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优秀6篇】

发布时间: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做到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师德风范。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20xx年10月27日,我参加了织金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次大型的师德培训中,我又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梁燕玲教授和罗志琳老师对以及精彩的讲演。最美乡村教授徐德光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什么是师德?我个人认为师德就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位教师优良品质的表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其内涵。

在这次培训中,真是受益匪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就像罗老师所说的要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宽容、赞赏、鼓励、理解和关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人们都常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纯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

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学会谦虚,不断地学习。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虽然教师不多,但是他们的课上得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四十出头的教师,一定要向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总结 篇二

透过这一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务必具备怎样的道德风范。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所以说,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务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爱岗敬业。

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明白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职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由整理]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我们要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三、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用心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四、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明白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齐,这样才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言传身教”才是的教育。

五、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务必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心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六、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品质。我们就应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焦点和榜样,务必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模范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这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也必须能够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我深切体会到教师的道德风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务必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知识修养,使自己具备浓情厚爱,崇高的师德;创新精神,渊博的学识;多才多艺,高超的教学艺术;健康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工作富有艺术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有做到了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第一:严格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叫教职工做到的事情,领导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二:加强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要求职工遵纪守法,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积极从教。要求每个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教好每一个学生”。不准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准迟改欠改作业,不准羞辱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

第三:要求教职工把学生德育工作向教学、管理和生活每个环节渗透,全方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优良校风。要求教职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师德,另一方面要将师德转化为良好的师德表现。平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维护自身形象,做学生的楷模;更重要的是要以良好的师德表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有关内容,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真学习,提高素养使他们成长成才。同时把这些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这样就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积极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受到学生的崇敬和信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那么为人师表就没有基础,教书育人也将成为空话。教师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与技术不断更新的新时代,一方面深感自己知识技能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为因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挤出时间在短期内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困惑。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在时间上、物质上创造条件,处理好日常教学与继续教育的矛盾,根据教师的要求,选好内容,组织学习。提高教师( 特别是中青教师) 的业务技术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今天我们参加了共同体的培训活动,五所学校的老师同坐在海南小学阶梯教室里聆听专家的报告。报告从教师的心理健康谈起,谈了教师自我的心理调控、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师德、针对校园暴力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行动策略。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株树摇动另一株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理,才能让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而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展开的,班级心理健康的教育也不容忽视,今天聆听了张老师的报告,让我明确了小学阶段的不同年龄层次学生不同的纪律意识。如:二年级的学生要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通过我爱我班、谦让友善、乐于学习、告别小粗心、谁的发现多又好等一系列活动让二年级的孩子拥有集体意识。作为班主任,要落实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的交流,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状态下,以最大限度的肯定、鼓励学生,你能行!

下午,张老师又讲述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师德”。师德是教师之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重任在肩,责任重大。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在育德,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当成是一份职业,我们所做的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教书育人,要爱在其中,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努力做有素养的人,有学养的人。以育人为本,即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为人师表,在知识的不断充实下,育德于学生,与生相伴,让生命充满绿意,让教师生涯更精彩。

教师师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当今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人观念在不断更新。本人自我创新意识薄弱,偏向注重经验操作层面上。因此本人应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我。把沉于经验上的东西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起来,脚塌实地深入研究,并努力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有时不冷静、有急噪情绪,表现在对学生说话上有些粗鲁和烦躁。本人反思;对待学生的严格并不等于训斥和语言粗鲁,应该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醒悟和反思、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没有修养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应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通过这次的网络培训,以后我还要继续坚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为人师表,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几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内容令我受益匪浅。现将两日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德”为本,做四立老师,育四立学子

在培训中,郭校长首先提到了一个“德”字——师德、德育、立德树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同样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凡事德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锤炼高尚师德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所谓四立老师,即“以德立人、以爱立魂、以能立师、以才立学”,拥有德、爱、能、才,方为四立老师,也正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良师。四立学子,就是“立命、立信、立习、立学”,也就是对学生做好生命教育、诚信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学习学业教育。育出四立学子,才是这个时代合格的人才。

以德立人,以爱立魂,是师之道;以能立师,以才立学,是师之术。只有道和术深度结合,才是四立老师,才能担教育之大任,培育出优秀的四立学子。

二、抓好细节,强化规范

赵孝伟老师提到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高考走到今天,是实实在在比谁做得细致、做得规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学生“夯基础,重巩固”,那究竟如何夯基础,重巩固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细”。

首先,作为教师要细致地、规范地去教。教师在讲述新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致、规范,只有第一遍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系统、细致和规范的讲解,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涵义和联系,在今后的学习和做题过程中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有利于知识的纵向及横向联系。

其次,学生要细致、规范地去学。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课堂学习了新知识后,很多的时间都要学生自己去消化、去巩固、去练习,而学习、巩固、练习都离不开细致和规范。正如赵孝伟老师所说,聪明的学生在高考往往考不了高分,规范、认真的学生才能考高分。

三、让别人因我而幸福

在这次培训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赵孝伟老师的“让别人因我而幸福”这句话了。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教学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是撒播知识的种子,是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幼苗需要土壤的滋润,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对待学生,教师要以春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因此,要让学生感觉到幸福。

其次,教师也要让同事感受到幸福。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鲜活的个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乐于助人,多无私奉献,多有服务意识,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幸福,自己才能真正地幸福。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5 1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