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实录【最新3篇】

发布时间:

《燕子》这篇课文是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形态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姿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燕子》教学实录》,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燕子》课堂实录及评析 篇一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交流汇报学习字词的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学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语引入。

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汇报前教师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汇报。

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文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示小燕子。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小燕子的方法。

C.通过设疑促思,来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点的写法。

D.用感悟词语、体验朗读感悟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⑵研读第二自然段。

A.引导想象春天的景色,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读长句“微风吹拂着……柳丝”采取缩句扩句的方式让同学理解句子意思,并学习把句子写优美写完整的方法。

C.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妙处,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的繁荣景象。

D.课件动画出示小燕子,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导朗读。

⑶研读第三自然段。

A.学生汇报小燕子出现的位置,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小燕子。

B.赏析“斜”、“掠”、“沾”等词的妙用。

C.师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课文中对飞翔的小燕子的描写,拓展联系想象说话。

D.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⑷研读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

B.赏析“痕”的妙用。

C.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的妙用,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D.启发想象,小燕子在电线上说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F.美读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后,就会感觉有好多话要说出来,希望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因此,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精心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穿插进预设的教学方案,使师与生、生与生融为一体,共创和谐。)

(二)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创境激情,引导品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三)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朗读,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读,指导背诵。

3.集体背诵,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背下来。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把背诵课文的练习留到课下去完成,结果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没有给学生创设情境,没有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把背诵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资料,课外拓展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3.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燕子》课堂实录及评析 篇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把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花朵

(    )的春天  (    )的天空  (    )的燕子

(    )的细雨  (    )的赞歌  (    )的尾巴

四、比一比,组词语。

俊(    )  俏(    )  拢(    )  拂(    )  倦(    )

峻(    )  悄(    )  笼( www.cha www.chayi5.com yi5.com    )  佛(    )  卷(    )

骏(    )  稍(    )  垄(    )  沸(    )  圈(    )

符(    )  谱(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舔(    )  凑(    )

五、按原文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才下过几阵(    )的细雨。微风(    )着千万条才展开带(    )的(    )的柳丝。(  )的草,(  )的叶,各色(  )的花,都像(  )似的(  )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  )赶来,为春天(  )了许多(  )。

3、几对燕子(    )了,落在电线上。(    )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    )细线,多么像(    )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正待(    )的(    )的赞歌。

六、阅读语段。

这是一只(非常  十分)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穿着  披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  特殊),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光泽  光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选词填空。

漂亮  美丽

(1)望儿山有一个(    )的传说。

(2)小姑娘的裙子好(    )呀!

特别  特殊

(3)张刚是一个(    )听话的孩子。

(4)这束鲜花有着(    )的意义。

3、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鸽子的样子写清楚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嘴、眼、羽毛、翅膀和脚。

(2)羽毛、嘴、翅膀、眼和脚。

(3)翅膀、嘴、眼、羽毛和脚。

(4)羽毛、嘴、眼、翅膀和脚。

4、这段话是围绕(            )句话写的。

5、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6、请选择第二层的层意。

(1)写鸽子的可爱。(    )

(2)写鸽子的美丽。(    )

(3)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    )

答案:

一、俊俏  聚拢  增添  音符  沾水面  飞倦了  五线谱

二、

三、(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各色鲜艳)的花朵;(光彩夺目)的春天;(蓝蓝)的天空;(活泼机灵)的燕子;(蒙蒙)的细雨;(春天)的赞歌;(剪刀似)的尾巴。

四、俊俏、峻岭、骏马;俏丽、静悄悄、稍微;拉拢、笼罩、垄断;疲倦、画卷、圆圈; 符号、附件;谱曲、普通;沾染、粘贴;添加、舔一舔;演奏、凑热闹。

五、1、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  活泼机灵  2、蒙蒙  吹拂  黄色  嫩叶  青  绿  鲜艳  赶集  聚拢  光彩夺目  南方  增添  生机  3、飞倦  蓝蓝  几痕  五线谱  音符  演奏  春天

六、1、非常  披着  特殊  光泽  2、美丽  漂亮  特别  特殊  3、(4) 4、这是一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鸽子。5、第一句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6、(3)

《燕子》课堂实录 篇三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朗读词语

俊俏 剪刀 吹拂 舒展 聚拢 伶俐

偶尔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3、回顾学法。

4、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长句子?(3句)

(2)挑选你喜爱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按“单元提示”上的方法自己学。

(3)反馈自学情况,相机点拨。

① 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 说说自己是怎么学的。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色美、新芽的可爱。)

(4)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① 按“学法”学习句子。

草、叶、花形成了春天。

“春”、“绿”、“各种鲜艳”(颜色)“光彩夺目”(整体的特点)

“赶集似的聚拢来”(多)

② 指导感情朗读,并按上述方法同桌一起学。

伶俐可爱的小燕了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5)感情朗读第2然段。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交流自学。

(2)汇报自学情况。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卿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① 燕子飞到高柳下。

② 其余的一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环境及动作轻快敏捷。(与课后题2联系回答。)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③ 燕子的剪尾或翼尖沾一下水,小圆晕荡漾开去。

④ 掠过(飞行时的美姿),“波光粼粼”、“一圈一圈”(湖面美),“偶尔”(动作的轻巧)。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飞行是轻快敏捷的动作。

指名范说——自由准备——指名说

6、朗读2、3自然段。

(1)课文2、3自然段讲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小结主要内容及学法)

(2)用赞美、快乐的语气来读这两段。

7.课堂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缩句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优美句子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欣赏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渗透环保教育。

2、学习第一、三、四自然段,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为什么要增添燕子?(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学习第一段

1、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写小动物外形也不成问题。

2、学生画

3、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副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颜色黑。“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可见他非常——)

剪刀似的尾巴。(形状)

4、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看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5、请大家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美美地来读一读,并找一找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

(凑这个字用的好,让我们觉得小燕子活泼可爱,十分伶俐,用其它词就没有这样的形象,不能刻画得这样惟妙惟肖。)

6、可见,作者十分喜爱燕子,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吧!

7、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吗?

8、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习第三段

1、师:燕子的外形真美,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领略燕子的其它美,你们想吗?

2、请细细品读第三节,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4、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其它词语呢?写出了什么?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有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恶劣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高柳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b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四、学习第四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

估计:

a 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b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为什么天空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学生

师:是颜色浅?是蓝得透明?是天空也充满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

c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什么?远远看上去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五线谱。我们来看看曲谱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家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三、四段,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还有停歇在电线杆上时的音乐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六、课外延伸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关于燕子你还知道写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课外找到的资料与小朋友共享?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燕子……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短文。

板书:

春光 飞行

外形 停歇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提高欣赏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二)、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全班学生齐读。

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三)、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师导入: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

2、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文中有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4)读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四)、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

1、教师一边板画一边说:燕子在春光中飞来飞去,累了就落在电线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批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题反馈。

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落"--写出了小燕子的轻盈、迅速。

"痕"--使得细线更具美感,远望去就像什么从天上飞过留下的痕迹。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良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动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更具体地写出了远看燕子、电线的特点。

含义深刻的句子。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天的赞歌"是指赞颂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过的歌曲。这句话以想象点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绘小燕子,赞美像征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启发和收获。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外形美  活泼机灵

燕子  飞行美  斜身掠过天空 掠过湖面

停歇美  谱出赞歌

三、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蕴含想象,为人们描绘了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春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时,教师要从书中的图画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画面,试着描绘看到的景色,为学生学习课文作铺垫。教师利用句子的对比,按课文填空,以及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等多种方式来学习语言,让学生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燕子》教学实录》,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5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