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体会(最新8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教育心得体会》,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篇一

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对新教育理想的追求。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篇二

今天看到某地方做活动,就觉得活动,不能是想做就做。没有教育理念,让人带着孩子去玩,总好过在家里看电视。然而,收了活动费,打着教育的牌子,不说精通高深,也要像模像样。或者退后几步来说,至少要似是而非总行吧。结果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难。

我们生活中的经历,都是要还账的。你学习不认真,职业给你脸色;你陪孩子看手机,白费功夫给你脸色;你欺负了某些人,将来有别的人还你颜色;你说老师这不行那不行,孩子谁都不听,急得你给自己脸色;过斑马线不看红灯,安全隐患会给你脸色;在家不看书,孩子不爱学习给你脸色。

教育,一是用心陪伴,二是认真体验,三是持之以恒,四是率先垂范,五还要有点傻气,做一个心胸开阔,能吃点起亏的人。你都没担当,让复印出来的儿女担当,肯定是不现实。

上周在一个学校看到一个学生不上课,爷爷奶奶说那行,你在家里玩,就一天天看电视。老师不见学生心里慌,家长说,不急不急晚上会归巢。归了两天,尝到甜头,就是不上学。家长送到学校,他不进教室,家里,学校劝,都没有用。我就在想,这个已经废成半成品的家长,脑筋是不是浆糊?

从最新的行为心理学来说,真是浆糊。人老了,脑细胞每天死亡的数字,绝对多于生长的数字,所以,忘事,失忆,老年痴呆,慢慢都来了。里根就这么牺牲的,老布什也开始了,邓大人也罹患此病去世。何况其他?

年级大了,不学习,不参与社会事务,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时候,就会开始犯病。而这病,本人是绝对不知道的。不知道,现在的80后家长知道否?

小学的家长,初中的低年级,80后家长很多。这批独生子女潮的父母们,独立意识高涨,也有很多想法,然而,在教育这个行当里基本上都没有学习。没有学过的知识,被当成白痴是一定的,但80后的家长会反过来质问,我在社会上这成就,那进步,还有的赚钱无数,白痴你搞得了?

当然搞不了。然而,这并不等于,你工作好了,生活傲了,天生就会教孩子?

好的孩子成长真的和钱有关系。我丫头今天说,班上前20名集体去某校外补习班上课在,没有钱,想进步,不是不可能,只是难上难。

教育是最高等的学科,因为是要教育人,且不可逆转。没学会没学好甚至没学过,你是当了爹妈,也没有因此自动获得教育的知识。就能够顺其自然安心若素把孩子教育大,别做梦了。你管理好你的儿,你的儿就会给你脸色。乖的,就是进步不起来,横的,就是大了敢让你喊爹。这不是白痴又是什么?

教育中,最白痴的就是心疼、护短。怕饿,怕晒,怕冷,怕吵,怕哭,怕恼,喝水你给他倒,盛饭你给他递,恨不能作业帮他做,工作帮他干。有问题都是别人不对,挨批评全部是冤枉,顶嘴了觉得自己太狠。见到太多这样的例子,这不就是报应么。

两个原则,小的时候你对他狠的,大了大多都会感恩,只要不是后爸后妈。小的时候你要言听计从的,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祖宗。

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三

谁都有过金色年华,谁都有美好回忆。如撞拐、跳绳、挑着灯笼跑在大年夜里…也许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快乐回忆了。然而就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却遗失了对孩子的尊重!

一、尊重生命

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脆弱的。5.12,刹那间夺走了那么多孩子的生命,而当一所所学校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洋溢孩子脸上的笑容!看到流露在脸上的浓浓师生情!这真情的流露,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师爱绵长。

(1)、爱孩子,就学会走近孩子的内心。

孩子们性格迥异。有的上课喜欢表现——创宏。每次上课,他都在教室里追着展讲学生来回跑,目的是挑刺——找出展讲的破绽。但是他却学会了分析。有的上课喜欢沉默——鑫杨。每次上课,他都默默的在听别人展讲,自己很少发言。但是他提出的问题是很深刻的,他学会了思考。有的喜欢辩论——昆泽。每次上课,他总在提出看似古怪的问题,但是他都能亲自参与进去辩论,用几种方式去思考,他学会了创新。有的喜欢动手——锦涛。数学课她喜欢动手操作,从操作中寻找解题思路。喜欢表现的可能不扎实,喜欢沉默的可能丢失自信,喜欢创新的往往钻牛角尖,喜欢动手的可能对代数的理解不够。但是当我们把他们的心思猜透,让孩子教育孩子,就会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潮。他们互相比拼,比教师空洞的教育不是更有时效性吗?

(2)、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们空间。

小欢喜欢上网,但他对班级事务感兴趣。小明离家出走了,家长急得犹如热锅蚂蚁。小欢说:老师,让我上会网,我跟他聊会,或许我能知道他在哪里。打开电脑,他和隐身的小明说:老师把我轰出教室,让我回家思过!我上课睡觉,老师生气了。轻易赢得小明的信任,找到了他所在的网吧。我问他:你上网都跟谁聊天呀?他回答:聊天就是同学,很少有别人。其实我们都有QQ了。孩子的空间里不允许教师去吆五喝六。或许他们的空间宁静一点,我们远离一点,他们会更和谐。你看,他们宁可相信孩子们骗人的话,也不想听老师的教诲,为什么?因为在他们自己的空间里,他们可以有平等。

(3)、爱孩子,就要公正的评价。

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这也是考试的威力。其实,公正的评价更能拉近师生距离。如果抛开成绩,我们和学生都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当成绩成为杠杆的时候,我们发现,评价被扭曲了。我们也愿意评价孩子的点滴进步,但是我们却发现,点滴的进步敢不上知识的上升,当进步的激励遇到知识的迁移的时候,孩子的上进心再次受挫。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内心是痛苦的。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是必须的,因为他成长了,他进步,他就应该得到赞赏。哪怕2分钟后,他再次进入混沌。

(4)、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创设安全课堂。

孩子们不想上课,是因为他害怕课上出错。而我们的课堂一直在强调暴漏。有问题暴漏了才好解决。但是这个暴漏处理不好,会给学

生带来不安全感。这里说的安全,应该包括:情感安全、心里安全、身体安全。

二、尊重个体

学生固然有学习好与差之分,但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往往关注优生而忽略了其他。且看任麦玲老师,因为适时表扬了一个爱打架的女孩子而改变了一个女孩子的一生。刚接受五年级时,我还能做到大面积的辅导,现在呢,越来越多的睡觉族困扰着我,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尊重他们。海顺在平移与旋转学习中,知识基本能掌握,也只因为我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展讲。红利现在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也源于几次把展讲的机会给他。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要尊重关注每个学生,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奇迹。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篇四

理念或者说观念,是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它对于一个人或一项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念是成功的通道,错误的理念会使我们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眼下,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检察工作,审判工作,公安工作以及司法工作,是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更是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持社会能力的需要。

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是检察干部人员在执法实践中日益积累形成的指导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总和。比如:检察机关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以人为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对整个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就始终起着指导、支配和决定作用。

然而,作为检察职能具体承载者的检察人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统领检查实践,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曾这样说:"在检察活动中,能力固然重要,没有本事,不懂法律,愿望再好也完不成法律监督任务。但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法观,有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能力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不尽的动力"。可见,执法理念是执法活动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目前,一些地方之所以不愿办案,不敢办案,工作力度不大,办案质量不高,一些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利益面前,分不清私利与大义的界限,以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忘记执法为民的本职要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或不完全是工作能力问题,而关键是一些干警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

执法理念既然反映着执法人员思想修养,蕴含着执法人员的觉悟,那么,反映执法理念的外在活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阶段,检察机关究竟在执法理念上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呢。调查显示,一是重打击、轻保护的价值观;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观念;三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执法观;四是重口供,轻证据的执法观念;五是以权谋私和官本位的权力观。六是暗箱操作的执法观念等。上述这些错误的执法理念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诚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去武装干警头脑。因为执法理念作为一种观念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也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我们觉得正确的执法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今天就不一定会适合。那么我们目前和今后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更新执法理念呢?有专家指出检察机关需要从以下十二个方面更新执法观念。一是从片面价值观向多元平衡的价值观转变,二是从权力本位的执法观向权利本位的执法观转变;三是从长官至上的执法观向法律至上的执法观转变;四是从局部本位的执法观向全局本位的执法转变;五是从武力斗争的执法观文明执法观转变;六是从暗箱操作的执法观向开放透明的执法观转变;七是从偏重实体的公正观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公正观转变;八是从"有罪推定"的办案观向无罪推定的办案观转变;九是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变;十是从侦查中心的程序观向审判中心的程序观转变;十一是从依赖人证的证明观向重视科学证据的证明观转变;十二是从不计成本的办案观向注重效益的办案观转变。

笔者认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最根本的是要从思想上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好了,广大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现阶段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有关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五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读一点教育史》,其中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就又查阅了一些关于小原国芳的资料。读小原国芳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我平时的教育过程着重“术”而轻“道”,重“外在”而轻“内化”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道”入手,从“内”着眼。

有人认为好教师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术”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而提高,但“道”却要靠自身的修炼与感悟。师道既然是对教师价值的永恒追求,是一种信念、精神与人格,那么,它就必须通过内化才能得以形成。美国的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等人提出了价值内化的五级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通过外烁,教师的“道”永远只能达到接受与反应的低等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地感悟,教师才能得“道”。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塑造人的心灵不是样板的机械复制,教学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加工的零件,故教师不同于建筑家与工程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曾认为,教育未来儿童的整个工作,可以在教育研究生院里预先精心设计、制作和装配,使之图式化,用来适应于一切儿童。他曾预测,到1950年,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中小学生的东西,将胜过所罗门、苏格拉底和富兰克林的总和。但后来他自己承认其观点是不正确的。这种观点之所以不正确,我想正是因为他忽视了“师道”的作用,没有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自身的精神、信念与人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仅仅通过外部的机械训练就能够造就优秀教师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师而只需要教学的机器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的学校都普遍引进并使用了电脑、闭路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等,似乎应用电脑的“人机对话”可以全部取代教师的工作,然而这种“人机对话”的教学程序,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固然不失其重要价值,但决不能取代整个教师的教学。电脑的教学依靠的是“外在的操作性奖励与惩罚”,这种动力是“机械的”、“脆弱的”、“有限的”,它至多只能补充、加强和丰富教师的职能,育人的工作离不开“人的内在动力”,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兴趣、意志等,这种内在动力的启发、培养、形成都离不开人际影响,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圈。但是,教师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把教师象机器一样地从外进行调试,而不注意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对于学生≮www.chayi5.com≯来说,“要我学”和“我要学”,二者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同理,对于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试想,一个内心无坚定信念,没有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的教师,他如何能够操伟业,承重负,淡名利,做好育人的工作呢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从“道”人手。小原国芳认为“只教以取胜,而忘却了道,可哀可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的人格—这是施教的关键”,“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趣、趣味、好恶、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乌申斯基也曾断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其二是要从“内”着眼。如前所述,“道”的获得不能单靠训练与灌输,更重要的是靠自身的反省与修炼,毕竟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小原国芳正是由于自小就在其祖父的影响之下有了发自内心的“要成为一名

教师的宏愿”,后来,又受许多名师感染,更加坚定其信念,对师道不懈追求,才能在教坛耕耘60年,成为世界名师。因此教师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职前应鼓励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优秀青少年接受师范训练,教师资格证的授予不能只讲结果而不求过程,职后培训应由“术”向“道”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支合格而稳定的教师队伍,也才能够涌现出无数的教育儿童的专家。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从九月十九号来到马跃正式任教,不觉间已近两个月了,在来的那天,学校领导就给我们这些新来老师讲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这里的工作压力大,要尽快投入工作,且要求我们要尽早适应教学工作,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认真做好教育工作,并且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领导对新老师的重视,更深深感受到了领导对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有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

现在对这短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谈点心得体会:

一、身份改变,思想转型。在任教师之前,我的身份是大学生在村里当官,具体负责民政工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一个惠民窗口;现在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师,让我感到与任官时最大的不同就是服务对象改变了,以前面对都是理性的成人,而现在我面对的都是一群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可以说刚开始时完全不知道工作该从何入手,记得第一天站上讲台的情景毫无准备,看见一个个小孩子,心里一下就懵了,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通过不断调整自己,耐心细致的为学生讲解,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教学尝试,不断积累经验。由于自己不是教育专业,甚至可以说完全是“教育白痴”,对于教材、备课、授课都

不了解,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进入角色,站在讲台上,却不知道如何把课上好,让学生学到吸取到“营养”。后来,慢慢地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步步的取得了进步,虽然还存在问题,但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现状。也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经验:

首先必须吃透教材,专研学生。刚开始得时候,我只是认为把该教得拼音交给学生认识就行了,对于教材没有认真研究,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去研究,结果上了一个多周,发现学生原来根本没有吸取到得“营养”,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后来分析原因,才发现一直都是自己在讲台上表演,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在授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交流,后来我改变方式,认真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通过对教材的掌控,采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爱好进行教学,不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积极性,比如分组挑战、吃字游戏等,同时改变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比如学生帮带,让好的学生带领差得学生,通过感化让差得学生进步。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进步了。

其次就是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教学过程开展的“控制器”。备课充分,就能把课堂掌控好,刚开始我就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才发生不能掌控课堂的情况。后来我慢慢借助教参,认真研究新课的重点,分析出难点,以及教法,认真备课,让我能用好的教学方式

授课,更容易掌握好课堂,但我知道自己在备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相信自己会慢慢改变,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做到课、师、学生相结合。

再次就是重视课堂45分钟的实效。刚进行教学,领导和同事就对我说,课堂45分钟十分重要,必须利用好。我也非常重视课堂的45分钟,因为辛苦备课、专研教材也就是为了这课堂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做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但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讲的学生没有听进去,没记住,后来在领导和同事帮助下找到了答案,指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讲的时间太长了,学生不能全部吸收,建议我应该好好利用他们集中精力那段时间。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我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后来发现学生更加适应现在的教学方式,并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吸取的“营养”也越来越多。

最后就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行为习惯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爱动、好玩、没有纪律观念,缺乏自控能力等特点,我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如采取夸奖的方式鼓励,喊口令等,后来我发现夸奖的方式最有效,不断通过引导和夸奖学生,慢慢地在我和全班学生的努力下,我们一年级二班在纪律、作业上都得到很大改善。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教学上有

了很大的改善,也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到教育工作,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培养多种兴趣,扩宽知识面,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培养中,我和我爱人的教育观点各有不同,但我们能求同存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共同的地方:

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不一定需要夸张的物质硬件条件,在“软件”方面父母用心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周末我会陪孩子去操场跑步,平时有空会陪他读一些古文、下下象棋、打打扑克。在陪伴过程中,孩子更愿意和父母贴心交流,把他的喜怒哀乐都告诉父母。通过用心的陪伴和聊天,家长才能了解孩子每天的思想情况和学校里关于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然后再酌情加以引导。

启发思考:学到知识很重要,但大量刷题浪费时间重复训练真是得不偿失。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陶行知说过:“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我想套用一下这句话:“千学万学,学会思考”。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思考,才可能有所创造。我们每天让孩子做两三道数学题,量不多,主要是启发思考,通过日积月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锻炼。

关注错误:每天要查阅孩子的作业和练习,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让孩子建立一个错题集,不一定是用文字写出来的形式,哪怕是记在心里,要特别关注他的知识盲点和有错误的地方。孩子有时会轻描淡写地说那个地方是他粗心/不小心。但实际上对小学孩子来说,所谓“粗心”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知识的盲点。

如果一个人确实透彻地理解了一件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考察他,都是能正确做答的。人犯错误也很正常的,试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宽容孩子的错误,但也要耐心地找出他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八

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由概念、命题、原则等构筑的系统的理论结构,反映了教育活动现象背后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活动,调制教育行为。具体说,学习教育理论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教育现象。

教育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到近代,教育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分化综合,产生了众多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工艺学、教育社会学等。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混乱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前提。

二、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又面对众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发展变化着的学生,他们受到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正确解释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就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三、指导教育实践。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教育心得体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5 2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