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一

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的原则和研究内容,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让人们对绿色化学更加了解,更加重视。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 十二条原则 环境问题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人们也应该对环境开始重视了,然而,要想环境变好,就离不开绿色化学。那么绿色化学是什么呢?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为,通过利用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与过程。[1,5]

通过对绿色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1)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2)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3)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

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

当然,仅仅知道绿色化学的含义和特点,不能满足我们对绿色化学的好奇,要了解绿色化学当然离不开知道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和目前的研究重点。只有知道这些才能更好的了解绿色化学,才能知道如何利用绿色化学,才能把绿色化学的好处最大化,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

(1)防止废物的生成比在其生成以后再处理更好。

(2)设计的合成方法应该使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限度的进入产品之中;

(3)在设计合成方法时,只要可能,不论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都应该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

(4)设计化工产品时,必需使其具有高效,同时减少毒性;

(5)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助剂,如果不可避免,也要选择无毒无害的;

(6)合成方法必须考虑能耗对成本与环境的影响,应该设法降低能耗,最好采用在常温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7)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要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

(8)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不用非必要的衍生物,如限制性基团、保护、去保护作用、临时调变物理、化学工艺;

(9)在合成方法中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使用化学计量助剂更优越;

(10)要把化工产品设计成当其使用功能终结以后,不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而是能分解成可降解的无害产物;

(11)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对危险物质在其生成以前就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

(12)精心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使化学意外事故(包括渗透、爆炸、火灾等)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2,3,5]

目前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是

(1)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这是绿色化学的关键部分;

(2)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这可从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以及引人新试剂入手;

(3)改善化学反应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

知道了绿色化学的原则和研究内容,那么我们的社会必须得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因为绿色化学真的很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

了解了绿色化学,我们是否想到了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呢?当今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业化的大范围普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再忽略的地步了。目前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当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是:1)大气污染;2)臭氧层破坏;3)全球变暖;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环境公害;10)有化学品和危险废物。[4] 尤其我们发展中国家,化工生产需求很大,而对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的不够直接造成的环境破坏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这对我们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个新的途径。其实,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战略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绿色化学的含义、特点、研究内容等来看,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绿色化学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绿色化学的研究历史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不对称催化加成;酶催化和生物降解;分子氧的活化和高选择性氧化反应;清洁的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3]

从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真的很重要,绿色化学技术是一个环保的技术,它对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的利用很适合国家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重视绿色化学在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若经济政策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不损害环境,它们就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可能带来环境损失,就需要调整计划,以便抵消这些损失。我们只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我们应该利用绿色化学这一伟大的产物。

通过化学与人类生活这一选修课,我们深深地知道了化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利用化学,把化学的好处放大化。同时,我们应该重视绿色化学的发展。通过关于绿色化学的书籍,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除了在可持续发展和化学方面有影响外吧,它在生物技术等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绿色化学。 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学工艺,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曾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有机化学化工,在21世纪,依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机化学应该发展“理想的”合成方法,即强调实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它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简单的步骤,快速、高选择性地转化为目标分子。这就需要化学家从理念、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原子经济性、手性合成、环境友好的“洁净”的反应介质等绿色化学原理对有机化学化工的发展将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绿色化学有待在理论、实践领域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发展,其发展必然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绿色意识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它,让它为我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仲崇立。 绿色化学导论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8

[2]任仁,张敦信。 化学与环境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3]胡常伟,李贤均。 绿色化学原理和应用[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4]闵思泽,胡英,戴立信等。 绿色化学技术[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臧树良,关伟,李川等。 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二

[摘要]本文根据开设“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实践,从选修课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与化学 选修课 化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能源、材料、信息、环境保护、国防、生物工程、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中,化学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因此,在高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选修课,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科学素质。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生活与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简单的探讨。

一、选择“生活与化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生活与化学”的内容庞大,作为大学本科的选修课,主要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联系实际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结合讲授的内容,讲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有不恰当地使用化妆品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报道,所以在“保健化妆品化学”一章中,我给学生介绍了如何做皮肤过敏实验;在讲授有害微量元素的,我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日本九州鹿儿岛“水俉病”,就是由甲基汞引发的神经性疾病,由于当地以乙炔为原料生产乙醛的工艺中加入了硫酸汞作为催化剂,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汞盐和甲基汞,使许多人四肢麻木、运动失调,重者眼瞎耳聋,精神失常,通过这个实际例子,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2、基础性

选修课和必修课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化学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化学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出具有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选修的学生为非化学专业,而是旅游、工商管理、经济和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化学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要强调基础性,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常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带者化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反之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效率下降。

3、发展性

由于化学和其它学科的相互交叉,大大促进了其它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关注的几个问题——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以及生命过程的探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发展很快,每天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出来,有限的课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所以“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应该表现出时代特色,教师不能以单一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应当将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引入课程中。

二、提高“生活与化学”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1、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技巧,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知识,而忽略了课堂气氛。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艺术应当注重情感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我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该只局限于表面化,而要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教师应该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当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威信,崇高的威信和真诚的师爱,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就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真正成为有威信的教师。

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特别重要,这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减轻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感兴趣,才能对教师所担任的课程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研究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课堂上,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给学生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与学生积极交流,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和朋友,由此而产生的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就会轻松而愉快。

其次,将课堂变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当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应该首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大家的交流,形成一个结论,然后教师再把正确的结论与学生的结论进行比较结合,归纳得出更完美的结论。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要联系实际,发展学习的兴趣。例如,讲到甜味剂时,我会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具有甜味的物质都能够作为甜味剂?”这时候学生会联系到中学我们化学中所讲到的三氯甲烷和乙醚等,如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甜味是蔗糖的40倍,但对人体有麻醉作用,曾经用于医用麻醉剂,由于其毒副作用,已经禁用;乙醚也有甜味,在有些外科手术中曾用作麻醉剂。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觉得课堂气氛不再那么枯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就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课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今社会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今的课堂不再采用单纯的传统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集文本、声音和图像于一体,所提供的信息量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新观念和新方法,全面提高的学生的素质。

4、克服单一的教学形式

讲授“生活与化学”选修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对那些教材中涉及较少,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介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工厂企业,如化工厂和农药厂等,了解化工生产规模和工艺,使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者。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生活与化学”这门选修课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尚玉琴,吴珂,侯涛。 论课堂教学艺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25-26.

[2]龙国庆。 高校课堂教学艺术管窥[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260-261.

[3]徐守爱,高洁。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化学教育教学现代化[J]。科学教育, 2006,12(4):2-3.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三

1。前言

“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了,我理解了。”这从实践角度说明了实验对学习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宝贵的生活资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为化学教学增加“催化剂”。开发和利用好生活中的实验资源,可以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宄能力、主动探索的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2。开发和利用好生活中的实验资源

从绪言课开始,利用好学生身边的实验素材,激发化学学习兴趣生活处处皆化学,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食品等资源做实验,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观察周围的生活,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在绪言课的伊始,先用绚丽夺目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然后再演示化学仪器规范的使用方法,在此之前让学生明确这些仪器都是我们学习的武器务必要正确地使用。当然,事先给学生准备好自主练习中要使用的药品,如铜丝、白醋、紫甘蓝、盐水、肥皂水、番茄等。演示完毕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和探宄,教师只需要巡回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引导。当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学生会自愿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学生的学习将会变得更有意义。要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化学,喜欢化学,要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与自我分析,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切实的指导。

课前阅读,课上实验,提高课堂的实验效果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实验,有充分的实验时间的前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因为化学课时有限,要想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的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时,通过先给学生发放阅读任务单(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可让学生在家里参考阅读任务单中的方法,自己制取一小袋二氧化碳。

通过学生先自己动手、再课堂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课堂,从而提升课堂的实验效果,而且通过学生的课下阅读,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抱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角度不够准确、思考没有深度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发现问题的机会和充分思考的时间。通过课后与一些学生的个别交流,才知道很多学生真的是不懂或不知如何去做。

通过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形成概念原理,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讲解一些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化学原理时,可以采用学生亲身实验的方法,在讲解方法的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化学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学原理,并且促进学生探宄意识的发展。

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使用火柴进行反复的燃烧与灭火的实验尝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体会什么情况下火柴燃烧更旺了,什么情况下火柴的火焰变小了,什么情况下火柴熄灭了,等等,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思考。

又如在学习保护空气时,提前布置学习任务——下载“墨迹天气”“360天气”“天气通”等手机软件,让学生天天查看我们每日的空气'质量情况,污染指数是多少?空气质量级别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引导学生将大自然当成我们的化学实验室,把我们的生活当作大课堂,学生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到书本、网络查询资料,再家庭模拟化学实验,更深刻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洁净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在伴随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和教养,成为人格健全与道德高尚的人。

在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的时候,会觉得化学非常的神秘,虽说生活处处皆化学,但学生的化学知识此时还非常贫乏,更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要通过对某一方面的深入调查和学习,使学生觉得化学真的就是生活。我们在说现在的学生如何浮躁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踏下心来学习了吗?”要学生做到我们自己要首先做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在生活化的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所谓有效质疑,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但真正能够大胆质疑和进行有效质疑的学生确实屈指可数。笔者不断分析学生不质疑或不会M疑的原因,发现其实很多时候,老师在学生尚未提出问题之前,已经把问题的答案提前置于学生的脑海中,这必然导致学生不用质疑就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会质疑了。

比如,20xx年的冬天淄博下了好几场大雪,学校水泥路面没有及时清理雪的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腐蚀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引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思考和探宄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先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的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通过实验及查阅资料,学生明白了常见的水泥石腐蚀有:软水侵蚀(溶出蚀)、酸类侵蚀(溶解蚀)等。雨水、雪水、蒸馏水均属软水软水能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他水化产物发生分解,强度下降,故软水侵蚀称为“溶出蚀”。各种酸类都会对水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损害的原因是酸类与水泥石中的Ca(0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易溶于水,从而引起水泥石破坏。无机酸中的盐酸、硝酸、硫酸和有机酸中的醋酸的腐蚀作用尤为严重。我们所在地区的雪水、雨水呈弱酸性,而且冰雪覆盖时间比较长,从而对水泥地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天降“酸雪”?在学生自主探宄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用到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并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合作不断地探寻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知不觉中运用到了所学的知识,提升了学习能力。

3。结语

化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服务于生活,让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绿色化学,造福人类。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教学中一种能提供学生生活化视野的载体,使学生认识到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化学知识,促使学生深刻地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宄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们有理由让化学实验教学和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终生受益。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四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这一说法,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贵族,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还是丰衣足食的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的各个阶段,食品都是不可缺少的头等重要的生活原料。在维持生命和健康时,人们需要从外界摄取足够的食物以获得营养和能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不仅要使自己吃得饱,而且还要让自己吃得好,要从营养角度进食,要从健康角度合理调配食品。而化学不仅能给人类提供增加食物的手段,还能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等有关知识。

关键词:营养 健康 化学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吃什么?怎么吃?色香味如何权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从何处摄入更好?有何作用?等等。这一类关乎到身体健康的问题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部分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人们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营养成分被称为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无机盐,它们被称为六大生命要素,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为人们生命和活动提供热能,又称产热营养素。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不仅常常溶解一些可溶性物质,例如糖类和盐类,形成液体,还与蛋白质、糖类分子的亲水基因结合成不能自由运动的结合水。水作为一种溶剂,有利于消化作用,水可帮助咀嚼,使食物变软,在消化道内顺利移动;另外,水可以将营养素转化为溶液状态,人体吸收后经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水是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生活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水是生物体不能缺少的物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日常饮水时,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和未煮开的水;要喝新鲜开水,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组织蛋白质不断分解为氨基酸,又不断从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中合成补充,因此,每天必须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以保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一个人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质量依年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而定。我国大众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从禽、蛋、肉类、鱼类、奶类、豆类、蔬菜中获得,谷物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不高,但作为主食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保证每餐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且要注意事物的合理搭配,不能偏食和滥食。

脂肪既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人体脂肪含量随着营养状况和活动量的多少而有所变化。饥饿时,能量消耗,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人体逐渐消瘦;反之,进食过多,消耗减少,体内脂肪增加,身体逐渐肥胖。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油脂在生命运动中十分重要,是人类饮食中发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它具有提供能量、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建议脂肪的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15%~25%,相当于每天每人摄入30~50克脂肪(包括烹调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为了防止必需脂肪酸的不足,膳食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应占总热量的1%~2%,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在300毫克以下。另外,由于脂肪过高会引起肥胖、高血压及冠心病,因此生活水平较高、活动少的中老年人,其脂肪摄入量应适当减少。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除纤维素以外,一切的糖类物质都是热能的来源。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16.7KJ能量。神经系统中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使人体保持温暖,人们常说“吃饱了就暖和了”就是这个道理。用糖供给能量,可节省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主要用于组织的建造和再生。人们膳食中糖类主要来源于植物类:谷物、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等;在动物类食品中各种乳制品和动物肝脏也是糖类的主要来源。

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为佐料,调节食物风味,增加食欲,故而人们都特别爱吃甜食。但糖和甜食都不宜吃得太多,尤其是对糖尿病人,有可能会起反效果。平时饮食中糖类摄取过多,容易导致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及高血压。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应合理膳食,适量摄取。

维生素与蛋白质、脂肪和糖不同,它在人体中既不能产生热量,又不参与人体细胞、组织的构成,但是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祛除某些疾病,并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人体缺少维生素,新陈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就会发生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比如说,缺乏维生素A,就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其典型缺乏症为干眼病和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有神经炎、脚气病,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还会使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会患上佝偻病,成人则会患上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女性不育、流产,导致肌肉性萎缩等。维生素既是营养品又是药品,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除维生素D外),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各类食物的维生素的种类数量差异很大,而且有的维生素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在食物加工、储存和烹调中受到破坏,因此合理地选择食物、正确的储存、加工和烹调,对人类获得必要的维生素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人体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不大,只要注意平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人体内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除此之外,其余各种元素都统称为无机盐。体内无机盐仅占人体体重的4%~5%,但却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无机盐的含量随人的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胎儿每千克体重含无机盐21.95g/k,而成人的则为42.67g/k。无机盐分布在各个组织中,以骨骼和牙齿为最多。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磷、硫、氯七种,称为常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铁、铜、碘、锌、锰、钴、钼、硒、铬、镍、硅、氟、钒等元素由于存在量极少,故而称为微量元素。无机盐是人体的重要的营养元素,但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靠从食物、饮用水和食盐中摄取。由于新陈代谢,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无机盐丢失,所以人类必须从食物和饮料中获取足量的无机盐,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缺铁,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可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如:动物的肝脏、肾脏、鱼子酱、瘦肉、马铃薯、麦麸、大枣等。再者,在摄取无机盐时一定要注意量,摄入量不足会引起缺乏症,摄入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微量元素。

有人说“健康是吃出来的”,也有人说“病从口入”,这些都可以总结为,我们要多加注意日常饮食习惯。特别是在现在食物品种繁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泛滥的市场,对于吃我们更加不能懈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吃得到和吃得起的东西日渐丰富,但是,会出现经常偏爱于某一种食物,而对于其他有益的食物却碰都不碰的情况;还有一餐吃得多,一餐却又一点都不吃的状况,不注意合理用餐、饮食均衡,从而导致健康指数下降。很多的的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膳食体系。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就吃奶类及奶制品在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总而言之,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参与;而这些化学物质又与营养密不可分;营养物质又摄取于五谷杂粮。动物肉类;蔬菜水果。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人体才能健康成长,益寿延年。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五

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的原则和研究内容,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让人们对绿色化学更加了解,更加重视。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 十二条原则 环境问题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人们也应该对环境开始重视了,然而,要想环境变好,就离不开绿色化学。那么绿色化学是什么呢?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为,通过利用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与过程。[1,5]

通过对绿色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1)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2)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3)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

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

当然,仅仅知道绿色化学的含义和特点,不能满足我们对绿色化学的好奇,要了解绿色化学当然离不开知道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和目前的研究重点。只有知道这些才能更好的了解绿色化学,才能知道如何利用绿色化学,才能把绿色化学的好处最大化,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

(1)防止废物的生成比在其生成以后再处理更好。

(2)设计的合成方法应该使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限度的进入产品之中;

(3)在设计合成方法时,只要可能,不论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都应该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

(4)设计化工产品时,必需使其具有高效,同时减少毒性;

(5)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助剂,如果不可避免,也要选择无毒无害的;

(6)合成方法必须考虑能耗对成本与环境的影响,应该设法降低能耗,最好采用在常温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7)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要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

(8)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不用非必要的衍生物,如限制性基团、保护、去保护作用、临时调变物理、化学工艺;

(9)在合成方法中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使用化学计量助剂更优越;

(10)要把化工产品设计成当其使用功能终结以后,不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而是能分解成可降解的无害产物;

(11)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对危险物质在其生成以前就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

(12)精心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使化学意外事故(包括渗透、爆炸、火灾等)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2,3,5]

目前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是

(1)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这是绿色化学的关键部分;

(2)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这可从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以及引人新试剂入手;

(3)改善化学反应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

知道了绿色化学的原则和研究内容,那么我们的社会必须得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因为绿色化学真的很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

了解了绿色化学,我们是否想到了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呢?当今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业化的大范围普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再忽略的地步了。目前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当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是:1)大气污染;2)臭氧层破坏;3)全球变暖;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环境公害;10)有化学品和危险废物。[4] 尤其我们发展中国家,化工生产需求很大,而对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的不够直接造成的环境破坏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这对我们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个新的途径。其实,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战略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绿色化学的含义、特点、研究内容等来看,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绿色化学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绿色化学的研究历史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不对称催化加成;酶催化和生物降解;分子氧的活化和高选择性氧化反应;清洁的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3]

从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真的很重要,绿色化学技术是一个环保的技术,它对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的利用很适合国家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重视绿色化学在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若经济政策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不损害环境,它们就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可能带来环境损失,就需要调整计划,以便抵消这些损失。我们只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我们应该利用绿色化学这一伟大的产物。

通过化学与人类生活这一选修课,我们深深地知道了化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利用化学,把化学的好处放大化。同时,我们应该重视绿色化学的发展。通过关于绿色化学的书籍,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化学除了在可持续发展和化学方面有影响外吧,它在生物技术等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绿色化学。 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学工艺,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曾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有机化学化工,在21世纪,依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机化学应该发展“理想的”合成方法,即强调实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它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简单的步骤,快速、高选择性地转化为目标分子。这就需要化学家从理念、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原子经济性、手性合成、环境友好的“洁净”的反应介质等绿色化学原理对有机化学化工的发展将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绿色化学有待在理论、实践领域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发展,其发展必然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绿色意识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它,让它为我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仲崇立。 绿色化学导论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8

[2]任仁,张敦信。 化学与环境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1

[3]胡常伟,李贤均。 绿色化学原理和应用[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xx

[4]闵思泽,胡英,戴立信等。 绿色化学技术[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臧树良,关伟,李川等。 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8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六

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曾经向刘老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老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通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

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况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

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

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 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 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因此,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 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七

摘要: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叉进行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化学工程具有复杂性研究方法和对象的特征,也有多样化应用领域的特点,也许普通人对于化学工程这个名词的认识还具有陌生感,但是我们每个人却生活在充满化学工程技术的环境中。本文从化学工程的涵义和特点着手开展研究,结合化学工程的应用领域,发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和环境有关的化学工程技术,将高端技术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化学工程和化学工程技术。

关键词:化学工程;日常生活;化学工程技术;污染;联系

1、概况

我国的化学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经济、资源、人才的各方面政府性支持,从而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逐渐的对我国的能源产业、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就会遇到很多有关化学工程技术的问题。首先,能够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其次,是指导各类化学实验的基本和需要,任何实验都依赖于坚实的化学工程技术作为理论支持和指导;最后,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多种新能源的出现能够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量,以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

2、化学工程的涵义和特点

2.1、化学工程的涵义

化学工程生产过程中包括化学工程和物理工程[1]。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又进行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2.2、化学工程的特点

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最为显着的特点。化学工程作为一个学科,其辅助性学科是多样化的;作为一项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作为一种应用型的技术,其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领域是广泛的。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能够体现其特征的关键词,研究过程自身具有复杂性、物系对象具有复杂性、流动边界具有复杂性等等。

3、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化学工程技术

生活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是十分基础并且广泛的,涉及到“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化学工程作为一种现代学科,在研究其应用领域的时候,只需要对比如今的生活与古人生活的不同之处便可以一目了然。

3.1、衣—多样化的服装材料化学工程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衣”方面的体现,主要贡献就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服装、渔网、绳索等生活用品,还可以生产工业用织物、隔音、隔热、电气绝缘材料等,医疗用布等医疗用品口,。古人在穿着方面多使用棉、麻、丝、绸、皮革等制品,在颜色、功能和韧上难以与如今的纺织用品相比较,这多亏了现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如今,以化学工程技术为技术支持的合成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代替了天然纤维,其地位也已经早期超越了天然纤维,市场占有度远远大于棉麻等天然纤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3.2、食—便捷、美味的食物人类对于美食的追求是自古便有的,但是古人多是把关注点放置在珍贵的食材和烹调技艺之上。现代的人类通过化学工程技术的支持,人工性的合成了多种调味品为烹调增加口感,同时研发出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保证食品色泽和口感的基础上,还将食物的保鲜期大大的增长了,研发出的例如方便面一类的方便食品为现代人类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食物保障。结合了生物工程的化学工程技术,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解决了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饮食问题,同时将外来植物种类进行改良以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人们能够吃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食材也有着化学工程的贡献。

3.3、住—提高居住质量的材料从现存的古代建筑就能够知道,在没有化学工程技术下的居住空间的建造,多用自然中能够取得的材料,木材、石材、泥土、海草、竹子等。这些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由于技术条件限制,高层建筑很少,建筑的抗震性和耐用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越是坚固的建筑,其建造周期都长。在化学工程技术支持下,现代建筑有水泥、混凝土、钢筋等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建盖起高层建筑,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3.4、行—改善交通设施使用性交通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或者畜力为动力,而现代交通工具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开发出各类供机械运转的燃料,在舒适性、运载能力、速度等各方面远远优于古代交通工具。以石油为原料还生产出了能够铺路的沥青,以橡胶为原料生产出了轮胎。在化学工程技术的帮助之下,现代社会的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式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速度和办事效率。

3.5、绿色化学避免环境污染

传统能源不仅对环境危害力量极大,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3]。现代化学工程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改良现有技术的同时,不断的与新型技术结合,研发新型能源。新型能源的出现,不仅仅是能够填补传统能源的供应缺口,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结语

化学工程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化学工程以其多学科交又的研究方式,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的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质量,同时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略)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八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应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生活化, 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通过论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深化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生活化; 实践; 探究; 思考;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高中化学是不少学生眼中较难的学科, 知识点繁杂难懂, 化学方程式变化多样, 难以捉摸, 要背诵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 题型更是多种多样, 千头万绪, 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不免使他们渐渐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厌学心理,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1]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改变现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时, 生活化教学的产生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 同时广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说明, 学生只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自己联想类比的能力, 便能很好地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这样一来, 不需要很长时间学生便能重拾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化学的信心。

(二)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 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充分或者状态不佳, 就无法使课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以往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师自认为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 也很通俗易懂, 但是学生却没有完全理解, 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是很难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有力的教学武器, 借助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能够将知识具体化,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从而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

化学源自生活, 服务于生活, 很多化学现象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 同样, 很多生活经验也有化学依据。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相关的、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 放大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3]教师应细心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的一切, 留意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 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产生共鸣, 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 在学习混合物的基本分离方法———萃取时, 学生对这一分离方法比较陌生, 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体会和了解, 教师不妨在正式讲解之前先引入生活中做西红柿汤的小事例, 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做好的西红柿汤表面有些许油星, 且显红色, 若制作时放更多的油便可看到汤上面漂着一层红油, 这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于油的结果, 而将表面的油撇去, 下面的汤又没有一点红色, 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 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呢?教师可以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提出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在生活事例的铺垫下再进行萃取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 并且有了具体事例作为载体, 记忆起来也更牢固。[4]相似地, 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我们会发现二者相互转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相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石墨那么廉价而金刚石却那么昂贵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让大家思考讨论, 进而进行正式的学习。相信这个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例子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整个章节的学习中都会时不时想起, 对后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 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中化学课本中也涉及了很多, 而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拆分、重组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去体会微观世界, 理解化学反应。因此, 化学学科给人的感觉难免是抽象难懂的, 这也是课堂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使化学知识点具体易懂, 让学生更好接受, 成了教师们需要突破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 通过类比的方式, 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简单的生活常识对比记忆, 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 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的结构, 仅仅通过口头表达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 因此应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5]教师不妨在讲解完相关原理之后, 针对其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具有越高的能量”这个小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 将我们每个人比作原子核外面的电子, 将原子核比作我们的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成长到足够强大时, 他便会离开家, 靠自己的能力打拼, 不再依靠父母;相反, 当一个人离家较远时, 他必然拥有很强的能力。这个生活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似, 电子的能量越高便会离原子核越远。通过这番讲解, 相信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学习起来便不是难事。

(三) 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

许多化合物除了有系统命名法下的名称之外, 还拥有自己的俗名, 例如“氯化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盐”, “碳酸氢钠”就是常见的“小苏打”, “碳酸钠”就是“苏打”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 它们的俗名记忆起来自然容易, 但很多物质的俗名记忆起来就有困难了。例如, “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 含两个结晶水, 而“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 只含一个结晶水, 二者化学式相似, 俗名也相似, 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分辨, 给化学学习带来困扰。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结合熟语“一回生二回熟”, 帮助记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化合物的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并不是凭空而来, 因此只要用心揣摩, 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再与生活相结合, 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

(四) 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是有用的学科, 是实用的学科, 学好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 避免生活中的危险。例如, 洁厕灵和84消毒液都是家中常备的清洁物品, 但是二者不可以一起使用, 因为洁厕灵含有盐酸, 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这两种化合物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有剧毒的氯气, 危及生命。如果学了化学, 便会知道这一点, 有时可以避免一场灾难。这便是化学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中, 以教师讲课为主, 学生做好聆听者的角色即可, 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7]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呈现上, 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成分, 保留精华部分, 勇于转变思想, 突破思维的局限, 大胆创新, 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总之,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 使知识运用于生活, 改善生活,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当作考试的工具, 当作检测能力的手段, 而应尽力使知识融入生活, 使二者融为一体, 互不分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老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以及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式, 有效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使课堂生活化, 使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对课程充满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福玲。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xx (36) :113。

[2]程亚丽, 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12) :196—197。

[3]姚少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04) :181。

[4]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 20xx (01) :50。

[5]翟玉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20xx (58) :134。

[6]宋伟。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 20xx (23) :110。

[7]宁伟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 20xx (03) :82—83。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九

摘 要:文章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方法,分析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 绿色化学

我由一份报告了解到:“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人类生命。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人类陷入了困境。对此我的看法是:“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本来绿色平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

环境污染威胁人们健康,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扩大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环境污染,通常是指由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汽车排气引起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食品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恶臭、垃圾和地面下沉等问题。在农村,则主要是指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以及由化肥、农药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过量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大气及水源、作物果实污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大气污染,是指煤烟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如烧1吨煤,一般就有6公斤烟粒升入空中。这种飘浮空中的烟粒与燃烧煤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混合水质污染,便可形成煤粉尘烟雾。

水污染,主要是指厂矿污水及有害有毒物质污染,城市粪便、垃圾污染、内河航船污染物污染,等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况尤为严重。据报道,西方国家由于大量排放污水,造成境内河流水色“五彩缤纷”,“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

对于我国在环保方面的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告诉大家;并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跨世纪的环境化学任重道远。无论是控制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是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环境化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环境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污染评价与防止对策,水体中复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质污染机制研究,生态效应及危险性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污染控制原理,环境修复技术等诸多领域,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分支学科都面临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项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每年可达75亿吨。由于大部分污水未加处理就排放,致使许多城市和地区的饮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南方一个城市,由于数以百计的工业废水排污口每天排放几十万吨含有酚、氰化物、铬、砷、汞、镉、有机磷等废水,已使河水早就无法饮用。

在农村,由于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气、土壤污染也十分严重,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的长期过量施用,已使不少作物不但品质显著下降,而且在毒性方面也都达到足以危害人畜的地步。据报道,我国华北某省的一个城市每天要排放出65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所含毒物严重超标,有的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几十以至上百倍。由于一些地区用这些废水灌溉农田,导致土壤大面积被污染。最近有关部门在普查中发现: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清灌区,其中汞高出3~4倍,镉高4~5倍。此种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长此下去,终有一天会造成“土壤中毒”,导致土地无法耕种。此外,城市的噪声、垃圾、秽物、恶臭等更使环境污染在一些地区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世界银行的报告说,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另外,中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如果把污染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美元计算,水污染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在50亿美元以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在一起,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环境保护变成世界范围的统一行动。人类对生产的概念要重新诠释,即提倡清洁生产。环境治理要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绿色技术是国际前沿,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我国也已加入绿色化学的研究行列。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消灭和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星华,等。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江西化工出版社,20xx(2).

[2]梁英豪著。化学与环境。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0).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十

一、初中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降低对化学教材的依赖程度,从而让化学教学真正的走出课堂、走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化学实验教学也多是以演示教学为主,并没有实现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所以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选择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素材,实现课外教学与课本知识内容的有效联系,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显得比较抽象,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下“春风拂面”的感觉,先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如雾霾天气的产生,让空气有了颜色,大气污染让空气有了气味,人与动物的呼吸环境在不断恶化等相关知识,可以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有效培养.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随着个人积累的经验增多,对很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同时,化学教学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中,经过课堂学习后学生都明白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又该怎样轻松获取二氧化碳呢?面对这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多学生会一头雾水,因为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制取原料并不容易获得,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用碳酸饮料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打开一瓶百事可乐,在瓶口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然后轻轻摇动可乐瓶,二氧化碳就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了.这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解决,不仅实现了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搜寻化学实验教学材料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完全依照教材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有时会显得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此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实验材料角度寻求突破,实现实验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替代材料,如注射器可以代替滴管,矿泉水瓶可以代替集气瓶,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了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还节约了化学实验材料,培养了学生的节约习惯和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和应用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更多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节水从我做起”的社会实践活动,洗漱、洗衣、洗澡、做饭、浇花、冲厕等很多环节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解决,而且有些环节的水资源是可以重复使用或循环利用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更多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积极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统一,只有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明确化学知识学习的价值所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0 3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