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教案【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创设一个以创新、开放和拓展 为主的趣味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新理念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八年级音乐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化蝶》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教案 篇一

《化蝶》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对歌曲进行分段,并了解各段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同时对比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听辨主题音乐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它的再现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作品的关系。

3、通过学习和欣赏,能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化蝶》,听辨乐曲的主题,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难点:掌握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归纳三次陈述表达了什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相关资料、图片、音乐和视频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由越剧《十八相送》(视频)选段导入。

3、作者简介:

阎肃,词作家,剧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作有歌剧脚本《江姐》,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北京的桥》《长城长》等。还曾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撰写主题歌歌词。

4、歌曲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化蝶》,思考问题:

①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②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

③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①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②第一次陈述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二次陈述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第三次陈述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③第一次陈述:赞美,明亮轻快

第二次陈述:舒缓,依依惜别

第三次陈述:同情,悲切伤感

6、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伴奏学唱。

7、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思考问题:

①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

②爱情主题在再现部出现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压抑凝重b、朦胧暗淡c、明亮轻快

学生欣赏,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8、小结:

《化蝶》的歌词精炼地概括了民间故事《梁祝》中相爱、惜别和化蝶的三个阶段,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篇二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备课时间 备课分工 ____月_____日星期___ 主备教师 王素英 辅备教师   章节 一单元 课题 歌曲《哈利路亚》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欣赏,能从标题性、题材、体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辨别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之处,并能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 2、  简单了解音乐大师亨德尔、比才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巴洛克时期、清唱剧、歌剧等相关音乐名词。 重点 与 难点 重 点  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难 点  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时代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分析。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学用具 微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其他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中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让学生对将要鉴赏的作品有初步的体验。 2、交流观后感受(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引入第一个作品清唱剧《弥赛亚》。 二、新课学习 (一)《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 1、相关音乐文化常识的了解 a.清唱剧:是一种用于舞台演出的多乐章大型宗教性声乐套曲。有较具体的戏剧情节,由许多种声乐曲组成,用管弦乐队伴奏。歌词内容多取自《圣经》,少数非 宗教题材作品称为“世俗清唱剧”。 3、  作品赏析 《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第一部分的第十二曲,大意是颂扬耶稣将诞生,这也是剧中最欢快的部分。 乐曲由四段组成,每一段又以相同的三句歌词为基础,构成a,b,c三个音乐句子及变化形式。(课本P88) *先分乐句赏析后完整欣赏。 *试唱简单2 ~ 3小节四部合唱,体验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 4、学唱歌曲《哈利路亚》 5、探究 三、小节 四、板书设计:哈利路亚 五、教学后记:           指导           探究 辅备教学部分(学科教研) (必须手写) 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姓名:

八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

2、完成实践与创造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

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

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

1、播放录音伴奏

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

5、其它有关故乡的

歌曲欣赏

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

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

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

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xx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音乐创编

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

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创编

成果展示

1、听讲

2、欣赏

3、创编

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

乐器练习

1、要求。

2、练习信息反馈

教师示范吹奏

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

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

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

单元小结

1、歌曲《大海啊故乡》

2、古筝曲《渔舟唱晚》

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

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八年级音乐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1 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