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旅鼠之谜》教案【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第22课《旅鼠之谜》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旅鼠之谜》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2、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理解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4、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学习重点: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1、了解作者:[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文体介绍:科学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

3、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4、给加点字注音:

媲美()膨胀()挑衅()迷惘()澎湃()滑稽()

《五柳先生传》复习

一、原文填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_;每有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醉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蔽风日;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______,以乐其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葛天氏之民欤?

二、文学常识

《五柳先生传》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名________,自号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_______(时代)著名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点字词释义

不知何许人:不知何许人:

亦不详其姓字:亦不详其姓字:

因以为号焉:因以为号焉:

每有会意:每有会意:

亲旧知其如此:亲旧知其如此:

歧途()啮齿()苔藓()迁徙()繁衍()笃信()

5、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2)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6)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7)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6、通读课文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7、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8、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作者对旅鼠之谜有几种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3、这几种猜测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还有什么疑问呢?

4、本文的写法很有特点:全文结构采用的框架,的形式,通俗亲切的说明了旅鼠的奥秘,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算是一篇特殊的说明文,文章多处运用了说明方法,请找出这些语句,并判定所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段落()方法:段落()方法:段落()方法:

段落()方法:段落()方法:段落()方法:

5、读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

教师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拓展延伸:

1。根据句意用本课学习的成语填空:

(1)根据()而下的结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2)他们的设想具有远见卓识,绝非()之辈。

(3)真令人(),《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竟是一群聋哑姑娘表演的。

(4)消防队员(),终于将这场大火及时扑灭。

2、旅鼠为了减少数量,采用了自杀的方式以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会思想的人类,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过度生育可能造成的。恶果呢?

3、积累下列词语道听途说鼠目寸光相辅相成前赴后继

4、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旅鼠之谜》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

(四)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

(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

(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七)拓展迁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八)布置作业

1、模仿本文课下写一篇〈〈———————————之谜〉〉

2、学会用下列成语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继

相辅相成

道听途说

结语:谢谢同学们的极积极参与!

感谢各位老师的广临指导!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 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文

《旅鼠之谜》教案 篇四

【教学设想】

《旅鼠之谜》讲述的是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数百万旅鼠大迁奔向大海,葬身于大海。文章以此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指导学生自读本文时应把握本文的写法,文章既有很有趣味的说明,又运用对话的叙述方式,写法不同一般的说明文。学习时,不仅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还应引导他们体会这种跨文体写法的妙处。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教师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概括课文内容要点;落实知识技能目标。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注重学生自主阅读体验,进行学法指导。

3、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北极旅鼠的图片,试问学生是否熟悉这类动物,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投影显示)

三、整体感知

1、疏解疑难字词,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掌握下列各词语的拼音及含义,并让学生抄写,写时要注意字形。

媲美 挑衅 笃信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2、初步感知文意:

⑴ 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大体思路。

⑵ 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思考问题:

本文介绍了旅鼠的那些奥秘?(找出关键句归纳概括)

明确:三大奥秘:

① 繁殖能力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约百万只后代。

② 能控制繁殖,一旦过多,就停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③ 周期性死亡大迁移,汇成数百万的队伍,葬身大海。

四、合作探究

1、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2、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在参加交流中点评,明确以下两点:

⑴ 作者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① 说是采用记叙框架,说的是本文具备记叙文的基本特点。通篇都是对话形式,又具备记叙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经果──“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果──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

② 本文又具备说明文的特点。全篇讲的都是旅鼠的知识,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因此,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体,它的优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一般称为科学小品。

⑵ 明确以下主要观点:

①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②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

③ 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④ 从位梦华、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⑤ 探索奥秘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吃苦的精神。

⑥ 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人类去研究。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知道那些?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查阅的资料),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动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

六、课堂小结

七、延伸作业

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现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作者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说明,最后以“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作节。文章既有很有趣味的说明,又运用对话的叙述方式,写法不同与一般的说明文。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鼠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不仅偷吃我们的粮食,还传播疾病,古时就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话。可是有一种生活在北极的老鼠,它们的种种奇异的表现不仅让人类大跌眼镜,而且给人许多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自主学习

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读思考:

1、本文介绍旅鼠的哪些奥秘?

2、旅鼠的特殊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研读探究

(引导)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思考一下:

1、这篇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

2、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六、拓展延伸

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七、作业

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现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标题,激发阅读兴趣;通过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主旨句(全文最后一句)把握文章主题;

3、抓住文章叙事情节的波澜,体会文章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的特点。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注意下列词语:徘徊 幼崽 庞大 盛老鼠 膨胀 挑衅 秃鹰 迷惘 收敛 涉水 覆没 眺望 滑稽 歧途 啮齿 迁徙

2、解释下列词语:一无所获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神秘莫测 迷惘 千方百计 浩浩荡荡 前赴后继 毫无惧色 全军覆没 不可思议 另有他图 难以置信 鼠目寸光 急不可耐 道听途说

3、本文题目为“旅鼠之谜”,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请找出来:

第一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几百万后代。

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能力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二)、旅鼠奇怪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仅仅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吗?从本文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

“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引用资料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每年7000万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隔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宇宙的质量。”

文章还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A、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B、从作者和丹尼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C、探索奥秘要吃苦,创新精神。

D、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E、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第22课《旅鼠之谜》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60595