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毕业论文(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新材科和新药(包括基因重组生物因子等)将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医学生毕业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一

[摘要]所谓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也即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认证方式。该文通过阐述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标准中关于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意义,分析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就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

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莞,宋高臣,张海峰,等。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3-14.

[2]王蓉,宁超,苏天照,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情况调查———以S大学为例[J].卫生软科学,2016(6):65-68.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医学教学发展的动力。分析当前高职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临床医学;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根本保障[1]。高职医学院校是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从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考试和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可以看出我国多数高职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存在不足:(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如知识掌握不系统、诊疗思路较乱;(2)理论脱离实践,忽视临床实际应用;(3)沟通协作能力差,如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团队配合不默契等[2]。面对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高职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学改革,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一、高职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医学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高职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仍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机械,培养模式单一,造成了学生所学与实践脱节;对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教育[3]。

二、教学的优化

高职医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PBL教学法、LBL教学法、CBL教学法、TBL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患者、医学仿真模拟系统、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更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理论教学的优化

理论教学即临床前期教育,应用LBL与PBL结合的模式,强化理论学习,夯实基础,逐步把微课、慕课引入课堂教学。LBL教学法是以单向传递信息为主,传递信息量大,适合初期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入专业知识,围绕专科具体问题进行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动手能力[4-5]。将PBL和LBL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多媒体等,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2实践教学的优化

充分利用标准化患者(我校拥有高智能的爱因斯坦模型)、医学仿真模拟系统、多媒体等创设逼真的临床情境,为学生有效地掌握临床技能创造环境。高仿真模拟人教学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实践教学补充方式,模拟人不受时间限制、反复实践性强,缓解了临床教学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先模拟人后真人,反复实践”的临床教学模式值得推广[6]。

2.3临床教学的优化

在临床教学后期(即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强调以患者疾病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循证医学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患者临床实际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我校的做法是让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的主要症状提出问题,通过带教教师的床前指导进一步探究疾病的病因,分析发病机制,通过鉴别做出诊断,制订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评价,提出指导意见,并于临床实施验证[7]。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改效果的重要方式,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改革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学生处和校团委、系部、教研室、教师及学生。评价途径主要有听课评教、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反馈、考核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等。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指标权重相结合计算总成绩。理论考核中加大了应用题(主要是病例综合分析)的比重,实践技能考核仍采用OSCE(客观化结构临床考试)。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强国需强教,强教先强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职院校的重要方面。结合我校实际,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做到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同时,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综上所述,我们在高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长期持久的研究与对照,远期效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我们医学教育届的同仁共同努力,以使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得到深化[8]。

参考文献:

[1]GiffordKA,FallLH.Doctorcoach:adeliberatepracticeapproachtoteachingandlearningclinicalskills[J]。AcadMed,2014,89(2):272-276.

[2]冯军强,陈召,周勇安,等。优化整合多种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0):3958-3960.

[3]孟繁铭,吴云霞。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外科教学结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23):3550-3552.

[4]KongLN,QinB,ZhouYQ,etal.Theeffectivenessofproblem-bas-edlearningondevelopmentofnursingstudentscriticalthinking: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IntJNursStud,2014,51(3):458-469.

[5]ChanZC.Exploringcreativityandcriticalthinkingintraditionalandin-novativeproblem-basedlearninggroups[J]。JClinNurs,2013,22(16):2298-2307.

[6]罗新,蒋学风,帅翰林,等。应用模拟人进行产科实习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84-85.

[7]MENGL,ZENGC,LIXS,etal.Accordingtothetheoryandmethodofevidence-basedmedicinetoanalysistheteachingresultofproblem-basedlearning[J]。ChinJMedEdu,2011,27(2):12-14.

[8]王晓玉,姚前尹,张羡,等。妇产科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70-71.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门诊患者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几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在国内得到逐渐推广和应用,其功能也得以逐步扩展,深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实践证明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护士的压力,减少了护理人员被刺伤的意外,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现将本科室从2010年1月至8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患者240人。其中婴幼儿142人,60岁以上老年人73人,其他25人。

1、2材料选择由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46X19mm型静脉留置针。主要由肝素帽、三通管、连接管、止血夹、套管座、套管、针管组成。

1、3冲洗液0、9%生理盐水5—10mL。

1、4血管选择应选择粗直、弹性好、卧位不易受压的血管;可选择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避免在红肿、静脉炎、以及影响血液循环的部位进行穿刺。由于静脉炎的发生率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应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

1、5备皮备皮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刮破患儿皮肤,可先用温湿毛巾擦湿患儿毛发,对胎脂较多的患儿可先用50%酒精擦拭,去除胎脂。备皮过程中要有助手在旁边固定患儿头部及肢体。

1、6穿刺方法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直径要大于8cm。用左手固定皮肤,以右手持留置针;进针角度20—30°刺入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10—15°,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进3—5mm,以保证软管进入静脉,拔出针芯;再沿静脉走向将软管缓慢送人静脉,后用输液敷贴盖针眼,再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1、7封管方法输液完毕用10mL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缓正压注入,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与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栓形成,且无需配液,方法简单。

2护理

2、1健康教育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目的、意义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告知患者或患者家长,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有关知识。

2、2输液完毕

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采用正压封管。推注封管液应缓慢,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塞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当封管余液还剩0.5—1ml,应边推药边退针,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决不能快退速推药拔针,以免血管内压力瞬间大于留置针内压力,使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形成栓子阻塞留置针。

2、3封接后留置针的启用

每次输液前要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以确认留置针内无凝血块堵塞再给药。冲管速度不宜太慢,也不能强行用液体强行冲出血管内凝血块,以免引起栓塞。

2、4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4、1皮下血肿

由于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不牢等因素而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形成皮下血肿。如发现皮下血肿,24小时内给予冷敷,24小时后热敷或25%硫酸镁湿敷。

2、4、2液体渗漏

由于选择血管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外套管未完全送人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药液浓度过高或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等均可液体渗漏。如为刺激性液体渗漏,用2%普鲁卡因环形封闭。

2、4、3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为严重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种类、套管针穿刺部位操作技术有关。用热敷或2%普鲁卡因环形封闭。

2、5留管后的健康教育

对于门诊病人留管后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要告知患者或患儿家长,留置时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避免过度活动以及局部肢体受压和置管肢体下垂。预防感染、堵塞、脱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

3应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置管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及输液时间。若输液时间≥3天者,可考虑应用留置针。向患者或患儿家长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及优点,取得患者或患儿家长的同意方可应用静脉留置针。

3、2放置有留置针的患儿,要交待家长看护好孩子。在头部放置留置针的患者,要用小毛巾将孩子的双手包好,防止患儿用手抓拽,尽量减少患儿穿刺侧侧卧,以免静脉回流障碍,增加静脉炎发生率。在肢体放置留置针的患者,要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用托板适当固定肢体,防止导管扭曲及脱出。

3、3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预防局部感染。

3、4使用留置针期间,有时可引起并发症。如液体渗漏、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出现并发症时能及时处理,建议患者每天都来医院输液。

4结论

本组病例240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患者发生液体外渗,经局部25%硫酸镁湿敷后缓解,3例患者穿刺点疼痛,针眼发红,及时拔针后,消毒局部,2天内症状消失。静脉留置针限制7天为留置允许最长时间,最短为2天,门诊输液患者留置针的使用是可行的。院外护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使用留置针的操作技巧也比较完善,真正做到改善输液、方便工作、实惠患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金娥,周梅荣。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运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1(8):366、

[2]梁燕,王业创,李德群。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2):80-81、

[3]王春丹。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8,01(29)99、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四

摘要: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年运用,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的应当保留,不足的应该改进,在机能实验教学中针对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较好的模式。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

一、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思想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规定的实验项目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自主完成;基本内容是将整合后的机能实验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典的、基本实验:由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占整个教学计划学时的40%,由10-12个实验组成。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学习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经典实验方法为主。第二部分为自选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在规定的18个实验项目中选择8-10个实验,自主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占整个计划学时的30%。这部分主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部分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设计方案、自主整理实验资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并在年级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部分约占计划学时的30%(其中:医学实验研究基本知识讲座占6-8学时;实验方案讨论占8学时;实验答辩占4学时;实验方案的实施主要以课外为主)。这部分主要为研究性学习,通过这部分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点

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有实验室开放,同时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体。开放式实验教学最主要形式有学生自选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探索未知事物和主动摄取知识的原动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大都由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按教师讲解、示范来完成。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开放性实验教学则把学生推到了实验教学的主体位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自选实验项目,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做解惑、答疑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求知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

中学生根据文献,或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并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写出实验研究报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使学生文献查阅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讨分析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学生自选实验,或自主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甚至涉及到跨学科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内容,不仅自身要有扎实的科研功底,而且要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复杂的实验技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知识,不断的学习。因此,这一教学方式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当好导师,主导好整个教学过程,对其教学组织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所以,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思想活跃的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也可能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起到一些启示。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机能实验教学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方式,但由于其对学生素质、实验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故开放性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学生要想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实验,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且能够熟练掌握。因此,系统的、基本训练是必须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只是八年制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机能实验需要大量的动物、药物、试剂以及实验空间,故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对于人数众多的大面积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若采用这种模式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所以,这种模式仅对人数较少的长学制、小专业医学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身素质高、自学能力强、思想活跃,故开放性实验教学仅适合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如:八年制学生和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开放性实验教学必须具备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如:充足的资金、充足的设备、充足实验空间和完备的实验预约、门禁管理、监控管理等。开放性实验由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所带来的教学对象、内容、时间等因素不确定的问题,完善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网络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实验方法及实验技术指导和实验设备的图文说明等,以方便学生随时查询。

四、结语

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年运用,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的应当保留,不足的应该改进,在机能实验教学中针对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较好的模式。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五

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核心,只有建立切合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防控财务风险。本人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通过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和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重要性 素质 职业道德水平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

绪论

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会计制度百废待兴,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亟待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核算逐步完善,财务制度得到逐步规范,内部控制的作用也不断发挥作用并得到迅速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单位职能的高效行使和财务的科学管理。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界定

1.1、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为确保法律法规及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及时,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2]是国家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努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2、内部控制的作用

1.2.1、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强,各单位领导者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成功有效地管理工作,必须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会计信息资料在财务工作中发挥着晴雨表的作用,财务人员只有规范各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才能确保领导风向标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才能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2.2、保证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各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内部控制为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系统中,通过职责分工,规范各种手续、制度、工作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才能有效地控制本单位各项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指标。

1.2.3、为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审计监督可以监督各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只有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才能堵塞财务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才能评价经济责任和部门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1.3、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的特征

1.3.1、适用范围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行政事业单位是为执行行政事业任务,保证业务活动的资金需要。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或者是自收自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开支。

1.3.2、核算基础

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所以,内部控制也应相应的适用于此两种核算制。

1.3.3、核算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象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各单位掌管的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利形成事业单位的资产;由事业单位承担的借入、预收款项和应付、应缴款项形成事业单位的负债;各项基金和结余形成事业单位的净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是还远远达不到控制效果,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也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只有正确地认识,认真地对待,负责任地去落实,才能取得实效。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为准绳,以规范的控制制度为基础,以科学的核算方法做支撑,以“勤俭节约”为办事方针,以有效的外部监督为保障,注重权与责、人与事、惩治与预防相结合,注重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注重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因此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合理分工原则

合理分工就是权利分配,把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分成若干处理步骤,由不同人员分别完成,不得一人包揽。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科长、会计、出纳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实行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一笔银行转账业务,不能由一人既开票又盖印鉴,而要支票和印鉴由两人担任。

2.2、相互牵制原则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赋予其相应的权限。要求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或部门方能完成。[4]一是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职务分离;二是经办与审核分离,在日常工作中,财务要审核各种原始凭证是否合理,数据是否正确,手续是否完备;三是经办与会计记账分离;四是会计与出纳分离,两者不能越俎代庖;五是总账与日记账分离。即使同一部门在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方面也要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从而发挥其客观、公正的作用。

2.3、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触角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因此,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严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活动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而且要对事业单位收支的各个环节实行重点控制。我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容就是各级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经费开支、预算外收入及其结余,以及在各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负责和净资产,不仅全面,而且重要。

2.4、审查检查原则

它包括:下一道会计程序要对上一道会计程序进行检查,如财务机构内部的制证,必须经过另一会计人员审核后才能转给出纳收款或付款。会计填制的凭证必须经过另一人员审核后才能登记入账;还包括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的检查工作。

坚持做到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切实加强财产保全和内部审计,确保把会计主体行为和相互经济事项控制在一个透明的、规范的、符合《会计法》要求的指标范围以内。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的事业单位为数不是很多,一部分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与检察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主要表现在:

3.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

在我工作过的单位中,大部分领导缺乏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平时只注重财务工作,而忽视内部控制的具体运用,对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根本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我们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强烈建议建立内控制度,个别单位领导却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而这种人、物、财的耗费所能带来的效益又很难确定,他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单位虽已建立,但也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认为只是将制度上墙就置之不理。有的单位用强制执行制度实行,脱离实际工作,忽视了权力的相互制衡,只重视资金使用的去向,不重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例如,我单位下属一个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征收任务的完成情况,每年的征收任务都能超额完成,多次得到上级单位的表扬和肯定。但是,该领导缺乏建立内控制度的观念和意识,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出纳员在对账中,发现有未到帐款十三万余元,却麻痹大意,认为该款下月会到帐。在次月对账中,又发现该单位有未到帐款十四万元,仍然未能引起注意。到第三个月某信用社领导携款潜逃,出纳员才发现三笔未到帐款都是出自该信用社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上报。后经过上级单位的多方疏通,经过两年努力,才把未到帐款近三十万元追回。款项虽然追回,但是,该领导和财务人员却分别受到严肃批评和处分。由此看来,只注重任务,而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必然造成极坏的影响。如果增强内控意识,建立内控制度,会计和出纳互相监督,必然不会出现财务工作的弊病。

3.2、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人员缺乏该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具体表现:

①目前,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都没有被提到重要位置,内容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够强,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知识掌握的少,执行制度困难;

②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③个别会计人员甚至职业道德缺失,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给事业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这些问题使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机构既难以有效发挥评价或确认职能,更难以有效发挥咨询职能。

3.3、职权不明,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无序

一些事业单位管理比较松弛,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实行了职务分离而没有相互制约。由于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致使职务重叠或者越权行事,权限过于集中,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失控。物资的领用、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削弱,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在采购、投资、工程项目等业务中损公肥私、捞取回扣等。

3.4、缺乏实质性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各种财务活动和控制活动进行的审计,是对控制系统的一种监督形式。[5]内部监控是每个单位进行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监督的日常性和全过程监督。主要是监督财会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各部门遵守财务制度情况。有些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财务制度,但实施力度不够,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更多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有些单位记账人员与会计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岗位分离,缺乏相应的牵制制约机制。

3.5、财务预算范围有限

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财务预算控制制度。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便凸显出来。有的单位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各项预算项目的规划、决策和实施,只是照搬以往数据进行变更再编制预算,这样的预算不够准确,很难与单位的实际资金收支情况紧密结合;有的单位财务人员编制的预算时间短、不精确,难以反映本单位的预算情况;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照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和采购进行预算,随意性大,约束力差;有的单位的部分收入和费用支出项目没有如实列入预算。行政单位资金大多由财政拨款,事业资金来源于自收自支,上述财务预算现象使得财政监督难以到位。[6]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4.1、增强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不是在于消除一切风险,而在于控制所意识到的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出发点是通过专门办法建立一套防范机制,而不是单纯靠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及工作经验或一般的财务管理办法等来保证会计资料和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7]。

我单位成立之初,支队领导对内控制度非常重视。领导亲自出马、各方协调,亲自督促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且对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定、统一安排、统一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参加财政部门举办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财政法规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要求所有人员,不仅要明确责任,规范运行,更要重视资金使用的去向,注重发挥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注重各项经费的收支,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程序,使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并持之以恒地有效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在当年的财务工作检查中我们单位财务内控工作荣获市局五项工作先进和省级财务先进单位。因此,我认为要强化单位负责人和全员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实施会计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一层一级,层层负责,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内控的实际效用。

4.2、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及完整依赖于会计队伍的建设。会计人员素质是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我们应通过对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的培训,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正确理解和把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支持和监督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法治观念,提高守法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职责权力。另外要加强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

4.3、实行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内部会计责任

各事业单位应明确规定设计内部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此外,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国家财产被、侵占、挪用。对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要采取各种措施严禁其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直接接触货币资金。因此,通过两年的会计操作,我认为实行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内部会计责任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

4.4、加强改革创新,全面有序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应该站在发展经济、为民服务的高度,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冲破固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束缚,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序、真实有效、体制完备的适应现代发展的信息化的控制体系。通过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等方式建立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实现资产、收入、支出、专用基金、预算、对外投资和成本费用等的电子信息系统管理。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开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国际视野,不断拓展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实现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落实收入计划,严格控制支出比例,保持预算收支平衡,统筹安排,促进内部控制得到全面、科学的发展。

4.5、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完善财务预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目前,正面临预算编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原则,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如我工作的单位(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在成立之初,就专门设立计财科,有专人负责计划预算,即在编制预算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采取零基预算法进行编制,范围是从预算内经费到单位的所有收支情况。基本做法是我们根据当年的工作任务、人员情况、发生业务等编制预算,并进行绩效考核,做到合理配置资源。首先,调集各种资料,摸清家底,认真分析上年度收入和支出情况,找出不利和有利因素,挖掘增收节支潜力。然后列出明细单,针对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对我单位的资源进行清理,预算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最后,将本年度的工作、人员、部门进行统计和规整,按照发生的前后顺序、重要性,计算出各项工作的预算情况,核定出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对每项预算随时采取调查、审计、研究,掌握预算动态和资金使用效果。

结论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管理手段。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制度就应随时适应新情况的不断发展变化,随着现代化会计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即将应用到行政事业内部会计控制,我们期待着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高效的、便捷的,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致谢

本文是在孙俊花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孙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要感谢教学站的梁老师对我写作论文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衷心的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赵天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北京:研究出版社,2003(2)

[2]陈元芳,《内部会计控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03—204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 [J],《会计研究》,2006(2)

[4]李殿富,《会计制度设计》,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23—24

[5]季娟,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5(11)

[6]胡明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国交通会计学会》,2009(9)

[7]梁方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发展研究》,2005(1)

医学的毕业论文 篇六

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炎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胆囊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胆囊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胆管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发热以及恶心呕吐等。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忧虑和焦躁情绪,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阻碍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0例胆囊炎患者为对象,采取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5~62岁,平均(48.0±3.8)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2~64岁,平均(47.0±3.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胆囊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的心理情绪,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消除不良情绪,增强信心。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一些病情相关的成功案例,调整好心态,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生活中注意的事项,避免并发症发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不断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调动患者积极性,保持乐观心态。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陪伴左右,并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使手术顺利进行。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状况,避免不良情况发生[1]。(2)健康教育。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护理知识。嘱咐并监督他们合理饮食、合理休息,定期进行复诊。多向患者讲解有关胆囊炎的知识和预后情况,普及健康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做好病情的预防,并适当地安抚患者,消除消极心理。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判定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越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效果也越差。评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效果也越好[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观察,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28.5±5.9)分,对照组为(28.7±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28.5±5.9)分,对照组为(28.7±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非常满意42例,满意2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6%;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29例,不满意20例,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胆囊炎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也随之出现负面性,阻碍着对患者的正常治疗。为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必要的。其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胆囊炎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建萍。胆囊炎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73-374.

[2]管相兰。浅谈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J]。健康教育,2015,15(90):198-199.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七

如何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

摘要:医学生作为青年的组成部分,其成长规律既有一般青年人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既具有必要性,又应体现针对性,提高有效性。通过引导医学生廉洁修身,树立廉洁意识,养成廉洁习惯,确立诚信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廉洁从医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面对转型时期医学生廉洁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以期取得实效。

关键词: 医学生 廉洁教育 教育方法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医学生作为青年的组成部分,其成长规律既有一般青年人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既具有必要性,又应体现针对性,努力提高有效性。

一、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提起廉洁教育,不仅大多数医学生认为主要是针对公务人员,自己只是普通学生,无权无势,既没有腐败的能力,又不具备腐败的条件,而且一些医学院校的领导和主管部门也把廉洁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当权者、从政者,对医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举措不多,导致部分医学生廉洁素质低下,甚至出现了个别医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经不住金钱、名利的诱惑而腐败的现象。古代名医扁鹊曾说:“良医治未病。”指的是高明的医生,善于治病于未发之前。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治理腐败如同为患者治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预防力度,治病于未发之前。因此,加强廉洁教育,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医学生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从医学生廉洁素质来看。由于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部分医学院校廉洁教育缺失和少数医学生自我要求降低,导致部分医学生廉洁素质不高,表现为部分医学生对身边的不廉洁行为和现象熟视无睹,甚至认为理所当然,对社会公平正义缺乏信心。如有的对医学生一些医院存在的乱收费行为,表示“愿打愿挨,你情我愿”;有的医学生对少数医护人员收受患者红包的现象,表示“我不主动要,你给我就收”。另一方面,从医疗卫生行业现状来看。近年来,中纪委一直把医疗腐败当做“严重侵害老百姓利益”的问题予以打击和治理,各地方、各单位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迄今为止,医疗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控制。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还是这些措施依然没有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忽视了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医疗腐败案件频发,说到底还是医护人员的廉洁素质不高所致。医学生作为医护工作者的主要来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外界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而是非判断能力却相对较弱,略显稚嫩的思想很容易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庸俗处世哲学的影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最终会成为日后利用手中权力寻租的根源。因此,抓住人生这一关键时期开展廉洁教育,引导医学生廉洁修身,树立廉洁意识,养成廉洁习惯,确立诚信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可以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后廉洁从医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医学生廉洁教育,是指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医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引导医学生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医学生是医疗卫生领域未来的重要力量,对他们进行的廉洁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应侧重于规范医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行为。因此,必须紧密结合职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地将廉洁意识和理念植入医学生的脑海深处。

一是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围绕认识和践行人道与责任、廉洁与奉献,加强对医学生的廉洁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选择医学就是选择奉献”的理念,正确对待地位与待遇、辛苦与快乐、奉献与索取,摆正个人与国家、集体、患者的关系,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内化为个人需要,外化为自觉行为,主动承担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从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是形成遵守职业行为规范。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还要遵守医疗卫生职业行为规则,坚持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操守,不断养成在法律、规章和制度的范围内办事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是医学生职业生命安全的保证,更是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保证。

三是规范医学生的日常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消极腐败因素同样时时影响、侵蚀着一些医学生,导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茫、信念模糊等问题。因此,引导医学生崇尚廉洁,形成自警自律的良好品质,以此规范医学生的日常行为,就必然成为廉洁教育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三、医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选择

面对转型时期医学生廉洁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以期取得实效。

(一)健全廉洁教育机制。医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教育,必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绝不是某个部门所能独立承担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教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努力发挥各类资源在廉洁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廉洁教育规划,明确廉洁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符合医学生思想实际的廉洁教育基本框架。要根据廉洁教育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实现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并将廉洁教育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体系之中。

(二)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廉洁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取得实效,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丰富教育内容。一是要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二是要进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三是要对医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思想问题进行事前预防教育;四是要结合医疗卫生系统发生的一些重特大案件进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同时,还要针对医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开展廉洁教育。入学时,融入诚实守信教育、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和正确择业观教育;高年级,着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毕业前夕,重点进行廉洁从医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

(三)创新廉洁教育方式。报告会、培训班、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教育方式在过去的廉洁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价值多元、信息丰富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方式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方式,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廉洁教育的需要。要因地制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采取医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注意发挥实习基地第二课堂作用,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要注重用身边的廉洁典型教育医学生,更要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教育医学生廉洁,教育者首先要廉洁,践行诚信守法、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树立廉洁奉公、教书育人的思想,以廉洁从教、廉洁从医的良好行为,影响和带动医学生廉洁修身,发挥廉洁教育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八

一、当代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阐述

首先,传统的教育体制本身存在弊端,没有系统的教导医学生必要的人文知识。

医学院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理科生,他们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规范和束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般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的积累对他们如同鸡肋、可有可无,这导致了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学生在人文素养和知识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进入到医学院之后,医学生面临的是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如何完成课业要求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根本无暇关注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积累,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直难以提升,这很可能造成医学生只有专业知识却缺乏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参加到工作岗位之后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其次,医学院开设的人文课程比例失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医学院开设的人文课程可以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很多医学院只将国家要求大学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和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相关的人文核心课程都纳入到选修课体系之中去了,并且对选修课的开设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论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极其不规范,这导致了很多医学生都将之作为赚取学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存在着重复、逻辑不严、知识难成体系的情况,这使得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选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课程和知识难以形成互动互补的合力作用。另外,很多医学院都在大学的第一、二年级开设人文课程,而当大学三、四年级之后进入到临床实践学习和深入地专业课学习时却难以接受到人文知识教育了,使得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横向关联和纵向连续,彻底和医学教育体系相割裂,使得医学院的人文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再次,医学院人文教育方法单调、内容陈旧。

很多医学院还按照教材的大纲进行内容教导,讲授的内容和医学生实际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状况南辕北辙,人文知识教育和时代要求相背离。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医学院在教学开展的过程都已经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多媒体通过提供视频教学和图片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知识的教育就摆脱了被动灌输的教学困境,很多老师知识单纯地将人文伦理和道德直接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完全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这导致在享受了短暂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之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依然兴趣缺缺,他们学习人文知识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完全没有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医学生人文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二、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讨

1.要实施科学和人文并重的教学理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获得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是学生将来从业的基础,是教导学生求真的重要途径;人文则是做人之本,是教导学生扬善的理论依据。医学学科天然地含有着科学和人文两大属性,因为医生这个职业不仅仅涉及到专业技能,更关乎到社会伦理。所以医学院作为医生的培养场所,一方面要教导学生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教导学生掌握丰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逐渐内化为人文技能,并将之贯穿到以后的医学行为之中去。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加强针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院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将人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明确下来,让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补充、水乳融,使得人文教育具有科学意识,科学教育中包含人文关怀,二者有机融通,共同促进高校教育理念的完善。

2.构筑完善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

医学院可以首先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始进行完善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品德修养、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坚定从医的信念,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智慧层面,做个合格的医学学生;医学院还可以从基础课程教育中进行人文知识的传输。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始一些人文核心课程,将医学哲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和卫生法学等知识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行医治病过程中必须秉承的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另外,医学院还要在临床实践阶段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在临床实践阶段,教师要教导学生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增强在行医过程中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提升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技巧和技能,增强自身心理素质,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3.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理念实施的关键,也是决定教育改革和教学内容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准决定了教育成果的高低。教师本身又是人文形象的直接体现者,所以医学院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打造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性使其出现了其他院校没有出现的情况,那就是人文教师缺乏医学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又缺乏人文知识。在这种情况下, 医学院应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融,人文类教 chayi5.com 师要去专业的医学课之中去补充自己的医学知识,医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人文知识讲座和专业的在职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整个师资队伍中提升人文意识和人文实践能力。医学院还要不定期地邀请那些德高望重、人文素养优秀的知名医生或者教授到医院来进行讲座,使得广大师生能够感受到老医生和老专家们身上那些高尚的医德和医风。

4.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医学院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到医学生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其将来在社会中特殊的角色和定位,尽量在学校内部创设和实际工作情况紧密联系的人文环境,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作为社会一员,了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实,了解病人的需要,使学生从社会角色担当层面感知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九

【摘要】目的 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 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

1.临床资料

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以300万例的速度增长,使许多人深受其害,即我院从xxxx9年1月~xxxx0年1月共收治10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4例,女40例,年龄40~50岁38例,50~60岁52例,60岁以上14例,如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措施,可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点。现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措施浅谈如下:

2.心理护理

2.1心理护理基本概念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目的都是促进康复和增进健康。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躯体护理紧密地结合,才能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增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但心理护理不同于躯体护理,例如腹壁结肠造口的护理,要求护士教会病人自行处置腹壁肠造口的操作技巧(躯体护理),并对病人关心、体贴(心理护理)。

2.2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整体看待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紧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以使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3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要必须做到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保证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还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责任护士的严格要求。

2.4.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2.5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3.护理措施

3.1适量运动

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但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可根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心功能情况量力而行,开展适合自身活动的有氧运动项目。坚持长期做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但患者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应注意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3.2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3.3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应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除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并伴有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120急救中心救助。

3.4 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要做到合理的膳食,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等。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宜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其次,还要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患者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果患者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

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再次,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如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滞留。最后,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每天可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同时,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最好在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3.5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如有头晕、头痛、心慌、手指发麻、心动过速等一系列症状时,应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同时要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在我们护理工作中是同等重要的,家属也要与之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之情绪。同时要细致观察患者的不同心理,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投其所好,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指导其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生活规律,以便早日康复。

【 参考文献 】

[1]申涛。防治高血压从点滴做起[j];医药与保健;xxxx5年08期;17

[2]夏泉源。内科护理学 [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4:97~102.

[3]韦公远。静默练习治疗高血压[j];健康科学;xxxx6年02期;37

[4]王文 , 刘力生 .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 -1520 例脑血管病患者随访 4 年 . 高血压杂志 ,xxxx3,11:106~108.

[5]刘国仗,马文君 . 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xxxx3,31:884~888.

[6]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代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

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xxxx4,25(5):407

[7]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xxxx3,37(2)84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十

摘要:为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前3周,强化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通过培训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规范地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岗位工作,完成向实习医师角色的转变,顺利通过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

关键词:高职高专;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爱伤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我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即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旨在使学生达到既强化岗位实践技能又巩固基本理论知识的目标,并注重其自主学习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强化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尽快在实习及工作中完成角色转变,胜任岗位工作[1]。

一、现状分析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是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2];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3]。能否熟练、规范地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是评价医学生基本技能的标准,也是衡量医学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进入实习之前,缺乏足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学生很难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从而使临床实习效果大打折扣。(2)传统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也就是床旁教学,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条件下[4]受到了极大限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越发紧张,患者依从性差,学生多,实践与操作机会少,必然导致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下降[5]。(3)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才能获得执业资格。这时,首先要通过的就是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在历年的实践技能考核中,执业助理医师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执业医师,这不仅与学生学历层次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实习前加强临床岗位实践技能训练,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既适应岗位需求,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实践

针对现状,我校探索性研究与实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临床实践技能强化,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实习前最后3周进行的强化训练。

(1)制定教学大纲。与临床一线专家一起将适应岗位需求并符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实践技能部分)要求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出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与临床接诊患者流程相符,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断(心电图分析、X线片阅片)、外科基本技能操作4部分。

(2)编写配套教材。由于本课程没有现成的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故由学校资深教师及临床一线专家一起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了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配套教材———《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教材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编写病史采集部分的训练内容,在体格检查中将技巧性强的如心脏叩诊、听诊,肝、胆、脾触诊等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把基本的典型的心电图(如房室肥大、早搏、心肌梗死等)与X线片(如靴型心、梨形心、肺结核、肠梗阻、肱骨骨折等)的判读纳入辅助检查部分教学内容中,选取临床常用外科基本技能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如心肺复苏术、穿脱手术衣、换药术等),将规范的操作步骤、明确的诊断标准等写入教材,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不仅指导教学实践,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3)优化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教学等方式实施,利用临床实训中心,以临床仿真、模拟技术手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在培训初期通过教师规范操作、学生互为“医患”分组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等方式,使学生成为任务引领下的行动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在教中学、学中做,教师则为指导者、协调者;强化训练阶段采用反复训练、以考促练方式,通过口试、操作、笔试等增加随机考核次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等的综合培养。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改革考核模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模拟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①根据培训及考核项目,组织相关教师研讨,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使教师评分有据可依,客观公正。同时,学生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小组考核(占10%)、教师评价(占10%)、考勤(占1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包括病史采集(占7%),体格检查(占35%),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占14%),心电图分析(占7%),X线片阅片(占7%)。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也避免一次性考核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水平。③模拟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方式,进行多次客观考核,以考代练,以考促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6]。实践技能考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其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使学生熟悉接诊患者的顺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提前了解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步骤。各站技能考核项目均由学生随机抽取,教师严格按评分标准和实施细则评分。各部分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按比例组成终结性评价成绩,并与过程性评价成绩一起计算出总成绩。

三、取得成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毕业生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在校期间满意度最高的课程就是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他们认为这门课对其帮助最大,当然,这也与前期其他课程学习打下的基础有关。实习医院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评价以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我们对2007级之后参加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往届未参加该课程训练的学生,毕业一年后报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人数与通过率进行了比较,2005级学生毕业一年后参加考试312人,通过考核203人,通过率为65%;2006级参加考试304人,通过考核203人,通过率为67%;2007级参加考试368人,通过考核276人,通过率为75%;2008级参加考试382人,通过302人,通过率为79%;2009级参加考试359人,通过295人,通过率为82%。通过比较发现,参加培训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明显提高。

四、改进优化

实践表明,在学生实习前开设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十分必要。为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规范地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岗位,完成向实习医师角色转变,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尚需对该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1)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将各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要扩充培训内容,如将妇产科、儿科等的相关内容补充进来,在辅助检查结果判断部分增加CT、MRI阅片等。

(2)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在课余时间和周末对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7]。

(3)利用校园网,将培训相关内容的教案、课件、录像等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业余时间自学和训练。网络教学是校内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是医学生甚至临床医师终身学习的园地与良师益友[8]。

参考文献:

[1]茹金泉,唐继志,谢军军,等。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初步效果评价[J]。健康研究,2011,31(4):317-319.

[2]蒲永莉。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1,40(21):2114-2116.

[3]黄传兵。医学教育应重视临床实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65-166.

[4]张剑,葛颂,杨德琴,等。新形势下口腔内科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J]。口腔医学教育,2010,20(10):604-606.

[5]蔡雪黎。实行诊断学全程教学,加强医学生实践技能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9):17.

[6]孟红旗,朱凡特。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7]李淑文。专科医学生实施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38-139.

[8]许杰州,施楚君,梅维,等。临床技能的网络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3.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10篇《医学生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