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高考时间是几月几日【精选9篇】

发布时间:

大家了解吗?2023年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它是改革后的第一年。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2023全国高考时间是几月几日》,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考报名的注意事项 篇一

1、提前办理身份证

不同的省份和地区,高考报名的时间也不同。但是所有要参加高考的同学,都必须录入身份信息。高考报名必须采集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个人基本信息,这也就是说在报名前,我们的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好二代居民身份证。如果身份证遗失或将于2020年6月9日前过期及不含指纹信息的,考生都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办理新的身份证。有的学生可能还未办理身份证,所以家长要记住,提前给孩子安排去办身份证,不要等到高考才着急!

2、身份证遗失的考生

很多考生比较马虎,自己的身份证遗失了或者信息不全都不知道,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孩子,检查身份证信息、到期时间。这样才不会造成不能正常报名。

3、复读生报名

每一年都会有复读生,所以家里有复读的孩子家长注意了,除了检查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还要再次注意自己的学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不得参加高考报名。

2018年高考改革考题 篇二

——外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

本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

今次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庆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3个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英语一年两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针对英语科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和口语将一年两考,笔试是否会一年两考则还在商议当中。

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今次公布方案的重庆就明确,从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命题试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外,全国其他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其中,有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的。

高考考试的需要注意什么 篇三

在考试之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复习一遍,所有的高考当中需要的资料,自己全部准备妥当,不要想自己会不会考好,在高考之前,放松自己的压力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清楚的知道,高考当中科目考试时间的安排是怎样的,每科的考试时间是多少,自己掌握好时间。

高考之前肯定会准备考试需要用的东西,自己提前准备好,如果有不合格的即使更换,知道自己在哪考试之后,提前预定好房间,防止有意外的情况,耽误自己的高考时间,高考的时候,一定要定好闹钟,千万不要学习很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你在高考的时候才能发挥的更好。

2023年全国高考时间表 篇四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考试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

2023年高考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11:30)、外语(15:00-17:00);

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但由于各省高考制度不同,因此夏季高考时间实际安排也存在差异。下文将为大家介绍2023全国各省市夏季高考时间安排。

1、自主命题卷地区

使用自主命题卷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浙江、上海。

其中上海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总共2天半。

北京、天津、浙江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总共4天。

2、全国甲卷地区

使用全国甲卷的省份有: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

其中西藏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6月9日上午需参加藏族语文科目考试。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8日,总共2天。

3、全国乙卷地区

使用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安徽、甘肃、吉林、宁夏、陕西、江西、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

其中江西、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6月9日上午需参加技术考试或少数民族语文科目考试。

河南、山西、安徽、甘肃、吉林、宁夏、陕西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8日,总共2天。

4、新高考I卷地区

使用新高考I卷的省份有:广东、福建、湖南、河北、江苏、湖北、山东。

其中山东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总共4天。

广东、福建、湖南、河北、江苏、湖北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9日,总共3天。

5、新高考II卷地区

使用新高考II卷的省份有:重庆、辽宁、海南。

其中海南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总共4天。

重庆、辽宁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10日,6月10日上午需参加少数民族语文科目考试。

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国内本科学历最高的10个专业名单出炉 篇五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会计学、法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会计学、英语、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的毕业生超过10万人。

高考改革时间表公布 2018年正式推行 篇六

近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明年上半年出台。

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大影响。配套实施意见现行试点,2018年正式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而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招生改革】

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高考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次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此前表示,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招生和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之间,也将有所区别。

不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高考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目前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在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高考改革】

外语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针对高考改革,此次教育部计划推出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提出,要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其中,在高考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高考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政策实施】

各地最迟明年底出台实施办法

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高考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高考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高考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8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高考改革路径

有条件可9年一贯制办学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目前关于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主要有七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高考改革统一,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这几个高考时间点 2018年要高考的你不能错过

近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三个重磅文件,浙江省也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方案不仅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对于2018年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更需要及时关注和研读这些文件。为此,助学博士小朱梳理了高考改革方案,以2018年高考生为例,整理出考生需要注意的时间点,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怎么缓解高考压力 篇七

第一,要调整自己对于高考的预期。你全力以赴备考,没有浪费时间,每天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学好每一门课,成绩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你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成绩就会变得更好。减压的好办法,我建议你记住曾国藩的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要让过高的目标给你带来太大的压力和痛苦。

第二,培养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人生总会面对各种外来压力,并不是在高考时有,进了大学依然会有。有学习成绩上的压力,有找朋友的压力,有男女交往的压力,还有社会地位不等的压力。你这一 辈子,可能都会面对压力,既然外部压力不可少,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远离。

选考及学考时间: 篇八

2016年10月:外语多次考试

2016年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每年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2016年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一次在2018年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试。

2018年6月:语文、数学、外语高考

2018年高考改革录取 篇九

——多地探索合并录取批次

在录取方面,上述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据媒体报道,今次发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庆,从2016年开始,将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已成趋势,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包括河北、江西、辽宁、贵州、北京等在内的多省份均明确,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海南均提出,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其中,上海2016年起开始施行,海南晚一年施行。此外,海南还提出,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进行合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该进行合并,“把大学人为分等级本身就有问题。把学校划分等级,实际上,就是把人划分等级”。

储朝晖认为,目前的高考改革中,完全取消录取批次主要困难还在观念上,受到来自学校利益的牵绊,但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应该完全取消录取批次,让学校和学生有更大的双向选择空间。

高考文理“套餐”变“自助餐” 打破一考定终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2023全国高考时间是几月几日》,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6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