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毕业论文精选4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4篇《函授毕业论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篇一

【摘要】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手术,在妇产科门诊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该文对无痛人流术的护理常规作以综述。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 护理

引言: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计划外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因避孕失败、未婚先孕、早孕因病毒感染,疾病,服用药物等需终止妊娠的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人工流产让患者疼痛难忍、恐惧、焦虑,心理创伤极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对减轻痛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无痛人流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有效解除患者宫颈扩张和吸宫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无痛人流术中的护理常规进行探讨。

1 术前护理

1.1 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 防止术中呕吐或窒息等意外,并排空膀胱。

1.2 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传染病史,查看有无基础疾病,测T、P、R、Bp,血尿常规,凝血四项,B超、心电图,白带常规等。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给予相应的处置。

1.3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等原因, 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了解其心理状态,应给予安慰性语言,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指导, 引导其正确对待手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 建立一个舒适的护患关系。

2 术中护理

常规准备手术器械,因在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护士要与术者密切配合,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使手术时间尽量缩短,以减少患者承受麻醉的时间。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配合术者和麻醉医师, 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观察药液有无外渗,同时面罩给氧。严密观察患者的BP、P、R、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四肢末端紫绀, 配合术者及麻醉医师及时给于处置,抢救。患者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 需两名护士在旁协助、防止碰伤、跌伤。并酌情增加药物的用量。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可轻声唤醒患者,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工作, 并与麻醉医师扶助患者进入观察室休息,用轻松的语气告诉患者手术成功,并其家属作适当的交代。

由于患者术后一般会有头晕、恶心等不适, 防止患者坠床。严密观察患者的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待患者恢复正常后, 应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术后注意事项:禁性生活及盆浴1月,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流产后一般阴道流血较少,3至5天左右。按时复诊,复查盆腔B超,如阴道大量流血及腹痛及时就诊。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禁止吃生冷食物。并告知下次月经复潮时间。做好计划生育的指导工作以免再次怀孕,向其说明虽然无痛人流术比常规人流术更人性化, 但对人体毕竟是有损伤的。对未满20周岁未婚者应从自强、自爱, 树立正确人生观、爱惜自己,加强正面性教育。

4 瘢痕子宫术中护理

近年来,各种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这必将导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增多。瘢痕子宫妊娠的宫腔操作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子宫原手术处肌纤维断裂,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较为薄弱,增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胚胎着床于瘢痕处,容易发生粘连甚至植入造成吸宫不全,组织残留,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剖宫产术后的宫腔、盆腔炎症粘连,造成子宫形态、位置的改变[2-4]。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终止妊娠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指导,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术中密切配合术者和麻醉医师,必要时结合B超全程监测瘢痕子宫的宫腔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完成。

5 低血糖症的预防及护理

无痛人流术术前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对有早孕反应严重、体质虚弱者,极易引起饥饿性低血糖,而低血糖症又会容易引发人流综合征。对患者在术前做血糖测量,可明确低糖血症患者的诊断,有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使低血糖症孕妇在术中不出现意外。必要时,待患者清醒后即可提供牛奶等食物。

6 闭经的护理

强烈的情绪波动或手术等应激会使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丘脑-垂体-肾腺轴(H-P-A)分泌皮质激素受到影响。另外,人流术容易损伤子宫内膜, 造成宫腔粘连, 出现闭经。贫血,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也可致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继而致闭经。王育华等报道[5] 健康的心理因素可获得良好的节育效果;术后实施积极合理的社会支持或心理干预是有必要的。其次,加强营养,充分休息,提高免疫力。必要时服用3个月经周期的避孕药,修复子宫内膜。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已深入开展,在无痛人流术中,做好心理护理, 运用交流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护士对整个手术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处理术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 68.

[2]马西文。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2007,22(8):1069-1070.

[3]张艳娥,李莉。无痛人工流产术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112-113.

[4]张丽华,董向红,尹丽杰。高危人工流产的临床处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1):60.

[5]王育华,孙雪梅。女性节育措施与心理卫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15.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篇二

摘要: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农村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农村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与拓展解决这些教学困境的方法,丰富农村幼儿教学内容,激发农村幼儿教学活力,保障农村幼儿教育可以有效、有序进行,进而提升幼儿教育的综合效率与基本质量,促使农村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环境,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农村教育;幼儿教育;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引言

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的落后与匮乏,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同时虽然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原因与学习成绩原因而造成的生源流失情况依然很严重。因此做好启蒙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如何高效地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是现代农村幼儿教育成果的关键。

1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乡村幼儿园教师资源少: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师资源少,且没有更多的教师资源进行更新换代,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一方面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与管理能力弱,无法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科学、系统的幼儿教学指导,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

1.2农村幼儿教学教具资源少:农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学校所保有的教学器具以及教学资源陈旧。一方面是幼儿难以接受到更加现代化、多样化的幼儿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管理控制能力弱,影响了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不健康的教学器具更容易渗透到农村幼儿教学环境中,对幼儿产生严重的影响。

1.3农村幼儿教育过程容易受到地方文化影响:农村地区一般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落后性,使得农村环境尤其是民俗环境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对幼儿的认知习惯与日常行为准则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地方文化意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认知深度也会影响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与投入度,进行对幼儿教学质量与教学情境产生多方面作用[1]。

1.4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小班小朋友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幼儿本身就需要接受语言表达能力的引导与培训,加之农村地区主要是以方言来进行语言交流与日常对话,其中还夹杂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使得幼儿对普通话的发音与听力具有一定的障碍,一方面影响了幼儿接受更加标准化的语言培训,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教师的教学难度,促使幼儿园需要在语言习惯与语言标准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与活动安排。

2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2.1强化农村幼儿素质教育理念,做好幼儿教育规划与管理:为了做好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该强化农村幼儿素质教育理念。一方面应该提高农村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制定好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计划,将农村幼儿教育过程化、系统化、考核化,进而实现农村幼儿教育标准化与科学化,使得农村幼儿教学过程有规划、有方向、有目标。

2.2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优化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培训,优化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地掌握与拓展,还应该提升教师对农村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对幼儿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管理能力。此外还应该做好教师的薪酬制度设计,进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引进一些新的教师资源[2]。

2.3巧用民族文化习俗与农村社会环境因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组织农村幼儿教育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巧用当地民族文化习俗与农村社会环境因素,使得幼儿教育与农村环境结合起来,避免幼儿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脱节,影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好民族文化习俗可以有效地做好民族文化传承,保障少数民俗文化精神与文化形式可以在幼儿教育中生根发芽,优化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

2.4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地培养,重点做好幼儿普通话的教学培训: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强化对学生普通话基础发音与表达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应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词汇表达与口语发音。主要可以通过营造普通话的教学语言环境与口语表达实践来进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训,提升幼儿语言兴趣与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养成更加标准的语言习惯,实现幼儿教育的标准性与辅导性[3]。

结束语

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认知能力的关键节点,因此一方面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幼儿教育教学目标、优化幼儿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做好幼儿普通话教育、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日常生活习惯与认知习惯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农村幼儿教学工作,提升农村幼儿教育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柳《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未来英才,2016(16)270-270

[2]谭凤《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7)

[3]傅方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致富向导,2015(15)287-287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篇三

摘 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实训教学的实施者。学生的实训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实施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实训掌握技能,而且还应充分考虑未来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实训教学 组织 指导

一、实训教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表现得特别突出。从其本质上说就是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规模浩大的技能型工人队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权威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今后建筑企业的需要数量将会逐年有所增加。河南省是建筑大省。河南省要实现由建筑大省变成建筑强省的目标,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为企业直接创造财富或利润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学中,突出实践技能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下就业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实训教学是实践技能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

实践技能学习的过程是由试练到熟练、试练与熟练相结合的过程。实践技能总要经过一定时间和次数的试练,然后以此为基础,反复练习,直到熟而生巧。由此可见,实训是掌握技能的关键一环。由于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可能完全满足职业岗位的实践需要,所以学院以现代化企业生产实际要求为标准,建立了建筑施工、招投标仿真实验室,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横向联合,与相应的专业机构建立长期的实习联系,形成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指导教师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的实施者,对学生实训教学成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

1、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的组织者

(1)在实训前,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讲实训注意事项。一是注意安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实训大都是在室外、高处,危险性很大,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安全意识。二是注意对仪器的爱护和保护。因为大部分仪器都是非常贵重的。

(2)在实训前,做好课题设计。按照实训课题,讲授实训中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明确学习目的、学习重点。

(3)进行示范技能操作。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

(4)在建筑工程技术班中成立实训小组。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在实训前成立实训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职责。

2、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的指导者

虽然不同的课题,实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对课题讲解和示范的基础上,实操训练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其教学生的指导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

(1)集中指导法。在集中指导过程中,积极地采用激发和鼓励为主的原则,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激励他们,使大家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

(2)分别指导法。分别指导法是指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在个别指导时,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鼓励个性化发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检查指导法。在实训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姿势、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及产品质量。

(4)总结指导法。总结指导法是指实训课题结束后,教师对实训小组及学生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实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教师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的指导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映玲著。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2]袁雪锋,许光著。房屋建筑学实训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3]王根虎著。工程测量实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篇四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及国外建筑文化入侵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建筑艺术的传统设计思路正逐渐向世界的领军思想靠拢,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推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重推新中式建筑艺术日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据此,本文根据新中式建筑艺术的发展现状,解析新中式建筑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传统;艺术形态

引言

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是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建筑艺术设计。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的产生,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被改变,其逐渐认识到传统设计的必要性;二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主要采用榫卯的结构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相比,榫卯结构具有人力资源耗费大、施工工期慢、缺乏低碳环保的缺点;三是传统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用材,因此对虫蛀、雨水和气候变换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在常年风化的影响下,翻建、维修和重建的频率相当高。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中式建筑艺术应运而生。据此研究背景,下文首先讨论新中式建筑形态的发展现状,然后再重点解析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

一、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古代建筑的高度较低,但是塔类建筑的高度较高。据此可知,我国新中式高层建筑应是以古塔造型为原型的。新中式高层建筑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且外形也不单调,例如上海世贸大厦就是从大雁塔中找寻的设计灵感而设计出来的。当今由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空间、高密度,人们居住用地不断减少对于我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复兴起到阻碍作用,而当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式高层。我国传统的低矮的院落与当今主流建筑的要求不符,因此在新中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若要不断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具体需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继承,此乃新中式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如果仅从住宅建筑的设计来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内部空间的合理性及舒适性。我国新中式的建筑普遍都是以经典的案例为基础。很多情况下,面对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建筑师就会盲目滥用,例如对于一些建筑项目,建筑师过于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对于建筑的本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在建筑空间的探索上缺乏深度,过度追求功能,这样新中式建筑就会衍生出“表皮形式”,缺乏探索精神。我国的古典建筑普遍都和园林形式进行结合,特别是我国南方的建筑这种现象更加突出,现代建筑设计都是将景观和建筑进行分别设计,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景观将中式特征反映出来,同时中式建筑中经典蕴含的内容也没有得到发扬。

二、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

关于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举例予以说明:

(一)从建筑元素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目前已经存在很多的新中式建筑的经典案例,都是对新中式建筑比较成熟的概括,且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但是,针对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建筑元素,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慎重的考虑,特别要注意建筑组合风格的完整性要求,避免滥用、套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会创造出不伦不类的建筑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某个建筑项目普遍都是强调一种建筑风格特征,要抓住这个风格特点。总之,在设计新中式建筑的时候,以现代特征为主要基础,适当的将地方的建筑形式加入进去,此种做法的主要作用“调味”,使建筑空间组合更加具备韵味,并不是在细节上进行严格的刻画。

(二)在建筑空间方面,可以将建筑空间组合和中式空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抽象我国中式的传统建筑空间,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现代的建筑当中。此外,我国中式建筑空间组合受到我国传统的哲学和人们的性格的影响很深,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很强的“委婉性”我国传统的建筑很讲究委婉,这就需要建筑师将现代建筑形体和具体的组合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使我国新中式建筑艺术形式具备隐晦性和经典性,还可以适当的将开放性的现代空间加入进去。

(三)景观和建筑的整体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筑和景观的重要位置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以景观为主体,利用建筑来对景观起到丰富的作用,或者可以以建筑为主体,利用景观来强调空间组合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框景、借景等方法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使建筑和景观对新中式的建筑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将景观自身的作用进行突出,可以充分利用景观建筑的具体概念,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看作是一宗元素,结合景观和建筑营造具体的环境,使其具备基本的人性化,使我国新中式的建筑艺术形态更加整体,具有很好的意境。例如苏州园林在的建筑主要借助的就是借景和对景的应用,对于景物的安排以及观赏的位置都给予十分巧妙的设计,这和西方原因具有很大的区别,苏州园林利用有限的内部空间,将外部的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完美的表现出来,使园林具备一定的人文气息,通过在脚下的清流,可以将园中的的景物倒影出来,可以使观赏者开始进入梦幻的空间,通过借景的方式,将园外的美景收纳到园林当中,使苏州园林具有更加丰富的景观,使欣赏者的空间感受不断扩大,这主要受到唐宋文人的影响,对文人写意山水进行模拟,苏州园林个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巧、自由、精致。

三、结语

综上,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并不矛盾。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产生的背景是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加之新中式现象的产生具有时尚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因此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拥有极为广阔的受众平台。此外,新中式建筑的表象与现代建筑元素的紧密结合也使之具有极强的自身变通性和时代适应性。总之,新中式设计风格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作品本身,均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点,应客观对待。另外,作为我国当代设计师,有责任弘扬本土设计文化,并对全球文化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以便按地域化、国家化的要求来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我国传统设计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周建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xx,15:8605-8608.

[2]杨茂川,邓珺。汉字在“新中式”空间设计中的视觉呈现[J]。创意与设计,20xx,03:43-48.

[3]徐珊珊,仝婷婷,李健凯。“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洛阳“盛唐至尊”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xx,04:50-5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函授毕业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0 3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