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学习心得体会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篇一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意味着家庭教育,己从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样深入学习《家庭教育法》,引导自己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学完《家庭教育促进法》,我深有感触。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等一任老师”的正确教育观念。我觉得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一个家庭中,沟通是核心,是永远要保持的。

我的家庭是五口之家,孩子是家中的掌上宝,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们年轻父母决了后顾之忧。但老人若过份溺爱孩子,则会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引发家庭矛盾。比方说某天周日,午饭后阳阳在楼上书房写作业,老人一时给他送奶茶,一时送水果。表面上看起来是关心体贴他,疏不知这样做影响了孩子专心学习。当时我就没有忍住和老人拌了嘴。也许我声音有点大,当时小孩都跑下来说了句你们好烦那,我瞬间满脸渐愧,后悔莫及。后来我冷静下来,真诚地跟婆婆道歉。我和她说:“其实阳阳写作业才下午1点多,肚子不饿,您如果真的想送点心可以找合适的时间,到下午4点左右写好下来休息的可以倒怀水,吃点心,那个时候做了一个下午的作业应该饿了,吃点东西填下肚子呢!”婆婆点点头笑了说好。现在想想,即使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把事情马上说清楚也需要克制下自己的情绪,要从容、理智地和家人沟通。给孩子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我想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关爱。

《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前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模糊、单纯的给孩子报辅导班、监督写作业,问的最多的就是考试名次,一味追求分数,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教育观念。其实家庭教育远远不是这么“单一”,要更注重让孩子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

我相信,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品德去弥补,而一个品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品德,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是我们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就在这一年的表弟结婚日,90岁的姥姥被去不去喝喜酒这个问题难住了,姥姥觉得本身年纪大了,拄着拐杖走路缓慢,而来喝喜酒的人多,怕难看,于是打消了喝喜酒的念头。喜酒是在当天的晚上,我带着儿子去接姥姥,到了那里好说歹说,但姥姥还是因为行走不太方便,所以不想去。我说表弟结婚是喜事,无论您走得多慢也不要着急,我扶您走,我们就在您身边呢。站在一旁的阳阳连声说姥姥我扶您我扶您。终于姥姥被我说动了,我便给姥姥换上新衣服,梳好头发,照了照镜子,带上靠在一边的拐杖出发了。喜酒结束回来,看我手上提着礼品,阳阳还一直扶着姥姥直到她房间的床边。奶奶开心的笑着,说着拉着儿子的手说真乖真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起付诸于实际行动。

吃苦耐劳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之前我们总认为小孩子的责任是把书读好,其它事情都不用管,其实这种认识太片面。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帮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阳阳在家里都是大人照顾,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可以干些什么,因此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会让他非常自信。之前家中房子楼层新装修,有好些衣物、玩具、书本,被弄乱了摆放位置,我趁这个机会,建议阳阳和我一起收拾它们,我们把书本按照年级,用一个个小箱子装起来,并且在外面的箱子上备注是几年级的,然后把那些课外阅读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按照尺寸大小放在书架上。阳阳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满满。最后我们分工合作,我扫地,他负责拖地和倒垃圾。多多参与劳动会让孩子懂得美好整洁的环境来之不易,从而产生责任心来保持环境的整洁。现在的阳阳,每次轮到学校值日,就和我说:“妈妈明天我值日要早点到校。”可见,孩子的责任心就越来强。

我希望所有父母都可以理性地对待家庭教育,对待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胸怀宽广,孩子就学会了坚持原则,父母意志坚定,孩子就学会了百折不饶,父母亲切真诚,孩子就学会了倾听。我要和我的家人携手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和孩子共同成长,普普通通的家庭就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因为滴水可以穿石。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篇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虽然有所闻,但也没正在去了解过内容,平日我们都是忙于工作,为的是提高生活水平,能让孩子营养更丰富一点,长得更健康一点。但是除了这种生理、身体方面的养育之外,在道德品质、心里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样重要。

今天应学校要求,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讲解的视频,通过简单的学习,感触颇多,虽然一段视频解决不了实际的教育问题,但从中也让我认识了自己众多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作为家长在“补牢”之前,我得先自我检讨,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认真学习,细细品味。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亲子陪伴非常非常的重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孩子出生的前几年,那时候我的工作还比较轻松,每天晚饭后或者周末有大量的时间陪孩子们一起游戏、阅读等,后来慢慢的工作忙起来了,晚上加班也多起来了,陪伴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渐渐的孩子也习惯了你不在家的日子,他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愿意跟我分享了,甚至有时候都不怎么愿意跟我讲话了,所以不论多忙,一定一定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当然这个陪伴不是他在玩你在旁边玩手机的陪伴,而是进入孩子世界的一种高效的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现在我们朋友聚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些妈妈的调侃,说我们家是“丧偶式教育“,这其实也是当代很多家庭的现实情况。有调查表面:妈妈教出的孩子智商高,爸爸教出的孩子情商高,如果想让自己家的孩子双高,那么我们必须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这也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意思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抓住看到的、遇到的事和物,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当教机出现的时候进行教育比对着育儿书教育的效果会好上几百倍,所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就是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一味地父慈子孝、母慈子孝不行,完全营造“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家庭养育环境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偶尔、适度地“发火”,也能够让孩子知道行为边界和做事的界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话都没毛病,但也不绝对,只有父母对承诺的执行才能影响孩子对承诺的执行,这样等孩子走人社会了,他也会对自己的承诺一言九鼎。

五、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别再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了,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尽早发现自身的热爱、使命,促进其成为自己。其实孩子的出现也是来帮助我们父母成长的。

六、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不要以为你是父母、你供吃供住供玩,就可以随意命令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要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深深地理解,要多多肯定、正面引导。有时候当你要开始指责孩子的时候,也请你慢下来,同时想下如果对面站这时候站的是你的同事或者老板,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进行交流,当我们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或者我们能眼睛跟眼睛进行交流,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会慢慢的柔下来。

七、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育儿育己。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所以首先必须自己做到持续成长,才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国家教给我们的育儿指南,要求很高、要求很多,做到非常不容易。但,对于我们多少都是一些教育要点的提醒。亲自陪伴、父母合力、融入日常、言传身教、严慈相济、尊重差异、平等交流、共同成长。最后希望我们家长都能向八点靠近努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篇三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从2o22年l月1曰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传统意的“家事”上升为“国事”的战略意义。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意义:鼓励未成年人爱国心理的发展。如果说在未成人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爱国观念,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是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话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作为父母和长辈请好好关心和呵护我们的下一代吧!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希望。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加油吧!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的心得体会 篇四

在此次与我的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些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却并没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就拿我们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来说,我们总是在要求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因为我们是家长是长辈就一定要尊重我们,却完全忽视了我们也应该尊重我们的孩子这一点,以致于经常出现的对话情况就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跟大人说话的?大人教你的‘尊重别人’都忘了吗?”“那我的感受呢?我的感受就不重要吗?”“你是小孩子,你就应该听大人的话”。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再回想这些过往的对话,无地自容。我们拿着道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却不拿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的对话是永远都不可能平等的,不能平等也就不会有正向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家庭教育又怎么称得上是教育呢?纯粹是君王与奴隶的对话罢了。

幸好我们这次给了孩子和我们家长自己一个正视家庭教育的机会,要不是这一次真正平等相待的交流和沟通,我们的孩子晃眼就长大了,他会因为没有我们给他的正确的方式而影响其一生,他会带着原生家庭的阴影在世界上走一辈子。想想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自己都有些后怕,要是不及时改过来的话,那跟我们上一辈的家长给我们的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正是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自己的父母而生养孩子的吗?最后却重蹈覆辙,又走了父母走过的老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不快乐的小孩。

通过这一次与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我想我们往后的家庭教育应该会大有改善吧!但习惯是可怕的,我们还真的挺担心,时间长了又走回到老路上去,忽略我们孩子的感受,让他们的心智甚至都无法独立成人。我想我们作为家长的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到底是要孩子听我们的话,还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如果让孩子听我们的话,那太轻松了,轻松到等孩子长大后,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操心,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奋斗。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想还是得把让孩子成人当成我们教育的核心,而不是让孩子听我们的话。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篇五

XX,是个让人喜欢的孩子,她会主动和人有礼貌的打招呼,在玩耍时,不论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她都能和她们和睦相处,玩的很开心: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只要能帮忙,她都会主动帮忙。我想她的成长和她自身的气质有关,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其他的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对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

第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棋棋成长的这几年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后来的小弟。这个大家庭是和睦的,相互尊重的,相互关心的,所以她从环境中感受并学习如何和人友好地相处。同时家庭里的每个人对她都是充满爱的,只是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妈妈多半是陪伴,和她一起玩,例如玩积木,玩拼图,做手工做的玩伴;爸爸陪伴是具有挑战性的,例如带她去玩蹦蹦床,玩滑雪,玩滑草;奶奶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告诉她如何做的对,爷爷的爱体现在宠溺,在爷爷那里她有一定的特权,让她享受公主的宠溺,弟弟的陪伴我想是对她最大的爱。

第二、学会生活自理。照顾她最多的是奶奶,对她影响最多的也是奶奶。奶奶在外人眼里带孩子没那么“亲”,奶奶自孩子会走稳后就很少抱她,很小就会让她自己穿衣*差异网 www.chayi5.com*服,穿鞋子,自己脱衣服,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自己做。其实奶奶是真的带她“亲”,因为奶奶怕孩子上幼儿园了自己不会穿衣服会哭。果然上学后奶奶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上幼儿园她适应得很好,从没有哭过。

第三、立规矩。奶奶会给棋棋立好一定的规矩。例如:去超市买东西,只能挑一个。这样立好规矩,去超市就会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不论是吃的还是玩的,就不会出现不给买哪个而闹情绪的事情。又如,有事情要好好说,不能闹情绪,好好说之后,大人觉得合理可行就可以答应,但是闹情绪就肯定不会答应。

第四、合理使用批评教育,不适用恶意语言。整个家庭,针对具体问题使用批评教育,例如孩子手滑碗摔掉了,我们会安慰她没事的,还有其他碗可以用。就事论事不进行人身攻击。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篇六

《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规范了一系列行为,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在今后的教育中,作为家长,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在2022年带着孩子一起向未来!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篇七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据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过于关注学习,缺乏对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培养”。我作为一个五岁半孩子的90后妈妈,深刻的认识到,在没有接触到这部法律之前,自己从来都是懵懵懂懂,跌跌碰碰地带着孩子往前走,身边有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和老公的陪伴,一起将自己所认为孩子应该需要的生活、成长方式交给孩子,送给孩子。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个孩子是否具有这些良好的思想意志,学校的教育占一部分功劳,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意志、性格,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发现,许多孩子身上多存在大大小小的不良习惯,这些大都与家庭教育脱不了关系。

其中在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可以视作是“人之初”的教育,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起奠基的作用。我的孩子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对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共同参与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第二章第十五条是我们每一个孩子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的。要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和采取科学的方式,注重家庭和谐,互敬互爱。教育,从身边小事做起,为长辈端茶倒水,细心呵护,尊重长辈等,无形之中对孩子思想观念上产生影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每天充满正能量,积极乐观,我们的孩子必定会像向日葵一样迎向太阳微笑。这部法律一定会是这个时代最美好的产物,将会是中国法律中一颗闪亮的星。愿每一个父母认真做父母,愿每一个孩子向阳而生!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学习心得体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5 5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