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一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绿的气息,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从而萌生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情量叠词的作用。多读,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指的是什么。感受大自然绿的气息,使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揭示课题(5)

1、教师出示儿歌,学生自由拼读。

2、学生齐读。

3、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4、你们种过树吗?谁知道咱们一般什么时候种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7)

1、小朋友们,请你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我听听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准确最通顺。

2、你们想读好课文吗?

3、谁能来说一说,咱们可以用办法读好课文?

4、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8)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评议后齐读。

2、引导学生用相应的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3、开火车认读。

4、小朋友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讨论交流识记方法。

5、集体反馈。

6、找朋友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四、朗读课文(8)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2、学生自由读。

3、小组比赛读。

4、教师配乐示范读,小朋友们想像感悟。

5、学生配乐读。

五、学习课文一、二句(12)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

3、图中画的是什么?

4、你们觉得一棵小树像什么呢?一行小树像什么呢?

5、读一读,文中,作者说一棵小树像什么呢?一行小树又像什么?

6、反馈。

7、教师出示音符与歌谱,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小树像音符像歌谱?

8、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9、指导朗读一、二句。

六、指导写字(3)

1、出示“色、兴、声”三个生字。

2、教师明确本次写字的内容:这三个字。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反馈书写情况。

七、布置作业(2)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幸”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拓展延伸,激趣谈话,培养学生保护小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读中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树被破坏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5)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上节课咱们了解了小树除了它的样子有点像音符之外,还有一棵棵充满生命的小树,绿化、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情愉快。

4、所以你觉得自己该为小树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25)

(一)学习三、四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三、四句。

2、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鸟喜欢到小树家作客,而且还高兴地唱歌跳舞呢?

3、教师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4、拓展思维:小树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跳舞,他们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呢?

5、“种树啊种树,”谁在种树?

6、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他们种下的是歌声,是幸福?

(二)联系实际,教育孩子保护树木。

1、教师:小树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然而千千万万的人却也毁了小树。(出示挂图)

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起感到难过,为人类的破坏感到愤怒,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树呢?

5、总结,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动起来,保护小树,为绿化作出贡献。

(三)读一读,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1、全班齐读课文。

2、自己评议读的情况下,纠正不足。

3、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左右两边的词有什么不变化呢?

一棵小树 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 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 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学生自读中感悟。

5、反馈: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6、诵读,积累这些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评议上节课书写的情况。

2、明确本节课要写的汉字,读一读并组词。

3、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反馈后,教师再强调。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三、巩固复习(8)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7)

1、抄写本课生字。

2、课下积累叠词。

一年级的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m、f,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主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游戏引入

以邮递员阿姨送信的方式练习读a、o、e、i、u、b、p的读音及a、o、e、i、u的四声。

二、 学习声母m、f

1、 学习m。

(1) 读m:

a.观察图画: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

b.引出声母m,教师范读,让学生观察、模仿,再自己试读,掌握发音要领后练读,然后指名读,齐读,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识记形m:把图与声母m联系起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学习声母f

(1)读f

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这个声母念什么。

读准f,教师领读,学生练习。

(2)识记f,问: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和f的形相似?(读儿歌,相机书空。)

3、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三、练习拼读

1、以f为例,指导拼读,进一步学习拼读方法。

2、合作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

3、积累音节(前面学过的)拼读。

板书:ma mo me mi mu

4、 提问:这几个音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是由哪个声母和哪几个韵母组成的?练习后提问。教师指名、变序抽查。

四、 学习读读连连

1、 学读音节的四声。

(1) 按顺序读,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可用口头组词来练习四声。打乱顺序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师以一幅图为例指导拼读。

2、 学生合作练习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重点指导读好双音节词,尤其是轻声,如mā ma。

①图上画了什么?

②师范读mā ma。

③总结方法:这两个音节是相同的,后一个音节不带调,读轻声,要又轻又短。

④范读、模仿读等。

五、 学读儿歌

六、 练习巩固

1、 找朋友,教师读声母或音节,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字母。

2、 读儿歌,记字形。

3、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看课本上的带调音节,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能又对又快地在书上指出来。

(二课时)

一、 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 观察:m、f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二、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会写两个字“父”“爸”。认识两个部首“父字头儿”和“两点水儿”,认识11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父女之情,体味亲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字,会写两个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生字。

教学准备

★“父”“角”的字理识字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前几天,我们积累了一首古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齐读一遍。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指一学生简单说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水边钓鱼,有一个人来问路,小孩儿忙摆手,不让他说话,怕把鱼吓跑了。)这个小孩子太可爱啦!今天,再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们来学习《把我寄给爸爸》。

2、板书课题“把我寄给爸爸”,学生跟着书空。

3、出示字卡“把”。复习“把”字,说说还有什么带提手旁的字。“拉”“打”“拍”“抬”“扔”等,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演一演。

4、出示字卡“寄”,展示信封,讲解字的意思。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组词。

5、展示“父”的字理识字图,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在虚宫格内写“父”字。

6、认识父字头儿。出示字卡“爸”。认读“爸”字。指导学生书写“爸”。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3、教师领着学生点读,练习把文章读通读顺。

4、看一看,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标序号。

5、指导学生圈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开火车读,检查认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生字宝宝。

元:说音节。元,指开始的。元月,指一月。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一月一日。也指钱币的单位。

宵: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理解元宵节。

要:说音节。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用“需要”说个句子。

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组词。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爸爸到哪去了?用书中的话回答。

2、指名学生回答:他到南极探险去了。介绍“南极”,简单说明“探险”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这句的后一半。“圆圆的”,说说这样的词语。

3、“妈妈给爸爸写信,说了一大堆话儿。”我做了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展示“角”的字理识字图。出示字卡“角”,怎么记住它?组词。认识墙角、角落。

5、读小女孩心里想说的话。(第五自然段)

冰:说说你想怎么记住它。组词。认识两点水儿。再说几个带两点水儿的字。

更:数笔画。组词。用“更”说句话。

想: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组词。

指导学生朗读两个感叹句,感受小女孩对爸爸的想念。

四、巩固字词

1、认读词语。

2、回读全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兴趣,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导读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沙沙沙,雨点落下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小雨沙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字音。

3、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插图说说小雨点落到了哪里。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小雨点落在哪里?花儿、鱼儿、苗儿怎么样?

2、小朋友,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又会是什么样子?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

2、抽学生读课文。

3、看图试着练习背诵课文。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用生字口头自由组词或说话。

2、学生找出生字中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强调看一个写一个,切忌看一笔写一笔,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六、课后观察,亲自体验

布置学生课后观察下春雨时的情景,看看还能观察到写什么。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4篇《一年级语文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