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优秀5篇

发布时间: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5篇《高一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上册基本知识点 篇一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一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 篇二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XX、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公式大全 篇三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高一化学复习方法归纳 篇四

一。化学实验部分注重理解记忆,比较归纳

化学实验中有很多需要识记的内容,比如实验安全标识、除杂原则,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及原理、仪器和注意事项,还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元素化合物学习时的实验等等,这些实验有的可以在理解基础上完成,比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时,要弄懂每一步骤的作用,才可以轻松判断;在选择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时,要分析清楚混合物中被提纯物与杂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萃取,蒸馏,蒸发,过滤的原理,再确定选择哪种方法。也可以将萃取,蒸馏,蒸发,过滤、升华等方法进行归类比较整理,找到差异性有利于记忆。

二。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在学物质的量时,总感觉公式太多,繁杂记不住。其实物质的量就是将微观物质与宏观物质进行数量联系的一个桥梁,需要理解它是微观粒子个数与宏观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摩尔体积)、液体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相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在计算时,尽量先计算物质的量,然后通过它再求得其它数值。当然,有些公式还是需要归类整理,便于记忆。比如,求摩尔质量常用的5个方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常用到的4个公式,物质的量与质量分数的换算等等,只要明确公式的含义及常用方法,那再计算时就可以熟练运用了。

三。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题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找到原因,是数学计算问题还是化学思路问题,如果是数学计算问题,那就要多做几遍,增强计算能力,主要是繁分数的计算。如果是化学思路问题,那就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到解这种题的通用方法及解题思路,然后再找出相关习题练练,巩固方法。

四。对繁杂零碎的化学知识注意进行分类记忆整理

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分类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就可以将知识分类学习。比如: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和生成将方程式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按是否有电子转移将方程式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合物分类时,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这两种分类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等等,要学会联想,多动脑分析,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网状发散,系统起来,就便于记忆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有许多性质需要记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用途等等,可以整理一类物质的通性,再注意特性。比如:金属单质的通性有哪些?金属钠、铝、铁、铜有什么不同于通性的地方?它们的氧化物以及所对应的盐、碱又有哪些共性及异性呢?这样进行整理后不但知识系统了,记忆起来也方便了,同时也将知识形成了网。

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复习 篇五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X氧化物(Al2O3)、X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一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1 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