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最新6篇

发布时间: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最新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最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初始之心。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牢记使命,使命是什么?随着“初心使命”在口中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在脑海中停留的频率越来越高,渐渐地,便有了我这样一名党员留下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党员,我来自农村,要到群众中去;为了让人民更加幸福,我要立足自身岗位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悟透初心铸忠诚。“闽西老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告诉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绝命后卫师》中为苏维埃流进最后一滴血的革命英烈让我们体会到精神的核心是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古田再出发”则使我们明白所担负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对党忠诚是第一操守,失去对党的忠诚,即是失去党员的初心。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持续有效的理论武装中深悟忠诚、砥砺忠诚,以忠诚涵养初心,拥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当前,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锤炼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真正让信仰在思想深处扎根。

守牢初心强担当。守得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才能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总书记曾引用古语“为官避世平生耻”来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要强化“在其位、谋其政”的意识,要有想担当、敢担当的意识;与此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别人好的工作方法与技术,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力量把“使命”扛在肩上,能担当、能干事、能创业,就会在困难面前昂首前行,在逆境之中奋发有为,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践行初心护人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心”叫得再响亮,不落实到实践之中就是无根之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实求效;要严以律己,公正廉洁,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干部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真正把心里想的、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成扎实的行动,努力实现“让民富”“让民安”“让民享”。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共产党人肩扛民族复兴之责,担负增进人民福祉之任,要任世俗之诽难,听人情之变化,自心安而理得,便心旷而神怡,去繁华之纷扰,尽全力以工作,悟透初心、守牢初心、践行初心,必将创造无愧历史和人民的业绩。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我们党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光荣、为什么先进、为什么优秀?就因为它从立党之初、从执政之日起,对信仰、主义、宗旨、立场就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因此,守住了初心,就守住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守住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首先,这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不能忘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忘掉了初心、丢掉了使命,就失去了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就如同将自身置身于汪洋中,随时倾覆。只有与群众心连心,倾听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以正确的方向不断奋斗向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关系到党的性质是否改变的根本问题,没有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根本要求,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就会一事无成。

其次,这是保证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历史不同的岔路口,我们党总是能站在时代潮头、紧紧抓住时代脉博、实现初心、完成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逆境还是顺境,只要我们共产党人不改初心、牢记使命,敢于面对曲折,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开拓进取,敢于继往开来,我们终将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最后,这是砥砺前行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在这样一个新起点、新征程,前景光明而充满艰辛,机遇繁多而挑战并存,我们党更要坚定“不记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信念,带领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取得最终的胜利。无论是面对“不记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还是征程中的无数难题,我们党都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而这种定力就来自我们党对初心和使命坚守的坚定性。因此,在新的征途上,要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就必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感想

近期,单位一直在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学习,平时我也会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作为一名有着6年党龄的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一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通过主题教育的不断学习,我身心受益,感受颇多,我自知不论我们身处何地,所干何职,都要牢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

(一)守住初心,才能做好事情。

初心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所在。无论怎样的迷茫无助,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不能忘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驱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于自己的初心。只有保持这样的初心不变,我们才能做好事情,也才能更好的做事情。

(二)担好使命,才能干好工作。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以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为人民服务,担好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找出差距,才能发现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也并不都完美。然而,优秀的人总善于从自身找问题,找同别人的差距,所以才会更优秀。因此,我们要善于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即查即纠。

(四)抓好落实,才能干出成绩。

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年轻的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才能干出不一样的成绩。只有趁年轻的时候,不荒废、不虚度时光,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时间才能给你最好的回报,你也才配得上拥有它。

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最大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实现大我的使命,我们必须先做好小我的实事。守住初心,担好使命,首先从做好一名合格的党员开始。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体会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自上而下分批次展开,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作为基层选调生,既要服从党组织,让上级放心;又要服务群众,让百姓满意。笔者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就守初心、担使命谈一下粗浅的想法和认识。、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潜心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在八小时之外产生的,八小时之外可以产生人才,也可以产生赌徒、酒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一个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前,我国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建成惠及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唯有依靠学习才能不断前进,不断突破。依托学习拓展视野、统一认识、科学决策,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学习构筑美好的未来,不断提高基层政府的理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埋头苦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基层工作人员是最贴近百姓,直接联系群众的人,也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者。在和群众交往的过程中,党员干部需要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确保群众易参与、信得过、能受益,基层工作一定要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不断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保证各项政策真正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三是筑牢拒腐防线,严于律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时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筑牢底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觉抵制各类金钱与名利的诱惑,不断提高自身辨别政治是非,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争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好干部。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深有感触,感受到不论身处哪一个岗位、不论正处于多大年纪,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每位公民也都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的骄傲感和使命感,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发展着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确,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医疗、教育、生态、科技各个领域也都开辟了一个新篇章,十九大的召开也向全世界彰显我们的大国风气,向全世界展示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九大报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明高兴之余也存在着些许的问题,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这样,不断校对、不断自我反省,就像报告中所说,一个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初到工作岗位,我更要坚持归零心态、空杯心态,在工作中不断查找自己的不足,回想到10月17日,我们随着市部几位领导下乡进行关于村“两委”换届的调研工作,市部领导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了解换届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困难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村民对换届工作的期望和对生活的要求,调研座谈会正在进行的时候,各村党委书记慷慨激昂提出各种建议、市部领导认真听取并记载,让我感受颇深,看着许多前辈置身在基层工作中,任劳任怨、充满干劲儿,让我深深地感觉自己做的还很不够,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的工作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座谈会结束后一位村民对我说,近期的几次检查,他们接触到领导省市领导都特别平易近人,连连感叹这样的领导才让村民感到安心。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基层工作者、有理解贴心的乡亲们,所有的工作才让人感到充满信心和底气,让我接下来工作的每一步都可以走的踏实有力。

今天,所有的党务工作者也在坚守岗位,喜迎盛会,以实干实绩向十九大表示对未来工作的决心,表明也在对未来充满期待,有期待就有动力,有动力就会努力。路途虽远,我们不会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会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二

根据县教育局指示精神,结合我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生实际,在活动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同学的帮忙和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职责感,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好处在于奉献。

一、透过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知恩”。让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父母、老师、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惠。让学生懂得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的利益。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二是使学生学会“感恩”。要让学生明白,胸怀感恩之心是每个人都就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三是使学生善于“施恩”。让学生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和不图名利的崇高精神,真心诚意去帮忙身边需要帮忙的人。

二、感恩的四个主题是:

(1)感激父母养育恩;

(2)感谢老师培育情;

(3)感恩社会关感情;

(4)感激同学帮忙情。

三、学校十分重视这次感恩教育活动,并按着方案要求,搞了以下感恩教育活动:

(一)是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专题的班会。

(二)是算一笔感恩帐。各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精心策划,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讲出对父母、师长、亲友的爱。透过算时间帐、金钱帐、感情帐,引导学生算一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忙之谊。

(三)是办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眷恋。

(四)是做一次感恩作业。结合本班学生特长精心设计“感恩作业”。如:每周回家帮家长洗一次碗、帮父母做一次清洁卫生、为长辈倒一杯水等。

四、透过这次活动发现,好人好事多了;拾金不昧的多了;学生跟老师、家长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在学校的表现更加突出了;在家更明白疼爱父母了;自理的潜力更强了;学习更加努力了;报效祖国的心更迫切了。

五、今后我校立足都要以“感恩”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所有帮忙过自己的人的教育,并让他们把受教育后的体会,发表在小报上、黑板上或用我校校园广播进行播放。学校经常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各种节日等主题阵地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各种捐款活动,开展好处深远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扶危济困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个性是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双手去帮忙,让点滴爱心汇聚成爱的洪流。最终把感恩教育活动由学校、家庭延伸到劳动人民和大自然之中去。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范例集锦 篇三

从20世纪初开始,革命的一代、建设的一代、改革的一代都在接力跑中跑出了好成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奋勇争先,跑出好成绩。

一、特别想干事,接好“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特别想为人民做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特别能求真:不断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特别有自信: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新时代青年跑好这一棒的精神支柱。

二、特别能吃苦,一直咬牙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面对困难更坚韧,不靠等,不靠喊,拼出一番天地,干出一番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们青年一代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三、特别肯奋斗,跑出精气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保持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气神,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扫除一切骄气、官气、暮气、邪气,把青春的奋斗热情激发出来。坚定理想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青年理应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真正跑好历史交给新时代青年的接力棒。

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感恩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先要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感恩我们的社会、父母,老师、同学、开始。因此,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

(1)“对父母的五个一”感恩活动: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让父母满意的一次决定、给父母交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给父母写一封表达感恩的书信。

(2)“对老师的七个一”感恩活动:为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标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

(3)“对同学的一帮一”感恩活动。

(4)“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恩教育活动”等。全校性的活动还有吟诵有关感恩的诗歌、听有关感恩的演讲、看有关感恩的电影、学唱感恩歌曲、出一张与感恩有关的手抄报,评选“小孝星”等。我们将评出最佳贺卡、最佳寄语和最佳书信,并结合上述活动和平时表现评选出“感恩之星”。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之一就是书写家书。“家书”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渠道,品读名 m.shancaoxiang.com 人家书,我们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所折服。希望同学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回忆家长对你的付出,把它写下来,并且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写一封回信或一段寄语。我们希望通过“家书”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对学生也是对教师自身的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恩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共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明和家庭环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现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感恩孝道”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学生一棵感恩父母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

2、通过“感恩孝道”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

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

3、通过“感恩孝道”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母亲还有很多人。父亲、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的付出的爱心,学生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感恩是一种情怀。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快快乐乐的感受学习,体验生活;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感受到父母对你的感情、老师对你的恩情、朋友对你的友情;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会使你消除怨气。怎样使学生体验这种情怀,形成这样一种品德呢?本学期我校利用几个节日活动为基点,通过展开全校性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

二、活动过程

(一)巧用节日、实践感恩

1、巧用良机、行动感恩

每学年,我校结合三、五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几个传统节日,由学校政教处倡议,由各级部组织自行组织服务慰问活动,让少先队员在社区服务和慰问女教师的活动中,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组织了社区环保行动、回报社会,在班主任倡议下学生还策划实施了短信问候、电子贺卡、手工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父母等活动让每一位女教师和母亲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2、周末当家,爱的反赠

利用学生周日返家的机会,让孩子们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一次地,刷一次碗,叠一次被子,帮爸妈洗一次头,洗一次脚、与爸妈照一次亲密合影等等。由此让学生体会父母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培养家庭责任感,学生学会为家庭付出;学生感悟生活的美。

3、爱的表达,心灵沟通

让学生通过书信的形式,把自己平日里不好意思说的话写给父母、老师,父母老师要给孩子回信,以此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此外,学校还组织了黑板报评比,利用主题班会,宣传长廊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讨论感恩思想。

(二)结合学科教学,深化感恩活动

1、“感恩”活动倡议

学生干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编制感恩倡议。内容是: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我校在升旗仪式中,同学发出活动倡议,以次拉开了本学期感恩教育活动的帷幕。

2、“感恩的心”合唱大赛

动人的歌声永远传达着世间美好的情怀。我们的学生爱唱歌,他们有自己的歌声、有自己的追求。假如能以喜闻乐见的歌声走入学生的心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区、学校艺术节的活动,举行了“感恩的心”合唱大赛,通过传唱感恩、爱国歌曲,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引导了正确的思想,真正达到人人参与,班班有歌声。让学生体会感恩情怀,体会感恩之美。

3、“感恩孝道”征文大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感恩实践,仅仅是参与活动,是否能使学生的感恩行为更长久呢?他律的行为转化为自律的行为必须经过行为主体的反复实践和反复思考,所以要求各班举行征文比赛,并将比赛中涌现的好文章推荐参加学校的征文大赛。无论是班级层面还是学校层面,语文老师个个投入,为本次大赛撷选出优秀文章。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在班级层面的征文辅导中,深化、引导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为感恩教育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活动效果和思索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主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4月22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清华伟新教育扶贫项目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题培训”活动。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在培训过程中,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心理健康专家教授做了精彩的讲座,虽是视频讲座,却是实时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从专家们的讲座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感受一:和谐的团队精神,助进步;

感受二: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感受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感受五: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学校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向老师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及方法,并要求班主任和老师在自己班内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大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二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团体辅导。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开设不同心理活动辅导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二是心理咨询。开展“心晴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解答学生疑惑。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仅5天,但在我的心里却激起了层层涟漪。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家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后,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主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任教十几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远程教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班主任的声声叮嘱,更习惯了专家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解,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儿童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儿童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儿童世界、适应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儿童都能获得成功感。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儿童,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四、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把儿童看成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又具备与儿童沟通、交往的能力。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儿童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在这里,我看到了审慎严谨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我感到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教育之路上,我并不是一个人在上下求索。我并不孤单!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5 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