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6篇

发布时间:

给予树 篇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4、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有关圣诞节资料。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游戏:看图猜节日(课件出示相应节日——中秋节、感恩节、春节和圣诞节的图片)2、了解圣诞节(课件出示圣诞节图),对西方人来说,圣诞节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圣诞节的时候,孩子们能收到很多礼物,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有关圣诞节送礼物的故事,相信你们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课题导入,初读课文1、教师板书:____树。(学生齐读)2、指导学生读准“给予”一词。理解“给予”的意思吗?想象一下,“给予树”什么样?会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 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地方。4、学习生字新词:⑴ 投影打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⑵ 在认读“圣诞节”一词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⑶ 在认读“沉默不语”时,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⑷ 在认读“援助”一词时,投影打出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教师直接做出解释:“援助中心”就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⑸ 在学习“如愿以偿”、“仁爱”、“体贴”等词语时,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指导学生读好。二、再读课文,粗知大意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 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 ⑵ 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3、完成下面的填空:在(  )到来之前,(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  ),送给了一个(  )的女孩。金吉娅是个(  )的孩子。板书:金吉娅  陌生女孩三、默读课文,完成作业1、在田字格中书写12个生字。2、练习组词:  予(  )  买(  )  即(  )  矛(  )  卖(  )  既(  )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两个泡泡。4、家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通读全文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这爱的桥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指名5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披文入境,体会情感

1、教师引读:在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课件打出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指名学生读。

2、金吉娅为什么会沉默不语呢?她“内心的难过”还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引导学生阅读后文金吉娅的自述。)

3、读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如果你是妈妈会怎么想?(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家里并不宽裕”来体会。体会“分享”与“分”的不同。

4、引导想像:让我们跟随着金吉娅一起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那张牵动人心的小卡片……(音乐声起,课件打出根据课文内容写成的小卡片,指名学生读一读。)

5、看了这张卡片,金吉娅会想到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读后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重点体会以下两层意思:

⑴ 小女孩太可怜了。

⑵ 只有20美元,买了洋娃娃哥哥姐姐的圣诞礼物怎么办?

(学生发言中教师指导朗读。)

6、观察书上的插图:当金吉娅把洋娃娃和那张卡片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她又会和工作人员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学生和老师一起演一演。

(教师扮演工作人员,相机向“金吉娅”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金吉娅善良、纯洁的爱心。)

7、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名学生读。

8、想象一下,那个得到圣诞礼物的小女孩会怎样想?你能替她说两句感激的话吗?

9、如果你们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当得知这一切,你们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互动,进行口语交际。

10、在这个圣诞节,你认为除了棒棒糖,大家还“分享”了什么?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三、深入解读,适度拓展

1、谈一谈你怎样理解“给予树”的含义?它到底“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愿望  快乐  爱心   友谊  真情

2、从下列口语练习中选择一条,练习复述:

⑴ 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明天你打算怎样对你的同学说起这件发生在你家里的事?

⑵ 如果你是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到家里,在与家人聊起这件事时,你又会怎么说呢?

⑶ 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妈妈,第二天早上一出门,就遇到热心的邻居,“听说昨天你的女儿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能说给我听听吗?”你该怎么说?

⑷ 如果你就是那个得到礼物的小女孩,你又会怎样对别人提起这件事呢?

3、小结:勾画板书,画出树形图案。

板书

给予树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裕等”12个生字。理解“给予、试探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外在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懂得给予应该长在每个人的心中,拥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是种美德。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的情感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课前准备:有关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游戏:智力抢答

我国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3月8日(妇女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是春节,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总会赶回家“过年”,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庆祝春节的?

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个像我们的春节一样非常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出示圣诞节的图片结合“资料袋”中的资料,了解圣诞节的相关信息。

自由读后交流:想想你获得了关于圣诞的哪些知识?(收、送礼物方面的感知)

从中你感受到圣诞节是个怎样的节日?(如:是个快乐的节日,大家可以相互赠送礼物;是个充满爱意的日子,收授礼物本来就是朋友之间感情的表达;……)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故事,板书课题:给予树1)指名读课题,注意正音jǐyǚ(注意两个上声连读,第一个要变成阳平)

2)查字典,理解“给予”的意思(给:供给,供应:给予:给,给与)

3、就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给予树?谁给谁什么?……

二、分块解读(将课文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进行学习)

(一)感受金吉娅的“不懂事”

1、自由轻声朗读1-3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抓住重点句,感受金吉娅的“不懂事”

你觉得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透过塑料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①妈妈为什么生气?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想?

②抓住“!”“?”体会妈妈的生气,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①理解“宽裕”(宽绰,富裕)

②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金吉娅的“不懂事”(家里不宽裕,而且妈妈要求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可金吉娅只买了一些不值钱的棒棒糖)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什么是“沉默不语”?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怕妈妈责备)

(二)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1、金吉娅真的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吗?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4-5自然段。

2、金吉娅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从哪知道的?(买了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女孩)

△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愿望,谈感受:“一直盼望”体会到了什么?再读小女孩的愿望。

△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关注动作:取、买、送,并指导朗读。)

3、金吉娅完成这些举动之前心里是怎样想的?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朗读交流中引导学生去将心比心。)

4、小女孩如愿以偿了,但是金吉娅的20美元却只够给我们买一些棒棒糖了,前面课文中说到的——(引读)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这是金吉娅的本意吗?

本来——引读,再让学生找些句子读出来,来反映他对家人的爱。

后来——引读。

5、金吉娅给予小女孩的是什么?现在,你觉得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她给予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朗读第5自然段)

三、延伸练习

学到这里或许你思绪万千,或许你有很多话要说,选择一两句,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我想对金吉娅说:

我想对金吉娅的妈妈说:

我想对金吉娅的哥哥姐姐说:

我想对说:

我离精品课还有多远——《给予树》教学反思

近段时间,我有两次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增长了见识,更感受到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发展态势——向语文本色回归。不管是江、浙、沪三地名师教学展示活动,还是浙江省第九批特级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教学真的变得扎实、朴实、真实了。这样的观摩课真的是“家常课中的精品课”。回想,自己在我区第二届教坛新秀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的《给予树》一课,朴实的确朴实,但与“精品课”还相差甚远,值得去反思,去细细体味。

一、基于生活入手,走近文本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其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给予树》一文讲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事情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由于风俗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学生对于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知之甚少,没有了生活经验的基础,装扮圣诞树,购买圣诞礼物,赠送圣诞礼物……这一切都是陌生的、遥不可及的,更别说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了。这样势必对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形成嶂碍。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本人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感受节日文化。回味分享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快乐,了解人们是怎样迎春节、过大年的,并由此引出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圣诞节在西方国家就像我国的春节一样重要。然后通过图片的渲染语言的描述去感受圣诞节的快乐,从而缩小文化差距,使学生走进文本。

二、设置冲突,营造学习的场

窦桂梅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应注意三个度,即温度、深度、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应有一个磁场,努力营造一种适合的情感的河流。的确,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个磁场,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这样的“磁场”作用下,让学生学得更有成效,更主动,更轻松、快乐。而文本中的“矛盾冲突点”往往能迅速聚集眼球,若能抓住时机,合理运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也有这样的“冲突点”可寻,妈妈心情的变化(当看见金吉娅买的是棒棒糖时,妈妈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兴激动。)就是其中之一。于是在教学中,我把课文分解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1~3自然段、4~5自然段),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这时妈妈眼中的金吉娅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然后质疑“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她真的不懂事吗?”引导学生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并体会这时妈妈眼中的金吉娅是善良、懂事、有爱心的孩子。我试图抓住妈妈眼中的金吉娅前后巨大的变化这一“冲突”,营造一个探究的场,引导学生去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从而深入学习文本。从教学中可见,设置冲突,营造学习的场,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尽管由于本人的温度缺乏感染力,使得教学效果与原先设想的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认为即便是失败也是值得的。

三、走进文本,品味人性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给予树》是一篇充满“爱”的课文,不仅有金吉娅“给予”陌生小女孩的同情和爱心,还有“母子之爱”“手足之爱”。为了让学生品味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我让学生想一想金吉娅用20美圆买了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那她的哥哥姐姐就收不到礼物了,她是怎样想的?从金吉娅的语言中去体会她对小女孩的同情与关爱,同时感悟到金吉娅同样爱哥哥姐姐,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象样的礼物而难过,只是在她看来小女孩更值得帮助,值得同情。

在文中还散发着浓浓的“母子之爱”。为此,在学习了课文后,我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品味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学生很快就能从平实的语言当中找到体现妈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的语句,然后,通过品读、情感朗读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母子之爱。让这种种爱所表现的人性美感染着教师,也感染着学生。

四、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其实更确切地说教师应该拥有源头活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给知识养分。在本文教学中对于“给予”一词的读音是确定无误的,两个上声组成的第一个应变成“35”或“214”。这一点我也非常确定,可当学生读课题“给予树”时,读成了“”竟没有及时予以指出。在听课老师的纷纷议论中更是有些“慌”,一会儿才重新进入状态或许这就是因为我还不够成熟吧!反而言之,这也是我对自己掌握的“上声变调”规律是否正确不是那么肯定所惹的祸。这次的失误是对我的一次警示——在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

不管别人如何定义我的这节课,但与我而言都是一种收获,收获经验与教训,更鞭笞自己应不断学习、注意积累、不断提高。

给予树 篇三

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预设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流程:

课前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的心情紧张吗?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心情,老师想邀请同学们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接受邀请吗?(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诞节的相关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听着这样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过渡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你对圣诞节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说对圣诞节的了解。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想不想看一看?屏幕显示“我知道”,即圣诞节资料袋。(生读资料)过渡语: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

1、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给予树,谁能读课题。

2、生读对了:真不简单,多音字 “给ji”和生字“予yu”你都读对了,(结合板书)谁还会读?再请几人读,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文好好地读一读吧。

读时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待会老师检查同学们读书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会读了吗?同桌相互检查,如果有读不准的相互提个醒。

(2) 都读好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开火车来读读这些词语(读到援助这个词语时,随机理解“援助中心”。书上提到了援助中心这个词语,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帮助人实现愿望的地方),课文中还说到,每到圣诞节援助中心就要在商场里设置一棵圣诞树,这可不是一般的圣诞树,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出示课件“给予树”,看,这棵圣诞树就是——给予树,继续读词语)同学们能熟练认读词语了,课文能读通顺吗?请5个同学们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对了没有?请学生正音。

4、课文中都写到谁了?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吉娅做了一件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的“沉默不语”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金吉娅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给家人只买了棒棒糖。对金吉娅的这个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而要给陌生的小女孩买贵重的洋娃娃呢?)对呀,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金吉娅。我们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是怎样的?自己读读第三小节,拿出笔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3、你看到的金吉娅什么样呀?生交流找到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课件变红)指名读。同学们,读着读着你有疑问吗?(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呀?)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3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自由读1-3自然段)生交流,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担心,带着这份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相应句子)。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真是心事重重。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我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愿意读?(学生读)这时候哥哥姐姐什么样呀?(兴高采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描绘)而“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呢?好,我们可以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来试试。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她体贴着家人,关心着家人。

四、深入文本,感悟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给予

1、这么体贴、关心家人,可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而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呢?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多有价值。让我们继续来研究,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并划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

2、师:你们划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读相应句子)师: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少同学都说了这句话,“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老师把这句话打在了大屏幕上,请一个同学对着大屏幕读。一生读。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让学生讨论少了“什么都”可以吗?想想她没有什么?师:是的,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在金吉娅的眼中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可是……没有”。

3、(出示给予树,配音乐)如果现在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商场,走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你。读读小女孩写什么了?(请生读心愿卡上的内容)金吉娅,看到小女孩写的心愿卡片,你会想些什么?(帮助她实现愿望)师: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是让你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的呀,你确定要帮一个没见过面的小女孩吗?你想清楚了吗?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想帮助小女孩的决心。此时,她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同学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给予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她还给予小女孩什么?

4、(创设情景)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远方的小女孩收到了洋娃娃会怎么说?(有时间安排学生写几句感谢的话交流)

5、小结:是的,小女孩太高兴了,太激动了,她不仅仅收到了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还收到了温暖、希望、快乐,更收到了金吉娅给予她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结束这节课吧!

给予树 篇四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给予树 篇五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

《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五、教学流程:

(一)收集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同时教师在黑板画一棵圣诞树。然后引导学生从预习中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教师在圣诞树上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洋娃娃、笑脸、棒棒糖”。第一课时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接着引出课题,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并请他们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以后发现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复习完生子,回忆好第一自然段的意思后,直奔中心,牢牢抓住中心问题“看到孩子们买的礼物,母亲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来展开教学,

(二)精读课文,感悟人物情感。

请同学们读课文,发现妈妈心情变化。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感受”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金吉娅美好的心灵。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尊重。

1、从母亲的心情变化  一读“给予”

第三自然段前半部分的教学,抓住妈妈心情变化的一个重点句: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

抓住“生气”一词,讨论感悟:妈妈为什么生气?猜测妈妈的心理,金吉娅可能做了什么让妈妈这么生气。在此基础上,了解美元与美分的换算,最后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妈妈生气的语气。

2、从人物言行  二读“给予”

第四、五自然段的教学,紧紧抓住重点句,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抓住妈妈的心情变化,再回到第三自然段看看金吉娅到底做了什么,理解“援助中心”的意思,想像那个贫苦小女孩的内心,感受小女孩迫切需要洋娃娃这一圣诞礼物的急切心情,用朗读表达出金吉娅的这种内心感受,从而读懂妈妈的心情变化。

(三)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和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文,同时辅助说一说,演一演,找一找,议一议,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1、看课文插图,想象金吉娅和援助中心的阿姨会说些什么,同桌的伙伴一起说一说。

2、出示小女孩的那封求助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金吉娅这么做的原因。想像小女孩盼望礼物的无助的神情,进而感悟金吉娅的“急他人所及,想他人所想”的美好心灵。

3、品读金吉娅的话。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金吉娅的话,边读边想,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动,同桌的学习伙伴一起交流。接着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让学生再次看图,想想自己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通过体会“紧紧地拥抱”和朗读最后一段,感受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想象写话,拓展升华情感。

1、小女孩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想给金吉亚姐姐写几句心里话,你能帮助她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象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

3、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给予树 篇六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  能展开想像拓展写话,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含义。

教学媒体 1、 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课前学生准备 2、 预习作业:

(4) 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5) 形近字比较:

予(    )  卖(    )  即(    )

矛(    )  买(    )  既(    )

(3)多音字组词:

(    )    (    )     (    )      (     )

卡          担         兴         难

(    )     (    )     (    )     (     )

(4)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9、 板书:“给予”正音给予(jǐ yǔ),辨析“予”的字形。

简单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给予”就是给。)

10、 补全板书:给予树,了解其含义。

(1)读文找出文中一句描写“给予树”的句子。

出示:“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小女孩写的。”

(2)从上面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叫“给予树”?

交流:给予树是慈善机构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们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他人赞助的树。

(3)简介圣诞节。

交流: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围着圣诞树跳舞,相互交换礼物。所以圣诞节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二 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圈画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一位母亲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感人故事记录了下来。在这件事中,妈妈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出示:担心、生气、激动。

2、 针对板书启发质疑。

三:品读课文,体会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金吉娅的诚挚爱心。

1、学习课文第1、2节,体会妈妈担心什么。

交流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好的礼物?”

(1)辨析“裕”的字形,理解“宽裕”一词。读文你从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宽裕?

随机理解:“攒”:存着。

(2)尽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娅的妈妈还是把自己积攒的100美元平均分给了五个孩子,让他们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读到这儿,如果你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11、 学习课文第3、4节,体会妈妈为什么生气。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师: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联系上下文想象妈妈的心理活动,理解妈妈生气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气,想: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理解“一些”与“一大把”的区别。从“五十美分”与“二十美元”的对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妈妈想让孩子送出最诚挚的祝福,而小金吉娅却不够诚挚。)

(4)体会这时候的金吉娅为何沉默不语?

(金吉娅担心母亲责怪。)

4、领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妈妈为何激动。

(1)、金吉娅拿着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节,从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这番话中找到答案。

出示填空:

金吉娅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了其中的一张卡片,看到卡片上写着:                      ,想到                ,于是她                       ,使得小女孩如愿以偿。

(2)、金吉娅在说这番话时心情会是怎样?(指导朗读)

(3)、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金吉娅不仅给家人买了圣诞礼物——棒棒糖,还把同情和爱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她是一个善良、仁爱、有同情心和体贴的孩子。 )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激动的理由。

引读: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5)、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6)、指导朗读。

四、点击“给予”,感受“爱”。

1、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

a、 妈妈给予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b、孩子们给予对方圣诞礼物。——手足之爱

小结:这些举动都是对亲人的爱,从中更让我们感受到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是那么的可贵,更让人们为之动容。相信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2、看板书小结:给予树是一棵(同情、友爱、体贴、善良、仁爱……)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充满爱。

五、 拓展写话:

1、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穷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如: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读相关故事,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愿望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2、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

3、小结。

板书设计 9、给予树

担心              善良  给   仁爱

生气                     与

激动             同情    树     体贴

本课小结 1、《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教学中紧紧扣住爱心教育这个主题。

2、教学中注重读说写结合,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在读到课文最后一节时,结合课后训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读到这里,你想对金吉娅说什么?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这是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不足:整堂课问多读少。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1、照样子写词:

给予  边际

2、不改变句意,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给予树》,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