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一

内容:教科书p68-69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用从问题想起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挂图等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复习 揭示课题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84米,如果织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要求:先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再解答。指名说解题思路,并说说用列表的好处一台3小时84米一台8小时?米独立列表解答,交流思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运用这种策略,我们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例题出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认真读题 仔细分析信息比较多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把所有的信息都整理进去吗?你能根据问题列表整理信息?(巡视 个别辅导)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不需要都整理,只要用到“与桃树、梨树有关的信息”独立列表整理信息桃 树3 行每行7棵梨 树4 行每行5棵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样想?小组讨论 交流 可能有两种思路(分别从问题、条件想起)请列式解答巡视 适当进行指导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 说意思3×7=21(棵) 4×5=20(棵)21+20=41(棵)试一试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要求: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展示学生表格和答案桃 树3 行每行7棵苹 果 树8 行每行6棵独立列表整理,互相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检查订正3×7=21(棵) 8×6=48(棵)48-21=27(棵)你能根据题目呈现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再设计表格填表并解答吗?选择典型题展示共同交流(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被展示者的分析思路)独立提问题,设计表格,填表列式解答 互相交流 比较小结刚才列的表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思考 交流组织练习用列表的方法,来算算,用这些栅栏还可以围成长是几米的长方形?长(米)8765宽(米)1234面积(平方米)8141820引导观察:刚才我们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可以围出很多种情况。想一想,如何围面积最大?指出:在确定长方形周长后,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独立填表交流填表情况观察每组数据讨论交流 8×1积最小,7×2、6×3积依次增大,5×4积最大,“想想做做”第1题选择列表、不列表的答案予以展示共同交流分析图意,收集信息独立解题 (列表、不列表皆可)“想想做做”第3题展示学生作业 共同评议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每步求的是什么?可以怎样检验我们的解答对不对?独立填表 解答 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路互相说每步的意义口述检验过程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互相交流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练习本上整理条件,作业本上解答 教学随笔: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 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体会到北京奥运会弘扬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情系奥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

奥运会圣火点燃的瞬间,多名奥运冠军夺冠的精彩瞬间。

二、创设情景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今年暑假里我国举办了一个体育盛会,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了,是2008北京奥运会。全体中国人民为了奥运会能圆满成功的举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2、示题:我们来看: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正要用屏风围起一个供运动员休息的长方形场地,(见课件) 有18个屏风,每个长1米,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提示:18个1米长的屏风围成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18个1米长的屏风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3、动手操作:

师:我们利用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屏风,

同桌合作 ,用小棒摆一摆,说出你摆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①汇报交流:

生1:长8,宽1米。

生2:长5,宽4米。

②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有4种不同围法,那么,如果从数学方法来思考,我们还可以用表格来列举。

4、运用填表列举

(1) 出示表格: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师: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会怎样?

生:长和宽的和一定是9米。

学生自主填表。

(2)师:一共列举出多少种围法?

( 展示不同的列举顺序。)

师:比较学生两种围法(有顺序和无顺序)哪种好? 板书:有序

师:用表格列举与摆小棒相比有什么好处?

生:不重复,不遗漏。 板书: 不重复,不遗漏

小结:在列举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答案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问题的答案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一一列举。(板书:一一列举)

5、反思列举方法

观察这张表格,如果你是志愿者你会选择那种围法? 为什么?(同桌交流)

感知列举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长方形图)

这4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面积大,什么情况下面积大?)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结论:在周长不变的前提下,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距越大,面积就越小;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过渡:(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一列举后还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

下面,我们到奥运纪念品专卖店看看吧,这里的商品真是丰富啊,你们最喜欢什么啊?

是啊,曹老师也最喜欢奥运福娃了。只是很可惜,福娃太畅销了,就剩下3个。如果老师要买福娃,最少买1个,最多买3个。你能帮我算算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吗?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提问:“最少买1个,最多买3个”是什么意思?(买一个、买两个、买三个)

你打算怎么买?

(同桌或前后交流讨论)

2、分类思考,完成列举

(1)你打算先考虑买几个的情况?然后再考虑买几个的情况?最后呢?

(指名说说。适当板书)

(2)我们也可以填表列举:用打“√”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的购买方法。(示表)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只买一个的购买方法,填表。

购买方法

只买1个

买2个

买3个

贝贝

晶晶

欢欢

循序渐进,深入问题: 接下去又要怎样思考呢?请你分析另外两种情况各有几种买法,并继续用表格完成列举。(教师巡视,指导填表)

3、个别展示,集体交流

指名某小组具体介绍是怎么列举的,同步展示表格列举。

可追问:如果买2个,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注意有序性)如果买3个呢?谁能具体说说是哪几种方法?(多媒体演示在表格中打“√”)

答:一共有7种不同的购买方法。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的方法来进行列举,比如说:贝贝、晶晶、欢欢分别可以用a、b、c来表示,那么,只买1个的情况就有a、b、c3种买法,而买2个的情况就有(学生补充),还有3个全买的情况就是(生答)。

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可以是表格、字母等不同的方式。

4、引导反思,突出关键

问:刚才我们在解决买福娃的问题时,是分几部分来完成列举的?

(也就是先把买的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各个情况的不同买法进行有序列举)

(板书:分类)

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有的时候列举时要先分类,再逐类进行列举。这样做就 “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拓展应用

1、在奥运赛场外,同学们正进行激烈的体育游戏呢,瞧,他们在投飞镖。投中内圈10环, 中 圈8环,外圈6环。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多媒体出示该题)

(1)“投中两次”是什么意思?投中两次最多的多少环?最少的多少环?按照顺序列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

请在练习纸上自己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2)让学生独立完成列举,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列举思考的过程。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10+10=20、8+8=16、6+6=12、10+8=18、10+6=16、8+6=14)

(10+10=20、10+8=18、10+6=16、8+8=16、8+6=14、6+6=12)

小结:一一列举时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有条理地思考: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或分类思考都是有条理的思考。

2、大家看了今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的比赛吗?我国的马琳、王皓、王励勤包揽了金、银、铜牌,奥运会迎来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辉煌时刻。(见图)

假如下一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还是派出这3位选手参赛,请你预测一下,他们进入四强的情况会有哪些?(见图)

先让学生讨论会有几种不同人数进入四强?(即先分类。)

再逐一列举。

(1)无人进四强,1种;

(2)一人进四强:马琳或王皓或王励勤 有3种;

(3)2人进四强:马琳与王皓、马琳与王励勤、王皓与王励勤,有3种;

(4)3人全进四强,1种。

共有8种不同的情况。

当然,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最后一种情况,他们全部进入四强,为国家争光)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在用一一列举策略的同时,我们经常还会用到哪些其他策略?(列表、画图)随着你们知识的增长,将来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使我们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也请课代表把全班同学上课的感受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告诉曹老师,好吗?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 篇三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对于一一列举的方法,有许多学生都在无意中用过,但是却没有把它系统化,甚至根本就没有正视它。换句话说,学生基本都认识列举的方法,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思考方法的整理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下了工夫。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心理学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碰到问题的第一反应终究是形象化的。就比如本课例一,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把围的样子摆出来或画出来,空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是直接想出来。于是,我组织学生从摆小棒入手,在摆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在小棒已显得可有可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屏弃小棒,共同进行方法的优化。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教为学服务,每一步的推进既是课堂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学生主宰了课堂,课堂也发展了学生。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思维是贯穿数学学习始末的一项活动,故数学被喻为思维的体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即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课上我尽量做到让学生多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说说对于问题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发言中的反馈信息合理安排接下来的环节。

但是,最后的巩固环节处理得很不到位。首先试一试时三份作业一起呈现,学生比较起来无从下手,未能找到各个的特点。而接下来几题由于时间关系交流得比较仓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四

作者: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徐青

教学目标:

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实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在对解决问题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积累铺垫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测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关:中山路小学原有一个花圃是长方形,长4米,宽3米。校园扩建时,长增加了2米。(1)学生画图(2)对比交流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校园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办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1)学生画图, (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画图能帮助我们思考……)

三、再次体验

1.出示第三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宽30米的前操场。因为要造“牡丹公寓”,宽减少了10米,这样前操场面积就减少了400平方米。现在前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学生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策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3)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猜测。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测,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2.出示第五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如果这个操场的长增加20米,或者宽增加15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学生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学生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五

学习内容:练习课,课本67页8~9题,补充练习等。

学习目标:进一步学会有续思考,应用一一列举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进一步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进一步积累坚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进一步学会有续思考,应用一一列举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学习难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课前导学】

复习回顾:

a、这一章内容主要学习了什么策略?

b、在这种策略时要注意什么?

c、请将平时的典型题目或不明白的题目记下来准备明天和同学讨论。

典型题目:

1、从2、3、8三个数字中选出1个、2个或3个数字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数

2、书架上有3本不同的画报,从中最多拿两本,不能不拿,有多种不同的拿法?

3、王明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寄一封挂号信,需要贴4元的邮票。如果只有6角、4角两种面值的邮票,一共有多少种贴法?

【课内导学】

一、成果展示。

1、组内交流预习情况,再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组长统计学习结果,并搜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全班展示(每组在黑板上展示一道)

二、合作交流

1、探索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老师预设问题:

这部分解决问题在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三、精讲提升

1、学生交流探索结果,并鼓励学生装质疑争论。让思维得到碰撞。

2、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3、交流学习心得。

四、达标检测:

1、完成67页第8和9题。指名交流。

2、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后导学】

1、五把钥匙开五把锁,但不知道那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试开次,就能把锁和钥匙配起来。

2、六(1)班毕业生中有6名同学聚会了,他们互相都握了一次手,这次聚会大家一共握了次手。

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你最多抽张,就一定能抽出一张黑色的牌。(黑桃或梅花)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48厘米,当长是厘米,宽是厘米时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画报和5本不同书,从中最多拿两本,不能不拿,有种不同的拿法?

6、有4名同学参加中国象棋比赛,得冠军和亚军的名单有种可能的情况?

7、有两封不同的信和三个不同的信箱,李明去寄信,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法?

8、从分别写着1、2、3、4、5、6、7的七张卡片中取两张写成一道一位数的加法题。

(1)有多少种不同的和?

(2)有多少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9、李华有2枚1元、8枚1角的硬币和4张2角的纸币,她要买2元一盒的水彩笔,付钱的方法有几种?

10、有五张币值分别是1角、2角、5角、1元、2元的人民币,能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

11、小刚要购买一枝价值47元的钢笔,但他身上只有5元和2元纸币各若干张,他可以怎样付款,不需找零钱,有多少种付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转化策略对学习的作用,能有意识、有目的、适当地运用转化策略。

教学重点:

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个图形,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你是怎么求的'?为什么这样做呢?通过转化,我们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了规则的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提问:在刚才的做题、交流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二、新授,尝试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学生观察。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能不能转化成更简单的算式?

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提问:这时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和刚才的方法比较,这2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有时候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2.练一练

三、练习运用转化策略

1.练习十六第5题 比较几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2.练习十六第6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明确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加比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比赛。单场淘汰制就是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

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

进一步提问: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3.练习十六第7、8、10题

四、总结故事启迪,领悟转化的技巧

五、指导完成思考题

弄清27+19的和就是最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之和。

作业布置 练习十六第9、11、12、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篇七

经历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列表法,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不懂得列表的好处以及怎样列表来思考分析问题。因此本节课上我注意让学生仔细观察列表例题,发现信息比较多,比较乱,从而想到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而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学生抓住关键字,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准确的意思,并且将有关联的条件找出来,要从表格中就能看出题目的完整意思,可以通过表格找到解题的关键点。通过让学生先自主整理列表,再汇报讨论,让学生明确条件虽多,但我们只需要整理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即可。

本节课我觉得也有几点不足:

1、通过随后的练习,学生还没有自觉养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没有要求让列表,学生是不愿意列表的,导致时常做题出错。

2、当学生列表后,课堂中没有让学生多进行据表分析,对于整理好的表格进行分析得不够,可能也是因为我觉得这部分知识学生分析起来不太困难,但回想起来如果让一些后进一点的学生说一说,多分析一下这些表格,对于他们用此方法再解答一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更大的帮助。

3、课堂上学生的小组交流不够多,虽然在教案中我设计了让小组活动交流的时间,但在实际的课程中,真正让学生交流看法的活动只有一次,而且个别学生在交流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使小组交流变成了形式。在后面的教学中应该严加要求努力加以改进。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篇八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后,我决定使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导入,从而引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两种思维方式“从条件想起”、“从问题入手”,为新课教学做铺垫,进而揭题。

由于采取的是“教与学方式改进”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们都进行了课前的预习。从收上来的预习纸中,我寻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也就是整理信息的三种办法:

1、画图表示;

2、画线段表示;

3、列表整理。

所以,在课前我就做了记录,并留心在课堂上逐一安排这些小组上台展示,并最终讨论有关列表整理的方式。在介绍列表整理方式中,我注重让学生掌握如何填写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并体会它的好处。最后,在大家的讨论和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列表整理的办法,并完成了例题的列式解答。

在这一课的教学准备和执行中,我有以下感悟:

1、预习纸或预习题的下发,可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不会存在侥幸遗漏的情况;

2、由于已经预习过,课堂中一些练习可提前完成,可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去进行其他的讲解。

3、由于提早预习,不少孩子的自我学习和吸收能力加强,这点可从她们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这部分孩子特别爱说、能说、会说。不仅专业知识得到提升,而且个人的素养也相对提高,变得自信、有条理了!

4、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并理解和体会了团队精神!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几点遗憾:

1、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在课上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她们的自学,过多的参与到她们的学习中;

2、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给与学生大量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难以把握,有时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产生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就是好的学生越来越棒,而后进生则学得云里雾里,成绩越来越差。当然我们有小组长辅导的机智,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值得我们老师去探讨;

4、这种模式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但是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如何能更好的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所应该探讨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篇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63--64页的例1、例2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我们新桥村有一个农家乐,今天高老师就当回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有什么新奇的,好玩的等者我们大家,大家想不想去呀?下面我们的游玩开始。

尝试题:

请看大屏幕:(王大叔有一个农场,他想用“2、3、4”这三个数字给自己的农场编一个三位数的门牌号,这个三位数可能是哪些?)

我们帮王大叔解决了门牌号的问题,请跟高老师进入王大叔的养殖区。下面接着看王大叔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课件)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问:你能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代替栅栏围出一个长方形来吗?同桌合作,围一围。看哪一组同学围得最快?

组织全体同学交流围法

观察分析:长与宽的和是多少?长与宽的和与周长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把符合条件的长和宽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了,我们还可以借助表格来列举。请你根据刚才的思考在作业纸上填一填这张表格。

交流填表情况。

谈话:像刚才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问题的答案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一一列举。(板书)

一一列举时还要注意什么?(有条理、有顺序)

过渡:王大叔要是它的羊养的更多的话,应该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却不一样。请你比一比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一定,什么时候面积最大?

引导学生归纳:当周长一定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差越大,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过渡:(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一列举后还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游玩中的问题很多,下面的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是否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

二、教学例2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

我们帮王大叔解决了羊圈问题,王大叔想扩大他的养殖业想借阅下面的杂志。

多媒体出示例2:借阅下面的杂志,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借阅方法?指名读题后提问:“最少借1本,最多借3本”的意思是到底能借几本?(可能一本、可能两本、可能三本)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分组自学

(3)个别展示,集体交流

(4)引导反思,突出关键

问:刚才我们是分几部分来完成列举的?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有的时候列举时要先分类,再逐类进行列举。这样做就“不重复,也不遗漏”。

(5)农场的景色太美了,大家想留下永久的纪念想拍照片。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打算分哪几种照相的情况?

用自己喜欢的列举方式进行吧!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列举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拓展应用

1、转了一上午大家也有点累了,正好王大叔的农场里有个游乐休闲区。大家想不想放松放松?(课件)下面请进入王大叔的休闲区。

2、还有更好玩的游戏等着我们请看(课件)

师:愉快的牧场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牧场了,牧场的门口是1路和2路公交车起始站站台,请看大屏幕(课件)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全课小结

短短的四十分钟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用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首先要做到有条理,有顺序,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有条理、有顺序

不重复、不遗漏

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十

教学设计

丹阳市导墅中心小学   周琴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国标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71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具]

课件,每生印一张例1的方格纸 /学生准备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情激思。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一下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顿大学数学系高材生,又在德国深造了一年,数学素养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出了各种示意图,还列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钟头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跑来问他算出来了没有。“正算到一半。”阿普顿慌忙回答,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角上滚了下来。“才算到一半?”爱迪生十分诧异,走近一看,哎呀,在阿普顿的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何必这么复杂呢?”爱迪生微笑着说,“你把这只灯泡装满水,再把水倒在量杯里,量杯量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容积。”

“哦!”阿普顿恍然大悟。他飞快地跑进实验室,不到1分钟,没有经过任何运算,就把灯泡的容积准确地求出来了。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小结: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爱迪生和他的助手阿普顿,巧妙地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陌生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列表法、还原法;五年级:列举法、还原法;六年级:替换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出示例1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2个平面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吗?生:没有

师: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呢?(生发挥想象力回答,但要说明的是平面图形)

2.引导交流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什么可能相等?生:面积

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谁来说说看。

生:可能说“数方格/折剪拼移转”(如学生讲到数方格,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方格补好)

师:好,现在就请大家拿出手头的图形,同桌协商选用哪种方法,然后分好工,每人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操作,然后放在一起验证一下。(同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3.指导验证。

师:验证下来,发现,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确实相等的同学学举手!

你们组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指名回答。

学生说想的过程,并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纸。(生可能回答上半圆平移下来就是下半圆,他们的面积吻合;“花瓶”突出来的半圆就是瓶口凹下去的半圆,只要分别把他们旋转180度就可以了)

师表扬。

师演示刚才学生说的过程。

师:这样旋转和平移后都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变成长方形后面积确实————相等!为什么?

生:长和宽一样,所以面积一样。

(长是5格,宽是4格,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都是20格。)

师再次演示变化过程,提问:在2个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他们什么不变?(面积)都把他变成了什么图形的面积?生:长方形。

有没有用“数的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为了更好的比较两者的面积,运用了解决问题的一个什么策略呢?是的,是把两个未学过的图形(复杂繁琐的)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的)两个面积相同的长方形来比较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又一个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4.出示练一练。

师:下面,我们继续看一组图形:出示p72练一练。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解题关键:平移前后周长不变)

集体交流校对方法,并课件演示。

5.回顾知识,体验转化

(1)师:同学们,其实“转化”的策略并不神秘,在我们以前图形学习中就曾经很多次运用了“转化”的策略,你能回想出哪些呢?

同学们合作交流,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在组内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同时从别人的发言中丰富自己的认识。指名回答,生可能会说:

推导三角形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推导梯形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推导圆面积时,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推导的过程,并相应演示推导过程。

……

(2)我们除了在图形变化中运用转化,在计算中也同样适用。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

若学生不能说出算理的转化过程,师先出示1.25*7.8=?1/7除以2/9是多少,让学生在算的过程中再次体会转化的重要性

然后出示试一试:计算1/2+1/4+1/8+1/16

师:(1)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回答,并强调单位“1”相同。

(2)相邻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后一个是前一个的1/2)

师我们一起来画图表示看看。师根据题目依次画图。

师:你能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吗?学生看图解答。

指名回答。1-1/16=15/16(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师提示:求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又是多少呢?)

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他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如果再添一个分数+1/32呢?

(3)小结:“转化”中一种常见、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可以积极地使用“转化”策略来解决。

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1、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转化策略用得好?

2、请大家在书上完成练习十四的1,2,3,然后集体校对,进行星级评定(合计5道,五星级评评定)。

第1题:

(1)学生数一数,得出结果。(15场)

(2)交流简便思路,学生最初可能有两种情况。

生1:用“顺加”的方法:8+4+2+1=15场。

生2:用“倒减”的方法:16-1=15场

对于第二种方法,学生可能只是猜测,需要通过举例去证明。

(3)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后汇报。

(4)教师讲授:16支球队中只有1支球队是冠军,其他15支球队都要先后被淘汰,所以一共要进行16-1=15(场)比赛。照此类推,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进行64-1=63(场)比赛。

第2题:(课件演示直接校对)追问:怎么想到转化的方法的?

第3题:(重点讲评八卦图)

已知该八卦图的半径是五厘米,求红色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解答(思路:转化成2个圆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愿意运用转化的策略吗?为什么?

生回答出示: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复杂转化为简单,陌生转化为熟悉,

抽象转化为具体,未知转化为已知。

掌握转化的策略,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多位数学家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师小结:当然,有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我们想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十四第3题(1)

2、练习十四第4题: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1/3是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

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

s圆形  ——s长方形

小数乘法——整数乘法

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9 12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