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4篇】

发布时间: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差异网为您带来了4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理念】

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字。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阅读现代诗《一个石头小姑娘》。

4、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

2、词语减肥,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给词语减肥后,发现新词:大小 深浅 高低 长短 粗细 多少(都是反义词)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4、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7、选择5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8、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4)、想想说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

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

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

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④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⑥拓展练习, 创设情景说话:如

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⑦ 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购( )评( )破( )拾( )

沟( )坪( )玻( )给( )

拎( )甸( )续( )钱( )

铃( )句( )读( )线( )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5)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生活体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辩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①记下小龙的名字。②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辩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师的角色已发生变化,由教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合作者。这一探讨,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应大力提倡。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由灌输变为指导,学生由认真听变为自己动脑动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样的堂课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实际上课堂重心已发生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向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原来那种教师强调“注意听”的呆板模式,被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取代。这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对教师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语交际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引导学生养成文雅的举止谈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在联系生活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交流和展示,来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设计意图]

引导小学生交流生活体验,组织小学生“推销小报”比赛。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小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体验是成功是快乐。这种超越和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小蝴蝶和毛毛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惊讶认识糊涂委屈骗人爱抚产卵孵出脱去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引起惊讶认真回答认识相信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 www.chayi5.com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2、通过读课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1 自读;

要求:准字音,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 检查,读词:

安培 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 聚精会神

思考 计算 演算 竖着 粉笔

移动 掏出 开始 结果 车厢

热闹 准备 继续 车辆 只顾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学生默读课文

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

4 分段指名读全课文

5 齐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 讨论交流

三、学习生字:“数、搞、考、始、计”。

1 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 教师范写。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讨论理解课文

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请找出来读一读。

1 、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相机圈出:法国 著名 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 非常专心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是什么事?

2 学习二--五段

你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1) 指名答,读第四自然段。

(2) 出示: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出结果了!”

(3) 再指名读。

(4) 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自己先练一练。

(5) 指名读,齐读。

(6) 引读“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

神地演算着)。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才发现,那不是一

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7) 读到这儿,上节课有人提的问题: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有没有找到答

案?

(8) 指名答。

(9)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提问题,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10) 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可见他搞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你能用课文中的

一个成语来说吗?

(11) 能换个词吗?

(12)齐读课文,再次体会安培的专心。

三、指导讲故事

1 齐读

2 出示提纲:

介绍安培—专心研究—误认黑板—知道真相

3 同桌互讲

4 指名讲(评议)

四、补充练习

1、做口算时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心算 计算 演算]

2、爱迪生是世界上()的科学家。[著名 独一无二]

3、上课时,我们应该()听老师讲课。[仔细 专心]

4、我下定()把字练好。[小心 决心]

三、学生书写生字:备 粉 移 精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五官中的眼睛,了解眼睛的作用。

2、认读生字和词语“目(眼睛)、我”。学习句子“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护它。

3、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初步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和词语“目(眼睛)、我”。学习句子。

2、看图指出眼睛,并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小红五角星

2、视频《保护眼睛》

教学流程

一、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又见面了,下面我们一起猜谜语好吗?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有颗黑葡萄。

生答:(眼睛)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一认

1、游戏:“指五官”

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指五官”的游戏,看看谁又快又正确的指出五官。

眼睛长什么样子?找旁边的好朋友互相看看,并说一说。

2、出示小女孩的头像,引导让学生指出小女孩的眼睛。

师:图上画的是谁?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有几只眼睛?(一双眼睛),领读,生读。

三、学一学

1、复习生字词“眼睛、目、我”。

师:眼睛的偏旁是什么?生答。生读“目、我”并给生字组词。

抽生认读生字词,教师纠正。

2、眼睛的作用。

眼睛能干什么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

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爸爸)他在干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姐姐)她在干什么?桌子上有什么?

A、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说出句子:爸爸看报纸,姐姐看电视。

师:爸爸用什么看报纸?(眼睛)

师:姐姐用什么看电视?(眼睛)

B、眨眼睛。看图片后,请同学们做眨眼睛的动作。

3、学习句子。

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护它。

师读,教读,了解“一双、明亮、好好地、它”词语。

学生读句子,对读得好的同学奖励五角星。

4、怎样保护眼睛呢?

师:你们知道怎样保护眼睛吗?视频出示。教师总结。

四、说一说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是什么。(手、眼睛、脚)

2、教师说,学生指。(手、眼睛、脚、耳朵、鼻子、嘴)

五、练一练

1、写出眼睛的偏旁。

2、指出图片中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眼睛。

3、给人物头像画出眼睛。

六、比一比

1、作业展览和评比。

2、评出本节课的幸运之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6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