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小学语文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礼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板书“礼貌”,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

(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

2、大家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谈了什么,怎么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讲了哪几个故事,读完后,再想想,关于“礼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读课文新词、难句。

咳嗽纠纷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彬彬有礼

安慰师傅减少矛盾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点名检查自读情况,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重点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重点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3、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句,温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彬彬有礼岳飞暖人心“冒失鬼”讨人嫌

避免纠纷减少矛盾安慰师傅

2、师巡回了解学生听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字词的点拨、反馈。

(如:慰、嫌的书写指导以及“师傅”和“师父”的书写区别)

二、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看看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

三、精读故事,领悟礼貌。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

1、整体读。

(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读读《说岳全传》中的一个故事。)

2、知故事:指导对话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1)抓“吼”指导朗读牛皋的话。

(2)评价:眼前看见了怎样的牛皋?这时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3)引读:所以老人—

(4)同法读评岳飞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过岳飞和牛皋的不同表现,联系我校校本课程《弟子规》进

行诵读。(这正如《弟子规》所说的:)

(2)古人有训,大家也感受到了。这正如俗语所说:“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相机理解“俗语”)

4、小结课文用事例来说理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二)举一反三,读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下面的两个故事讲了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1、精读感悟故事二。

(1)整体读。

(2)知故事:

重点指导朗读、评价小朋友道歉的话“对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脏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3)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动和语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谅,这是因为小朋

友做到了—(礼貌待人)。引读:因为礼貌待人所以、、、;所以说礼貌待人可以、、、。

2、精读感悟故事三。

(1)整体读。

(2)知故事: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

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

(3)明道理。

(4)质疑解疑。结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3、总结感受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完了。它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三个小故事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板书:礼貌待人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齐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训的意思。

4、理解礼貌待人的作用。(板书:和谐美好)

5、依据板书,背诵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记在脑子里。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还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礼貌的感受。)

1、学生生交流古今中外关于礼貌的古训、名言、俗语、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训、名言等。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作者:松苏内吉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作者: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作者:孟德斯鸠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作者:冈察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六、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板题:口技)

(过渡语)我们将如何学习这课文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好,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先学。

1、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准备译讲课文第4-5段。请看:

2、投影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整个句子。

3、学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4-5段。

2、指名译讲: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如还不对,老师更正,并分类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3、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鼓励不懂的同学举手提出疑问,大家给予帮助。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学习描写方法)。

(一)先学。

1、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都能把全文正确地翻译了。那我们现在又来继续自学,请看自学指导(投影显示),同学们,看全文并思考为了写口技艺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的?6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指名学生回答。

2、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3、教师则边听学生的回答边适时、引导并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师:同学们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第4-5段。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

3、学生齐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脉络;

2、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习抓住几方面内容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习课文的描写兵马俑的方法,仿写。

4、理解文中的词语,重点理解“虎视眈眈、一脸稚气、栩栩如生、膘肥体壮”等词。

二、教学过程:

(一)开题:

师:同学们,二十年前,在西安的沉沉地底下,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支部队,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同时,边讲边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的课件)。这支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阵,沉睡了两千多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千百万参观者。当时的法国总理希拉克在看了“这支部队”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地到过中国。”同学们,你们听到这番话,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中会涌起怎样的一种感觉?(自豪、激动)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自豪、激动的情感表达出来呢?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见过秦始皇兵马俑吗?这个“俑”字,是单人旁的,所以它肯定与人有关。“俑”就是古代陪葬的偶人,这种偶人与真人差不多大小,一般用陶土或是木头制成。秦始皇兵马俑就是指陪葬在秦始皇坟墓里的偶人和马的塑像。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那么,秦始皇兵马俑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课件回到课题)

学生读书。

学生交流:

1、由兵马俑组成的军阵威武雄壮;(第3节)

2、兵马俑的神态栩栩如生;(第4节)

3、历史悠久;(第5节)

这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哪一小节?(板书)

师:是啊,这两部分内容就是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的,那么除了这两部分内容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1、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2、兵马俑博物馆的雄伟建筑;

3、兵马俑在考古史上的地位。

师:课文就是从这几方面入手,来介绍秦始皇兵俑的,我们把这些内容有机地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来说一说。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这一个填空题。(课件出示“填一填”)

学生准备,自由练说。

学生交流。相机评议。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完整,也很简洁。对这一类介绍性的文章,我们可以先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介绍的几方面内容,就能快捷而正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以后读到类似文章,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重点学习第4小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秦始皇兵马俑做得栩栩如生是吸引世界各地参观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读一读描写兵马俑样子的这一部分。来研究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他又是如何将这些兵马俑向我们介绍清楚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第四小节,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学。

交流:

1、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老兵俑,一个新兵俑,一匹马的塑像。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描写老兵样子的相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

师:你理解“虎视眈眈”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说说看。

小结:是啊,从第三小节我们看出当时的军队正处于临战状态,所谓的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他的目光犹如老虎的眼光一样,凶狠地注视着敌人,作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与之相对应的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谁来读一读描写新兵俑的句子。

学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脸稚气”是什么意思?(一脸的孩子气)对啊,这些还带着孩子气的新兵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还缺乏经验,也许他们还对战斗充满了好奇心呢!我们一起把这一句描写兵俑的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他们的不同。

学生齐读。作者还写到了一匹战马,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膘肥体壮”这个词语以前我们没学到过,你认为怎样的战马才能称得上是

“膘肥体壮”的?(出示图片课件)

小结:同学们,作者在参观兵马俑的时候,面对的是泥塑木雕的兵马俑,却让作者觉得他们很逼真,像活的一样,这种高超的雕塑艺术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栩栩如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节读一读。

师: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介绍给我们的呢?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能不能发现它在表达上的特点呢?

板书:先概括后具体;

有代表性的兵马俑;

样子+想象,中间用连接词(也许、可能、似乎)

小结:是啊,作者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结构,选取有代表性的兵马俑,然后描写他们的样子,加上作者自己的想象,把兵马俑介绍清楚,给我们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作者的写作特点。

四、拓展:

师:同学们,兵马俑坑内,有近千个兵马俑,有文中写到的老战士和新兵,还有将军、指挥官、另外还有步兵、骑兵、射手等等。这些形象无不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但本文限于篇幅,没有将他们一一写出来。我想,我们今天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否可以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描写一下你看到的兵马俑呢?老师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兵马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二到三个兵马俑,也来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写作。

交流。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下节课,我们要重点讨论由兵马俑组成的军阵。请同学们作好准备。

六、布置作业:

抄写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1.《忆铁人》是一篇人物回忆,课文通过铁人在一次检查托儿所工作中知错就改的事例,表现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全文可分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铁人的情况。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具体写了铁人去托儿所时发生的一件事。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课文多处写了铁人的实际言行,有些言行写得十分细腻、含蓄,从平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反映出铁人不闰凡的心灵美。

2."注意人物的言行"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写入的文章,人物的品质特点、性格特点,总是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行反映出来的。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行,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概括出人物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9个,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

3.感受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品质。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9个生字,读准多音辽"得、咳、卷、数、还",理解词语意思。

3.给课文分段,读议课文第一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你知道"铁人"是谁吗?(简介"铁人")

"铁人"名王进喜,是全国的劳动模范,大庆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他出身在甘肃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给地主放牛,15岁就在玉门油矿做苦工。解放后,在开发大庆油田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带领钻井队勘探石油,为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贡献,"铁人"的名称就是在油田大会战中流传开来的。后来,他担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70年因病逝世。

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写人)

课文是一篇人物回忆,他回忆了铁人的什么往事,我们一起听课文的录音。

2.听课文录音。

听了录音,你对铁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敦实淳朴过失

良师诤友排解辗转反侧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得(dédéi)咳(hāikē)卷(juǎnjuàn)烟

历数(shǔshù)还(huánhái)嘴辗转(zhuǎn)

(3)读通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铁人"哪些事,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反馈。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字形:矛、策、辗

(2)读准多音字,结合完成作业1,并给别一个读音的字组词。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哪几个自然段?

5.给课文分段。

6.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第1句:我和铁人同往。

第2句:铁人身边人很多。

第3句:他们找铁人的目的。

第4句:"我"对此的感觉。

第5句:铁人的内心表白。

(2)你对哪句话的印象最深?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担任了……仍旧像……在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出去……团团的人群"

"你走到哪儿,啊儿就是接待站。"

"有什么办法?咱们是共产党员嘛!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嘛!"

"家属大嫂没些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真是这样的吗?是哪里觉得冷了?铁人这样说明什么?

"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是什么?

怎样做是"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

"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我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又该怎么做?

句子中的"咱们""有个人""咱们"各指谁?(王进喜、共产党员、共产党员)

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齐读铁人说话的话。

(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

7.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8.完成作业1、2、3题。

和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议课文第二段,结合课后2题,抓住人物言行体会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2.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段主要内容。铁人是怎样"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

落实到行运中去的?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2.读议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第2、3、4自然段具体叙述了铁人(去托儿所时发生的一件事)。铁人到家属基地去,听见孩子哭声(就急步推门进去氢阿姨批评了一顿),后来知道(那位阿姨抱的是别人的孩子,坐在地上哭的是她的亲骨肉,就让司机把车开回托儿所表示歉意),到了晚上(他又深深责备自己做了低水平的事,赞扬那位阿姨的高尚品质,直到熄灯,他躺在床上还在思考)。

(2)从这件事中,体现了铁人铁人怎样的品质特点呢?我来看看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要求:

①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划出写铁人语言、行动和神态的语句。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铁人当时心里是怎第想的?

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是怎样的人?

和学习小组的同伴讨论上述问题。

(3)集体交流:

①"刚踏进托儿所大门,就听见哇哇的哭声,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去。"铁人心想:怎么?这些钻工的孩子在托儿所为什么哭?钻工们在野外苦战,他们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怎么行?(体现了铁人关心爱护钻工子女,关心群众生活。)

②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激动地批评"写出了铁人当时对托儿所阿姨没有照顾好孩子的不满和气愤之情,表现了他对钻工子女的疼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钻工生活的关心。)

④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

"哦?……咳!"两个叹词加三个标点符号,写出人铁人听了那位干部的话,明白了事情真相后的反应。"哦?……"表达了铁了由惊疑到醒悟的心情:竟有这样的事?我怎么说没想到也不去了解一下?

"咳!"表达了铁人从后悔到自责的心情:我怎么不调查清楚就乱批评人?我让那位阿姨受委屈真太不应该了!我这急性子又做错事了!……"掉头,回去!"果断而干脆的语言,表达了铁人立即去向那位阿姨承认过错的决心。表现了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过错的思想品质和担率、直爽的性格。

⑤铁人开完全回来,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着默默地卷烟抽。

"……坐着默默地卷烟抽"写出了铁人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休息时间,还在思索白天在托儿所的事。他在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表现了他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对自己思想作风的严格要求。

⑤好一阵儿,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写出了铁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自己该怎么向那些可敬的无名英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水平?表现了铁人虚心、真诚、严以律已的好品质。

(4)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朗读指导。

3.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四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爱和奉献、爱国情怀、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长的故事、观察的乐趣、爱护家园和奇特的想象。八个话题均未呈现主题词,而将其义隐含在单元内容之中。每个话题单元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有的话题,呈现比较严密;有的呈现比较宽泛。各话题相互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八个话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整体凸显出本册教材“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儿童为主角,贴近学生生活,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4、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视基础,注重开放。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背诵8首古诗,有学习中国古传统文化的兴趣。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

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4、能用普通话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句写话,并让他们从中获得乐趣。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1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1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1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第七单元11课时

第八单元12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美丽的愿望》和古诗《游子吟》,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爱和奉献”来编排的。

《美丽的愿望》是首儿童诗,展现了四季的不同情趣,勾勒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读了《长眼睛的小树》,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那只活泼可爱又有着美好心灵的梅花鹿。《三个小伙伴》告诉了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育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阅读成语故事。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上下两个句子,

初步感受反复手法的修辞效果。“我的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有趣的事”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分享彼此的快乐。综合性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用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创造。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独特感受,理解课文,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课时安排:

《美丽的愿望》二课时

《长眼睛的小鹿》二课时

《三个小伙伴》二课时

《游子吟》一课时

语文乐园一三课时

1、美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2、了解“金色、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5、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

6、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

2、了解“愿望、清香”2个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重点是“亮”。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清香、阴凉”3个词语的意思。

2、朗读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美丽的愿望,齐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声声”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还读不准。

(2)听教师范读课文,学一学自己不认识的字。

(3)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要求会认的字,并画出来,再读一读。

(4)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愉快闯关”游戏。

出示课件:

第一关:读词语。

第二关:开火车式读字。

第三关:加偏旁组成新字。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再读一读,读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边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能从文中找出表达自己心情的句子吗?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4---8自然段,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7)再读,边读边画出我和卡廷之间的对话。

(8)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9)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10)让学生演一演。

4、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5、课后积累。

让学生把本课的好词佳句记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xx》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 。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时,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 www.chayi5.com 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举例:把火车开到拉萨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字词积累: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就:靠近。

乎:句中相当于“于”。

2.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明确:共五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

木直中绳?使之然也。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三)齐读一二段,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探讨第四段:大家齐读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知识点积累:

焉:兼词,“于之、于此”。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或方法。

蚓无爪牙之利: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三)、发散思维:

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

(四)、课内拓展练习: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1)涅:黑泥。(2)滫:污水

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文:学习是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

乙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丙文: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向老师谈谈自己学习方面的心里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并能正确认读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座、空、连、忙”等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荒岛图”。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在这座岛上你能看到什么?你觉得这个岛怎么样?

2、这是一座荒岛,上面光秃秃的,四周都是海水。在这座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贴上小熊图)。

小朋友想一想,小熊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小岛上,他的心里会感到怎样呢?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学“孤零零”。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小熊的故事。第15课《这儿真好》。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题的揭示是有创意的。创设了情景,然后揭示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原来这个小岛很荒凉,后来变得怎么样了呢?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1、范读。

2、提问。

后来,小岛变得怎么样了?学生说一说。出示“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图画。教学这两个词语。

3、“这儿真好”。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小动物们的图。

4、再读课题。

5、小结。

这个小岛在小熊的努力下,变得多么美丽啊!小动物们都来到了这里,居住下来,和小熊成为好朋友。小熊再也不会感到孤零零了。

(整体感知课文的目标很明确,而且是有步骤的,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感知的目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多。)

三、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对照田字格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且圈出来,多读读,读准确。

(让小朋友自学,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应该让小朋友自学。)

2、检查自读情况。

(1)同桌帮助。把生字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互相提提意见。

(这也很好,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

(2)出示生字卡片。

请学生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3)出示词语:

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连忙飘来飘去两年漫山遍野绿叶成阴高兴极了划着船不停地

①开火车读一读。

②齐读。

(字和词语的教学的形式有变化,而且有层次。)

四、练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

《献给妈妈的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充满爱的童话故事。课文以童话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小动物们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写了一句赞美妈妈的话。文中的语言贴近孩子,孩子在反复朗读中能很自然地感悟到妈妈也需要孩子的关心,孩子一句赞美的话就能给妈妈带来莫大的幸福。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教学目的:

1学会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生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美育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动物图片,动物头饰,爱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利用音乐,揭题质疑

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你想到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献给妈妈的诗》。

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

三、体会感悟,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动物为什么要给妈妈献诗呢?指名读谁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动物的诗准备好了吗?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质疑:这一段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相机引导学生学习争先恐后争)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有哪些小动物争先恐后地为妈妈献诗?〈随交流板书动物图〉

2、小动物都为妈妈写了一句什么诗呢?请你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标出小动物们写的诗。

(交流板书小动物的诗)

3、好吧,你们把想好的一句都念给我听听。小动物是怎样念自己的诗的呢?请你们自己试一试

4、学习小白兔句。

(1)、课件出示勇敢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学生自由练读

(2)、课件出示勇敢诗,指导学生朗读:哪只小白兔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理解,指名读,男女生读〉

5、学习狮子句

(1)课件出示温柔句,学生自由练读:听了小兔子的朗读,小狮子也心急了。

(2)、出示温柔诗,指导朗读:小狮子会怎么念自己的诗呢?

(3)、课件理解温柔:见了这只狮子妈妈,你想说什么?怎样才能读出妈妈的温柔呢?〈同桌练读,两人齐读〉

6、学习小黑猪和小老鼠的诗

(1)、课件出示,自由练读:听了小兔子和小狮子的诗,小黑猪和小老鼠都等不及了。

(2)、多种方式练读:自选角色读,交流读

7、分角色读课文

(1)、示范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2)、小组练读,表演读

四、情感体验,思维拓展

1、体验爱心:你见过这些动物吗?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为什么在孩子眼里,它们和我们知道的不一样呢?

2、为妈妈写诗: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让我们学着小动物的样子,也为自己的妈妈写一句诗吧!

3、交流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范读

2引读

六古诗欣赏

听了小动物的诗,念了自己的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献给妈妈的古诗吧!(欣赏《游子吟》)

小学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目的: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教学方法:卡片 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 ”画出小燕子的话。)

D、指名读,并评议,小组分角色读。

E、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一句话。

F、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自由合作读。

C、小组练说: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分角色朗读。

F、出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指名分角色读。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小学语文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