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去年的树》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去年的树》教案 篇一

《去年的树》用笔简约,以极其素朴的表现手法叙述了发生在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b?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c?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怎么找的语句。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你着急了。

?你在为大树担心。

?你体会得真好。

?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1)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刚才在练习表演时演小鸟的同学上来。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2)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3)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4)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5)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a、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b、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第二遍。(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

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总结: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拓展阅读:《去年的树》课文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去年的树》教案 篇二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五、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去年的树》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去年的树》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⑴ 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⑵ 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 。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 。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

5、体会课文情感:

⑴ 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⑵ 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⑴ 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⑵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去年的树》教案 篇五

一、揭题导入  ,初读交流

T: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

S:(犹豫着说):是。

T: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T: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读,让我们尽情地与课文交流对话,看看会有哪些收获?(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T: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说。

S:我想对课文提一个问题:树为什么要锯掉?

S:我觉得收获就是,我觉得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形影……那个至交的好朋友。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树不见了,就千里迢迢地寻找树。他通过各种方法,终于找到了树变成了火柴。最后火柴被点燃了,变成了……

T: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这种真情感动了,是吧?好,还有谁?

S:我想对作者提个意见,提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篇课文取名为《去年的树》呢?

S:我发现了鸟儿它是一直十分守信的鸟儿。

S: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树锯成了木条,制成了火柴,点燃成了火以后,鸟儿还会对灯火看了这么久,还唱起了那首去年的歌?

T: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收获了。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以什么为主的?S:对话。

T:它是以对话为主的。你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数数一共有几组对话?S:有四组。

T:哪四组,你数出来?

S1:小鸟和大树的对话。S2:小鸟和树根。S3:小鸟和大门。S4:小女孩的对话。

二、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T: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学生串读对话。)

T: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好朋友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T:你们想表演,想读了,是吗?(指名一组读)

T:老师发现她读的时候,“我明年一定回来”,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S:因为它答应……因为树叫它明年回来,它答应了,他们是好朋友,所以它语气非常坚定。

T:真好,她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证,明年一定回来,是吧?在指名读。

T:你真像大树啊。你在模仿大树的语气是吧。

S:大树的语气很粗,有一种非常成熟的感觉。

T:你的感受非常独特。从他们地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他们地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T: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T: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T:请你们这一组。(指名读)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S:(犹豫着说)好。

T:都觉得好?这样吧,你们有意见可以提,你们觉得好可以夸夸他们。咱们跟他们直接对话,好不好?

S:我说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S: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T:活泼,你觉得是吧,情感上要焦急一点,样子要活泼一点,是吗?

S: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T:这是你独特的体验,真了不起。

从同学们的意见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是这个意思吗?那么就这样,让我们先来重点练读小鸟问的三句话。这样吧,你一个人先在位置上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感觉一下,体会一下,该怎么读?开始吧。(生自由读)

T:教师依次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直至读出焦急的语气,最后齐读训练3遍。

T: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这一分真情感动了?

*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这样吧,谁来做一回小鸟。好吗?你也来做一回小鸟。你别拿书。出来,就出来。你们在教室里,就这样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进行)

T: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S:找到了。

T:找到了?知道了,但是还没有找到。找不到朋友大树,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来体会这句话。(生读)

T: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S:我的心情非常焦急。T:你焦急。你呢?

S1:非常紧张。S2:我为小鸟而感到悲伤。S3:我感到伤心。

T:你伤心,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你们怎么呼唤的?你们怎么呼唤的?

S:大树你在哪儿呀?

S:大树呀大树,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啊?

T:还有……

S:大树你去哪里了啊?

S:大树你快回来吧,小鸟正在等着你呢。

S:大树,难道你忘记了咱俩的约定吗?我还要给你唱歌呢。

3、二次质疑,体悟主题。

T:真好,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生读,有误)

T:读着读着,你们又有什么问题了?有问题了吗?

S: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T:还有那么多问题,就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你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明白吗?有问题你站起来就说。

S:我能解答提出的问题。因为在一年前,这小鸟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可见他们是那样的相依……那样的友好。他们简直成为了一对知心朋友。然而,这个冬天过去了,第二年鸟儿却看不到大树,只看到了它残留下来的树根。它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油灯里看到了树的化身。这是它不禁想起了大树,他和树那戏剧的一幕幕。它看着灯火仿佛看到了大树的身影。所以它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T:你说得真好,你说了那么长长的一段话。请坐,还有谁有问题?

S:它正是在歌颂大树,因为她的灯火照亮了别人,给人间亮光。所以,它在歌颂大树无私奉献精神。

T:你觉得小鸟的歌声当中还有为朋友骄傲的心情在里边?你体会的真好。还有谁有问题?你说。

S:我想问一下,鸟儿为什么要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T: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后来要飞走了“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你品出什么来了?

S:灯火是火柴点燃的,火柴是大树作成的。鸟儿可能把灯火看作大树的孩子。它想看看大树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S:因为它对大树的友情很深,而现在,火柴就要……大树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所以看了一会儿。

T:它不忍心……它……看着这个朋友,它包含了深情地看了一眼。是这个意思吗?你再说。

S:我觉得是小鸟想念大树,它才会看着灯火……

T:对呀,他们多少时间没有见面了?S:一年。

T:一年过去,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不伤心,不忍心。他看了一会儿,他看了一会儿,他在用目光在和大树交流感情呢。同学们……还有谁要说?

S:我觉得大树,鸟儿在沉思……因为它就是看着这个灯火就是大树,当时大树被伐木工人砍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当它变成灯火照亮别人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它在沉思。

T:哦,沉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请你,你说。

S:它可能第一眼看了灯火,不相信灯火是大树;它可能第二眼看了灯火,它觉得这个灯火就是大树。

T:对呀,它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它那么熟悉的朋友大树。所以它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当它认出来的时候,它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后来他为什么又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又看了一会儿?

S:因为一旦火柴点燃的火烧完了,这也证明是大树的生命结束了。它想在和最好的朋友离别之前,再看它一眼。

T:你说得真好。这两个看之中,包含了小鸟多少的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经过你们刚才尽情地交流对话,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同学们,这一回,你们就是小鸟了,你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我们一起读,“我睁大眼睛……”读。

T:老师深深被你们的这种朗读感动了,你们这两个“看”字啊,读得盛老师这个情感随着你们的朗读在牵动,在波动。能再读一次吗?(生再读)

T: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S:我想说,大树,永别了。我要走了,我现在已经为你唱了歌,已经赴了约定。我以后还会寻找你另外的火柴的踪迹,再为你唱歌。

S:大树,永别了,我会永远怀念你的。

T:你说得真好。你真是一位有感情的同学。

S:小鸟第一次看到大树可能会说,去年强壮的树,怎么变成了这样?

S:朋友,去年你如此强壮,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S:我觉得他会说:大树我一生能交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一大快事啊。

T:对呀,大树也是这样的心情,应该。你说。

S: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大树你如此高大的身影,昔日高大的身影,却变成了如此。最后会说,大树再见了,我希望能再见到你。

T:这是他的心里话。你再说一次吧。

S:对不起大树,我来晚了一步。要不然,我还能看到你生前的身影。现在我要走了,请你以后多保重啊。

T: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T:三遍齐读(诚信)

三、拓展练习,交流升华

T: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S:愿意。

T:好,那就赶紧拿出来,为大树写几张深情的话吧。(自由写,师指导)

T:好,来,请你先说吧。

S:我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朋友,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乡,但在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T:你写出了大树的心里话。还有谁?

S:啊,亲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见,但是这一生能有这样的朋友,我也觉得死而无憾了。如果有来世,我希望我们能再做一对朋友。

T:他觉得死而无憾了,获得了这样真挚的友情。真会说话。

S:我的朋友啊,朋友,我不能再听你歌唱了,再也不能和你一起分享快乐了。但你我之间的友情将永远燃烧在我的心中。

T:你这个“燃烧”,把你炙热的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

S:小鸟,我的好朋友,我将被燃尽了,在此之前,我想对你说,永别了,小鸟。我今生能交到你这样的朋友,真是有幸啊。你非常诚信,我们永远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T:你的话语中充满了情感。

S:小鸟,你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不远千里来给我唱歌。最后我要用我最后一次火光来照亮你,永别了。

T:同学们,这是大树的肺腑之言哪。你们说出了大树的心里话。大树他就是这样来表达对小鸟的情感的。但是作为这一篇美丽的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S:我想对可恶的伐木人说,这些伐木人只为了制造火柴,而拆散了这么一对好朋友。

T:你觉得愤慨是吧?

S:全世界所有真诚的朋友说,真诚是无私的,是难能可贵的。请大家好好地把握这一分真诚。也许这一回失去了,下一回就没了。

T:这是你从小鸟和大树的情感

S:我想对伐木人说几句,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砍伐了树木。可是,你们是否知道,真情被你们破坏了,如果你们还有一些良知的话,不要再让更多的小鸟伤心了。

S:你的真情被我感动了。和天下所有的朋友说,愿你们珍惜这些友情,永远和自己的朋友活下去。

T:相处下去,还有其他的吗?

S:虽然,你们只砍伐了一棵大树,你们破坏了一对多么真诚的友谊啊?希望你们不要这样。

T:其实你们还有另外的,不光光是破坏了友谊是吧?

S:树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下雨天可以避雨,太阳大可以遮光。

T:仅仅是这一些吗?我已经注意到同学在关注环保问题了。向作者说的有没有?

S:我对树根说。大树走了,你不要太过于伤心,他也不会想看到我们伤心。

T:最后一个机会给你好吗?

S:我想对作者说,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惨的结局,不好写一个稍微好点的结局。

T:刚才,盛老师听到了你们那么真诚肺腑的话,这节课,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难得的是有的同学还和伐木人对话,和树根对话,还跟作者去对话,学完课文之后,我在想啊,如果咱们这个世界如果能真正的交流对话,那该多好啊。◆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少许的伤感色彩,赞美高尚、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学生自主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化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挚情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课前游戏:

传话。

1、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愿意天天给你唱歌。

2、我想天天唱歌给你听,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

3、朋友,就是在你困难时,不离不弃你的那个人。

4、朋友,就是在你不开心时,愿意与你分担忧愁的人。

5、朋友,就是对你忠心耿耿,决不背叛的人。

6、朋友,他答应的事情,他一定会遵守诺言、努力做到。

7、你是我的朋友,咱们四(1)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朋友。

8、朋友,让咱们一起来学习作家新美南吉写的《去年的树》。

目的:本篇文章是以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朗读、对话的过程,游戏目的是要让学生做到:说、读:准确、清晰,听、思:认真、用心。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日本有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男吉,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他创作的童话——《去年的树》(齐读课题)。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请你用心、认真倾听。思考:你有怎样的感受?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说你有怎样的疑问?

2、老师配乐朗诵。

3、指名交流。

4、同学们,听了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了不起。你能根据提示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吗?有困难的,别忘记找课文帮忙。

5、指名说,齐读。

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1、这篇童话很有特色,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次?

板书:鸟、树、树根、大门、女孩

2、第一次对话。

师: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树对鸟儿说:(生读) 鸟儿说:(生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可冬天来临,它们不得不分开。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指名读,师随机指导并板书(不舍、期盼、肯定)

同学们,读书就是这样,通过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用我们的朗读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

3、三组对话。

师:鸟儿和树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春天又来了,鸟儿又回到了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在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

请自由读鸟儿与树根、大门、女孩的对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想一想不同的角色心情会怎样,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书。

师:谁愿意来展示?

第一次:着急、同情、伤感;第二次:急切、平淡、冷漠;第三次:更加着急。(启发:鸟儿找不到树,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心里是那么的着急,当她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鸟儿——(生读)。

通过这个“看”,你能体会到鸟儿在想些什么吗?

师:鸟儿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用树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来了,来给你唱歌了!”——(生读)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体会到什么?

师: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字虽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好朋友——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

写话。

课堂小结: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汲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的美好情感会伴你终生。

作业布置:

大量阅读,课外延展。

1、故事到这已经讲完了,作为这篇美丽故事的读者你肯定还有好多话想说吧?你想对谁说?

出示:对伐木工人说??

对小鸟说??

对大树说??

2、介绍作者,推荐作者其他作品。

(1)作者介绍:

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情节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的童话作品。

他曾经说过:“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远大的理想。??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

(2)推荐新美南吉作品:《白蝴蝶》

(3)新美南吉童话故事推荐目录:

《小狐狸买手套》

《狐狸阿权》

《蜗牛》

《爷爷的煤油灯》

《花木村和盗贼们》

《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

板书设计:去年的树

鸟、树、树根、大门、女孩

不舍、期盼、肯定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用恰当的语气表达人物的情感。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音乐和朗诵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爆发点,更是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可惜由于时间安排得不恰当,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继续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课时设计不够科学,未能将学生的实际水平估计到位。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的】

1、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小鸟正站在树枝上,为好朋友唱歌呢!树呢,正陶醉在好朋友美妙的歌声中。多温馨的一幕啊!

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交流,指导朗读“分别时”的对话:

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生交流,指名读。

⑶男、女生合作读。

2、指导、交流“小鸟找树”的语句:

⑴学生找出三组对话,自读,体会小鸟的心情。

⑵学生交流。

⑶重点指导读好小鸟的三句问话。

⑷分角色朗读:

①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②小组展示,学生评价交流。

③表演读。

三、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⑴出示课件后,学生说感受。

⑵角色体验:

此时此刻,你就是那只小鸟,请你这样来读。

2、想象,对话:

⑴读后问:小鸟,你深情地看着灯火,你在想些什么呢?

⑵学生自由交流。

⑶写友情卡。

⑷交流友情卡。

四、课外延伸

1、师:你还有话对谁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五、总结

六、布置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好朋友

小鸟图

大树图

遵守诺言

珍惜友情

《去年的树》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新美南吉是日本的儿童文学家,只活了30岁。她的作品很适合儿童阅读。《去年的树》就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被选入了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而且还选入了《世界著名童话选》。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的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灯火,鸟儿唱起去年的歌。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把课文读通、读懂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鸟儿与树,是一对好朋友,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齐读课题,课题质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悟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课文情感:

(投影出示小鸟的三次询问)鸟对树的情谊浓缩在鸟的询问中。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4)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课时

一、 回顾课文,拓展创新,实现文本对话。

1、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厚意,把大树也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你们能代替大树向小鸟说点儿什么吗?(肺腑之言)

2、拓展延伸、多向对话,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小鸟、大门、伐木人、作者……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3、回归课题,升华理解,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4、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三、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升华。

1、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4、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感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去年的树》课文原文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洒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去年的树》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教育,建立保护森林的法律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位朋友,请看——( 教师出示一棵大树)

(这是一棵粗壮的树、茂盛的树)请看第二位朋友——(一只小鸟的图片) (这是一只美丽的小鸟)!这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为大树唱着动听的歌。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大树和小鸟之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去年的树。(板书课题)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让我们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听情景朗读,边听边想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者你有哪些收获?(播放课文朗读)

2、看到你们的表情,相信你们一定有所收获。指名说(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们的感情很好。我发现了鸟儿是一只十分守信的鸟。我觉得小鸟和树很友好。

三、研读课文,倾心对话

刚才很多同学都从课文中体会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板书:鸟儿、树、好朋友)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小鸟和树是好朋友?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做好标记。

1、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出示相关语句,将两个“天天”着重指出)他们一个天天唱,一个天天听,你们感受到什么?(他们的感情好到不想分开、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2、可惜,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小鸟要飞到南方去。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的情景。(出示树和小鸟分别时的对话)自由读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他们此时的心情。(指名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你们听出鸟儿和树的心情了吗?(难舍难分、依依不舍)但是我有个疑问,小鸟为什么不说“我明年春天回来”,而说“我应该怎么读呢?(要坚定) 请再读一次小鸟说的话(指名读)。

4、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感觉到了,这对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说的话,女孩子读小鸟说的话。

5、他们就这样怀着美好的愿望,依依惜别。冬去春来,小鸟“又”飞回来了。重点词“又”。兑现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可是它看到什么情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6、她会怎样寻找?同桌合作学习6—14自然段,找出三次询问的话语。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听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焦急、担心。)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同样是询问,第二句比起第一句,小鸟的心情有没有变化?(更焦急)那第三次对话呢?(更焦急了,也更担心了!)

(3)指名读(眉头皱起)“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4)分组读。

(5)现在我们加上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来分角色读。(在小鸟的问话下显示树根、大门、小姑娘回答的话)

(6)树根是大树的一部分,大树被砍了,树根是怎样的心情呢?(伤心)

(7)指名读:“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四、引导想象,补充留白

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相聚了。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文字)——“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鸟儿在看什么?她是怎样看?(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

2、你觉得此时鸟儿在想什么呢?(树,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3、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信守承诺、表达他们深厚的友情)

4、歌还是去年的歌,只是曾经欢快的节奏里已经充满了忧伤。(第二个“看”)这时,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假如你是小鸟,你想对灯火说什么呢?

5、指名回答

6、小鸟和树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7、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8、如今,对着已化为灯火的树,小鸟还是唱起了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9、现在又要分别了,对着灯火,鸟儿是看了又看,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五、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人类不应该破坏森林,保护森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有规定: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

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第二十一条 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保护森林,让我们一起行动。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六、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大树在自己被燃尽之前,想给小鸟寄一张友情卡,你能帮它写一写吗?出示幻灯

附: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

小鸟------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去年的树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第七册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设境导入,提示课题

1.以“朋友”的话题引入,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2.这篇课文中也有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1)读懂估计: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读段

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去年枝繁叶茂的树不见了,于是,鸟儿追寻着树的踪迹,一步步寻访,当它终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树时,火柴也即将燃尽。

树——树根——火柴——灯火(划一划,你有能把书读薄的本领,真了不起)

小鸟不忘记对树的许诺,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读最后一段

这一只候鸟。——读有关句子(你很会捕捉课文信息,真不简单)

(2)问题估计:

课文为什么取名为《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或《小鸟和树》

对策:比较 《去年的树》与《今年的树》提问:今年还有树吗?

比较《去年的树》与《小鸟与树》(板书后存疑)

为什么鸟儿还会对着灯火看了这么长,还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板书后存疑)

为什么要看了两次?

3. 教师小结:

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有那么多的收获。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也许你刚才的疑问能自然地得到解决,你的感受会越来越多。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怎么找的语句。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a.“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b.“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c.“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1)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刚才在练习表演时演小鸟的同学上来。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2)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3)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4)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5)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出示挂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呢?

2、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预设: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3、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

4、总结: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5、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去年的树》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