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优秀6篇】

发布时间:

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没有泛泛而谈的教育理论。它通过实际的例子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建议。书中的建议简单易学、易于实践。书中的言语和比喻幽默、风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给教师的建议 篇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差异网§www.chayi5.com 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二

去年寒假,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受益非浅,感慨万千,作为一名教师若没有细读此书,将是一种遗憾,本人体会如下:

一、我更加明确了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到中年级以及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所以我们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下,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的写出来,并且应当在三年级就教会学生做到这一点。

二、我们在检查作业时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它目的结合起来,也不要走极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次书面作业都评定分数,这样会引起不良后果。

三、我们在教学中要争取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例如:一个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遇到这样一个教师集体,那里所有的教师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是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确立起来。

四、我们在教学中还应给学生留有自由空间,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有供学生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这并不是让学生无所事事,而是让他们扩充知识。

五、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功课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不够好。我们当教师的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被耽误到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立足。

六、我们必须使自己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知识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有素养,所以,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的食粮,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这些只是本人的一点肤浅感受,如果《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你没读过,建议你赶快读一读吧。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三

今年寒假,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配有生动的实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些娓娓道来的教育教学实例,让读过此书的教师们,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这本书当中,苏霍姆林斯基一共谈及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并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都被誉为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坦率来说,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学习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和广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正因为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这本被誉为“学校生活百科全书”的《给教师的建议》。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么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只有通过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与书籍结为朋友,让它像潺潺小溪,充实着我们思想的江河,才能让我们真正胜任教书这份职业,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职业素养。只喜欢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两本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的。我们读书,要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家交流,学习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这些人格力量的学习必将会积淀成我们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引领我们积极向前。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四

我最近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对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讲述了100个建议,每个建议都涉及一个问题。这里有生动的实践例子和精辟的理论分析,其中许多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的例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7条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深深感到,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让我谈谈我自己的经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毕竟,他们的思想不够深刻,思想不够成熟。那么学生们应该做什么呢?我在那里有一些经验。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和精力。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就带他们去旅游,与他们分享快乐。我认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要与学生建立友谊,我们必须拥有巨大而丰富的精神财富。没有这种精神上的丰富,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密关系,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关系,我们需要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其次,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记住,我上学时尊重老师,遵守老师的话。我不敢无礼或怀疑。但是现在学生们不同了。他们和老师谈笑风生。有时他们敢于挑错老师的位置。他们总是以同龄人的口吻与老师交谈。在他们眼里,老师似乎什么都不是。

一开始我无法理解学生们的态度,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启发:尽管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在理解问题方面有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但促进民主就是尊重学生的权利。民主就是讨论一切,在讨论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在讨论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在建立民主氛围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性,这就是所谓协商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到,在书中的许多建议中,阅读不止一次被提及,将阅读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作者提到阅读应该成为吸引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我认为;你应该记住,无论什么样的爱好,如果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都不会带来好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个爱好应该是阅读。这种爱好应该终生坚持下去。他的话表明他对学生喜欢阅读是多么重要。

应该引导每个学生走向学习的发源地。就是让他非常喜欢一个学科,然后从这个学科延伸出来,参加这个学科的各种活动,思考这个学科的各种问题。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爱好。在这方面,我们的教师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试着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科目?

我们的每位老师都能耐心对待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贫困学生,并且善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思考。我相信学生们在你的帮助下会进步的。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五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的不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密切,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习兴趣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六

我读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令我受益匪浅。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下面我结合本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1、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各方面的书籍。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更为重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有时候上课你教她们word,她们急于自己玩flash。你给她们讲qq,她们急着msn。尤其对信息老师,你不能只是用会软件,会讲工具。你还得要跟学生能玩到一起,娃们都喜欢开通空间,写博客,写日志,写微博,我们就得与时俱进,跟着她们“一起疯”。信息课堂上,有时候会遇到学生的操作方法比你更快捷。如果教师能退一步,放下面子,和学生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肯定也会学到许多。课堂上,当教师在传授知识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2、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催折的,被晒枯的,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她。要知道,在怎么有缺点的学生,在妈妈的眼中,她都是个宝。家长能把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交给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她,还要埋怨、职责她们的缺点呢!我们微机课经常是些学习一般的学生用得好,动手多,自己操作能力就高些。我的课堂上,只要她们有一点进步,我争取多多的表扬她们。像今年初三二班的课代表周荣浩同学,在班里可能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在我的微机课上,他对同学很认真,课前检查机子,发现同学电脑有问题及时帮助,我就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表扬他,看的出来,他越干越有劲了!

3、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不仅要有好的师德,而且还要不断树立起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至今我都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对我的深刻影响。她讲课娓娓道来,像讲故事一样,更让我们尊敬的是因为她对待每位学生都是那么的有耐心。冬天里,她把家里做的好吃的,热乎乎的饭菜带给哪些不能回家的学生。有时候一句问话:最近要加强锻炼,常和家人沟通等话语就能温暖我们的心田。好教师还应当学识渊博,教学精湛,他永远都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社会的人文的科学的新鲜知识,为自己“充电”,改变老化的知识结构。一名教师对学生具有人格的魅力,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生活的真谛,探讨人生的健康之路,教育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中第七十五条中写到: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我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孩子。只有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用真诚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在此,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点感受,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反思,去聆听!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5 4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