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的论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000字【3篇】

发布时间:

在文化的长廊中,酒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中国酒文化的论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000字》,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 篇一

书香邀贤友,茶韵伴美酒。诗画融雅舍,翰墨写春秋。

俺叫酒,字乙醇,是粮食的精华与水的化合物。俺是最奇妙的饮用物,味有浓香、酱香或醇香。尽管有人说俺是猫尿、马尿,但抬举俺的人还真不少。因为俺能给武人壮胆,为文人助兴,给喜事添喜,为愁人解忧。所以,穷喝富也喝,喜喝愁也喝,爱俺没商量。李白斗酒诗百篇,清照醉酒词凄婉。武松醉酒降猛虎,千古绝唱都有俺。

喝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浓郁悠长。以酒为媒的祝酒词、劝酒语、行酒令,是酒文化的靓丽风景。酒俗中的民谣更是以情动人,雅俗共赏,情浓似酒。现辑录如下,供欣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相聚都是好朋友,慢慢喝点舒心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杯多。

要想公关,满上先干。

要想客人喝好,先把自己喝倒。

领导中间坐,喝酒有把握;官大肚量大,喝酒不害怕。

不用说,不用比,酒量大的是经理。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大眼睛,双眼皮儿,喝酒定是爽快人儿。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女人也是半边天,端起酒杯沾一沾。

头发一边倒,一看就是大领导;看你头发三七分,喝酒肯定很认真。

背包后边挂,喝酒肯定不害怕。

手表一戴,做个表率;手表一戴,喝酒爽快。

穿的一道一道的,喝酒一套一套的。

金链脖上挂,白酒啤酒全拿下。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女士敬酒,不喝不走。

一杯祝您万事兴旺,多赚英镑;喝酒要喝双,出门才风光;一杯健康二杯福,三杯喝下财源广。

一杯二杯试味,三杯四杯开胃,五杯六杯打擂,七杯八杯不醉,九杯十杯派对。

半斤不叫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戴着眼镜学问高,喝酒肯定有绝招;戴着眼镜不寻常,喝酒准比别人强;戴着眼镜不一般,端起酒杯就喝干。

酒场就是战场,酒品就是人品,酒瓶就是水平,酒量就是胆量,酒风就是作风。

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好,都喝倒;感情厚,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

喝酒不痛快的人,办事肯定不爽快;酒风不好的人,作风肯定也不怎么样。

酒场上不可轻视的几种人:

梳小辫的、拿药片的、官不大的、不说话的、自称不能喝的、光膀系领带的。

劝酒重头戏——鱼头酒

无酒不成席,无鱼不成宴。

鱼儿一上桌,鱼头酒要喝。

鱼头一对,大富大贵。

头三尾四,腹五背六,高看一眼。

喝了鱼头酒,好事全都有;喝了鱼头酒,精神定抖擞;喝了鱼头酒,坏事全溜走。

长江水波连波,鱼头喝了鱼尾喝,大海航行靠舵手,平安要喝鱼尾酒。

鱼头在中间,幸福在两边,国色为牡丹,饮酒要做伴,一起喝个幸福酒,祝福友谊天长地久。

健康饮酒,文明饮酒,安全饮酒

自古酒分两种,一种是敬酒,一种是罚酒。有时候酒喝多了能成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误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闹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出事。有时候喝酒会加深感情,有时候喝酒会伤害感情。因此,喝酒要适量、适度、适可而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酒,天之美禄,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看起来像水,尝起来辣嘴,喝下去闹鬼,走起来绊腿,半夜里找水,醒过来后悔。

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只要感情到位,喝啥都能陶醉。

来时夫人有交待,少喝酒,多吃菜。

醉酒坏事,酒(久)醉伤身。

烧你心,烧你肺,先患脂肪肝,后患胃下垂。

饮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喝死不醉的那叫胡吹。

酒联

丰功伟业穿肠过

杯酒沉浮江山定

酒逢知己千杯少 猛虎一杯山中醉

话不投机半杯多 蛟龙三盏海底眠

琼浆清泛琉璃盏 冷饮秋色诗千首

玉液浓斟琥珀杯 醉酹寒香酒一杯

为名忙 为利忙 忙里偷闲 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 劳力苦 苦中作乐 再倒二两酒来

酒俗中的民谣

一、岁时酒

贺岁举觞祭祖神,清明端午有区分。

新春亲友吃年酒,醉过元宵难起身。

二、结交酒

自古桃园结义盟,今沽好酒宴新朋。

三巡干后真言吐,乱点江山万事成。

三、定亲酒

托媒男女要相亲,酒宴排开好议婚。

礼物当堂相互送,再来约会走前门。

四、喜宴酒

才见新人醉入房,又听门外乱嚷嚷。

花钱赴宴赚杯酒,夜半酩酊头撞墙。

五、满月酒 身带红包上酒楼,小儿满月宴亲俦。

高宗赐酒开先例,喜蛋从冬吃到秋。

六、寿诞酒

天地春秋桂一枝,祥翁把盏酒连诗。

人生逢十皆为寿,相约期颐再醉时。

七、丧葬酒

丧家祭奠也开筵,恭送亡灵上九天。

吊唁厅前刚叩手,转身桌上又猜拳。

八、上梁酒

人生大事建新房,砌柱浇墙酒拌浆。

良木端头安美味,醇香助力起高梁。

九、乔迁酒

新居飘彩客盈门,欢庆乔迁请故人。

道喜恭迎凭礼数,先端美酒敬财神。

十、开张酒

举杯行令庆开张,上下同心醉一堂。

今日无需分贵贱,明朝相见敛轻狂。

十一、谢师酒

十年寒苦半功成,学子求知再远征。

把酒连连心已醉,长留师德享终生。

十二、壮行酒

好汉戍边将欲行,席前亲友细叮咛。

酒添壮志千杯满,万里江山任纵横。

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 篇二

葡萄红酒文化

根据考古的研究推测,葡萄红酒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有消息报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波,发现了一只公元前3500年的波斯两耳细颈红酒罐。最近通过对罐壁红色斑的成分分析,其中有单宁和红酒石酸, 这是葡萄红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学物质。说明人类在5500年以前,就已经饮用葡萄红酒。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红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红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后来葡萄红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红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红酒称为“我的肉,我的血”,把葡萄红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红酒,所以葡萄红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红酒的大国。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红酒最多的国家。

法国的葡萄红酒在世界上名气最大,这不仅是因为法国葡萄红酒的产量和人均消费经常名列世界第一,更主要的是法国的葡萄红酒、白兰地和香槟红酒举世闻名。

法国的葡萄红酒品种繁多,质量优异,是法国人传统的饮料红酒。法国人尤其喜欢喝红葡萄红酒,红葡萄红酒的消费量约占葡萄红酒总消费量的70%。法国波尔多葡萄红酒是选用优质红葡萄酿造的,经过橡木桶的多年贮藏,果香浓郁,滋味醇美,色香味独树一帜。有人称波尔多红葡萄红酒是“葡萄红酒皇后”。

意大利人口与法国相当,葡萄红酒的产量也与法国相当,意大利葡萄红酒产量与人均消费量经常与法国互见第一。

意大利人的传统习惯就是饮用葡萄红酒,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以葡萄红酒佐餐。意大利的苦艾红酒,即味美思,在世界上最有甸,分白味美思、红味美思、干味美思、甜味美思等最有名的是仙山露牌。

西班牙的葡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葡萄红酒的产量在意大利和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西班牙生产的葡萄红酒种类很多,有清俊雅致的佐餐红酒,有香甜浓郁的餐后红酒。西班牙最有名的葡萄红酒是谐丽红酒有西班牙国红酒之称。谐丽红酒在酿造成熟过程要加入白兰地,将红酒精体积分数提高到15%~20%,是世界上流行的餐问及此事红酒足饭饱之一。

美国建立国家比较晚,因而发展葡萄红酒的历史也比较短。美国的葡萄红酒是欧洲的移民引进欧洲的葡萄品种和栽培方法,引进欧洲的酿红酒工艺而发展起来的。美国毕竟是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酿造葡萄红酒,美国还是是领先的。

美国西海洋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葡萄红酒的主要产地,占美国葡萄红酒产量的9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许多以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红酒而闻名的山谷,其中最有名的是纳帕山谷(Napa)和索诺马山谷

德国也是一个盛产葡萄红酒的国家,也有传统消费葡萄红酒的习惯。德国最有名的葡萄红酒是莱因白葡萄红酒。这种葡萄红酒是用雷司令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莱茵雷司令葡萄,颗粒很小,果香很浓,果皮较厚,成熟较晚。据说是由于这层厚果皮,才使莱茵雷司令葡萄具有独特的香气,因而酿造出名扬天下的莱茵雷司令白葡萄红酒。

也许是由于莱茵雷司令的特殊魅力,使德国人都钟爱白葡萄红酒。德国人饮用的葡萄红酒中,白葡萄红酒占70%,红葡萄红酒占30%。

葡萄红酒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颜色可分为红葡萄红酒、白葡萄红酒和玫瑰红葡萄红酒。红葡萄红酒具有红宝石一样鲜艳的颜色,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其色、香、味,皆来自葡萄本身。白葡萄红酒呈浅黄色或近似无色,清亮透明,酸甜可口,香气清雅,男女老少皆宜。玫瑰红葡萄红酒是介于红葡萄红酒和白葡萄红酒之间的产品,兼有两者之长。

按红酒中所含糖度的高低,葡萄红酒又可分为干葡萄红酒、甜葡萄红酒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干葡萄红酒和半甜葡萄红酒。一般说来,葡萄红酒含糖分在0。5%以下为绝干葡萄红酒;含糖分在0。5%~1。2%为半干葡萄红酒;含糖分在1。2%~4%半甜葡萄红酒含糖分在4%以上的为甜葡萄红酒。在欧美葡萄红酒市场上出售的,70%以上的是干红酒类型的葡萄红酒。

按照葡萄红酒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可把葡萄红酒分为静止葡萄红酒(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红酒)和起泡葡萄红酒(含有二氧化碳的葡萄红酒)。起泡葡萄红酒又为葡萄汽红酒和香槟红酒。

香槟红酒是喜庆之红酒,欢乐之红酒足饭饱,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美红酒。法国是香槟红酒的发祥地,法国香槟红酒也是起泡葡萄红酒中的佼佼者。香槟红酒是以产地之名命名的,法国政府规定,只有在香槟地区生产的依照香槟红酒的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起泡葡萄红酒,才能叫香槟红酒。离开法国的香槟地区,即使是采用与法国香槟红酒相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起包葡萄红酒,也只称“香槟起泡葡萄红酒”,而不能叫香槟红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兰地是葡萄红酒的蒸馏红酒。

法国不仅葡萄红酒有名,法国科涅克白兰地也是名扬四海,誉满全球。

葡萄红酒的味道,特性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使用的葡萄品种不同。

酿红酒葡萄的品种

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红酒的葡萄品种,但可以配制好葡萄红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约可分为折葡萄和红葡萄两种。

(一)。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主要用来酿造气泡红酒和白红酒。世界上重要的白葡萄品种:

1.多内(Chardonnay):白葡萄品种中的卡伯纳·苏维翁(Cabernet Sauvignon)。是一种伟大的葡萄品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它属于早熟,容易栽培,稳定性高,抗病虫害力强的高产量品种,在全世界各地均有不凡的表现,但会因不同地区的气候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2.蕾斯琳(riesling):德国最引以为荣的白葡萄品种。它喜欢较寒凉的气候,产量大,酸度高且有讨人喜欢的淡雅花香及果味香,属于晚熟的品种。酿出的红酒有清新、富果香的即饮型白红酒,也有浓郁、强烈的贵腐甜红酒,可以不需经橡木桶陈化,即可生产丰富、细致、均衡、香味浓郁、耐久存的甜白红酒。

3.白苏维翁(sauvignon Blanc/Fume Blanc):法国波尔多Graves、索坦区及罗亚河主要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在新兴产红酒国家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配制不需陈化的即饮型白红酒,高酸度,香味特殊,有青草味、青绿不甜的瓜果味、芦笋味、洋菇味,有时带有矿石味和铁罐味。所酿的红酒有较高的红酒精度,常与赛米荣(Semillon)调配,也能生产晚熟及贵腐甜红酒。

4.赛米荣(Semillon):常与白苏维翁混合种植,主要在波尔多格拉夫区及索坦(Sauternes)区,在澳洲Huntey Vellary猎人山谷也有非常好的表现。它是对贵腐菌(Botrytis Cinerea/Noble rot)最没有抵抗力的品种,所以是酿制贵腐甜红酒的最佳对象。可经数十年甚至百年的久藏,口感香醇浓郁、厚实,带有蜂蜜、干果、糖渍水果、烤土司、青草、柑橘、豆蔻、密糖地瓜的味道,但因酸度不足,常加入其他品种如白苏维翁来调配。

(二)、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果肉有深色的,也有和白葡萄一样是无色的,所以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后可酿造白红酒,世界上几种重要的红葡萄品种:

1,卡伯纳·苏维翁(Cabernet Ssuvignon):最主要分布在法国波尔多,是全世界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此种葡萄容易种植和酿造,适应力强,世界各主要产红酒区均可轻易找到它的芳踪,可酿成浓郁厚重型的红红酒,适合久藏。

2.美露(Merlot):为波尔多的伟大红葡萄品种之一,近年来也是世界流行的焦点,产量在而且早熟,富有浓郁的果香,酸度低,单宁柔顺,可提早饮用,也可久藏。

3.皮诺·诺瓦(Pinot Noir):又称黑皮诺,是法国古老优雅的红葡萄品种,早熟、皮薄、色素低、产量少,适合较寒冷的地区,是世界上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这种娇弱的贵腐葡萄品种,最好种植区在勃根地,在那里它有最佳的表现。同时来自勃根地的红红酒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奢侈昂贵的红酒了!这种红酒香气十足,年轻时有丰富的水果香和草莓、樱桃等浆果味。成熟后,富有变化,带有香料和动物皮革香味,有着回甜、非常讨好的味道。

4.内比欧罗(Nebbiolo):属于高果酸、高色素、高单宁、晚熟型的品种。是意大利最佳的红葡萄品种,主要分布在意大利皮蒙省(Piedmont),其中巴若罗(Barolo)、 巴瑞斯可(Barbaresco)为最著名产区。所酿的红酒品质可媲美一级波尔多红红酒。红酒色深如席哈,香味丰富、口感强实,带有丁香、胡椒、甘草、梅、李干、玫瑰花及苦味巧克力的香味,非常适合久存。

葡萄红酒生产的基本过程:

1、采收:决定酿红酒葡萄何时采摘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成熟的葡萄酸度会下降,但糠分、颜色和单宁酸含量会上升;推迟收获又会增加葡萄腐烂和秋天霜降的风险。葡萄红酒既需要酸度,又需要葡萄成熟后的醇香,这就要求多方面的协调兼顾,一般由农民按葡萄级别分筐采摘,再将葡萄拉到工厂进行筛选后压榨。

2、葡萄红酒的基本酿造过程:每年秋季葡萄成熟后为葡萄红酒的酿造季节,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在酿造季节,选定各葡萄品种的最佳收割时机,采摘的葡萄要迅速投入红酒厂,基本过程是葡萄先去梗,破碎,然后经交换器迅速降温,目的是为了控制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要高温中发酵。酿制干白红酒,葡萄浆在降温后直接进气囊榨汁,然后加入果胶酶澄清,以去除葡萄汁中含有的大量果胶和杂质,澄清的葡萄汁从原来的罐转入控温旋转发酵罐加酵母。白葡萄红酒发酵温度要16℃~19℃,红葡萄红酒发酵温度控制在20℃~28℃。干红就得带皮发酵后压榨,为的是获取皮上的色素,发酵过程是酿成红红酒的关键。红葡萄红酒的发酵时间在7~10天,白葡萄红酒发酵时间为7~8天。发酵结束后,需经一系列处理才能使葡萄汁变成晶莹剔透的葡萄红酒。有的酿造法是葡萄汁在橡木桶里发酵,如酿造高素质的莎当妮就是。有的白葡萄红酒需要放进橡木桶陈年,但大部分白葡萄红酒都有新鲜的果香味,放入橡木桶反而会破坏这种香味。有不少红葡萄红酒是要放进橡木桶陈年的,陈年的时间依当年葡萄素质而定,好的话可以时间长一点。

在传统的葡萄红酒酿造工艺中,优质的葡萄红酒一般会采用橡木桶作为容器。橡木桶能向葡萄红酒提供单宁酸,使红酒带有奶油般的香兰子风味,而且透过木材的微气孔,葡萄红酒在酿造的过程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限地进行接触,这对优质葡萄红酒的成熟是很有帮助和。

3、葡萄红酒的装瓶:葡萄红酒的装瓶通常是在严格控制的无菌环境中全自动化进行的。装瓶过程要求尽量避免将红酒液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搅动,优质的红酒更要重视;以防止空气大量进入瓶中。软木塞是传统的封口用品,它对葡萄红酒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成本很低且开启也很方便。

葡萄红酒的命名方式:

1、区域命名法:欧洲古老的产红酒区美道(Medoc)、玻玛络(Pomerd)、德国的彼斯波特(Piesporter)、圣约翰(Johannisberg)等。

2、葡萄品种命名法:这种命名方式大多为新兴的产红酒区,如澳洲、加洲、南美洲等地采用。例如:白富美(Fume Blanc)、皮诺·诺瓦(pinot Noir)、

3、红酒厂或红酒商名称命名法:如Ch.·Margaux、Ch·Latour等

4、商标(专属品牌)命名法:许多红酒商以其商业信誉及历史自创品牌。如法国De Luze的碧加露(Pigalle),Mommessin的Chablis Saint Piere

5、其他命名法:附属类(Generic)葡萄红酒。如加州、澳洲、西班牙等地在红酒标上用欧洲著名的产红酒区(例如Burgundy、Chablis、Rhine等)及颜色来命名(如Rose、Claret等),此类葡萄红酒均为平价、量大的日常餐红酒。

葡萄红酒是一种活的、有生命的饮料,因为红酒在装入瓶后仍存有少量的酵母,使得红酒不停的成长、老化,所以需要细心的照料。贮存葡萄红酒的方式、环境不同,红酒的味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个人贮红酒时需要注意事项:

1、红酒瓶必须斜放,横躺或倒立,以便红酒液与软木塞接触,以保持软木塞的湿润,防止红酒塞干了,红酒瓶里进了空气使红酒氧化。

2、理想的贮红酒温度在10~16℃,温度愈低,成熟愈慢。湿度要60%~80%,但湿度超过75%时红酒标容易发霉。

3、恒温比低温更重要:比理想温度高5~10℃的恒温处,远比忽热忽冷温差大的地方理想。

4、避免强光、噪音及震动的伤害。

5、避免与有异味、难闻的物品,如汽油、油漆、药材等放置在一起,以免红酒吸入异味。

6、尽可能一开始就做贮红酒记录。

饮用时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较好的葡萄红酒在饮用前都需醒红酒。葡萄红酒的香气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明显地发散出来,所以一般红酒味道的人都会按例在开瓶后等一段时间,时间长短要视葡萄红酒的“体质”而定,尤其是一些味道比较复杂、重单宁的红酒,更需较长的时间醒红酒。

如果葡萄红酒太老,瓶身太脏了,可以换瓶的好处有:

1、可以增加红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减少醒红酒的时间。

2、去除葡萄红酒的沉淀物。

3、可以使红酒给人的感觉变得更高贵一些,尤其是当你使用的是一个美丽高级的水晶瓶时。

参考文献:

王恭堂等著,葡萄红酒的酿造与欣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刘家宇著,只因爱上葡萄红酒,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吴书仙著,爱上葡萄红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 篇三

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二、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www.chayi5.com[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一)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二)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三)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四)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五)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中国酒文化的论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000字》,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