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荷塘月色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一

第二课时

重点:

1、展示作者的散文意境美;

2、品味华美的技法

内容:

1、 回顾上节内容。

月光下的荷塘细腻而静美(比喻,拟人)

2、 导入本节内容。

我们会熟悉这样的场景:炎阳下,割麦的农民口渴会大口大口地喝水,那是在——喝水;再如,在老舍的笔下,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口渴时,象骡马一样大灌一通。

等等情形,是喝水,好听一点是——豪饮。

再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等金陵十二钗的用小盖碗小口小口地喝水,是什么,那是——品。阅读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再尤其是象这样的散文,只能象林黛玉喝水那样细细地品,,才能解其高妙之境,才能了解大师的文字魅力。

3、 这里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大师的散文的优美。

①荷塘上的月色

a、 月光——流水(照下来与水流下来相似)

叶子和花——轻纱的梦(朦胧、恬静、柔美:特殊——具体→抽象)

黑影——鬼(黑,不可捉摸)

光与影——名曲(和谐、悠扬)

b、 灵动的词语:

泻——照(写出了接受月光的饱和)

浮——升(写出了雾的轻盈,还带出了质地)

画——落(写出了无工而工——工巧)

c、月光是本段的重点(上段是写荷塘):

柔和、静美,让不安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宁静。

② 荷塘的四周:

课外小引: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和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与君指上听。

——苏轼

此诗说明理解是需要联系的。

因此,作者写荷塘,不能仅仅写荷塘急、月色,四周也应该写到。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层次感,错落有致,还有绘图美。

比“周围都是树”要好得多;

特为——“树”有人情味→“和谐”;

树色——烟雾(迷茫、朦胧);

丰姿——美好姿态;

灯光——瞌睡人的眼(昏暗、没有精神——拟人)

蝉声和蛙声——以动写静;

不过,作者有点根深蒂固的“不宁静”时常袭上心头。

总结:这就是荷塘的四周,让今晚的荷塘有一个恬静的幕布。

4、 朗读课文。

5、 总结:文章用三个自然段来写荷塘,荷塘的确是幽僻的,恬淡的,静美的。在这里作者求得了一时宁静,暂时得到了洒脱。

6、 作业:

1) 流连荷塘的过程,又浮想到什么?

2) 整理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二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一)课前“热身”

1、如果你曾有过登临山巅,听潮海岸,驻足月光下,漫步细雨中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享受自然美景是多么让人惬意试着把你某次亲身体验自然魅力的感觉告诉你的同桌

2、我们总想在生活中不受束缚得到更多的自由,有时候,受到生活琐事与思想感情的束缚和监狱束缚可能没什么两样试想T你身心自由(如放假没作业)时的感受与平时有何不同,是不是摆脱了烦累,身心解放了,平淡的一切也就显得有些诗意了?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初5分钟完成,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重温感受,并让一两位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体验,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带着一定的“感觉”进入阅读现实中总有教师感叹:作品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实际上经典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多为人性的本质,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

(二)“还原”作者

介绍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略)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对此,研究者们有不少的说法,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阅资料

(设计思路:此处侧重在把作者“还原”为生活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

二、明确学习重点、阅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写作

(一)聚焦文本的写作特点

当朱自清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嗅觉来生动地描绘那一时刻荷香的特点:清新、幽微、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作者通过描绘,使读者看到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即调动你的眼耳鼻舌口等感官,捕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身体的感受(包括联想与想象),并对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重点为描绘,并且让学生了解描绘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作者如何描绘”的角度来阅读全文,阅读时要求将精彩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看看它们是通过哪种感觉来进行描绘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尽可能不要为讲课文而讲课文我在这里的定位是,利用文本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如何描绘)

(二)练习口头描绘

请学生就学校的某处园林,进行口头描绘,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现出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和联想到的在学习全文并掌握了描绘的方法之后,再让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来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初步借鉴作品中描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又在于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大多数学生会在此环节表达受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即在表达时,通过主动阅读来寻求参照,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细读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

(一)思考与评析

1、有诗人说“我是我看到的一切的统治者,我在那里的权利无人可以质疑”,这句话正讲出了我们平时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所见的景物往往是灰暗的;而心情愉快时,眼中的一切都是亮丽的所以说,作者描写时往往把所写之景染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请从课文前三段,找出作者描写时的心境,看看他是以怎样的感情色彩来描写荷塘月色的(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作者暂时摆脱了生活的负累与束缚,有着什么都可以不理的自由,享受独处的妙处,以宁静的心情来欣赏这荷塘与月色

(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景物我做主”——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浸透着作者的主观寄托)

2、在那个满月的晚上,在清华园的荷塘边,朱自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请分别概括第四到第六段描写的主要对象

明确: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的里(上)面第五段主要写荷塘的月色第六段主要写月光下荷塘周围的树

(设计思路:我们知道,在这样写景抒情的散文里,每一个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原则上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句子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意识,又训练其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作准备)

3、以第四段为例,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请你在阅读第四段时,使用如下所示的图表记录每种感觉的内容

明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组节及这些细节的来源,感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由具体的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器官捕捉到的这就比“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之类空泛的要求有效,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4、那么,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连缀起来的呢?换种说法,即朱自清又是怎样把自己丰富的感受构成画面,让读者也一同分享的呢?再以写“荷塘里(上)面”的第四段为例,请在本段找出作者描绘景物时用来连接不同细节的过渡性词句

(设计思路:学生进行描绘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有内容,这已利用上一环节来学习;二是忽视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后一问题连缀的方式有多种,第

通过第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连缀细节的另一种方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普遍到特殊普遍:“荷塘周围”“都是树”;特殊:“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普遍:“树色一律是阴阴的”,像烟雾;特殊:“杨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段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八段和第九段,在以前的高中课本是删除的,你对此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设计思路:在此,还可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另一个作用——丰富作品的内涵:由对纯自然的描写过渡到写相关的文化在写作上,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从而使读文章的感受更为丰富)

6、至此,我们对作者感受与描写的细节、细节间的连缀方式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都有了了解现在我们来探讨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写出所写之物的特点,使描写的细节就像画在读者眼前一般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比喻请举几例说明,使用“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之句式

示例:“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和美人比喻零星的白花,写出了荷花的珍稀、鲜艳与美丽

另外,让学生通过与比喻的比较,了解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设计思路:在这里,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于词语的准确选用,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感知,如想象与联想、换词比较或词语的“缺失”去掉需品味的词语)

二、布置课外作业

构思:想象你要描绘的自然景物(学校园林),记下用来描绘它的细节——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引发的联想等

写稿:先确定每一段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然后由此出发按逻辑关系或空间关系继续下去注意描写时设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修改:重读文章,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出了你要描绘的对象注意用词的准确添加或修改细节,使你的描绘更加清楚同时找出一些地方,添加过渡词语使空间关系更加容易理解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出门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浓

颇韵

家不光

宁塘上月色影

静色

深夜回家去忆过去边走边忆江南采莲看近树远山

《采莲赋》四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周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金岳霖先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四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四、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板书)

景特点修辞

荷叶——圆形舒展——————————————————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拟人、比喻

流水————脉脉——————————————————————————————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自由幸福快乐美好相亲相爱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课文导入】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老蒋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

第二课时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板书: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6、总结:

画面——美丽气氛——宁静格调——雅致

7、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效果;浓淡相宜。

8、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

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9、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熟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

教学重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课时

2课时。

开启导航

1、让学生欣赏课件上出示的图画,看图画回忆古代诗歌中描写荷花的诗句。比如《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播放《荷塘月色》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

伴随着这舒缓轻柔的音乐,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人生旅途中奔波跋涉的行者,在讲述其见闻感受,似平淡而隽永。他把一腔的愁情泼洒与荷塘,一曲月与荷的乐曲飘荡在宁静的夜空,于是荷叶荷花带着忧伤的美丽在静默的摇动。下面我们一起追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走进荷塘月色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丽,去聆听一首穿越心灵的夜曲。

2、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为了勉励自己在学校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以前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3、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瓦解,新时局尚未到来。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4、了解本文的学习重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愉快启程

1、播放《荷塘月色》配乐朗诵MP3。

2、字词积累。

注音:煤屑 踱步 蓊蓊郁郁 袅娜 霎时弥望 倩影 脉脉

酣眠 独处 参差 敛裾 弥望 斑驳 峭楞楞 梵婀玲 乍看 敛裾 妖童媛女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熟悉路径

1、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课文,每组一名代表加上教师分工朗诵。

2、整体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②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③、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

3、师生交流明确:

①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④感情发展脉络:“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4、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整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夜赏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 4-6,观赏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三部分: 7-10段,由联想江南采莲回到现实。

沿途赏景

1、我们知道在矛盾中苦苦挣扎的朱自清无法排遣内心苦闷之时,荷塘便成为他暂时找的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那4、5、6自然段对荷塘进行了细致精细的描写,首先请同学们阅读4、5、6自然段,首先我们看一看,文中写了几幅图?

明确: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的四周

追问:侧重写月色还是荷塘?侧重写荷塘。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下面我们来鉴赏他给我们描绘的几幅画面。

2、提示鉴赏方法。

鉴赏文章段落的三把钥匙:修辞手法、写景角度、语言风格。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反复等等。

写景角度:高低;远近;虚实;正面侧面;动静。

语言风格: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等等。

3、示范鉴赏第4段。

)修辞角度: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写景角度:

从高到底:作者先写叶子,再写中间夹杂的荷花,再写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动静结合: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语言风格: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给人一种高远的意境,让人感到荷香的遥远不可捉摸,写出了歌声的若有若无,渺茫这个词用的不错。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脉脉这个词用的不错,本来是人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谊,这里用来写流水。还有一些词如一丝、一缕、一道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荷叶荷花静态和动态美的姿态。

4、学生自主探究第5段:第一组从修辞上找,第二组从写景角度来找,第三组从语言风格来找。

三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找,师生总结明确:

从修辞上: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从写景角度: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从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还有一些叠词如静静,淡淡薄薄这些叠词运用的很到位。

5、简单分析第6段。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6、教师总结: 在《荷塘月色》中,莲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幽梦,像飘渺的歌声,亦真亦幻,如诗如画,构成一个真与幻、画与诗完美结合的艺术世界。

这种美,来自于层次美、语言美、手法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好角度,才能把文章写好。

路肩沉思

在文章中,作者其实写了两个荷塘,一个是眼前的月下荷塘,一个是古代的江南荷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是月下荷塘还是江南荷塘,都成了朱自清寄托情感的载体。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和第三部分。

追问:到底是眼前的月下荷塘还是古代的江南的荷塘打动了朱自清?作者真正向往的是 荷塘,实质上与作者当下心境最贴切的是 荷塘。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明确:向往的是江南荷塘,实质上与作者此刻心境最贴切的是月下荷塘。

问题点拨:

第⑤⑥自然段中有没有与月下荷塘的整体意境一样的地方吗?重重围住、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只有些大意罢了……没精打采——给人压抑、冷清、朦胧、不快的感觉,叙述心境的压抑与低落。

点拨:“荷塘月色”主体部分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的,可是,在作者看来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峭楞楞如鬼一般”,有人以为这个比喻与上下文不和谐,故须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

揣摩此句要体察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弦外之音。“黑影”是“荷塘上的月色”整体形象中的一点“陋处”,而“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比喻则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惊惧、压抑、不快。

这种压抑不快在文章其他地方也有所体现,你感受到了吗?有哪些文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现实的世界与当下的世界是对立的。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不自由的,压抑烦闷的,而当下的世界是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轻松愉悦的, 而当下的自由世界只是暂时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先生第一次亲手撕碎了这虚幻的美梦。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至此,你能感受到作者漫步于荷塘什么样的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想要超脱现实而不得的无奈与痛苦。

小结:诗人舒婷有诗云:“胸中藏着一片汪洋,流出来的,只是两滴泪珠。”与其说作者描写的是他看到和感到的一切,不如说作者构造了他希望和向往的世界。朱先生为我们描绘的荷塘图,归根结底就是两幅图、两个世界:月下荷塘——现实世界;江南荷塘——理想世界。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九

一、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

②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

3、全文写景状物的特点

导入新课

1、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2、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

3、文眼:颇不宁静

4、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5、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6、语句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十)小结本课内容

(十一)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继续导入

(一)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训练》上的单课练习。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十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全文结构,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认识通感到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案】

(一)、学法指导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预习内容

1、走近作者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3、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

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查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差()差()别

参()见差()劲人参()

差()遣

B.脉脉()的流水山脉()

脉()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地开着的

①nà②nuó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①zhàn②chàn

C.这是独处()的妙处()

①chù②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①mò②mà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

__________。

课文分析

1、你能说说作者的感情脉络吗?先请在文章中找出写作者内心思绪的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的第四段的写景很有特色,你能具体说说吗?(从描绘的对象、写景顺序、用的修辞等角度考虑)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1)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景和第四段的写景有什么不同吗?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达标训练

一、填空题

朱自清,原名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如:

、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ò)颤动(zhàn)

乘凉(ché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参差(cī)

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倩影(qiàn)

皱缬(xié)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羞涩(sè)

宛然(wǎn)踱着步(d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5.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所写的《》。

2.下列词或句子打上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①“君子花”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济粮”

A.①引用②强调③具有特殊含义

B.①强调②强调③引用

C.①强调②引用③具有特殊含义

D.①表示专用名词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3.由“莲花”联想到朱自清先生,这属于()

A.因果联想B.相关联想

C.相似联想D.对比联想

4.“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这是句式。请改写成陈述句。

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田田”意指,“袅娜”意指。

【答案】荷叶相连的样子荷花柔美的样子

2、“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是

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比喻句各侧重写什么?

4、给这段文字拟定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这里是打了个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否如下颠倒?为什么?

斑驳的参差的黑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疏的杨柳的弯弯的倩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改为“印”好不好?为什么?

5、“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丰姿”意为

________________;“大意”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3、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两个“热闹”意思是否相同?为何用“他们”而不用“它们”?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慵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等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请回答:

(1)“科学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平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友爱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尾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这个“有益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边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标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中的“生机勃勃”是对整体太阳花而言,是对太阳花世界、太阳花事业的赞颂,并不是对单独的太阳花的赞美。

B.文中加点的两个“闪”字都包含着行动迅速的意思,而且都有很强的表现力。第一段中的“闪”生动地描写了太阳花闪光的美好形象,第六段中的“闪”贴切地表现了太阳花甘心让位给新生者的高尚精神。

C.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对自己“起初”关于太阳花的片面认识进行了肯定的阐释,意在赞扬太阳花炎炎烈日下仍能保持其勃勃生机。

D.文中对单独的太阳花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它生命短促的伤感情绪,但借此却说明个体生命只有溶于集体,才能体现生存的价值。

E.文中加线的一段文字,运用拟人、衬托、排比等修辞手法,赞美暴烈阳光下的太阳花。

F.本文通过对太阳花从开到谢乃至孕育后代的全过程的描写,歌颂了太阳花热爱自己短暂的生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走进高考

语言运用题

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举世闻名、被堪称是古今建筑行业典范的巴黎歌剧院是在拿破仑三世时举办的建造歌剧院设计竞赛中一举夺魁的年仅35岁的夏尔·加尼耶历时13年,经受众多磨难并倾注了极大心血而设计建成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四个关键词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那么有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引起人体死亡率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荷塘月色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9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