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件(7篇)

发布时间:

初中化学课件上册 篇一

初中化学课件上册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

(2)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3)掌握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4) 认识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②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

②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以氮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为背景,引发学生联想自然界中的“闪电”现象,让学生带着“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有什么意义?”等质疑进入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学习,并以氮循环中N2 、NO 、NO2、HNO3、NH3、铵盐等重要的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核心知识,同时联系环境保护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教材采用了“从自然界→化学→社会→实验室→社会生活”教学脉络,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为今后构建重要的元素及物质的知识网络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在第1章已经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在第3章第1节又学习了碳的多样性,这是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生相对陌生,本节以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探究的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氮气、氮的氧化物(NO 、NO2)的性质、氮的固定

2.难点: 氮气、氮的氧化物(NO 、NO2)的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合作法

[教学资源]

1.课标、教材、导学案

2.视听材料 雷电发庄稼、雷雨视频

3.相关实验仪器及药品:空矿泉水塑料瓶、感应圈、单孔橡皮塞 蒸馏水、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设计理念】

我们的教学设计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生为本”,落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宗旨,渗透STS教育,通过在具体的教学、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内化而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通过教师、学生、个体、群体、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情感态度等等多元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因此本课时以“固氮”为线索,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连贯和系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学习效果好。二是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印象深刻,学习热情高,能主动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增强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导入设计一:播放 “闪电”、“雷雨发庄稼”等动画及幻灯片。并提出问题:闪电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闪电过后庄稼长势会更旺,这里面涉及了那些物质发生了哪些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氮的循环》这一节内容。

[设计思路]以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闪电”和农谚入手,创设相关问题和情景,让学生认识到含氮元素的物质广泛存在自然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

导入设计二:闪电是我们最熟悉的自然现象,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电闪雷鸣的情景——动画伴声音),在这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能否发生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本节内容——氮的循环。

[设计思路]从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发思考,聚敛思维,把学生带入本节课学习的场景中来。

[推进新课]

【问题思考】上节课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以下2项探究任务: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你们的探究结果。

任务一:预习课本查阅资料,查找为什么 “雷雨能发庄稼”?在电闪雷鸣时,氮气和有关氮的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任务二: 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简单图示,并写出短文,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成果展示】学生汇报展示查阅课本或相关资料所得结论。(也可上黑板演示画图,以下是部分小组的氮循环示意图)

[设计思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通过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课本资料及联系身边化学,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存在形式。让学生分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空气中的氮元素与前一节课学过的碳元素一样在自然界中能实现循环,为下面要学习的各种重要物质做铺垫,也为日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素材。

【概括整合】自然界中氮元素存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离态,如N2;另一种是化合态,如铵盐、硝酸盐(如KNO3、NaNO3)、氨、蛋白质等。

【情景导入】在氮循环中涉及到了较多重要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及其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设计思路]将教学内容自然转移到第二部分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

【问题思考】N2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占78%,N2与O2一样,可以说与我们朝夕相处,请同学们谈一下对N2的认识。

[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初中化学中已经对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所了解,所以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温故知新,使学生意识到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对氮气性质稳定原因的思考。

【知识支持】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故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的物质发生反应。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验来模拟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设计思路]“结构决定性质”此处把N2的结构做一简略介绍,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N2性质稳定的原因。此处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可以打一个比喻,“一根筷子,三根筷子,哪个更容易断?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观察思考】在一个空矿泉水塑料瓶距瓶底10cm处,对称地钻两个小孔,

然后放在感应圈上,将感应圈的两根极针通过小孔插入瓶中,使两根极针成一条直线,

且针尖之间相距0.5cm(如图),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待矿泉水瓶中产生

红棕色气体后,加入蒸馏水振荡,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溶液。

【讨论互动】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前面提到的“闪电”等现象,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通电时矿泉水瓶中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2.蓝色石蕊试纸颜色为什么会变红?请推测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设计思路]自然界中的闪电司空见惯,但在电闪雷鸣之际到底发生了那些化学反应,可能知之者甚少,此处将自然界的现象拿到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及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科学的魅力与作用。

【归纳总结】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板书】

① N2+O2 2NO

(NO有毒、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② 2NO+O2=2NO2

(NO2有毒、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

③3NO2+H2O=2HNO3+NO

[设计思路]通过对演示实验或视频的分析师生一起总结出“雷雨发庄稼”的原因,解决了课前导入所提出的问题,也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问题。

【概括整合】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请比较它们的性质,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设计思路]以表格的形式进一步明确NO、NO2的主要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情景导入】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态的氮,除了闪电等自然方法外,能否用人工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呢?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设计思路]此处意在由自然固氮转到人工固氮。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2页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及《知识点击》栏目,认识什么是可逆反应。

【板书】

N2+3H2 2NH3(可逆反应)

[设计思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点击》,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可逆反应,为后续研究化学平衡的移动建立基础。

【教师点拨】像这样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研究学习】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讲解以及教材内容总结氮的固定的方式。

【概括整合提升】

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分组讨论、自主概括整合,每个同学都描绘出本节本节所学内容的知识树图形,然后全班各组简交流分享整合,加深认识,提升理念。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中,在知识方面的收获,在观念、技能与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

【课堂评价】

1.在新疆和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遇雷击而倒毙,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奇怪的是这里草木茂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 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C.雷雨时空气中的 N2转化为NO 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3.在大气中N2是很有用的,因为

A.助燃B.稀释大气中O2的浓度,使燃烧及腐 败速度减慢

C.帮助呼吸 D.帮助植物光合作用

4.在NO2与水的反应中,对NO2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只是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只是还原剂

5.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不久看到试管红棕色气体消失,试管里水面上升至容积的大约2/3处。再往试管里通入适量的氧气,又出现红棕色,接着红棕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试解释上述现象的原因。

初中化学课件记录 篇二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板书:

一、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初中化学课件ppt 篇三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阅读第1页最后一段)

二、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与化学四大发明有关的有造纸,和火药。还制造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例如;酒,醋,染料、烧瓷器等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

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第12页)

初中化学课件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此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认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初学物质的构成,学生难以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多媒体和实例让学生把微观粒子形象化,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二、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脑想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础上探究分子和原子基本特性的实验中,教师在实验中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已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景: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活动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运用新知: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交流收获:通过学生角色转化,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及课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盐》初中化学课件 篇五

《盐》初中化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你能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NaHCO3 ,俗称小苏打;化学式: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板书〕: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回答〕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

〔介绍〕:(播放有关录像)

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等。

〔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

生类似的反应?

〔学生发言〕:能或不能

〔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投影)

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 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初中化学课件 篇六

关于初中化学课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是、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化学课件记录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②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③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化学式的涵义,书写化学式。

2、难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小测验:

①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铁、镁、氧、碳、硫、磷、汞、银、铜、钡、钙、氯

②指出物质类别:

水、空气、二氧化碳、氧化x、铁、氧气、糖水

(学生整体测试,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5分钟后讲评)

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阅读课本P39,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注意:化学式是通过实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计算的出来得。每种纯净物都有它固定的组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化学式除了能表示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2、意义:(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③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例: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写法:(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归纳)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a、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碳C 硫S 铁Fe 铝Al

b、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

氦He 氖Ne 氖Ar

c、非金属气态单质分子大多数为双原子分子。

②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只讨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小结:氧化物、氧在后:

非氧化物、金前非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初中化学课件》,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1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