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小学数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58页例4,练习十一第9~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承前启后

1、量杯里有 12 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升?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除法。

师:怎样列式?

生:12 ÷4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2、量杯里有9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 310 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除法。

师:怎样列式?

生:9÷310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是包含分,所以用除法。

3、12 ÷4 9÷310

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整数的倒数。

生:整数除以分数等于乘分数的倒数。

师 :这两种除法的计算方法好象有一种共同点,大家看出来了吗?

生:都是化除为乘,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4、揭示课题:

师:如果是分数除以分数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分数除以分数)

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1、出示例4:量杯里有910 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310 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投影或挂图出示)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能倒满几个茶杯?

生:估计3个。

师:你是根据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来推算的吧,但我们还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分数除以分数。

2、学生小组讨论:

师:请大家根据讨论题进行讨论。

生:开始讨论:

(1)、这道题其实是求( ),用( )法计算。

(2)、分数除以分数也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算吗?试一试。

(3)、再在图中分一分,看看结果相同吗?

3、师生逐题点评:

生:这道题其实是求910 里面有几个310 ,用 除法法计算。

生:可以,列式:(910 ÷310 =910 ×103 =3)(板书)

生: 可以把图上平均分分成3份,也就是3瓶。

4、深化方法 加强理解。

生: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请大家看一看,这三种计算方法是否有一定联系呢?

生: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分数的倒数。

生:三种类型的共同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三、练习巩固 掌握算法

1、反馈练习:完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第1题:先在长方形中涂色表示3/5,看看3/5里有几个1/5,有几个3/10?再计算。

师: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没有图形,我相信我们都能独立计算的,是不是?

第2题:巩固计算方法,全班一起练,点评时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集体点评总结方法。

师:怎样才能做得又对又快?

生:要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时注意“变”和“不变”。

师:哪些“变”与“不变”?

生:被除数不变,乘号和成除号,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师: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

2、补充练习:连线题。

3、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在○里填上“>”“<”“=”。

4、综合练习。

(1)、一堆煤有 56 吨,每天用去 512 吨,几天用完?

(2)、一堆煤有 56 吨,第一天用去 512 吨,还剩几吨?

学生解答后点评

师:为什么两道题看似差不多,列式为啥不一样?

生:第(1)题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另一个数,用除法。

生:第(2)题是求剩余的数,用减法。

生:我们要注意审题。

四、 质疑总结 (略)

教学方法: 篇二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和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理论精髓,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预设的教学策略如下。

1、巧设情境,温习旧知。

2、读讲探究,合作交流。

3、初试验证,巩固新知。

4、分层精练,拓展延伸。

5、概括总结,深化感悟。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课本第25-26的内容和练习七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推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4、求12的3分之1是多少?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月饼图并提问: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请你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1/2、4、2各叫什么数?(教师板书)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2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这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第3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4)第(2)(3)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题,学生审题,教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列出算式:6/7除以2(说出6/7的含义及算式含义)

(2)每段到底长多少米呢?同学们能否以小组形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算时请你认真观察线段图,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种不同的思路)

(4)学生对以上思路进行质疑: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6页的“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七的第2题,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有什么联系。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3、练习七的第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练习。

第1、3、4、6题。

小学数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篇四

本课是在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要变除为乘,去乘除数的倒数。本课则是进一步丰富分数除法的内涵,扩展到分数除以分数,并由此统一分数除法的法则。教材意图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来验证此思路是正确的。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旨在探讨分数除法中的规律(当除数大于1、小于1或等于1时,商相应地小于、大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运算法则。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运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承前启后。

1、 口算。

6 9(算完指名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

2、 师:这两种除法的计算方法好象有一种共同点,大家看出来了吗?(学生交流)

3、 师:对,都是化除为乘,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可如果是分数除以分数呢?

(板书:分数除以分数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迅速唤醒学生的旧知,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一种条件。】

二、创设情境,推导算法。

1、出示例4:量杯里有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投影或挂图出示)

(1)指名列式:

(2)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能倒满几个茶杯?(学生发表意见)

可能出现的意见:

A、3杯。(==3)(板书)

B、凭感觉好象是3杯。

师:要是有量杯和茶杯就好了,倒一倒就可以知道结果。可现在没有,怎么办呢?能想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对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鼓励,但又不能只停留在猜测这一层次,要激励学生进一步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科学、合理。】

(3)学生讨论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A、化成整数计算。

升=900毫升 升=300毫升 900毫升300毫升=3,所以,=3

B、利用分数单位。

学习方法: 篇五

1、分一分、画一画等直观手段去理解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了算法

3、利用比较、类推,迁移的方法来尝试解决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

4、通过直观的图示验证。

5、亲历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直观,经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旧知

1.计算。

2.说说下面的数量关系。

小何3小时走了9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3.填空。

小时有()个小时;1小时里有( )个小时。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教材第31页例2。 小明小时走了2 km,小红小时走了 km。谁走得快些?

教师:题中有哪些信息?“谁走得快些?”实际上就是比较什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预设:学生能叙述题中告知的信息是小明和小红各自行走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借助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能理解“谁走得快些?”实际上是比较谁的速度快,速度=路程÷时间,由此根据题意分别列出算式。

(三)引导“转化”,探究新知 ,。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试着把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加以计算吗?

预设:

1.要想把除数变成整数而商不变,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得

(km)。

2.同样根据商不变性质,但除数可以化成1,即

(km)。

(四)数形结合,探明算理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计算方法都非常自信,那么教材中是怎样推导计算方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阅读理解线段图。

教师:线段图中1小段表示什么?3小段又表示什么?(借助直观图,启发学生:1小时里面有3个小时。)

教师:求1小时走了几千米(即3小段),应该先求什么?

(借助直观,启发:应该先求1小段走了多少千米。)

2.阅读理解算式。

结合对话框,引导学生理解(km)。 教师: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

(启发:要求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要先求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3个小时行的路程。)

(五)强调“转化”,统一算法

1.对比交流,寻找规律。

教师:从例1中的

么? 与例2中的中,你发现了什

预设:通过对比,学生能得出:分数除法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方法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例1和例2的计算过程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出: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教师:小红1

小时能走多少千米?即

计算吗?试一试。 该怎样计算?你能用刚才得出的方法

教师:看看教材中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可以直接写成“

2.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

教师:通过例1和例2的计算,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交流。)

教师:再看看教材中是怎样总结的,和你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学生可以初步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教学过程: 篇七

1、 温习旧知,巩固铺垫

出示几组口算题,每组个一种类型,指生说说计算方法,教师相机板书。

概括: 一个数 ÷ 分数 = 这个数 ×除数的倒数

2、教授新知,合作探究

①、出示例4、引导读题,列式

(1)为什么这样列?(因为要求能倒满几杯果汁就是求9/10里面包含着几个3/10,这就是除法意义中的包含除。这样就沟通了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的例1到例3的分数除法都是把除法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那么分数除以分数你会计算吗?

2、初试验证,巩固新知。

(1)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2)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58页的示意图上分一分,验证自己刚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通过验证结果是正确的。,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用倒数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总结:由此验证分数除以分数也可以是乘除数的倒数。

(3)做58页“练一练”(出示 两张)

3、分层精练,拓展延伸。

①、巩固各种类型的分数除法: 集体校对时可以找学生再说一说方法以得到巩固。

②、13、14应用题: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③、思维训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体现练习的梯度)

④、□/11÷3=7/□ □/5×3/□=6/35 5/9÷□/4=□/27

4、、概括总结,深化感悟。

概括分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1)根据板书引导:我们学过的分数除法都有哪几种情况?

(2)这几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3)如果把被除数叫做甲数,除数叫做乙数,(乙数不等于0),你能概括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计算法则吗?

(4)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思考题: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整数除法(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得出结论,9/10÷3/10=9/10×10/3,让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整数除法中也好用。

帮学生把前后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这样的对话不仅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构建。

概述:

整节课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努力实践新的课程理念。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提升。在师生互尊,生生互爱,共享学习,共享智慧中展现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标: 篇八

1、理解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运算法则。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运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小学数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3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