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四、教材简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二

今天课堂上教学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本以为有了以前学习的基础,再加上自以为自己班级学生计算能力较强,今天的学习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的,但刚批完今天的课堂作业,不禁呆了。孩子们的作业正确率不高,比我想象得要糟。主要问题有:

1.商的定位不对,商是一位数时也从十位商起。

2.除法竖式的格式不准确,过程中多零少零的情况比比皆是。

3.验算中,乘法的书写仍然有错误或者就是漏加余数。

4.口算中也出现了多零的情况。

这些错误的背后正是隐藏着孩子们对新知与旧知的混淆与茫然。郁闷过后,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忽视了什么,才会让状况变得如此糟糕。

我重新翻开教参,反复看了几次。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教材中要求孩子估算“商大约是多少”,是可以帮助孩子体会到商的最高位应该在哪一位上,从而感悟到笔算的顺序。在用竖式计算时,应该着重让孩子讨论商的定位,经历探索、交流笔算的过程,明确算法,并通过验算确认计算过程的正确。我想,今天学的笔算,其实估算是很关键的,唯有准确确定商是几位数,确定商的位置,才能顺利地接着往下做。不禁想起课堂上在交流420÷30时,我也问孩子们:“你能估计商是多少吗?”当时就有许多孩子是满脸踌躇的,后来,或多或少地能说到些理由,我以为孩子们理解了,也就匆匆而过。但是现在想来,其实这个环节是重点,也是孩子们的障碍。我似乎忽视了大部分孩子的感受,他们的估商能力其实还是很弱,我应该再细化一些,适当增加一些专项练习,应该留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们交流估计的方法,甚至不必要局限于书本上呈现的那种方法。可以放得更开一些,让孩子们充分地经历探究、交流。我觉得唯有估定商的位数,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当今天的新知与昨天的知识混为一谈时,有些孩子彻底晕了,到底商在十位还是个位,成了他们最大的难点。归根究底,还是商的定位问题,孩子们没有准确判断商的范围,所以,这就是症结。找到了,就需要我去帮助孩子们一起去解决。

(后记:第二天利用数学课的前半节课来讲了一下利用估算来确定商的位置,再来进行计算,情况好得多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四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

(二)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 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

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五

第2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说说143÷70≈2, 你是怎样想的吗?

2.笔算: 136÷8

边写边说它的计算过程,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书本主题图,收集信息。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3.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应怎样列式。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吗?余下的数能你30大吗?为什么?那为什么不想成是4?

(6)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64÷1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最后一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计算方法

(1)回忆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课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组共同探究计算178÷30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想一想:

①为什么92÷30的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现在被除数是三位数了,商仍写在个位上呢?

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吗?

(5) 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565÷8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要用到笔算除法来解决。

1、第74页的第3题。

2、第74页的第4题。

3、计算比赛:第74页的第6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六

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为重点,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设计时先从复习铺垫导入,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为学习新课做铺垫。在课上一位学生在计算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时商的位置商错了,我就抓住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让学生进行改错,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的定位的认识。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从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第一个例题84÷21,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20来试商。因为被除数和除数数字简单,所以不少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直接试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有准备题的铺垫把21看成20来试商,接着通过三个题目的练习巩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接进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个题型。但是在这个例题上用的时间有些过长,导致留给第二个例题得时间比较少,另外四舍商易大需要调商的练习虽然书上没有出现,但是自己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到并进行另外的补充,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只有五入商易小才需要调商的假象。

第二个例题是196÷39,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这道题既是第一次出现五入法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上课时感觉到学生练习时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差异较大,其实设计时完全可以分散难点,先利用两个例题教学一次试商成功的四舍法和五入法,再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增加难度,出现需要调商的练习,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这么辛苦,以后还需在教材处理上多下工夫。

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四道练习,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题“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我对书上的练习进行了改编,两道四舍两道五入,通过这几题的练习让学生感悟到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调商就不会太盲目了。但是做、讲评的模式稍显枯燥,另外准备时间的仓促,第3题、第4题都没有出示正确答案,给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够。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加强理论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实践,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七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3——80页的教学内容,就这节课我做如下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适时地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复习旧知,巩固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帮助本节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潜移默化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本节课是以计算为主的一节课,不但有较强的计算算理知识,还有培养学生正确试商、正确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养成。

在教学前就预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1、不会试商,不知道商写在哪一位上;

2.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不够商1)该咋办;余数比除数大了该怎么办。由于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带着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的教室,有备而去,课上通过个体板演、独立练习、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学生获得了知识,正确掌握了计算的方法,突破了试商的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方面:

1、对学生的学力估计过高,少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能关注全体学生,对几个希望生强化太少;

3.练习的方法、形式虽然多,但是强度不大;

4.评价学生不能即时,评价方法单一;

5.整堂课时间分配把控不和谐,前松后紧。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同学初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3、通过借助小棒学习、小组学习、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和观察考虑、合作的'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运动会,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篇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p78-8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算理的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9×( )=270      (  )×3=900       7×(  )=210        560÷8=

270÷9=            900÷3=             210÷7=             5600÷8=

2、根据一道除法算式,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80÷2=40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我们的学校装扮一下,让它变得漂亮些。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    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瞧,学校买来了什么?(出示例1(1)情景图。)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什么问题?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列式  80÷20

(3)    学生独立探索口算的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a、因为20×4=80,所以80÷20=4    这是  想乘算除  (板书)

b、因为8÷2=4,  所以80÷20=4

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 ( 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2十?”)

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板书:表内除法

(4)    师小结:同学们有的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5)检查正误

师: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演示分的结果)

口答。

(7)    用刚学会的方法再次口算

90÷30     60÷30

2、教学例2

(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出色,瞧,学校还买来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120÷30

(2)    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    你是怎么这样快就算出的呢?

a、想4个30是120,也就是4×30=120,所以120÷30=4

b、因为12÷3=4  ,所以120÷30=4

这一题跟刚才分气球的口算方法有不同吗?

都是运用想乘算除和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来口算的。

我们再看看分彩旗分得对不对。课件演示分彩旗。

师: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板题:口算除法)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口算练习:240÷80     250÷50

4、估算

(1)    探计估算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显示第78、79页想一想。)

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

你能估吗?请先估算,再把你的估算方法告诉同桌。

(2)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3)总结方法  : 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原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方法算。

(4)看书质疑。p78、p79

四、巩固应用

1、练习十三第1题

(1)    独立口算

(2)    观察每组上下两道题,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2、第79页做一做。

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这些题目里隐藏着一个谜语,想猜的话,要先做完这些题目,

也是p7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开火车汇报答案,课件演示完成一道口算题就消失,最后出示谜面。

谜语:它是学生手中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它,就有丰富的知识。 (猜一学习用品)(书)

3、80页第2题。

同学们爱看书吗,真好,学校又为我们邮购了一批书,请看屏幕:出示p80第2题,你能找到什么条件、问题。

你会解决吗?

4、第5题。

这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她在看一本故事书,出示第5题,找条件、问题

出示条件: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每天看1个故事。

问题: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问:要求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必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求吗?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机动:估算:

490÷62       560÷88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十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

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分层次、分阶段内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

从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后,学生试商时困难较大,在教给学生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一点试商的小窍门。比如当除数的末尾数是1或9时,用四舍五入法一次试商即可成功。而当除数的末尾数是2、3、6、7、8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当除数末尾数是4或5时,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在这种情况下,四舍五入法就显得不适应了,因为所取的近似数与原除数误差较大。尽管教学时已给学生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练习课中,在学生应用“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方法试商的基础上,还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灵活试商的方法,如:4512÷47136÷26首先让学生确定商是几位数,初商在哪位,然后让学生讨论:被除数、除数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试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①同头试商法:如4512÷47这道题,因为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②折半商五法:如136÷26这道题,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较简便。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试商的速度。

总之,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教学中,“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挑选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得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5 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