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论文最新6篇

发布时间: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6篇《工商管理的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新时期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为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只有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全新人才观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新型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则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创业教育现状,并给予相应的优化实践途径,以供参考。

一、开创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新形势下高校工商管理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学生群体是高校服务的主体,高校教育应把满足学生诉求放在首位,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和传授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创业教育的出现是补充和修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创业教育。开创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连续的扩招,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及大学生供给出现严重的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再加上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多数企业都实施了大面积裁员和缩减招聘人数,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十分困难。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尽早地接触社会和熟悉企业环境,从而增强实际工作和操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现状

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普遍应用于教师和学生,使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学生因缺乏应用能力而无法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对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定位及认识存有偏差;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只针对部分专业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改革现有教育教学体系,只能通过添加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才能加以改变。部分学校在衡量学生是否有创业教育标准时还会在学校内具备创业大赛,根据学生比赛结构判断学生创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性质。第三创业教育实践存有短板;首先课程设置需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虽然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不代表只要集中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实践》就能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目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教材,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难以从系统性角度加以思考,使学生开拓性综合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源;多数教师都通过考试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但很多未从事过和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教师社会阅历粗浅,群体知识背景受限,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教师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三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机会,只简单的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术教育,或者借助学校实验室的虚拟软件,导致实践水平受到影响,再加上尚未健全学生创业实践培养体系,限制创业教育发展和实现。

三、新形势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业教育实践途径

(一)完善创业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重点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运营人才关注生产运作及流程优化等内容,同时还要学习市场分析、管理沟通及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工商管理专业可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创业教育实践增加与与创业相关的如创业融资、创业学等知识或讲授有关专业技术领域创业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增添实验设备和创造实践环境,目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及体验所学习知识。

(二)创业型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机制

创业型人才应具备多项素质要求,如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及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等。而具备的强烈的社会角色责任担当、善于学习及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及有效的社会沟通才是创业型人才应具有的特征,只有重塑上述特征才能构成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具有知识结构宽泛及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高校在提高学生意会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及认知性知识水平时要结合当下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培养认知性知识和部分管理技能,然而如实体组织经营管理、社会适应性及公共关系等意会性知识概念需要通过经营实战、实训模拟等方式培养。由此一来,创业教育人才能力由以下三个主要环境组成形成机制。①传授基础基础,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结合点。个人知识和知识结构有着紧密联系,知识面越广泛说明该学生的创造能力越强。②强化意识;通过榜样示范、课堂教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③实践拓展;教育主体通过与政府、企业协调、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为学生创业提高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课内课外实践

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步骤为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所学专业技能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管理实践和创业能力。因此教育主题应对实践教学体系将进行系统的构建,在课程实践教学,可依托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以此设置相关实践操作课程。课外实践可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将教学过程植入创业实践中,帮助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或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有的问题创办各类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从而提高其创业教育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是一门涉及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诸多课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时引入创业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思想及创业能力能和当下社会需求相符。除此之外,政府应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优化制度和相关政策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篇二

一、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不够完善。大多数民办院校的课程体系使用的是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的通用模式,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专业覆盖面狭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建设有待成熟、完善,对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措施不得力。针对上述分析,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做出如下改革。

1.改变课程结构,设计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重新审视某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考察原有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考察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贡献度大小,对于贡献度小的课程予以舍弃。在规定学时总数的前提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如,可以删掉文科学生的几门计算机课程,如VisualBasic、管理信息系统等,并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尤其是Word相关课程)放到第六学期,即撰写毕业设计之前;适当开设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类的课程,可以增加如沟通技巧、管理沟通、商务礼仪等工商管理人才需要的课程;可以将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在总学时的20%以上,核心课程总数在10~12门左右,传授本专业领域有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以科学思辨为依托的管理诊断与管理改善的核心能力;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且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在课时、学分的安排上向模拟实验、项目训练、案例讨论、职场训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倾斜。

2.增加案例教学。

现阶段民办院校的部分教师在纯粹地讲授理论知识,造成了课堂效果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听课没有效果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办院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管理类精品课程,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效果。任课教师必须阅读大量课外资料,关注经济与管理类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将适合的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输相关信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现阶段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实践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就必须在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下功夫。首先,对于实践环节,民办院校应该继续贯彻校企合作的方针。现阶段校企合作这项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应届学生数量众多,对口企业规模过小,无法承担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多数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随便找单位盖一个章,自己给自己放假。相当一部分民办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没有与之对口的固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周的实习最终体现在一本实习手册,教师无法考证学生究竟有没有去实习,实习的过程如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可以在企业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积极争取与一些本市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大中型企业(中资或外资企业均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学院必须严格设定实习生的标准,如平均分数在85分以上,无挂科、作弊记录等),待一年实习期结束后,可转正为正式员工。同时,教师必须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实习生的负责人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实习生的动态。这样既可以确保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也为用人单位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其次,对于实训环节,民办院校应该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实训课。在一些民办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相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来说比较少,只开设了ERP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调查与实践等几门实训课程,但这几门课程其他文科类专业也同样设置了,只是学期不同而已,很明显这种实训课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诚然,ERP实训确实是一个比较有特色且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论是沙盘ERP还是电子ERP,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但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尤其是沙盘ERP很多学生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单纯地为了“平账”而去作弊,这就失去了ERP的真正意义。同时,大多数学生感觉ERP课程更多的像一场大富翁游戏,很难将它与未来工作联系到一起,这说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民办院校应该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应用性”,比如可以引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办公室系统软件等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应用软件,开设实训课程,增加实训学时,旨在让学生能够学到一门真正的有特色的技术,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积攒优势。

二、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院校为了让自身工商管理专业更加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更多地考虑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同时对自身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相对竞争力。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三

(21046)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选题代码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选题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传统管理文化研究中外比较管理研究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商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理论研究企业分配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企业家的素质与培训企业兼并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教育的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问题信息产品普及水平的(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可选择某种产品进行国家间或地区间的比较)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营销变量在信息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可选择某个产品和某种营销变量)信息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三电”(电视、电话、电脑)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思考软件,互联网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特点探讨知识型企业家的必备素质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十大障碍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外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比较研究零售商品牌策略品牌在企业产权交易中的价值合资中民族品牌的保护杭城老字号品牌的管理品牌与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策略研究流通企业创新问题探讨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竞争行为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营销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政策管制问题产业组织政策等研究如何提高国有商业对外资商业的竞争力流通产业的规格经济及其测定中外连锁超市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企业收购兼并相关问题研究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结构重建对于大型商场效益滑坡的观察与思考商品流通业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实施自有品牌是大型零售企业提高交界的一种有效途径产品品牌经营管理战略探讨品牌策略探讨广告与消费心理科技进步与企业组织变革市场营销的理性与感性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资产重组中的管理研究中国传统管理理想与现代管理商业企业竞争度分析中外家族经营企业的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家族经营的动因研究“驰名商标”的动态管理及评价体系中小企业竞争战略模型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有效性分析企业营销人员的分配模式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问题研究企业公关传播探索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模式探讨我国实行消费贷款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心理与企业广告策略发达国家银企关系模式对我国银企关系构建的启示商业银行资金配量的若干问题“债权软约束”的障碍银行不良债务的分类及启示企业融资结构与发展的关系现阶段我国银企关系现状及困境如何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谈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企业如何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营销行为分析谈判技巧的运用与破解名牌传播中的宗教性研究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弹性营销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分析国际广告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把握广告的切入点广告媒体策略网络营销的相关问题特许经营问题行业市场营销特征及对策研究(it、保险业、农产品等)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四

目前,在工商管理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一直饱受人们的争议,虽然它和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被人们称之为工商领域中三大研究方法,但是大多数人们已经将其视为一种非主流的研究方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重新让案例研究方法被列为主流,提高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中的地位,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历史进程进行考证研究,下面我们就对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

自案例研究方法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在不断的增加,主要认为这种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导致案例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越发的明显。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案例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它虽然有着许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它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贡献程度进行考证,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有新的认识。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

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比较研究方法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并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当前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人们将演绎法、归纳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理论应用到其中,进而增强企业的工商管理力度,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突显本国管理文化特色、具有更高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本土”管理理论,有管理学者指出必须采取扎根理论来进行研究,这使得颇具研究本土特有现象、深人解释现象背后本质的案例研究方法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的研究结论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主导性价值观、组织气候等。以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认为,这些研究观点均没有触及到文化的本质。他运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案例研究手段,以其为之提供咨询服务DEC和CGC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类似于心理医生对待病人的临床方法去研究组织文化,主张采用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咨询行业常用研究工具,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独到见解,并探讨了组织成长阶段和文化变革机制。这一见解集中体现在1985年出版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中受到了人们争议,但是从它的价值和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来看,案例研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不要只是一味的对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批评,我们要从其价值观和发展意义上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案例研究方法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管理理念的有效发展。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篇五

摘要:工商管理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的管理理念和相对个性化的设置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工商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使社会更加重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

一、历史概述:

在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剩余交易过程中才有了工商行政管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出现在强调农业和抑制商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且它也有不同的特殊特征。因此,当时工商行政管理是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生产力等各种政治经济问题中诞生的。为了同样的目的,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严格的体力劳动。司市是专门为有效开展全国市场活动而设立的监督。在中国前秦和汉代,政府开始从事手工业,人们实行注册管理,这也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工商企业的注册。明清时期,市场也初步建立起来。而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逐渐形成是在晚清,分布在中国北部。发展到中华民国时期,工商管理更加完善。工商管理最初也是有一定规模的管理。同时,为了更好随着这一基本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一系列配套设施逐步建立。此外,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机构也是逐步形成配套的行政管理设施。

二、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工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手段,其本质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工商管理存在的意义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打好背景基础。经过规范后的市场行为才能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实现更好的发展。通过控制整个市场,使市场在良好的环境下发展。根据我国法律,有关工商管理的法律法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也反映了我国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高市场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这些措施除了有助于国家的发展,还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管理不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而是每日都应该坚持的工作。因为只有做到了对市场的实时监控,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走势,从而做出应对市场变化的最佳措施。

1、促进整体性经济的发展

企业管理对带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企业的体系结构中,管理部门与企业之前不仅仅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合作共赢。准入制度的逐渐完善让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变得更加公平,更加公正。此外,现时的业务管理方式渐渐看不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了,大多采取的都是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而且管理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不变的,他们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使市场管理更为彻底。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和整个市场的变化都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成功,相关的方面基本可以依法进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原本隐藏的市场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便于之后对这类问题进行处理。

2、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较为良好,而且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后,很多外企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环境的公平性。换言之,企业管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下这个阶段,企业管理采取的全新的模式,在发展范围上也由原来的企业单独发展延伸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合作后的共同进步。这一模式在持续应用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3、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在企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每个注册成功的企业进行基本信息的统计。由此可见,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对带动各级的发展以及促进企业改革都有积极意义。比如说政府与企业分离后,为农业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也为边远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等。

4、促进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目前我国对消费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制定完善,所以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越来越受到工商部门的重视。对于不合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必须要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严厉打击,而且要做好法律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消费者应如何借助法律的正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是应该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违法行为。工商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以及社会进步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服务体系。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各企业必须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微型和小型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与权利,全力打造一个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赋予管理以及民主性,带领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政府要加大市场的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尽可能地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引导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争取打通各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渠道,并且以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为媒介,传递和发布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此外,企业在信誉度评价通过后可与金融机构形成对接,这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工商管理实现了网络化、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向单一人工操作的转变,有利于提升工商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准,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工商管理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在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监控市场经济形势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市场经济如果想实现进一步发展,那就必须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工商管理为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xx[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

[2]刘正毓.河南民间融资的发展和政策建议[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

[3]任慧军.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xx(6)

[4]张方立.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

[5]梁晓波。刍议工商管理与当前经济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xx.2.

[6]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xx.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篇六

一、引言

运用评估手段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理念、发展路径和政治体制与环境的差异,各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各具特色。教育认证是美国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认证(Accred-itation)是用以审查大学、学院以及专业项目,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外部质量评估过程。区域认证和专业认证并重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的本质特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两种主要类型。区域认证的对象是大学,美国有六大区域性认证机构(如,北方中心协会和南方协会),这些机构对大学课程、大学治理和教师任职资格等制定了基本认证标准。大多数美国大学皆已通过相应所属区域的认证。区域认证为美国高等教育活动制定了广泛而基础的标准。专业认证主要针对具体的学位项目和学院开展。目前就有三个专业认证机构对美国大学商学院及工商管理专业开展专业认证。他们分别是AACSB、ACBSP和IACBE。深入研究美国商学院或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大学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发轫于19世纪末期。其时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工业化使得劳动分工细化,管理职能逐步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作用显现,使得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于是,1881年,在费城企业家约瑟夫沃顿(JosephWhar-ton)的倡议捐助下建立了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目的是为美国培养新的商界领袖。此后,又有一批大学层次的商学院先后诞生,比较典型的有芝加哥大学(1898)、加州伯克利大学(1898)、纽约大学(1900)和哈佛大学(1908)的商学院。[因此,美国大学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工业化、劳动专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是工商管理教育产生的根源。由于工商管理教育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衍生性问题,诸如课程设置标准不一、教学经验不足、师资水平不够高、培养目标含糊不清及学术性不高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1916年,美国全国性的商学院组织、美国商学院第一个主要的专业认证评估机构———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AACSB)成立。为提高工商管理教育培养质量,AACSB于1916年制定了全国性的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规范。但是,由于美国工商管理教育尚处于起步探索发展阶段,该组织在1916年以前对商学院影响不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步入了低潮期,被授予学位的人数及其比重均有所下降。这时,由福特基金会和卡内基公司赞助,对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进行了研究,并于1959年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即戈登与豪厄尔的《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和皮尔逊的《美国的管理人才教育》。

这两份报告均指出了美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过于职业化倾向和低质量弊端,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人们意识到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推动了美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的改革。该报告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工商管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时期,AACSB也开始提高学士学位项目的标准,完善获取学位的程序。从这时起,大学才逐步接受该组织确立的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标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又开始了新的稳步上升进程。该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新态势加上企业经营环境的高速变化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商学院对工商管理教育进行重大变革。商学院对工商管理教育的本质和它们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希望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普及程度。美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从而进入了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许多著名商学院在它们的课程设置和提供整个工商管理教学项目的方式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l992年,作为美国商学院的一个主要评估机构,AACSB从根本上修改了评估标准,为教师实现课程安排、教学和科研的平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2003年,AACSB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环境的变化,再一次对认证标准进行了修改,使得认证标准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对高质量工商管理人才的诉求,这一标准沿用至今。由此可见,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是伴随着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其发展而不断完善认证标准,体现出了动态、持续的质量保证的作用。

三、美国大学商学院主动申请认证的动力要素

专业认证方式是通过商学院自愿申请参加认证审查,经过专业认证机构规定的认证程序进行认证。例如AACSB的商学认证程序包括成员资格审查、预审、初审和保持认证资格四个审核阶段,认证过程一般历时5年。美国大学商学院主动申请专业认证是美国大学专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一大特点。那么,美国大学为何能主动接受专业认证机构定期开展的专业认证呢?作者认为存在两大动力要素:一是社会问责。美国大学商学院对教学评估的逐步重视源于公众问责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立法人员、家长、纳税人及投资人要求大学能够提供学生学习成就的证据,以表明他们的投资是值得的。联邦政府也要求当地认证机构提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要求的直接凭证。认为评估应该成为一个比商业周刊排名更有效的评比商学院的方式。正如费尔南德斯(Fernandes)所指出的“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比较商学院的方式是看其学生取得的成就以及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学位项目的优劣。”[6]二是竞争优势。近几年来,由于能够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大学繁多,使得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美国,能够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大学有公立州立大学(PublicStateUniversities)、独立私立大学(Un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大型附属私立大学(Large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小型附属私立大学(Small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赢利学校与在线学校(For-ProfitInstitutionsandOn-linePrograms)。而且越来越多的赢利与在线学校正在获得区域认证与专业认证,从而也具备了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资格。大学数目的增多和生源的递减,导致大学竞争日益激烈。据美国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美国商学院本科学位的学生数量在1992年达到了顶峰,从那以后逐年减少。除了面临生源的减少外,许多大学商学院发现自己正在和日益萎缩的大学资源和有限且日益昂贵的高素质教师资源作抗争。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每所大学商学院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据了解,存在四个主要因素影响美国商学院的竞争优势,它们分别是认证、课程、教师和资源。竞争发展趋势表明认证这一因素正逐渐成为美国商学院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要素。商学院对认证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在竞争中获胜的程度。因此,认证正成为一种使商学院获得竞争力的战略手段。

四、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机构比较

美国现有三个专业认证机构为商业学院及其学位项目提供认证。他们分别是AACSB、ACB-SP和IACBE。第一个认证机构是AACSBInternational(The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即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是世界性的商学院联盟。前身是美国商学院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由哈佛、芝加哥、西北等著名大学管理学院发起,于l916年正式成立的一个由商学院、社团和其他机构组成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团体。多年以来,AACSB认证标准被公认为只有一流研究型大学商学院才能通过的标准。由于认证标准要求较高,这种认证对许多大学来说遥不可及。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将近有900所学校未通过AACSB认证。这种情况到l991年发生了改变,因为AACSB调整了认证标准,用新的“使命导向”认证替代了以往“高端导向”式认证。2003年,AACSB进一步改进了其认证标准,让评估认证重点转向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取。AACSB不断完善其认证标准,使认证产品品牌化,致力打造成适合商学院本科和硕士学位认证的黄金标准,成为用人单位和优秀学生心目中公认的认证名牌。第二个认证机构是ACBSP(AssociationofCollegiateBusinessSchoolsandPrograms),即商学院及学位协会。ACBSP成立于1988年,为900多所商学院开展专业认证,认证重点是教学。ACBSP奉行使命驱使,其认证目标市场为地区级和小型私立的学校,为他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为开放可行的认证途径。到2008年ACBSP已拥有585个成员学校,其中有413所已被认证。在成立初期,将近一半接受ACBSP认证的商学院是两年制的,成立3年后,它颁布了新的认证标准,将认证范围扩大到四年制,并强化了其在四年制学校质量认证机构的地位。第三个认证机构是IACBE(InternationalAssemblyforCollegiateBusinessEducation),即大学商业教育国际联合会。它是由ACBSP的创始人于1997年建立的,IACBE声称它与AACSB有着同样的认证目标市场,即认证学校层次是一致的。它注重对教育成果的评估并希望成为ACBSP的竞争对手、AACSB的替代机构。其成员已经超过200个。比较而言,AACSB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经验,具有全球性、国际性、权威性、社会认同度高等特点。截至2009年12月,AACSB在全球共有1156个成员单位,已通过认证的学院有579家。其中美国共有670个成员单位,464所通过认证;中国有25所大学商学院成为其会员单位,其中仅6所通过了AACSB的认证。其中4所在香港,2所在中国大陆,它们是清华大学和中欧国际商学院。因此,本文以下主要介绍AACSB。

五、AACSB专业认证标准及发展趋势

目前,AACSB使用的评估标准是2003年修订后的认证标准,它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商学院。该标准强调学院使命、目标、特色,重视师生权益、教育责任和参与程度。通过认证的学院每五年将定期接受AACSB的重新评估。AACSB认证标准要求学院必须保持课程体系与时俱进,适应商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最新的AACSB认证标准包括战略管理、参与者和学习保证三大类别共21条标准。在以上三大类评估标准中,与教学相关,对学生学习评估影响最大的当属与教学评估直接相关的第三大类,或称为学习保证标准。这条标准强化了教学评估,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质量保证,这与以往的认证标准显著不同。AACSB认证在2003年之前就要求进行教学评估,但评估认证标准中与教学评估相关的指标不到10%,现在三分之一的标准与教学评估有关。AACSB专业认证中有关教学评估标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评估重点从专业方向转向学位项目,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评估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生学了什么,而是关注获取学位的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前的认证标准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完成一套特定的课程后开展评估,考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这种视角太狭窄了。

学习目标应该扩展到整个学位计划,而不是具体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学位毕业生所实际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变化趋势也体现出当今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课程整合与创新的理念。过去每个专业方向,如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经济等具体专业方向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项目加以评估,而现有的认证标准要求针对学位而非专业方向开展评估,要求学位项目必须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整合课程,让学生享有更大的课程选择权,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形成学院的个性特色。

2.直接评估逐步取代了间接评估。

间接评估通常采用调查、座谈等方式从利益相关者(如学生、校友、教职工等)对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在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中的表现做出评价。现在,直接评估要求学生应该直接证明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据2004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继续使用间接评估方式(如81%的学校仍然使用学生调查,75%校友调查,58%的是用人单位调查)。最流行的直接评估方式是由教育测试服务机构提供的工商管理职业能力测试,但还没有报道表明有多大比例的学校采用了该方式。

3.教师更加广泛、主动地参与评估。评估如果不能得到教师们的全力支持,或者不能够充分证明自身的价值,要想达到评估的目标显然不容乐观。只有教师们能够了解评估对教学带来有益的改进,他们才会积极地拥护。在新的认证要求下,教师们开发出了更好的学习目标、完善了课程、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整合了课程。难道有哪位教师不希望得出这样的结果吗?当然,对学习保证标准的强化得到了美国大学商学院广大教师的肯定和积极参与。

4.倡导嵌入式课程评价方式,保证实现课程目标。AACSB的认证标准中大力推荐使用嵌入式评价方式,认为嵌入式方式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嵌入式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演讲,书面写作(如案例分析、论文、作文测试等)及对学生的行为描述(如学生竞争力、角色扮演练习和计算机模拟)开展对学习目标实现预期开展评价。鼓励教师在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教师可自由选择与目标匹配的课程实施方式。

5.倡导以教师团队方式商讨学习期望。由于AACSB主要针对学位项目开展评估,而且高度重视对学生获得的知识,尤其是能力的评价,因此,一旦学习目标及课程实施方式确立,那些将要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和能力的相关教师有必要一起讨论学位目标,并利用学位目标整合、完善学生的学习。这一点成为评估过程的关键部分,并且将在学校认证中占重要地位。学习目标的确立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AACSB指南中建议应该花上两年的时间来明确学位目标,将其分解为更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安排课程。教师可在第三年开发实施方式,整个过程,包括最后的反馈,应该在第五年执行。由于AACSB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团体机构,认证具有围绕使命、重视过程和重视证据等特点,再加之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提高和促进工商管理学和会计学领域的教育水平,故已发展成为商业教育专业认证领域的领头羊,受到了教育家和专家们的广泛认同。获得认证的商学院也被视为教学质量一流的商学院。学者及用人单位也都把AACSB认证看作是商学院的质量保证。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AACSB认证被公认为是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AACSB认证代表着全世界商学院的最高成就,学院通过严格和全面的评估取得认证资格意味着对其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肯定。取得AACSB认证资格是优秀的管理教育的重要标志。较高的公信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给AACSB提出了挑战,促进它不断完善认证标准,让认证成为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总之,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强调学院的使命、目标、特色,也重视师生的权益、教育责任和参与程度。它同时还关注学院未来长期的改进与发展,给商学院提供了一个保持高质量的机制。

六、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析美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认证方式开展的教学评估,不难发现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评估上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我国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开始了针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校级整体、总结性的评估,还未出现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相关的专业评估。通过分析美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估,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整体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美国大学的评估采取由针对学校整体性的'区域认证与针对专业的专业认证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这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类专业评估,体现多样化导向,突出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既然不同类型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服务面向,那么,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就理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秉持契合自己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质量观,不同层次的院校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类别的“名牌”。高等教育评估就应该以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认同并促成这一特色的达成。开展整体与专业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可以让高校自主设定质量目标,进而开展质量管理和评估,以尊重高校的个性化选择和定位。

2.评估理念从科学走向人本。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的评估理念从科学逐步转向了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课程知识的实际价值,强调内容、活动与教师学生的相互作用。专业认证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衡量预期的教育(课程)目标,还是研究和判断课程价值的过程。因此,认证更为关注学校的发展战略、学习目标、师生互动。认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倾向于定性方式,从间接评估发展到直接评估,从终结性评估发展到过程评估,认证成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手段。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估更多体现出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关注数据、结论,更多采用间接评估的方式,关注学校指标完成情况,忽视了课程实际价值、师生的互动、高校的积极主动性和社会的认可程度。

3.评估结果成为教育质量优质的象征。美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凸显了评估目标的多元性,评估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社会各界知情权及相关者利益的有效方式。认证被视为优质的象征,通过认证的商学院被视为具有质量保证的学院,毕业生也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认证被视为商学院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赢得办学声誉、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在我国,评估要想获得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还需从评估理念、评估方式、评估定位、评估队伍和评估内容等诸多方面加以完善。

七、结论

美国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育认证。美国大学商学院教学评估主要采取的是专业认证方式,获得认证的商学院也被视为教学质量一流的商学院。与美国大学整体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相比,中国大学教学评估主要是在政府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的学校整体评估,而专业评估还有待开发。中国的教育评估正式开始于2003年,是由政府组织的,教育部是评估的唯一主体。由于我国开展评估的时间不长,评估中难免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评估的公信度。因此,评估结果能否成为质量保证的象征,从而取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工商管理的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0 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