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说课稿6篇

发布时间: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认识角说课稿》,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认识角说课稿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少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实践的思想。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团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学具: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     创情引题,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

课件显示:钟表、数学书、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你能用三支铅笔摆一个三角形吗?生:能师:把手放在三角形上,如果拿下一支铅笔,会变成什么图形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听老师口令,1、2、3拿下一支铅笔,和你想象的图形一样吗?生:一样。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图形-----角(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自然生成(一)认识生活中的角1、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角,老师还带来了几幅图片呢?

角。)

2、师:其实角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许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分组找一找、说一说、看一看哪个小组找得准,找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寻找身边和周围物体上的角。)(二)  体验角的特征1、指角A、师:同学们眼睛真亮!找到这么多角!这个三角板上也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出三角板上的角?

(学生逐一指出三角板上的角。注: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B、师:老师明白了,他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角还有哪些部分呢?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谁再来指指看?

请若干学生上来指一指。

C、师:这几位同学的指法对吗?我们来看看智慧老师的指法。

课件演示:智慧老师分别规范地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D、师表扬指法正确的同学,鼓励指法不规范的同学再指一次(并纠正其对角认识的偏差)。

2、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三个角的样子?

(学生想。)

师:想好了吗?现在老师把这三个角用粉笔描下来。(师将三角板上的三个角描在黑板上),看和你心里想的一样吗?

3、折角

(出示圆形纸片)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指角。谁来指出这个图形上的角?

(生:这个图形上没有角。)

师:你能不能用它折出一个角来?比一比,看谁折得最漂亮?

学生活动:分组折角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对角的认识的偏差。)4、摸角师:请同学们拿起折好的角。大家先用手摸一摸,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再与小组内的同学折的角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先摸角,再比角,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5、认识角

A、师:观察得真仔细,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它们起了什么名字呢?想知道吗?书上64页就有答案,看谁先找到?

(生: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教师标出第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B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角,你能分别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吗?

C、师:这三个角中,你最喜欢哪个角?(学生说时教师故意说东指西)师:这样三个角都没有名字,说起来很不方便,应该给它们取个名字。()第一个角可以用"⌒"标出。记作:∠1,读作:角1.第二个角用"⌒"标出,记作:∠2,读作:角2.第三个角也用"⌒"标出,可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呢?如果还有更多的角呢?

D、师: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6、判断角

A、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我们一起到数学乐园去看一看,看谁最聪明。眼睛最好使。

7、做角

A、师:真是了不起,我们能找出生活中的角,又能用纸折角,还能正确的识别角,那你能不能用两根带孔的塑料棒做出一个能活动的角呢?

(学生做活动角)

B、师:真聪明!都能做出活动角,请你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玩一玩手中的活动角,并说一说。看看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边张的越大,角越大。

8、比角

A、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显示:老师也做了两个角。

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看一看,哪个角更大些。

学生比较之后,两角平移比较验证。

B、比较两个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笑笑和淘气也做了两三角形,可是他们为了说自己的三角形大,正在争吵呢?我们赶快去看看!

学生猜测比较,再引导学生说出:把两个角平移到一起比较大小,就能得出答案。

课件显示:分别将两块三角板的∠1∠2∠3平移重叠到一块比较。(其间让学生先判断,再进行验证。)课件显示:小兔说:"原来两块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都一样大。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什么关系。"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什么关系,他说得对吗?

学生谈谈自已的看法。

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 学生创作画。

四、全课总结:

1、4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你能说一说这节看你有那些收获或感受?

2、学生汇报

3、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好朋友。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很棒,我们一起做一个棒的手势,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在哪?边在哪?

4、师: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就能够收获更多的喜悦!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五、板书认 识 角写作:∠1     读作:角1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小),角越大(小)。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反思 篇二

记得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们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一)联系生活,抽象出角的图形

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观察、感知,摸一摸、看一看它们上面的角。这个活动旨在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激起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剪刀、吸管和扇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逐步摆脱实物,抓住角的本质属性,初步感知角的特点。通过上面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这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观察、对比、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设计一组“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本环节的最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安排了“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寻找周围物体上的角,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动手做角,感悟角有大小。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个角,同桌互相说一说,摆的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什么地方,他利用两根小棒摆出了四个角,说明这个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比较好的,我在课堂中是抓住了这个生成的,让他将自己摆的角介绍给了全班同学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其后在教师示范后,让生用纸片动手折出一个角,并标出角,指出顶点和边,展示学生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通过直观的具体实物,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角的了解更加深刻。

《认识角》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三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打破教材的局限,重组教学材料,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1.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课伊始,我使用游戏“摸圆形”教学手段引入新课。利用这一情境,引出新课内容-角的学习,体现了“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一精神,然后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找生活中的角,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尤其是由生活中的角引出数学中的角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于几何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知识体系。

2.利用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卡通动物带领闯关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卡通动物的带领下,一步步展开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

3.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我都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认识角》评课稿 篇四

《认 识 角》评 课 稿

禅堂中心学校 吕雅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听了李老师执教的《认识角》一课,走进李老师的课堂,从她从容的教态、清晰的思路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理念她能较好地把握并贯穿始终。李老师是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创造角并认识角有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综观全课,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在本课中,李老师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数学书、钟面等等,让学生先找找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由教师描出一个角,从而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在本课中,李老师非常重视操作,从一开始让学生任意拿三根小棒,任意去掉一根,变成角,以小组为单位创造角。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认识到创造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折一折、搭一搭、剪一剪、画一画、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最后欣赏生活中美的、实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三、能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在指令学生操作前做到详尽要求学生,体现老师成熟老练的一面

李老师的规范画角,精心设计板书,在要求学生画角之前,沉着耐心作引导,强调操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画法,让学生的动手有依据可循,避免盲目瞎画和操作不规范,有意识地促成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努力更有方向,也希望在以后的课堂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研讨。

一、在 “玩角”环节中,老师先演示角的张合,学生跟着玩后马上小结,再进行比角活动。这里顺序颠倒了,老师没有大胆放手,自己演示说得较多,怕学生不会“玩”。其实可以指示学生把活动角拉开闭合,观察角的变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来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上台分别做大角,做小角,再跟黑板上的角来比较,在充分的操作和感官认识基本上再来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顺早畅,符合教学规律。

以上是我对李老师《认识角》一课课堂教学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教学相长,同行互促,教研提升,希望我们通过对此课的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认识角说课稿 篇五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实物操作,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够比较出角的大小。

3、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三角板、活动角、材料袋、练习纸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这些物体的面上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以下学生回答的内容均为教师备课前预设的内容)生:三角形、正方形、圆等。

师:观察的真仔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已是我们的老朋友,在它们当中其实还隐藏着我们的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师:那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把它给请出来。(播放课件)谁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生:角……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板书课题。)

二。 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1.摸一摸,直观感知角特征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角,现在想自已动手来摸一摸角吗?

生:想。(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摸角的各个部分,通过分解摸角。)

2、画一画,认知角各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其实刚才我们摸到的就是角。现在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好吗?

生:好。(伸出手)

师:首先我们要先画一个点。然后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看清楚了,这条线是怎样的呢?

生:直直的。

师:说的真好。我们顺着这个点往这再画一条线,这条线也是――――直直的。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了。在数学中,角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好听的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这个尖尖的点叫作角的顶点。一起说"顶点"。这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一起说"边"。这条直直的线也叫作角的边。一起说"边"。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呢?有几条边呢?

生:一个顶点。(板书:一个顶点)

生:两条边。(板书:两条边)

师:也就是说,角是有……(补充板书:角有……和……)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老师已经把同学们的发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一起大声读一遍。

师:在数学中,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还会给角加上一个弯弯的线来表示这是一个角。

师:同学们认识角了吗?

3、 辨一辨,巩固角的特征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幅。是角吗?你来说?

生:是角。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它有一个顶点,还有两条边。

师:请你来指一指好吗?(学生指角,注意指角方法的纠正。)师:同学们真的是认真学了,这确实是一个角。那第二个图形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不是角。

生:上面的那个边是弯的。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指着黑板上的角)如果是角的话,它就应该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那第三个图形呢?

生:是角。

师:那第四个图形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不是角。顶点那儿是弯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没有顶点,对吗?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刚认识了角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角。

4、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上也隐藏着角,你能在我们周围找一找哪儿有角吗?

(让学生找角,并点名展示,指出顶点和边,对指角方法进行纠正。)师:看来这样找下去我们在周围就能找到许许多多的角。

5、找一找图形中的角,深化对角的认识

师:角很顽皮,它不仅隐藏在我们周围,更喜欢隐藏在一些图形里,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6页,第2题,在书上写写吧。(学生做题,教师巡视,针对性地指导差生。)师:完成的同学,请用坐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师:我们还是依次来看。首先第一个,谁来说?

生:3个角、1个角、2个角

师:这么多答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请认为是1个的同学上来说一说并指一指。

生:有1个角,因为这条边是弯的,这两个不是角。

师:他说的有道理吗?明白了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图形,它有几个角呢?

生:3个角。

师:咱们再一起来看看第三个,它有几个角呢?

生:2个。

师:你能上来指指这两个角吗?(学生上台指角)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第四个图形呢?一起说吧。

生:5个。

6、做一做,发挥想象创造角

师:同学们,像这样找下去,在周围可以找到很多角,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创造一个角呢?

生:想。

师: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请小组长取出信封,分发材料。同学们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角,也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做角,做角过程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其他同学合作。做好后同桌之间相互指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做角,教师进行小组指导,适当点拨。展示作品,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四种材料以及有独特想法的作品分别展示。)

(二)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比较角的大小师:同学们真的是心灵手巧,一会的功夫就创造出了这么多的角。刚才同学们在专心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他也没闲着(出示小红),他也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创造。

师:他的方法还真巧妙。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师:先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想法?

师: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生:第一个最小,第三个最大。

师:你说的很好,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1号角最小,3号角最大。因为1号角的两边叉开的最小,3号角的两边叉开的最大……师:你们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师:看来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经常可见的,比如:扇子。

师:对,这是一把扇子,如果我们把扇子的两边看作角的两边,当扇子打开的时候角会怎样呢?请看大屏幕。

播放时并旁白:当扇子慢慢打开的时候,角是在慢慢变大。当扇子合拢的时候角又会怎样呢?请接着看。播放并旁白:当扇子慢慢合拢的时候,角是在慢慢变小。

师:由此我们更加坚信:角是有大有小。而且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的大小的有关。

2、活动角,动手比较角大小

师:(取出活动角)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个造角的工具,它能张开,也能合拢,它是一个活动角。同学们,你能用它来造一个角吗?

师:造好的同学请举起你造的角,让同学们和老师欣赏一下。

师:老师刚才也造了一个角,我们来比一比谁造的角大好吗?

先选一个比较明显的角进行比较,通过眼睛观察进行区分大小。

师:这两个角的大小比较明显,用眼睛观察就可以分辨出大小。(再找一个)但是这两个角,谁的大谁的小呢?

师:看来用眼睛是不好直接观察出结果了,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先别着急,小组内讨论一下,交流并动手试试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呢?请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请仔细看。

生:我们是把这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

师:同学们看明白了吗?他的方法好不好?

生:明白了。好。

师:其实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发现了这个方法,并给它命名,叫重叠法。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发现比较角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还可以用重叠法来进行比较大小。

3、游戏小结,疏理知识

师:临来时,我班的同学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角,他们特地编了一首儿歌让我带来送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听吗?

师:播放儿歌。你们会玩吗?两个同学一起玩一玩吧。

(学生活动做游戏。)

三。欣赏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角的世界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生活中奇妙的角吧。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游泳馆―――水立方。

这上面就有许多角,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2、今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行,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件国际大事,这是中国展览馆,这里也有许多角,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3、这是中央电视台新建大楼,设计之初,没有人相信建筑还可以这么做。这里也有角。

4、就连堪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这上面也有角。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奇妙的角,其实关于角的奥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这节课就先上到。

板书设计:                     认  识  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有大有小。

《认识角》教学反思 篇六

相丽老师的《认识角》一课是在学生对角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中,相丽老师较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本节课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相丽老师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征,上课一开始就运用富有生活趣味的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恰当运用光盘,集图、形色于一体,让学生仔细观察,形象直观地感知角,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教学中,相丽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拉一拉,摆一摆等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轻松地认识了角,并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同时学生也养成了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他们接受信息比较快,愿意想象,思维活跃。课堂教学中,相丽老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想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学生介绍角这个环节,学生大胆想象,相丽老师站在培养学生创新意思的高度,从低年级开始就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比较,去思考。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认识角说课稿》,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7 12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