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通用7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一

1郭明义地位不高,所从事的也是普通工作。

在这样的微观岗位上,想干出大的业绩很难,马虎一点,对付一下,似乎无关紧要,领导也不会察觉。郭明义却选择了“小事大做”,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每项工作自我要求近乎苛刻。他的坚持,源自热爱。对工作热爱一点,其实不难。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它可以把无数的“很简单”集聚成“不简单”,它可以让过程的“很容易”转变成结果的“不容易”。

2做好事,不求别人知道。

帮助别人,奉献社会,是自发的行动,这么做,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坦然,是为了体现生命的价值。郭明义做了几十年好事,从来没有要求哪个受助对象感谢表扬,从来没有向单位和领导表功求赏。因为纯粹,所以他做了很多事,却活得不累。

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好事不少:一个企业为灾区捐了巨款,被定义为“品牌营销”;一个老板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把自己的名字刻进了校名。这种事情见得多了,就越发尊敬“微尘”的淡泊,就更加慨叹郭明义的纯粹。

3做好事,要让别人知道。

当一个人达到做好事不求别人知道的境界时,他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做好事,并号召大家一起来做好事。

郭明义不孤单,他的爱心联队有2800多人。他在单位振臂一呼,就有几百人响应。郭明义是一个发光体,从点的闪亮到线的延伸,再到面的扩展,爱与善就这样温暖更多的人。在行善的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者,是莫大的幸福。

4多管闲事,也是美德。

在大多数场合,我们都习惯旁观,有时近乎冷漠。管的“闲事”太多了,会惹麻烦,还可能招来非议。大家在自我保护的同时,当然也遭到炎凉世态的报复。

郭明义爱管闲事。食堂伙食不好,他去找领导;通勤车有故障,他去找领导;工人劳动服没人洗,他还去找领导。领导为什么买他的账因为他出于公心,毫无私利。

有时候,我们的一句问候,伸出的一双手,自找的一个“麻烦”,都是对社会生态的改良。

5不要低估自己的号召力。

一个人能够做多大事比如你的工友或者邻居患了重病,你可以捐助几千块钱,也可以倡议所有的同事伸出援手,筹集到几万块钱。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可能低估了自己的号召力———领导没有出面,别人没有张罗,我要是动议,没有人响应多难堪?

郭明义不是领导,但他说的话,工友没有不听的,他安排的事,大家没有不做的。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率先做到了。大家服气,“我们都冲着老郭来”。

6抓住每个机会,多学一点知识。

工作中到处是学习的机会,只不过有的人放过了,有的人却善于抓祝从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可以成倍地回馈到工作本身。同样在一个车间,有劳动模范,有高级技工,也有庸碌无为者。人生的分野,大多因为知识。

郭明义与外国专家打交道时“偷学”英语,到成人大学学习经济管理,向专家请教计算机知识。生命是一个无限的学期,课堂永远就在身旁。

7接到任务,坚定地喊“没问题”!

无论领导交给什么任务,郭明义都会欣然领受。领导说,把重活难活交给郭明义,很放心。只要应承下来,郭明义拼了命也要把事情做好。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很多领导谈到执行力时好用的典故。如果你像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那样,咬定目标,不问条件,就能成为受领导欣赏的好下属、好员工。

8多干苦干,但绝不蛮干。

采场公路员是一个艰苦而危险的工种,在国内矿山企业,就发生过巨大的电动轮碾压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郭明义干了15年,始终安全。他借鉴国内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筑起安全屏障的,是智慧。

苦干加巧干,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准则。不讲方法的愚公移山,固然赢得尊重,但未必值得提倡。

9来自家庭的理解支持非常重要。

郭明义捐助成“瘾”。家里的电视机,妻子买一台他捐一台;妻子给他新买的劳动鞋,他非要跟工友换一双破旧的回来;他工资的一半,都捐给希望工程了……面对这样的丈夫,孙秀英没有埋怨,相反,她跟随丈夫加入到义务献血的队列中。不夸张地说,没有妻子的理解,郭明义很难一路走来。爱心可以遗传,也可以彼此感染。

10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有人说郭明义“傻”,自己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慷慨倾囊。郭明义却说自己很幸福,“我和妻子都有份不错的工作,工资收入在鞍山这个地方还算可以,女儿也考上了大学,还有能力去帮助社会和他人……”当郭明义盘点自己的幸福时,他笑得那么真诚。

在不同的切面观照,平凡而非凡的郭明义,值得学,能够学。

被郭明义的节俭质朴的精神震撼和感动。 篇二

郭明义的妻子孙秀英唯一的手饰只有一枚假钻戒,是当年郭明义去井冈山出差时,在景区门外的'小摊上买的,价值28元。即使这样,孙秀英依然只是在媒体来访时才舍得戴上它。“别看老郭不舍得给家里人花钱,可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大方得很。跟着他,我没能像其他姐妹那样穿金戴银,但我感觉很充实,心里很踏实、安定。”孙秀英说,“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嫁给他。”

在郭明义家,除了电视、一台小冰箱、一个电磁炉和一部抽油烟机之外,再没有其他家用电器。虽不能说是家徒四壁,但节简已经成了这个家庭的代名词。中午,郭明义与许多记者共进午餐时,与别人不同,郭明义的餐盘内没有一个剩下的饭粒。记者还注意到,在郭明义家的二道门上,仍然有一个用抹布堵着的成人拳头大小的破洞,“老郭说换门不值得,平时又没有时间修,堵着就堵着吧,反正不露风就行。”孙秀英说。至今,郭明义家没有一家三口人的合影,可是,他的身影却始终出现在最需要他帮助的人的身边。

人最可贵的,就是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坚持做自己认定了的事。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时好事容易,但是,最一辈子的好事难,难再坚持。但郭明义做到了。

我们时代呼唤这样的好人,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以郭明义为榜样,真心真意做好事,踏踏实实做好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升华人生境界,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爱心。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三

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几个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都认可;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

最近学习了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他是大地成长起来的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楷模,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其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一个党员创先争优的人生示范,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了崇高,从平常中看到了真诚,从平淡中看到了炽热,他的先进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向他学习,一起向前迈进。

郭明义同志,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180多人,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这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执著,正因为如此,郭明义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并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感动。郭明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生动地标注着人们心中对道德的质朴追求和精神向往,集中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公民道德的高度于力量,他三十年的执着奉献,点燃了公众的爱心,使爱从点的闪光演化成线的延伸、面的扩展,形成扶弱济困的时代风尚。

郭明义精神是大德、大善、大爱、大正。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以德树人,他的高尚行动,感动甚至教育了很多人;他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因他而感觉人间的温暖;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端正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和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外铸成社会力量。

我们要学习他牢记宗旨,鉴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最平常、最平凡的事做起,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诚诚恳恳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以饱满、乐观的热情投身工作,时刻严于律己,熬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多一些自律,少一些攀比;多一份沉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勤勉,少一些敷衍;多一些尽心尽力,少一些患得患失。

我们要把弘扬郭明义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积极主动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做起,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郭明义观后心得 篇四

郭明义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雷锋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无私。郭明义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他的无数次奉献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人,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温暖。

郭明义这个平凡的人、普通的党员就是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着他的价值,他的人生观,用他的行为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提醒着每一个党员履行党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他面对生活以一颗知足的心诠释简单的幸福。被任命为公路管理员,并没有因为婉拒过外国人高工资的邀请而后悔,依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工作、去生活。他以帮助女儿学习为由搬出家里的电视机送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们,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把自家的电视机送给更需要的人。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歉意,他买戒指送给爱人,妻子的一句理解感染了我们每一位观众,尽管那戒指只有28块钱。他给家人的生活并无太多物质,但充满了温馨,尽管物质生活是简单的,但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他面对平凡的工作尽职尽责,并以身作责激励、感召着身边的同事。他义务为同事搓背;每天提前上班;矿场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时,他二话不说带领同事们奔赴现场……工作中,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他从不放过一个小细节,把每一件看到的“小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情努力去解决。而这样的心态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位战友,激发出人们内心的精神。

他总能发现比他更困难的人,面对家人的困惑他只是浅浅的说“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见”。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无偿献血近60次;累计捐款10余万;帮助白血病患儿达成做一次空乘服务这个生命中最大的愿望……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人,更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接触代表,他用对党的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无声的爱谱写了和谐的新篇章,用闪光的人格力量不断感染者我们每一个人。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从来未有过的启迪,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需要具备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担当起一点社会责任、道德责任、进步责任。要实现这些责任就需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民族精神。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我顿悟到另外的一种人生境界,那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憾人心房,历久芳香弥留;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恒远亘古长存;有一种爱日积月累,无怨无悔代代传承。郭明义,不图索取,乐于奉献,坚持做好事一辈子。生活清贫,诱惑不断,却从来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郭明义同志曾讲过“有人说,雷锋是傻子,我就要做雷锋这样的傻子,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楷模,用大爱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

成人者不因小而不为,成己者不因微而弃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虽没有惊天动地、灿耀星辰的撼人之举,但其点滴之处可谓熠熠生辉、光华炯炯,他照亮的是执爱前行的旅程。其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人间真情,益人善举喷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对照楷模,我们有理由重新洗刷自己的心灵;有理由携手并肩和声唱响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主旋律。对照典范,我们责任在胸,潜心教书,精心育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我一定要向郭明义学习,关爱学生快乐自己,服务学生奉献自己,宽容学生提高自己,理解学生善待自己。一心一意全力付出,时刻把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努力为他们的承认、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五

近期,看了党支部生活十一期的《又见“雷锋”》一文,了解到关于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有很多的感触。这样的先进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雷锋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无私。

郭明义说:“我所做的一切,如果在30年前,在全民学雷锋的时代,应该是极其平常的。我这样去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和30年前迥然不同,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利”字,背信弃义,损人利己,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乎将社会道德都已经淡忘了。而郭明义同志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无私奉献,单位多次分房他都婉言拒绝,在现在社会能面对房子不动声色的人绝对少之又少,可他就宁愿自己住在小房子里,把机会留给身边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其实他自己何尝不需要房子呢?这就是郭明义同志的奉献精神!有很多人认为雷锋时代已经远去,雷锋精神也逐渐淡去。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雷锋精神还在,而且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好同志,这样的好党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应与时俱进,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大有裨益,不可或缺。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可能我们只是非常渺小的个体,不能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可如果每个人都做一件小的好事,汇聚起来就是件大事,何况,为人民服务无小事,只要投身于实践,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我们就能把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光大。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六

一直以来,关于幸福感的含义,我们都较尊重于现实生活的零叮,可以说,人们感觉到的幸福感多自来于生活安稳带来的感怀,闲瑕时,老有福少有乐,幸福蓝图的规划似乎整罐满溢,对于罐子里能否再装入已然不那么重要。

在这个普通的时代,一位普通的。公民,能够奋进不懈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同时接连二十载累计献血六万多毫升……等为人们解决困难的事迹,想来是值得人们尊敬、学习的。而这名可敬的公民,他就是郭明义,一位拥有“活雷锋”之称的传奇人物。虽然他的事迹被人传乎其神,不过,他的对话却更发人深省,他说“在以前雷锋热的时代里,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没有过多的压抑,因为生命的价值更为重要,帮助别人,收获也是预想不到的。”听到这些,我们不经心生疑惑,难道宽大幸福感能替代自身幸福涵养?又或者道德界尺能无限放大横越自私?答案不是一个感叹号,没有深刻明了人生观价值观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也就无法体会到郭明义那种“傻”得可爱的情节。

当今的中国,我们讲究人生观与价值观达成的共识,不管是社会贡献亦是自身所得,都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层次,好比良性、积极、向上的态度,可能面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同。有时候我们还会觉得,郭明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似乎都是为了“外人”谋利居多,给这个社会所贡献出来的价值,仍然将自身靠在了街边,这样的意义也是人民比较关注的话题,到底他的“幸福感”何在?在社会圈子“共性”形成的时候,像郭明义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好比勇士一般为解决困难老百姓“浴血奋战”二十载,捐赠工资、物品,并召爱心人士发展公益事业,能够体会幸福的方面,我想,应该是拥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的吧。

诚然,在不同时期,伴随着人们面对世界不同,态度看法也不同。鲁迅先生曾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相比于郭明义用自身在这个时代划下的“醒目灯”,我们更希望这名勇士不再“孤军奋战”下去,偌大中国,敢言敢为的“勇士”还有很多,既然团结力量能够带来更多希望,为何我们还让勇士的“坚持”无依下去呢?要明白,没有价值的人生并不完整,更何况健康和谐的社会离不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的自醒。以大学生为例,现行大学生最凸显的一个特点是自私性难以整合,这里可以从大学生出入教室自主关灯的情况上有所体现。

应该指出,这种“惯性自私”并非个人或个别单位问题,更多的是映射整个社会“染缸”所致,比较普遍的商业性质“我帮助了您,您能给我带来什么回报”?话里透露出的利益味道,不同于交换性质对答,进而言之,现前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充满弹性与刚性,当我们在追求某样东西或者商品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件事物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尽力付出和大量投入?这些准则无形中拉开人与人良性交流人生观价值观的距离,而这恰好是郭明义能够带给我们的——没有“距离”的幸福感。

也许有人会觉得郭明义很“傻”,不为自己只为别人,不过在我看来,他却是真正明白自醒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源于每个人都不可断定自己一生都不会遇到困难,倘若没有郭明义引领的“雷锋精神”,若干年后,当某个幸福家庭遇到缺血小板、孩子上学路途太远没有交通工具……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道德社会的全透性理应与知性共存,在郭明义孤已、坚持、舍身为咱老百姓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大力宣传发扬这种精神,否则,没有关爱的国家充满孤寂,没有互助的社会充满凉心,没有同情的人们越发冷漠,那么,除了感觉到窗台冷风,山角的刺骨之外,还能有什么可以带给我们丝丝暖意呢?

只有当正确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定义落实普及,博识、明礼、互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进,和谐健康的社会迈向“橄榄型”的步伐,才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七

郭明义,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1958年生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77年入伍,1982年复员到鞍钢集团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汽车驾驶员、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除此之外,他坚持20多年做好事,资助工友、向希望工程捐款、无偿献血,并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郭明义16年来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量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平日省吃俭用,却先后资助了180名贫困学生;给300多个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郭明义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是国人的道德楷模。他与时俱进,升华了雷锋,超越了雷锋。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郭明义的回答铿锵有力:“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在新时期,我要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境界。作文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安排好,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传承郭明义的精神,在细节出发扬的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服务同学服务人民!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294 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