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事迹材料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10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英雄事迹简介 篇一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中,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给我的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十五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她挥笔写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一种赞扬!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感觉自己十分地渺小。我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这样的环境是由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英雄经过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要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练自己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英雄事迹简介 篇二

雷锋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而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好事做得不计其数。雷锋叔叔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他把远大的理想和生活、工作中最细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用革命的干劲深深地鼓舞自己,用党的光芒照亮自己。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主动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说,不单单是补棉裤、寄钱……雷锋叔叔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到处都可以闪光的。

每天在学校,我也想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假如我捡到钱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交公;假如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一定会主动帮助他的;假如……可是这些事情我偏偏就碰不到。直到我读了《雷锋》这本书,我才知道雷锋叔叔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是为了受到表扬。雷锋叔叔的伟大,完全出自于平凡,而这些都是表现在一些极小的事情上。

其实在我们班也有许多“小雷锋”,学校要求搬花,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从家里拿来最漂亮的花;班里的水盆坏了,同学们偷偷地买来新水盆;班里的窗帘脏了,同学们主动洗;班里的桌椅坏了,同学们主动修好……

我每时每刻都要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闪烁耀眼的光芒!

英雄事迹简介 篇三

一大早,李主任挺着大肚子走进公司,下属都在背后放屁,左边说“好主任”,右边说“好主任”。李主任开心的眼睛成了一条缝。李主任走进办公室,坐在皮转椅上。突然,一个小眼睛的科员溜了进来,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嬉皮笑脸地说:“局里要提拔科长,让局长管。”秘书看了一眼红包,脸色阴沉的说道,“小王粲给9000块钱。”。小眼睛惊呆了,立刻从怀里掏出钱包,说:“请收下。”。李主任笑着接过钱。

但就在这时,一个人推门进来,小眼睛转身要走。李主任定睛一看,现是检察院——张的大学同学。李主任顿时大汗淋漓,脸上渗出层层汗珠,手都在抖,连钱都丢了。小张嘲笑他,弯腰捡起钱,放在李主任手里。李主任有气无力地说:“我们。我们……”,“没关系,我们在同一条路上”。之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我哥哥想让你帮我一个忙。”李主任看了一眼那堆钱,厚度估计挺大的,于是擦了擦脸上的汗,拍了拍胸口,道:“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请客。”。“嗯,兄弟,以后你有什么话跟我说,我跟检察院的院长是哥们,你有保障。”“好,足够忠诚。”“哥们最近过得怎么样?”一提到这件事,李主任就很生气,把他的“英雄事迹”一一列举出来,他很高兴。

等着李导演说完。小张站起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微型录音机。他严肃地说:“对不起,你被捕了。”

英雄人物及事迹 篇四

英雄人物及事迹

 1841年2月26日 关天培血战虎门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关天培率部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壮烈牺牲。

关天培,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这时候,外国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计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关天培到任以后,亲自查看海防要塞,决定增修和加强虎门炮台,并加紧操练军队。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关天培成为林则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桩,设置铁链,准备抵御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带横行霸道,杀死一无辜村民,林则徐提出抗议,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手,义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机扩大侵略,接连几次向广东沿海武装进犯。关天培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严阵以待,英勇抵抗,屡次打败英军,使他们的侵略行动未能得逞。

义律看到关天培率领的兵力强大,不敢任意挑衅,而英国的鸦片贩子仍在继续走私鸦片。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搜捕鸦片走私船。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林则徐领导下,率兵英勇反击英军,英军无法侵占广东,只得分兵北上,进犯天津。而昏愦的道光皇帝却屈从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将林则徐革职,派直隶总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广州,就反对林则徐、关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关天培多年苦心经营的海防,水师被遣散三分之二,战斗力最强的募勇被全部遣散,这正迎合了英军的需要。

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样虎门失去屏障。此时虎门炮台只有少数兵力防守,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这个可耻的卖国贼唯恐防碍“议和”,不敢发兵。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 民族英雄陈化成陈化成(1776~1842),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英名将。

十六岁时,陈化成跟随伯父来到台湾。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当地老百姓受洋人压迫的痛苦,听说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深深地震憾着他,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郑成功那样为国效力。

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晋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带领水师进驻厦门,位居武职从一品高官。虽然陈化成位列福建省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在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普通民居里他一住就是十年。

从1832年12月开始,英国军舰不断地侵犯我国东面沿海一带,陈化成“督帅水师,认真巡逻”,查缉鸦片走私船和货栈,多次将滋扰我国沿海的英舰驱逐出境。后来,英舰又多次窥伺我国福建沿海,陈化成都及时发现了敌情,亲自率领将士进行阻击,粉碎了英舰妄图从沿海入侵中国的阴谋。道光皇帝曾在召见陈化成时对他赞不绝口,谓其“身经百战,勇敌万

人,宜膺重任”。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侵略者全面入侵,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已逾六十的陈化成正任江南水师提督。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益感愤激昂,誓以死报国”。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等抗英派的支持下,陈化成积极备战,在察看了吴淞一带的江防地形后,他在这一带筑起了26座坚固的土堡炮台,并亲自督造精良的铁炮、火药。江南水师向来缺乏训练,而且没有和敌人实战的经验。陈化成便任命勇敢善战的福建亲兵为教练,他还经常亲临校场,对将士们督促激励,即使是在“风雪方盛,平地稷数尺”的寒冬腊月,年迈的陈化成也会驾着小舟和将士们一同操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浙江定海不幸再次沦陷,葛云飞等三位总兵在战役中英勇牺牲。不久,镇海地区失守,裕谦宁死不降,投水自杀,以此报国。陈化成感慨于国家的苦难和同僚的牺牲,在写给同乡、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英夷到处猖出,已破虎门,势必窥吴淞。某海上攻战40余年,风涛素习,严兵戒备。如夷来,必能破之,以振军威。设时机不测,亦以死继之!”

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侵犯吴淞口,陈化成和全体官兵一致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吴淞以东西炮台为犄角,对于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军求和的建议,陈化成坚决反对,他带参将周世荣坚守东炮台。六月十六日,开蒙蒙亮时,英舰蜂拥而来,对炮台进得犯烈攻击。在大炮不停的轰击下,整个炮台硝烟弥漫,烈焰腾腾,弹片横飞,形势十分危急。就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打沉了一艘冲在最前面的敌舰。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清军水师在陈化成的带领下共击沉、击伤敌舰四艘,打死、打伤侵略者无数。清军士气大振,愈战愈猛,英舰不得不仓皇逃遁。

这时,一直躲在宝山城内未敢露面的牛鉴收到了陈化成击退英舰的消息,便大摆总督仪仗,想要到西炮台捞取战功。没想到,在去往西炮台的途中,英军认出了他的旗号,对他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牛鉴听到炮声,顿时吓得面如死灰,顾不得总督的身份,混在士兵中狼狈逃跑。崔吉瑞也临阵脱逃,致使东炮台陷落。东炮台陷落后,英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陈化成腹背受敌,水师伤亡惨重。在这紧要关头,周世荣也逃跑了,部将请求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爷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接着,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搏斗中,陈化成多处负伤,战袍被鲜血染得通红。在击退了一批敌人后,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倒在了炮台上。

吴淞保卫战一共坚持了七个昼夜,虽然这场战役没有获得成功,但是水师在陈列化成的指挥下击毁英舰八艘,击毙英军500余人。英军统帅占领上海后心有余悸地说:“清朝如果有两个陈化成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雨田,萧山进化山头埠村人。7岁进私塾,边读书边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二十四年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

为武进士,授守备,又擢升游击、参将,至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葛云飞因父病故奔丧,行前,曾上书浙江巡抚:广东告急,恐及浙江,应事先定谋。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巡抚乌尔恭额,服葛之先见,专函邀之共商战事,葛即辞母前往,主张“先言守,后言战”。后清廷向英方屈辱议和,英军撤离定海。葛奉命与王锡朋(寿春总兵)、郑国鸿(处州总兵)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二十一年(1841)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和郑、王协力奋起抗敌,几度击败英军。当时葛云飞一面飞书求援,一面亲自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苦战4天,王、郑先后阵亡,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谥壮节。葬于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侧。葛云飞一生善武,亦能习文。著有《宝刀歌》、《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9卷、《全

浙沿海险要图说》8卷及诗文等。

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生于直隶(今河北)青县。早年入伍北洋陆军。辛亥年为响应武昌起义。参加了滦州起义。以后历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参加护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及各次军阀混战。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贿选政府,通电全国,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并将所部改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将清废帝溥仪驱逐出皇宫。1926年出访苏联,是年9月回国,率部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出兵陕豫。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29至1930年,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发动蒋冯战争和蒋冯阎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冯主张“团结全国民众之力量一致对外”,“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1932年10月9日,冯自泰山抵达张家口进行抗日活动。同月,驻察第二十九军东开长城一线,冯派人四处联络抗日力量,争取各界支持。对此,蒋介石屡电冯晋京,并派人到张家口劝冯放弃抗日活动,南下赴宁,以监察院院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相许,均被冯拒绝。1933年四五月间,日军相继侵占多伦,沽源,察省形势日益危急。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冯被推为总司令。6月中下旬冯部署军事,派大军北上收复察东失地,先后克复康保、宝昌、沽源。康、宝、沽三县相继克复后,蒋介石密电汪精卫,部署围剿抗日同盟军,令冯即刻取消抗日同盟军名义,冯予以严拒。7月11日,冯向多伦前线将士发出最后决战以死报国电。12日,吉鸿昌部攻克多伦,冯发电嘉勉和犒赏官兵大洋5万元。7月27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冯任委员长。8月中旬,准备进攻张家口之国民党军已达8个师12万人,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日本关东军也乘机向冯提出“严重抗议”。在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夹击下,冯坚持抗日强硬态度,加强战备,同时坚守枪口不对内的宣言。7月28日,蒋汪向冯发出最后通谍,同时又增调5个师兵力围剿抗日同盟军。至此,入察之国民党军队已达16个师15万人。为瓦解同盟军,蒋介石、何应钦又先后收买了抗日同盟军的邓文、檀自新、张人杰等将领,引起抗日同盟军内部混乱和动摇。在此腹背受敌、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冯的态度开始变化。8月5日,冯发出歌电,正式宣布下野。冯下野后,拒绝蒋汪电邀其赴南京“共商大计”,决定仍回泰山。8月14日,在宋哲元等陪同下,冯离察赴鲁。1936年,冯以蒋介石答应抗日为条件,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他曾任第三、六战区司令长官,后被蒋介石撤职。1939年以后,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冯据理力争,营救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多人。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与卖国政策。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次年11月在美国组织旅美中国和平民主同盟,反对美国援蒋内战。1948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委兼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7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绕道苏联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轮船行至黑海时突然失火,不幸遇难。终年66岁。

王兴民英雄事迹简介 篇五

编前语:王兴民同志是基层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在法院工作20多年来,他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忠于法律,秉公断案,他所办理的800余件案子件件都是铁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患癌症的王兴民还毅然拔下吊针针头,坚持着办完最后一件案件。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群众,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办案迷”、“百姓法官”„„本报今日特推出长篇通讯,以飨读者。

进法院工作20年,他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到审委会委员,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他长期身患重病,与死神搏斗,坚守在审判一线;他执法如山,秉公断案,替百姓伸张正义;他经济拮据,甘守清贫,站在河边不湿鞋;他忠于法律,挚爱事业,办理的800余件案子件件是“铁案”;他在当地百姓和当事人心目中树起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大形象,他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法官。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他47岁,却英年早逝,鲜红的生命怒放在少华山上。人们叹息,一个英年的生命走得这样匆忙,撇下了父母双亲、妻儿,离开了眷恋的岗位和朝夕的同事,告别了熟悉的乡亲。他走了,走得那样坦然,却给人们留下无尽的念想和敬仰。他就是华县人民法院优秀法官王兴民。

少华山默默哀立,缅怀赤子,罗文河潺潺流泪,思念英灵„„

“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干好自己的工作。”

今年47岁的王兴民,出生在渭南市潼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长期的农村生活和艰苦的环境,塑造了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直面困难和勇于吃苦的性格。上世纪80年代,王兴民从蒲城师范毕业,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6年,1991年,他被组织调入华县人民法院工作。到法院工作,对王兴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打铁须先自身硬。好学、倔强、不服输的王兴民抓住空闲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研究分析疑难案件。他省吃俭用,自费购买了几十套法学书籍研读,不耻下问向富有经验的老法官学习,刻苦钻研使王兴民的业务能力大为提高,很快成为华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业务骨干,他也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副庭长、庭长。正如王兴民常说的那句话“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干好自己的工作。”

谈起王兴民,他的领导和同事都说他是个“工作狂”,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里和当事人交谈,给人家讲法理,讲情理。每天上班,来得最早、走在最晚的是他。王兴民在高塘法庭工作的6年时间里,他作为高塘法庭的庭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工作到深夜。凡是在高塘法庭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法官都深有感触,“早上睁眼就上班,晚上睡觉就下班”是高塘法庭真实的写照,而在他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高塘法庭位于渭华起义发生地的高塘革命老区,辖区有五个乡镇,74个行政村,人口逾10万,王兴民走遍了高塘的每个角落,五个乡镇的书记、镇长和74个行政村的支书、村长都和他非常熟悉,而且他都能一一叫上名字。不管有什么棘手的案件,只要到他的手里保准得到妥善调解,双方当事人皆服。他在承办的一起砖厂承包纠纷一案中,案件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很难化解矛盾纠纷,合议庭在合议该案时有些意见认为该案调解不了,还是按照法律有关规定进行判决,但是作为审判长的王兴民持不同意见,他就是拧着一股劲,要把这难以调解的案子调解到头,二话不说,他就到纠纷发生地一住就是三天,硬是摸清了底数,号准了双方当事人的脉,当把双方当事人找来说明事情原委并力求调解时,一直不想调解、积怨甚深的一方当事人为之惊讶,听了王兴民的析法明理,情不自禁地说:“王法官,你真神了,你怎么知道我是这样想的,就冲你这种精神,我服了,我愿意调解。”王兴民说到:“今天也很晚了,今晚的饭我请客。”便饭后已是晚上10点多了,他也顾不上休息,又加班加点制作调解书,第二天早上,早早送到了双方当事人的手中,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一起难缠的矛盾纠纷化为玉帛。这样的事例在王兴民身上不胜枚举。十里八乡的群众看见他都和他打招呼“王院长来了”,并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老革命”。

法官李健和弥继锋与王兴民当初一起到高塘法庭工作。李健回忆说,当时的高塘春暖花开,油菜花飘香,景色迷人,但走进破旧的高塘法庭,看见冰锅冷灶,让他心凉半截。李健至今还清楚记得吃第一顿饭时的情景:外面下着春雨,房子漏着雨,雨水滴答着案板,扯面甩在案板上面,又噌到油腻脏手的围裙上,他当时真是心灰意冷。可是后来,王兴民不等不靠,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他拿出自家的积蓄,为法庭重新购置了灶具,请来民工修灶房、修厕所、买台布、刷墙壁、布置法庭。“王兴民庭长把心操咋咧,他平时舍不得吃喝,却自个掏了几千元买了个铃木摩托车,给大家用。他调走后摩托车还留在高塘法庭里,直到多年后报废。”提起当年的往事,弥继锋唏嘘不已。

高塘法庭离县城有近30公里的路程,而且都是山路,崎岖蜿蜒极不好走,王兴民的家在县城,每周都有几次到县法院办事,但他经常都是办完事就回法庭。他的妻子李爱萍动情地对记者说,在高塘法庭工作6年,回到家和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在整理王兴民的遗物时,还有近2万元的票据和一些群众向他打的借款欠条,老王说了,这些都不要了,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

“王兴民是踩着风火轮的‘哪吒’。”这是与王兴民一起出过差的同事给他的一致评价。不论在哪一个岗位,每一次出差,王兴民到达后都是直奔工作目的地,先忙完工作后再找旅馆。他总是把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按常规需要5天的出差任务,他3天就能完成。只要情况允许,常常是晚上坐火车出发,转天一早到达后立即开展工作,任务完成后再连夜返回。一次去北京出差,同去的法官提出要去趟******,王兴民也是第一次去北京,但他抱歉地告诉同事不能这样安排,“后面还有很多案子等着呢,得把时间向前赶。”结果,他们连夜乘火车返回华县,到达的当天上午就开庭审理案件。对时间如此“吝啬”的王兴民,在面对当事人时却从来不吝惜时间,总是给每个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不仅在法庭上,法庭之下的王兴民也是如此。“我的办公室和王庭长的办公室对门,经常在下班的时候,看见王庭长还在接待当事人。”法官高峰回忆说,“有一次下午3点多看见王庭长正和一位当事人谈话,下班时发现那位当事人还没走。”事后王庭长告诉他:“从法律上来讲,这位当事人恐怕不能胜诉,但他又有自己的委屈,拿出足够的时间和他交流,给人家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案件的审理。”

法院的领导和同事在王兴民办公室里整理遗物时,发现王兴民生前在笔记本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和普通法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工作主题,推动中院提出的‘十个一’工作措施的落实,就是要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用好手中的审判权。”看着王兴民的铮铮誓言,大家肃然起敬。

“让自己的业务强起来,群众和当事人的头就会点起来。”

记者在华县法院里采访,同事们都说,老王书多,爱钻研,他时常嘴不离案子,不管你听不听,主动和你分析案情,探讨法律条文适用问题,有时候争吵的面红耳赤。副院长韩少雄说:“眼看下班了,老王还端个水杯子来到办公室,翻着书本,说起了案子。县里政法界的朋友们聚会,他还说案子,弄得人家不好意思,说王兴民咋成了‘办案迷’咧。”王兴民也正是有着这股子钻劲、韧劲和“犟”劲,他成了院里个个称道、人人公认的业务尖子。王兴民深知,让自己的业务强起来,群众和当事人的头就会点起来。多年来,王兴民勤学善思,他灵活运用“审、裁、调、判”等各种司法技巧,创新办案思路和方法,庭前调解妥善处理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

对于一些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和民事案件,他一改以往快审快判的做法,采取以调解为主、以判决为辅的方式,贴乎民情,深受群众称赞。2009年4月,在审理被告人李某交通肇事一案中,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原、被告双方就民事赔偿很难达成一致,当王兴民得知民事赔偿原告人雷某(被害人之父)患有直肠癌急需用钱时,他费尽周折,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最终说服车主使雷某拿到了赔偿费。一位年逾七旬的老汉前些年入赘女方家。后来老汉病了,前方儿女便让老汉走(离婚)。老汉走投无路来找王兴民,王兴民给饭给馍吃,又送他路费,上门去做前妻老伴女儿的工作。经过多次说教,终于使他们和好了。王兴民后来又进行了回访,彻底解决好了老汉的生活问题。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这是王兴民20年刑事审判生涯的一贯作风和行为准则。对一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犯罪手段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的案件,他坚决依法从重、从快判决。张某、李某、刘某三人在华县瓜坡镇云家坡强一名被害人,致被害人服毒自杀未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影响极其恶劣,王兴民经过三天的审理依法分别对三被告判处十年以上不等有期徒刑。对此,当地群众拍手称快,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04年以来,王兴民带领干警经常到案发地、学校公开审理案件,经常深入当地的莲花寺监狱就地开庭,现场开庭审理了张某脱逃案,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对在押人员进行了一次思想再教育。针对华县境内盗窃通信设施犯罪高发的态势,他进社区,到案发地,集中力量就地开庭,当庭宣判十余案,近千名群众先后旁听案件审理,在县繁华地段灯光球场公开宣判四案8人,有力震慑了犯罪。

被告刘某之子长期患精神病,在村里曾无故打伤村民20多人,乡亲们看在刘某的老脸上,又念及其子是精神病人,也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谁知,2008年,被告之子又无故打死邻居两人,在被关押两个月后,不负刑事责任回到家中,激起群众义愤,刘某压力较大,曾想到自杀了结自己,但每每想到自己死后其子精神病发作还有可能继续伤害老伴和两个孙女及村民,遂用锄头打死儿子。案件审理期间,200余名村民联名请求对刘某法外施恩。王兴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该案犯罪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得到了村民的满意和良好的社会效果。20多年来,王兴民审结了800余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发回重审,无一当事人缠诉及上访告状,个人结案率达到100%,成为了一名断案如神、秉公执法的优秀法官。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能让父母不顺心、不如意。我们办案子要依法理,要贴乎民情、顺乎民意,只要这样父母也就高兴,我们也就踏实。”

这是王兴民常对身边的同事说的话。坦荡朴实的王兴民,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他出身农民家庭,更能理解农民困苦和打官司的艰辛。他每次走村入户案件回访,都要到案件当事人家里问寒问暖,走到田间地头,看到曾经办理过的案件当事人,也积极打招呼,在遇到十分困难案件当事人,还把自己身上的钱掏出来救济。他的一系列举动赢得了当地群众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更大的信赖。他被高塘老区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法官”。

作为一名法官,王兴民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时常和同志们说:“刑事审判无小事,咱们掌握着决定被告人人生自由的大权,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心。一次不小心对我们个人来说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失误,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不公,甚至影响别人的一生啊!”每处理一件案件,他都是慎之又慎,往往是白天准备庭审提纲,晚上模拟开庭,经常加班到深夜。2001年12月,高塘乡留马村的村民梁某将范某的左手背砍伤。两家从此结下了冤仇。2002年6月,心里委屈的范某向华县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欲追究梁某的刑事责任。2004年8月,刚调入华县法院刑庭的王兴民尽快要把这桩积案妥善处理好,他先后八上高塘塬,深入案发地,耐心细致苦口婆心地做梁、范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当时梁某认为公安机关对此案已做处理,是范某小题大做,纯属和自己过不去,感到法院受理本案不应该,自己心里也觉得很委屈,甚至梁某的妻子气得扬言要跳井寻短见。王兴民闻讯马上带着书记员,立即来到留马村,要求村干部和双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分别劝说。真诚感动了当事人。梁某和范某终于坐到一起,在王兴民等人的主持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梁某当场付给范某赔偿金2500元,范某放弃对梁某追究刑事责任,这桩多年棘手积案终于案结事了。同年10月20日,梁某和范某一同来到华县法院刑庭,为王兴民送上锦旗,以表谢意。他们感动地拉着王兴民的手说:“俺们对法院的调解真格满意,你们法官付出的真诚和心血,化解了俺们两家多年的积怨,太让俺们老百姓感动咧。”梁某和范某争着与王兴民和其他法官要去外面吃饭,王兴民和同事们都婉言谢绝了。王兴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同在一个村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冤家宜解不宜结啊,你们俩都常年在外打工,要多学些法律常识,既不能伤害别人,又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和气生财么。”一席话说得梁某和范某点头称是。

记者电话采访在渭南打工的范某,他在电话里提及这桩事,一直感谢王兴民。他动情地说:“王法官是好人呀,没有架子,待人热情,我在外面打工,听人说王法官因病去世了。我心里难过咋了。要是早知道,我一定赶回去,在王法官灵前烧一炷香,磕三个头,让他路上走好„„”记者听着也不禁潸然泪下。

“我从王兴民身上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如果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法官都像王兴民一样,那么咱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了。”

这是记者采访华县职工李教育时,他对王兴民的真情评价。作为当事人,后来成为王兴民挚友的李教育含泪回忆说:“我认识王兴民时,还是因为一场官司,那还是十几年前,我因经营药材生意有一笔药材款被人骗走,王兴民当时是一名执行法官,他在承办这个案子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了我的事忙前忙后,没日没夜,终于为我追回了药材款,所以通过这事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一直保持到现在。我觉得王兴民生性耿直,懂情重义,办的案子贴乎民情,顺乎民意。从他身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法律上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唉,兴民走了,太可惜了,人间少了一个好法官,天堂多了一个好人啊。”

在华县打过官司的人知道,向王兴民说情不好使,最好不要指望他法外开恩。但人多了,总有人心存侥幸。2009年的一天,王兴民回到家中,妻子告诉他有两个当事人委托亲戚将一个文件袋放下后离去。王兴民发现里面有一张中国邮政储蓄卡和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存款5000元及储蓄卡密码。那是王兴民已经审结的一起遗产继承案中的两名当事人送的。以常理讲,王兴民上有老母亲需要奉养,下有儿子正在上大学,中间还有他这个病秧子,家里早已捉襟见肘,急需用钱。而亲戚见他日子过得惶,才牵线搭桥帮他的,但他还是打电话叫来亲戚将储蓄卡退到当事人手中。正是源于对法律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心,王兴民秉公办案、铁面无私,不为亲情、友情和利益所动,时时注意法官的职业操守,不做任何有损法官形象的事情,被当事人双方和律师誉为“包青天”。

不到他的家中也许不会有人知道,说出了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作为当了一个6年高塘法庭的庭长和6年刑庭的庭长,竟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至今,还栖身于老丈人的家中,而且家中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康佳牌19英寸的旧电视,家中连个空调都舍不得购买。王兴民的爱人李爱萍哭着对记者说:“兴民走了,我好像感到他还活着,好像出了趟远差。每听到门响,我觉得是他回家来了。唉,这多半辈子,我跟着兴民日子虽穷真不后悔,人家都说老王是个好法官,是个好人,这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啊。我对儿子王龙说,你以后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做事,一定要对得起你爸,不要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真挚情感,朴素语言,令人鼻子发酸,热泪盈眶。

“活一天就干一天,干一天就要干出成绩来。”

长期的劳累,拖垮了他的身体。2007年底,王兴民常常感到腹部不舒服,以为是劳累所致,就没多在意。谁知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已,他去了医院做个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他得了严重的肝病。医生告诫他,必须好好休息,必须卧床静养,否则结果很糟。对于自己的病情,王兴民从医生态度坚决的话里明白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为了把有限的生命献给他毕生钟爱的审判事业,他说:“活一天就干一天,干一天就要干出成绩来!”

2010年5月,已经是王兴民做过三次介入手术的化疗阶段。17日一大早,王兴民同志的身影却出现在法院的大审判法庭———今天要开庭审理一起他曾经担任审判长的被告人王某等七人盗窃、敲诈勒索、妨碍公务、非法拘禁一案。本来王兴民由于身体不适已请病假休息,院党组出于对他的关心也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由其他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但当他得知该案公诉机关已提出新的证据需要继续开庭的情况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忘记了病痛,主动表态,这个案子是我一直审理的,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也比较复杂,控辩双方争议颇大,如果临时换人审理,还需要时间再熟悉案情,必定影响办案效率。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审结该案,他坚持由自己来开完这个庭。在庭审过程中,王兴民强忍着腹部剧痛,不时擦拭着额头豆粒大的汗珠,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几小时把案件成功审结,在场的同事们感动地眼睛都湿润了。

今年5月,经医院确诊,王兴民已到了肝癌晚期,好多同事都前去探望,他总不忘叮嘱:“一定要办好案子,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他还说:“我要同病魔做斗争,我要战胜病魔。”他的床头放着一些关于健康、保健的书籍,时不时要翻阅一下,始终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前来探视他的人。他从不让同事们看出他很痛苦的样子,很多当地群众、当事人闻讯也来看他,他都装出笑脸,给大家一种没有什么大病的样子,他还嘱托妻子拒绝来人看他,怕给组织、给领导、给同志、给群众添麻烦。6月14日,在临终前的几个小时,王兴民只说了句“我身体可能不行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给人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他就这样走了,走得十分平静,没有留下任何的豪言壮语。

对于王兴民的病情,可以说该院立案庭庭长牛建民是最了解的人,他说:“我和兴民私交很好,从2004年开始,我就知道他有病,但他从没有因此耽误过工作,我不止一次劝说他到医院看病,他都说,没事,没事,事多得很,忙完了再说。经常看到他没人的时候,手捂着肚子,疼的满头大汗。但一看到来人,他忍着痛苦,强装笑脸,从容工作。到了今年元月,到西安医院去看,确诊为肝癌晚期,医院放弃了对他的治疗,我们都瞒着他,不让他知道,单位领导和家人及同事都让他休息,但他说工作头绪多,得把工作安排好,才能请假休息。大家拗不过他,硬是坚持去上班。他私下还给我说,我知道我的病很重,连西安医院都不给我治,我猜得出来。”说到这时他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华县法院李建中院长痛心地说:“王兴民同志是我们法院的一名好法官、好党员、好干部,他的去世是我们法院的重大损失,他的这种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秉公执法、无私奉献、清正廉洁、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法官学习。”

两袖清风冲天去,一身正气显尊容。王兴民走了,走的那天,为他送行的有亲人、有领导、有政法干警、有他审过案子的当事人、有十里八乡闻讯赶来的群众。人们说,这是华县有史以来最隆重、最感人的一次葬礼。是啊,一个普通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从医院病床上拔下吊点滴的针头,办完最后一宗复杂的案件,为法律的庄严而殉葬,怎不令人肃然起敬,一个普通的法官,在离开人世时,有这么多群众送行,让人念想、落泪,这才是真诚的敬意„„倒下去是一条汉子,挺立的是一座丰碑。

日前,华县人民法院、华县人大常委会、华县县委和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先后作出向王兴民同志学习的决定。

深秋的华县少华山,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倔强的山魂为和谐美好的家园展现着无限的眷恋和赤诚情怀,生命因奉献而精彩。兴民兄弟,一路走好,看那满山的红叶,您将生命怒放在少华山上„„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 篇六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五篇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一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 30 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 28 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二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 2003 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 7 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三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 年 12 月 30 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 年 1 月 8 日,他接诊了一位 82 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 9 号,她就发烧了。等她 CT 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 CT 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 1 月 10 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四

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的防控第一线因过度劳累而猝死,我们不能不为他惋惜与心痛。他叫宋英杰,是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他出生于 1992 年,他正值青春年华,是人生的黄金期。他因公

殉职,死的伟大。因为,他是为人民利益牺牲,我们应当向他致哀。

据中国青年网 2020 年 2 月 4 日报道,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宋英杰从大年初一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团队坚持值班,并独自负责卫生院仓库医疗物资分发,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我年轻,我扛得住,这些事情让我来”,成了他的口头禅。3 日零点值班结束交接完班后回到宿舍,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

全国人民应当永世不忘宋英杰这个名字。因为,他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坚战中没有贪生怕死;因为,他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没有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么娇贵,而是舍生忘死,毫不犹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因为,正是由于他忘我兢兢业业的工作,才能让更多百姓安全度过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感染期。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宋英杰死得其所,说明他已经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根植于人民的土地上,说明这颗种子已经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和开花结果。而且,正是由于硕果累累,让他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一个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舍生忘死的人,他才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才能用自己的生命托起百姓心中的太阳,他才能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桥梁,他才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所以,当他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这个千斤重担的时候,他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

虽然宋英杰仅仅是一个副组长,是个芝麻官。但是,他却觉得这个副组长的责任比千斤重担都重要。只有毫不犹豫和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的历史重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

与重托,才能不给自己和 90 后的这个群体丢脸;只有在关键时期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才能无愧于医务工作者这一崇高职业;只有把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产生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宋英杰匆匆走了,我们必须向他默哀,为他送行;宋英杰匆匆走了,当地党和政府要关心和照顾好他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宋英杰匆匆走了,我们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和顾全大局的精神,不能让这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英雄在天堂留下。

抗疫英雄事迹简介五

月 29 日这天,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段话: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

所以我开了个党小组会议,说共产党员的口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一席话,充满正能量!

意外成为“网红”之后,很多媒体要采访张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绝了。“多一些时间,我们就可能多救一个病人。”

英雄人物事迹 篇七

英雄人物事迹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他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为了激励他报效祖国,在他的脊背上刺下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后来岳飞参加了抗击金兵的队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在河南的朱仙镇,岳飞率兵大败金兵的“拐子连环马”,大大挫败了敌人的锐气,金兵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

文天祥,南宋抗击蒙古的名将,后兵败被俘,敌人多次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并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后来,文天祥英勇就义。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一次,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又过了几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林则徐(1785—1850年),汉族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贫寒,在为官40年中,他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

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士兵。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

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机枪枪口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黄继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董存瑞,1929年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钱学森,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准备回国,但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但钱学森还是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中国。并为祖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刘翔,中国田径(110米跨栏)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6年7月11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这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英雄事迹简介 篇八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英雄人物事迹 篇九

英雄人物事迹:

张兰生(1909-1940.7)

张兰生,又名包巨魁,满族。呼兰县城人。在呼兰模范小学读书时,正值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呼兰各界群众纷纷上街游行,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张兰生和同学张克明、滕永庆及县中学学生王文魁、常武明等联合发起成立呼兰县学生联合会。发表声明,号召呼兰人民“猛醒”!“速起”!“为学生之后盾”。张还组织学生上街讲演、到各商号去募捐、宣传抵制日本货。7月,组织各校学生在西岗公园举行义演,将演出所得,全部支援上海工人、学生斗争。高小毕业后,升入呼兰中学,1928年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哈尔滨电业局电车厂,当“车掌”(售票员)和司机。

1932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张积极参加电车厂工人的罢工斗争。还常常以消极怠工,少收或不收车票办法对抗日本人,因此受到“重点”监视。中共哈尔滨市委加意培养教育,使他迅速提高思想觉悟。1932年哈尔滨电业局成立了秘密党支部,张首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支部委员。1933年4月2日,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大罢工,他是罢工的组织者之一。1934年2月,哈尔滨电业局党支部遭到破坏,受中共哈尔滨市委派遣,赴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1935年2月,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书记,领导珠河、五常、方正、延寿等地的党团工作。在1934年冬和1935年春日伪当局发动的“大讨伐”中,他率领珠河地区的广大军民,粉碎了日伪的围剿。1935年10月,组建珠河县人民政府,壮大了游击队,在道北、道外、亚布力、双东、苇河成立了区委,在延寿、方正成立了延方特支,党员达到300余人。1935年夏,日伪当局加紧“讨伐”珠河游击根据地,根据地和反日群众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张兰生于9月10日主持召开了珠河中心县委执行委员会议,决定把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主力,由珠河地区向松花江下游的汤原、依兰、勃利地区转移,开辟游击新区。张与珠河中心县委成员则去老区开展恢复根据地的斗争。

珠河游击根据地被敌人蚕食破坏后,1936年5月,珠河中心县委决定离开珠河,向下江一带转移。9月,张与珠河中心县委成员抵达汤原,与三军主力会合。9月18日,出席了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及抗联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张当选为常委、宣传部长。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张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书记。1938年东北抗日斗争进入艰苦时期。张和省委其他领导人,共同指挥抗日联军第三、六、九、十一军主力部队,向海伦地区远征,胜利地粉碎了日伪妄图将抗联“围歼”在三江的阴谋,开辟了黑嫩平原新游击区。1939年4月12日,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执委会,将临时省委改为北满省委,张当选为省委常委,兼任抗联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为贯彻执行省委执委会议精神,与三军军长许亨植召开了三军军部会议,总结三军党政工作,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作用。会后,率领三军二师在依兰、通河、汤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940年7月,张在德都县朝阳山与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共同商讨开展讷嫩地方党的工作问题。7月19日,日伪骑兵“讨伐”队突然包围了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突围战斗中,张兰生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中国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英雄人物诗歌:

朱德: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李兆麟

露营之歌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哟,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息烽烟。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呀!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四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绚烂神州地,白山黑水间。八载余,强敌嚣张,铁蹄肆踏践。中华民族遭蹂躏, 惨痛何堪言!骨露原野,血染白山巅。义忿填胸,揭竿齐向前。誓驱倭寇,团结赴国难。民族自救抗日军,铁血壮志坚,杀敌救国复河山。

驰骋吉、黑边,横扫哈东南。军威远,松江动荡,兴安亦震撼。冰天雪地朔风吼。 夜雨复霜天。救亡壮志,永矢兮弗谖!鼓角乍鸣,将士各争先。杀声四起,敌寇心胆寒。六载于兹未稍懈。孤军喋血战,伟哉豪气长虹贯!

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烈焰炽,战争烽火延烧遍中原。东北抗联齐奋斗,统一指挥建,三路军成立军民齐腾欢。厉兵秣马,慷慨赴火线。果敢冲锋,寇氛一扫光。民族革命成功日,红旗光灿烂,高歌欢唱奏凯旋。

杨靖宇(二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英雄事迹简介 篇十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故事主要讲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黄继光,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他的胸膛挡住了疯狂的子弹,战争胜利了!而黄继光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战场,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黄继光是一位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好战士!

想想当时黄继光当时的决心,再看看我们,黄继光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帮父母干家务活,不愿在学习上下一份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用多少个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是用多少个烈士的头颅换来的?老一辈的战士宁愿勇敢地面对死神的威胁,也不愿当一个抛弃自己祖国的卖国贼。正是这些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烈士,激发了中国人欲要和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想想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数不清的中国人倒在了鲜血中,到处都是日本人放肆的笑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是共产党救了我们,是舍己为人的烈士救了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不要辜负了老一辈爷爷奶奶的希望。

是啊!正如毛主席说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黄继光对面前的刀枪火海都不怕,只为了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他张开双臂,向激烈的枪口扑去,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豪气贯日月,英风照大地。”他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我们现在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和他们那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生活能比吗?他们那种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有吗?他为了国家浴血奋战,而我们却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想到这,我感到内心无比的羞愧。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这代表着战士们的鲜血,战士们抗击侵略者洒下的鲜血!想想,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什么精神?是敢于奉献自己,为大家着想的美好品格!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好好学习,不辜负了祖国对我们寄托的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23 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