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最新8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其主体是儒家文化,是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二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

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

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周必须上一堂书法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字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亦是我国古今教育的要科之一。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重视对书法的教学。

一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解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并通过解释一些汉字的渊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临摹经典范本,由此学生在学习书法时既了解了文字的根源,又学习了文字与文化的结合,可谓一举两得;三是不能忽视教师的现场示范,教师讲得再多、再精彩,对于学生而言不如现场具体示范效果显著,最主要的是现场示范更直接,往往许多难以口头讲明白的知识点现场一演示学生就悟到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示范的好处,千万不能省掉。

总而言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最终还是要回到根源上来。现在,有的人不愿拿笔,不谈文化只谈名利,沉迷于手机、网络,看到这样的情景,教育者有必要及时作出应有的反思与行动。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以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笔者希望大家共同守护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三

消费群体最先对一个服装企业或者对一个服装品牌的了解、接受与认可,是在认知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一个服装企业、服装品牌,其文化内涵对应企业形象的塑造、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乃至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在内容上一般包括如下几点:

(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服装设计,不管是中国的服装设计,还是西方国家的服装设计,都是在它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上孕育、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国服装设计在文化内容上主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并为之努力奋斗,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员工的行动指南。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标语、企业的品牌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形象、标语以及品牌去深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和整个企业状况。在这一点上,为什么国内很多知名服装企业如波司登、七匹狼等,要比国内的很多普通服装企业知名度要高呢?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企业文化更具有文化韵味,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服装界能引领一个时代潮流。中国服装设计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服装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呈现,企业文化是中国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文化元素。

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中国服装的发展一般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服装企业的形象塑造、服装企业的服装产品系统、产品的推广与营销系统、产品的服务跟踪系统、企业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企业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及消费理念、企业所处的外在投资环境以及品牌的文化历史等。中国服装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应该处理好企业所处社会环境,正确地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地了解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总而言之,企业的各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而这些因素中,文化内涵是最为关键的枢纽中心,对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升华服装设计形象:

在中国的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设计方向上直接统领着服装企业形象设计的方向、风格和格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服装形象设计的方向盘。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服装设计的艺术源泉,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力量依据,也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素材和参考。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时,在设计理念上,首先考虑的都是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的设计之中。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使服装设计形象得到很大程度的升华。

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的应用策略

(一)在服装设计上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可以给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很大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一个时代的服装设计起到导航的作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中,可以使我国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元素和古典气息。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服装在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上,独具民族风味和民族风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为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

(二)在服装设计上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

各种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时尚信息正在快速地传播。各种流行服装杂志、时装表演以及时装晚会,不断地涌入人们的眼帘,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由于大众传媒对消费者服装审美偏好的导向作用,人们的服装审美偏好和消费意识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根据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消费意识,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及时地作出调整,以设计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服装作品。服装设计在满足人们在服装穿着的实用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三)借鉴后现代文化,提倡服装设计上的新颖独特:

后现代文化思潮在文化价值观念上,追求文化的不确定性、多元性以及新异性。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理念上,也开始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灵活地采用各种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打破了传统的美学规则,颠覆了服装的设计传统,创造出了各种个性新颖、风格各异、造型夸张、独具民族风情的服装作品。

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融设计、艺术于一体,极具人文气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我国的服装设计在文化内容上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也可以升华服装设计的形象。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应该采取各种策略,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借鉴后现代文化,提倡服装设计上的新颖独特,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四

一、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涵义

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历来所尊崇的思想,因为这不仅是儒家与道家所接受与赞同的观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渊源的体现,其中包容性与和谐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其中包容性的衍生就体现为多样性。将“和”的思想融入进工业产品设计中,就能体现出工业产品功能的统一性与造型的多样化,并使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展现出来。而工业产品设计的平衡、对比、对称及统一等都是为了将视觉方面的和谐体现出来;工业产品中色彩的运用则是体现出色彩的和谐性;工业产品造型中几何化形态以及线条比例的处理则能体现出一定地域文化特征。

二、工业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

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而成的,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华,而且它也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灵魂,但凡是优秀的产品设计,总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在其中。作品设计不光是物化一件产品的形态、一幅广告,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将一种新的文化与新的生活方式生动的体现出来。

2、工业产品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其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工业产品设计就是一种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载体。工业产品设计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体,它不仅体现了文化精神,也将地域、时代、民族等文化特色与文化的面貌反映了出来。工业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将历史的文化现象在这样一条“发展”线索下连缀成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能够有效的将联系与发展体现出来。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其精神追求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使我国设计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其中也有许多设计成功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工业产品,比如:

1、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

曾经在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时,总共经历了北京奥组委的三次筛选,最后在全球的388个竞标方案中成功脱颖而出,并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在08年这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中,不仅火炬整体的设计元素采用的都是“祥云”这样一个传统纹样,同时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来设计火炬的形态,将火炬设计成为了一个“卷起来”的形态。其中,此火炬中,书卷代表了中华文明,祥云代表了祝福,有机的将两种设计元素进行结合,产生了一个同时饱含本土化与全球化特征且优秀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除此之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韵味,其包装是一个木质的盒子,中国传统的木箱是其形态设计元素的来源,外加两个金属的搭扣,显得古朴而又厚重,用金黄的丝绸作为盒内的软装饰,不但对火炬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又体现出了皇家的高贵。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不但中国人自己看了喜欢,而且全世界的设计师也都认可这项设计,且这样的设计也将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了全球人民。

2、联想的奥运“祥云”笔记本

在以前,不管是国内的笔记本,还是国内的笔记本,外观都是黑色面板、方盒造型的。但是这款由联想推出的奥运“祥云”笔记本,整个产品都是利用传统的贵族金黄色云纹作为点缀,并运用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作为其整体色彩,是想将吉祥的语意传达给人们。而且这也是一个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标志性作品,在此现代产品中结合了传统的色彩及纹样符号,改进了传统的笔记本造型,成功的让奥运“祥云”笔记本成为了奥运的一个艺术品及珍藏品。

3、中秋月饼的包装

在我国,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亲人们团聚的时候,且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月饼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来,月饼的包装不仅越发的精美,而且种类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不管月饼的价格如何,包装效果如何。月饼的包装始终都是将蓝色、黄色或是红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其中蓝色表示夜色,黄色表示月亮的颜色,而红色自古以来在中国表示的就是喜庆的颜色。除了包装的颜色之外,通常也会有几句古人的诗词印在月饼包装上,对节日的气氛进行进一步的渲染,也体现出节日的重要性与传承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工业产品设计中,能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气质有效的体现出来,虽然我国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要不断的探索并发掘其中的文化精髓,更好的将我国的文化特色体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后形成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将传统元素提取并应用于现代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发扬并传承,而且对其也是有效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代玩具中传统元素设计理念方式的实例研究,旨在对玩具设计师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设计者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复古文化”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并愈演愈热。那么,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背景下,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以此推动产业的发展并弘扬中国传统特色与风格,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艺术形象,按照表现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平面艺术和立体艺术两大类。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在设计过程中完全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很多元素进行再创造,例如我们可以将传统纹样的造型进行提炼并塑造,然后将其运用到装饰设计上,以表达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产品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是产品实现“存在”的基础。现代的产品承载的不再只是单单的功能和形态,它更是成为了设计理念的载体。下面仅以产品设计中的玩具设计为例,进行4种融合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的分析:

(1)表现传统元素的设计理念。

玩具的形象感,是它本身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受,或英姿飒爽,或憨态可掬。这些形象一直被赋予着特定的象征代表意义,将它们进行玩具化的设计,设计出的产品能够更被消费者所接受,产品也可以使其产生形象背后的联想。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设计是典型的代表。五个形象中有四个都是来源于中式的动物形象:熊猫,燕子,羚羊,鲤鱼。福娃贝贝的设计灵感源自传统年画,鱼纹纹理,水波纹理,寓意着繁华景胜;福娃晶晶自然是大熊猫的形象,而它头上的配饰形象取自于传统瓷器的莲花形态,寓意着欢乐;福娃迎迎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藏羚羊,寓意着健康;最后的妮妮的设计灵感是传统的雨燕,寓意着幸运。

(2)材料选用的设计理念。

材料的选择运用是现代玩具设计环节中需要十分重视一项,对于材料的选择及其运用,都是需要考虑的重点。中国传统材料元素包括竹材、木材、陶土、丝绸等,其实我们小时候在街边经常看见有竹编手艺人,用竹子在进行各种动物,植物形象的编织,这便是传统材料在玩具中最原始最基础的体现。所以在人们的心里,传统材料大多和传统手工艺联系在一起,但现在有了高科技的生产水平,再结合传统的文化底蕴,工业产品也和老式的手工艺品一样精致和富有情趣了。

现在在北京三里屯商业中心里,矗立着很多中国设计师和德国阿迪达斯公司合作的玩具人偶雕像,这些雕像无一不时尚可爱,充满现代流行的元素,但是他们的材料全部是用中国传统瓷器烧制的,这样的玩具设计,就是把传统元素和现代玩具最完美的结合。

(3)融入历史故事的设计理念。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许多的传说、故事,以这些文化资源为素材将其与玩具设计相结合,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起到学习的作业。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有起到了传承作用。

风靡桌面游戏界的一款名为“三国杀”的桌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三国的历史为文化背景,将其融入进桌面游戏,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向玩家展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三国人物形象和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三国故事。“三国杀”中每一位游戏角色的技能都能在他的生平事迹或性格特点中找到设计原型。很多游戏玩家本身并不了解三国知识,但却从游戏中获知了诸如“刮目相看”、“草船借箭”等典故。

(4)体现思想的设计理念。

其实,传统文化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思想,也是一种文化,中国文明中有很多深藏其中的文化,艺术及哲学内涵,例如那些著名的古代哲学思想。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并不能仅只是简单的复制挪用到现代玩具设计当中,而是应该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其中的精髓,然后通过现代设计方法给予它全新的内涵。

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是智力玩具中的典型代表。启迪开发智慧是玩具功能重要的一项,而智力玩具中包含的“以退为进”、“此消彼长”等哲学思想,而这些思想通过人们对玩具的把玩,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人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结语

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入手,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玩具设计的融合运用,总结出了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玩具设计的四种设计方式理念。

玩具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艺术所共有的普遍特征,同时还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玩具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玩具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从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并在其中耳濡目染,从根源上进行文化的传承发扬,也是为了创造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玩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六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还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汉字,在识字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要学习比较多的生字,在课文量上也比较多,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内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字的书写,只要教师能够书写比较好的文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认识到文字的美感。由于很多学生的文字书写方式和教师的差不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的美观、大方,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写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书写知识,还能够在书写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诗文时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的相关知识。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认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生忧劳不悔;“忧道不忧贫”,屈原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忧“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杜甫也始终忧劳不辍,写出了惊警后世的“三吏三别”,目的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面临“贼氛方炽”的混乱社会,痛感“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此在诗文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本内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书籍进行学习的,然后再经过现代作家的改编成为教材。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开天辟地》主要是讲解万事万物的由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又如在《司马光砸缸》中主要讲述的是七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当别的孩子在玩时,他却在读书。当有个孩子玩耍掉进水缸里时,别的孩子都比较紧张,只有司马光想到用石头救出落水的孩子。这个故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从这个故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结语

新课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将识字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另外,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七

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师德水平建设越来越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中,针对加强师德建设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构建和谐师德势在必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促进当前师德建设的有机载体。

一、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主流引导思想与现实环境差异的错位。

结合当前诸多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谦虚谨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价值坐标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并不被所有老师所重视。思想宣传中的“蜡烛观”、“安贫乐教”和“义利观”,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难以作为教师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普遍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个体素养的错位。

《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由于高校教师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差异,他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从个人素质的结构看,高学历并不一定等于高素质,因为文化代沟差异和个人经历不同,带来思想上的共识性偏差,对师德的理解也会出现失衡。所以从长远来看,高校师德的建设既是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效机制问题。

(3)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与实际操作的错位。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很难对师德进行量化考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评价以外,社会对他的师德评价往往受到教师个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依照合理的评价指标来评判,因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师德体系监控带来了弱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高校多元化的教学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作为师德的要素,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人格、各种能力的培成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道德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向标。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样,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

(2)有利于高校教师追求高尚的和谐师德境界。

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体悟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从“善利万物而不争”中感悟师德的无私性;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中,洞悉师德的旷达性。和谐师德境界之无私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借用老子讲水性,这里以水的性格比喻师德,因为水有两大善性:善利万物———就是奉献精神;处下不争,是指奉献精神之上的一种更高境界———无私,这正是师德的生动写照。

(3)有利于规范高校师德制度性建设。

古人云,“国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政”,“国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由此来看,道德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在学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它不能仅仅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修养,一定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予以保障。而制度建设应当体现目标的指向性和理论的引导性。作为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价值观(当然前提是符合当代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建设长效的师德教育机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具有普遍的规范和引导价值。

三、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1)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应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师德培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坚持尊重差异、提高能力的同时,加强“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以教师自身的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格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

(2)创新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把师德培养作为与日常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相结合、相匹配的长期素养教育和品性教育。

(3)师德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这泓深潭要澄碧如镜,藏珍蕴宝,就必须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师德境界,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八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灵感的发源之所,特别是动画艺术的创作,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汲取优秀的创作思源。动画创作的前期是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是动画角色的造型,从角色的形体与色彩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塑造。要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动画形象,造型设计者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借鉴和提炼,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赋予动画作品鲜明的艺术神韵。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造型;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陶艺、京剧脸谱、皮影艺术、壁画艺术、剪纸艺术等,绚丽而丰富的表现元素和表现形式为中国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造型设计素材。综观我国优秀的动画作品,无一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玉皇大帝等角色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年画等,通俗易懂,富含民族特色。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从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上看,是根据中国传统民间传说设计的,使“门神”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观众的喜爱;从动画故事上讲,是对门神故事的原型再造,契合了中国民间关于门神的传说。这就使影片对于中老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温馨回忆,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正因如此,这部影片反响热烈。近年来,动画业界重新研究将古老的皮影艺术应用于动画创作,把传统的水墨画与三维技术相结合制作动画片,等等,都赋予了动画造型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体现,一方面是在动画造型设计上借鉴和引用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发扬。根据现代动画造型审美特征,运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中那些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造型设计元素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改造和运用,既能够将其以新的、现代的方式进行传承,又能够使我国动画的造型富有民族韵味,从整体上提升动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动画创作的前期工作是动画造型设计,主要是设计动画角色的造型,从角色的形体与色彩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塑造。在造型设计中,设计者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形与色的借鉴和提炼,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赋予作品个性鲜明的艺术神韵。

1、中国式“形”之传神艺术审美表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了儒家、道家等多家学派的思想,将其体现在我国的动画造型设计中,能够使我国的动画作品从思想上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形表意,这与西方遵照现实、追求形象逼真的创作原则不同,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创作出来的动画形象的艺术风格也必然有所不同。西方绘画讲求透视关系和逼真写实;中国绘画中对人物的表现遵从“肩担两头,立七坐五盘三半”之说,对人物面部有“三庭五眼”的划分,脸型则可用八个汉字概括,即“国、目、田、甲、由、申、用、风”,生动又形象,更加注重以形写神。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画形象设计,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机灵聪慧,造型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夸张的变形,并借助中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设计,在孙悟空的面部中心用心形的红色色块将其鼻子、嘴巴和眼睛统一起来,加之设计出长腿细腰、虎皮短装,将孙悟空的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中国式“色”之传神艺术审美表达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色彩对于表现动画角色的个性特征和传情达意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色彩的使用上,东西方也有各自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原则,西方艺术家讲求对色彩和光线的严格把握,任何微妙的光线变化都不容忽视,对逼真性、写实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重视;而中国传统艺术更加重视韵味的主观表达,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画家可以不考虑光色等方面,更加注重以笔墨塑造形象,通过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起承转合、笔触的轻重等抒发情感。如,《小蝌蚪找妈妈》就利用了传统水墨画元素,将游动的小蝌蚪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我国动画只有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索,才能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大放异彩,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更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动画造型设计者只有充分、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体现在动画造型设计中,才能够以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方式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引领中国动画的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3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