终没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永远留在世界上,而陶罐却被人们挖出来,摆在了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他一个人站在陈列柜里,常常想起他的铁罐朋友。一个晚上,他做梦还真的梦见了铁罐,他冲铁罐热情地打招呼:“ 铁罐兄弟,原来你在这里啊!”(出示:原来你也在这里啊)如果你是铁罐,你会怎么回答?请大家拿出笔和纸写一写吧。

17、展示学生练习

18、看了这个故事,老师也有很多话想说,就送给大家一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二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策略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读中想象,拓展想象。

剧本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陶罐与铁罐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讲到的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并说一说理由。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陶罐谦虚克制,铁罐傲慢无理。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铁罐:骄傲、傲慢、轻蔑

陶罐:谦虚、朴素

(2)引导学生读一读两只罐子的对话。(这一项一定要在学生初步感知两只罐子的特点之后进行。

A、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感悟文本,再现文本。

B、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1、师:在两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

四、朗读表演,加深理解。

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读书。

指名在班上分角色读书,并佩戴头饰。

五、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师: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向大家谈一谈。

学生畅所欲言。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谈自己的优缺点,谈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净”:注意不要写成“三点水”。

“荒”:注意上半部分的“芒”字最后不要多写一点。

3、学生独立书写。

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是不是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布置学生读寓言故事,选择一个喜欢的在语活课上讲给大家听。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8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习?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三、学习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 …,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多么善良大度的陶罐,正是因为陶罐善良,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四、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 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 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五

教学设计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课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位主人翁,一位叫陶罐,一位叫铁罐。(出示陶罐、铁罐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自由发言)

2、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同桌之间互相检测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师生互评。

4.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橱柜里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却谦虚礼让。若干年后,陶罐被人们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描写它们神态的词语画出来。

(1)课件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指名朗读第一组对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铁罐很傲慢,看不起人,没有礼貌。板书:傲慢)

(3)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铁罐说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4)铁罐明明知道陶罐易碎,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发问,目的是什么?(嘲笑陶罐)

(5)通过铁罐的行为,谁能猜测“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6)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不慌不忙,它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句)

(7)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陶罐谦虚友好。板书:谦虚)

(8)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

(9)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可加上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后面的两组对话;②注意圈出需要重读的部分;③思考:铁罐和陶罐的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别出示两组对话。

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注意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2)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呢?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陶罐没有说完的话)但是铁罐容许陶罐争辩吗?

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指名朗读对话。

(2)学生自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恼怒:气恼,发怒。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3)铁罐为什么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师小结:面对铁罐这么恼怒无理,陶罐依旧表现出平静友好的态度。铁罐也由刚开始的傲慢、轻蔑、恼怒,再到现在的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5、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三组对话内容。

师小结: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骄、傲、谦、懦、捧、弱、代、价”都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虚”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总结升华

1、学习第10—17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掘土。)

(2)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如何?

(3)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朗读相关句子。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它们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

2、总结全文,感悟道理。

补充资料: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铁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已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为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创造想象,训练表达

陶罐被摆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可它还会常常想起自己的铁罐朋友。一天晚上,陶罐做了个梦,梦中,它与铁罐相见了。想象一下,铁罐见了陶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段对话吧,要求写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或动作。

[教学板书]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铁罐傲慢与陶罐谦虚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铁罐与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获得学习方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教师起到帮带作用,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我再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发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课文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八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恐龙 第二课时教案《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练习《圆圆的沙粒》教案教后反思——执教《蒲公英》有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练习《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8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习?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四、学习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五、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材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分析: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四、探究总结。

1、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许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吗?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大家朗读(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3、面对许多年前傲慢无理的铁罐,今天当人们挖掘出自己时,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呢?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陶罐被当作了无价之宝?仅仅是因为它价值连城吗?(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探究其品质

6、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它们说,假如陶罐和铁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呢?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二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这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汇报展示预习情况: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瞧,它们来了。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它们分别是……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呢?

2、读题。(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这个童话故事。请齐读课题。“陶”是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小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大家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吗?

(1)谁来读?(生字词)

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拼读。小手拍起来,读词语。

(2)汇报概括全文主要意思

孩子们,你们的自学生字词能力真不错。那么,你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呀?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

指名说。用自己的话来说。

(你真厉害!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意。说明你预习的时候有动脑筋。思考)

(3)铁罐哪里去了呀?

铁罐氧化后不见了。渗透氧化的知识。(查阅字典词典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气合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二、质疑。

孩子们,你在预习的时候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

1、铁罐为什么无影无踪了?

2、奚落是什么意思?

3、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4、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

5、那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个问题得等我们学习了课文后才能有清楚的认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要。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扎实模练。

自读。学习课文2——9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下来,体会体会。

第一次对话

师:哪些自然段是写他们的对话的?

1、我们先来看第二段和第三段。

自己轻声读一读这两段话。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从哪里看出它很骄傲??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老师听出了傲慢,但是还不够,再来,更傲慢点,更神气点)

它为什么这么骄傲?(是啊,它知道陶罐的短处是易碎,所以它有恃无恐地问________?)

你从哪里看出陶罐很谦虚?(谦虚地回答,兄弟)

该怎么读?指名读,生评价,师评价。

男生当铁罐,女生当陶罐,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小结:作者抓住称呼、标点符号、神态等方面来写对话,使对话更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2、学习2、3、4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3、细细品读4到9自然段。

(1)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2)画出表现他们的神态的词。

(小组讨论注意事项:组长安排好发言秩序,组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互相补充)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表示铁罐神态的词有哪些?

(3)补充想像对话时的神态。

当陶罐”说我们应该和睦相处的时候,铁罐会是怎样的神态呢?

4、连起来,演一演,注意神态,动作。

A、同桌合作表演读。(一个傲慢,一个谦虚,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孩子们,你们想当陶罐和铁罐吗?先同桌合作表演读)

B、上台展示。我们请一桌同学上来表演。

C、男同学当铁罐,女同学当陶罐,演一演。(孩子们,想当小明星吗?)我们班的电影小明星课真多呀,掌声送给自己。

5、小结:学到这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可以结合陶罐和铁罐来说。(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难听的话嘲笑、讽刺陶罐,)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特别好。以后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经常用。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到9自然段,作者抓住了称呼的不同,标点的不同还有神态的不同,来描写对话,把人物的不同的特点表达的更加生动传神。我们现在也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当当小作家。

6、拓展模练:《大树和小草》

说一说:

国王的御厨里有有趣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瞧:骄傲的大树看不起小草,常常奚落它。

“——————————”大树()地问。

“——————————”小草()地回答。

“——————————”大树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四、总结体验。

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谦虚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骄傲的铁罐这样奚落陶罐,后来它们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优缺点的名言

3、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4、板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初步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一只铁罐,

今天,老师把这两位朋友也请来了,想认识他们吗?(想)

(课件①)

二、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罐和铁罐》。

a、好,请大家自由读文。(生读全文)

b、四人小组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我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有了大致了解后,再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说)

3、师小结:看来,大家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有自己的方法,真棒!

三、揣摩探究,感受寓意

<一>初步认识陶铁特点(1—9)

1、 那铁罐究竟是如何奚落陶罐,他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自读>请同学们自读1~9,用“——”画出他们俩的对话。并对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生边读边画对话及作记号)

2、 有什么不明白?(奚落、相提并论)(能让其他学生解决的就尽量,不能即师点拨)

3、 看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了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出示课件)

4、 <同桌互读>

a、同桌分角色模仿读读

b、哪张同桌想来?(评读:字音、流利、声音亮度、语气等)

5、分角色朗读

6、读得真棒!那现在请同学们找你的小伙伴加上动作再来演一演!(播轻音乐)<演读>

7、哪对小伙伴来?

那表演最出色的是……(投票决定)(每队都给予一朵花作鼓励)

表演得真精彩!(掌声鼓励)

8、那铁罐和陶罐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性格特点>

a、(我觉得铁~不断奚落陶~,他太骄傲了!)(我从这看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b、(我认为陶罐很宽容,铁罐这么奚落它,它也没生气。)

c、(我觉得铁罐太自大,简直目中无人!)

d、(我认为陶罐很有礼礼貌、很谦虚![www.chayi5.com])

<二>深刻领会陶铁罐特点(10—17)

1、 正如同学们所说,如此骄傲的铁罐和这么谦虚的陶罐,多年以后,它们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好,自由读10—17,注意找找表现陶罐和铁罐结局的语句。

2、 <质疑>读完后,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氧气”?——化学反应,使铁慢慢生锈腐蚀。)

3、 <汇报结局>

a、陶罐怎样啦?(生读14)

b、铁罐呢?(生读“它……无踪无影了。”)

4、<喜欢谁>

a、好,大家说了,现在你比较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啦?(陶~)

b、为什么?

(a、因为陶罐光洁、朴素、美观。)

(b、因为陶罐保存了那么多年,很有历史价值。)

(c、因为陶罐为人谦虚。)

(d、因为陶罐对人非常友善,铁罐当初这么奚落后,可当人们掘出它来时,它立刻说:“谢谢你们,我的兄弟……够受了。”)

5、<分男女朗读>

a、对!陶罐被掘出来后,首先关心的却是一直奚落它的铁罐,多美的心灵啊!那请女孩子把它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女生读:谢谢……够受了。)

b、再请我们的男孩子把人们赞美陶罐的话读了!(男生读:多美……价值的。)

四、对话想象,领悟寓意(可是铁罐已经成为尘土啦,这时候,假如你是铁~,你会对陶罐说什么?

a、同桌说一说

b、谁来读一读?

6、扮演<多年后>对话想象

(铁:陶罐兄弟,你到现在还那么光洁,我真羡慕你呀!

陶:铁罐兄弟,为什么我只听见你声音,却看不见你的样子,连影子也找不到!

铁:唉!离开你以后,我身上慢慢地长满了锈,并渐了氧化,早已无踪无影,现在成为尘土啦!

陶:原来这样!不过,你不要伤心,只要你今后不再骄傲,我们还是好朋友!

铁:谢谢你,你对我真好,你不但外表漂亮,心灵更美啊!

陶:铁兄弟,以后我们都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样才对啊!)

五、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汇报>(a、要谦虚,不要骄傲)

(b、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可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c、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小结>:对,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请同学们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谈体会吧!<谈体会>a、4人小组讨论

b、汇报《骆驼和羊》、(字体)、成绩、(劳动)、(香蕉)

1、课前,老师还请大家回去搜集有关优缺点或骄傲谦虚的名言,并制作成书签,现请大家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2、谁来说说?(先介绍书签)

这句话老师也非常喜欢,那就把它送给大家吧!

(齐读: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陶罐和铁罐》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3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